冬去春来,暂无战事的西北迎来了新的一年。
屯驻在偏僻边远的沓中,身边多是一群粗糙军汉,姜绍能够获取到的讯息十分贫乏,大的消息只知道朝中在开春换了新的年号:“炎兴”,此外时政多是一些国家大型祭祀、礼乐、律令的内容,他脑子里也记不全。
他对当世鼎立的这三个国家和接下来的时局走势了解依然浅薄,倒是对身边沓中的具体事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参与。
沓中是典型的高山峡谷地区,重峦叠嶂,山高谷深,从中间穿过的羌水自西北流向东南方向,谷地的气候宜人,河水充沛,河谷草滩宽广,山坡植被丰厚,不仅有汉人、羌人分散在此耕作、放牧,大量鱼虫鸟兽也在这里栖息繁衍,物产丰饶。
在姜绍看来,沓中宜农宜牧,确实是个兵团屯田生产的好地方。
难怪“练西方风俗,兼负其才武”的姜维既要避祸,也要将这里经营成进军陇右、河西的基地。
当然,这纯属无奈之举。蜀汉国力有限,大军鏖战对峙,长途运输转送常常耗不过魏国,加上魏国长时间对边境坚壁清野,北伐的汉军想解决饿肚子的难题,只能由最初的“后方运输+就粮于敌”变为“后方运输+屯田生产”。
所以,想要在军中混得好,不仅要会打仗杀敌,还要会种粮生产。
这些日子,姜绍就以“练兵”的名义带着部下经营梯田、进山围猎、筑坝捕鱼、改进器械,大搞屯田生产,“破坏”生态环境,轰轰烈烈地贯彻落实大将军的战略部署,将自家部曲打造成了先进的生产兵团。
闲暇之时,姜绍还不忘将自家酝酿已久的“生活会”“故事会”“总结会”开到什伍以上的吏士层面,进一步巩固自己战后逐步上升的个人权威,打造“亲近士卒”“爱兵如子”的人设,顺带敲打徐遵、侯猛这些“虚无主义者”和老兵油子,确保自己的军令能够顺畅下达到军队末梢。
他的这些与众不同的举动不仅在部曲中有了较大反响,还引起了大将军姜维的注意。
···
田埂上。
突然到来巡视的大将军姜维穿着褶、袴,衣无纹采,头戴姜绍所部滥觞、后大行军中的宽檐毡笠,一行人轻装简行,来到了姜绍部的屯田区。
姜维让亲兵留在山坡下,只带了少数文吏、农官上坡巡视田间,还招来战战兢兢的屯田士卒近前询问。
梯田面积不算大,但置身田间,环顾望去,只觉那星罗棋布的梯田,一片连着一片,层层叠叠,串珠成链,在阳光下犹如条条丝带在山野闪烁,淡淡的香气扑鼻而来,沁人心脾。
这是粮食成熟的香味。
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从坡下传来,姜维循声转动眼光,只见一身常服的姜绍匆匆上坡赶来。
今日姜维来得突然,没有提前收到风声的姜绍正在不务正业,与侯猛等士卒在山下军营内蹴鞠。接报后紧紧张张,来不及换一身衣服又担心武备不整,就腰间挂了把佩剑,简短吩咐营中整装待令后,带了几名亲兵匆匆骑马赶来。
结果,剑被留下山坡下,亲兵也只能在山下待着,姜绍一个人小跑着上了山坡。
所幸姜维注意力不在姜绍大汗淋漓的仪容上,而是平易近人地招呼姜绍近前,父子两人近距离站在田埂上,姜维扬鞭指点着山坡上的梯田,向姜绍询问他巡视后产生的疑问。
军屯是由中军精心部署,下派到各营各部的,每位领兵的将校都有种粮的任务,分到的土地也有好有坏,但将士们对这种既要打仗卖命,又要种粮充公的工作暗地里并不买账,军屯虽然全面推行下去了,但是种粮效果只能说是事倍功半。
而立功恢复校尉军职的姜绍就不一样了,虽然带兵屯田的他分到的土地多是山地,但种粮的效果却很好,在军中出类拔萃。他的部曲战后增加了兵员、战马,兵额达到一千五百人,可在军中也不算人力多的,姜维好奇他为何能够把梯田经营得如此之好,到底是怎么种田的?
得,敢情这是一场临时有关屯田种粮的问对考试。
姜绍来自后世南方乡村,但彼时因为多重因素叠加影响,传统农业已经式微,撂荒或改种经济作物的田地远多于水田,家中不事农业生产的他没有多少见闻经历,两汉传世的农书也没真正钻研过,真要夸夸其谈大讲农业,只怕立马破绽百出,贻笑大方。
但剑走偏锋、灵活答题是姜绍的强项,他略一思索,张口就来,带着姜维等人边走边说,一路指点着重重叠叠的梯田,硬生生将局限于屯田种粮的问对考试变成了大汉先进生产兵团作汇报。
姜绍采用三段论的结构,即之前、现在、将来分三段娓娓道来。
之前,军中部曲对开梯田等农耕作业也是怨声载道,埋怨大伙打仗卖命之余,还要为公家卖力种粮。但姜绍认真学习贯彻大将军的指示精神和战略部署,结合军队的实际情况,努力提高大伙的思想认识。
通过一场场“生活会”“故事会”“总结会”的宣传和动员,大伙充分认识到了后方粮秣转运的困难,粮食问题是需要合力克服的。虽然粮食是公家的,但最终还是回流到各人的肚子里,这可不是为大将军单独一人种粮,而是为了能让大伙都填饱肚子,改善伙食。
思想做通,一通百通。姜绍根据沓中野生动物资源丰富的实际情况,兼取长短之利。利用上山屯田的机会,将部曲分成三部分,分别由徐遵、侯猛和新调入的曲长范周带领,轮番“破坏”自然环境,从简单粗暴的刀耕火种,发展到耕作辅之以狩猎、捕鱼。
屯田收获大却耗时长,渔猎收获小却耗时短。短利可以聚众,而后乃谋求长远之利。
渔猎所得姜绍无一私取,先兑现承诺,都用来供应军中改善士卒伙食,奖励屯田先进士卒。
士卒先得眼前短利,积极性逐步提高,对屯田心理也不排斥了,可以配合农业工具的投入渐渐被引导进行精耕细作,慢慢地从“让我做”变成“我要做”。
现在自己又和新来的曲长范周等人制定若干条屯田奖惩、监督细则,在充分激发广大将士投身生产的热情的基础上,初步形成了一套“屯田+渔猎”的生产制度。
等将来粮食收割入库,姜绍还要把自己这套摸索成功的屯田制度写成文字,上交给中军以供参考。
当然,这种方法是否适合全面推广,长远而言,军中利弊如何,姜绍仅仅一笔带过,不打算细说。
而一路听完姜绍所作的屯田生产先进事迹汇报,姜维眼中多了几分慈父的赞许,微微颔首,听到一些轻松诙谐的屯田趣事甚至发出了爽朗的笑声。
“子复(姜绍字),年轻人敢想敢做,是好事。定国之术,本就是要强兵足食,秦人以农战兼天下,此先代之良式,你能看明白这一点,又身体力行,带着部曲不辞辛劳经营屯田,为父心中甚慰,当初果然没有看错人。”
大将军姜维此时化身慈父角色,伸手轻抚姜绍的后背,顿时让姜绍这个被冷遇已久的“假子”受宠若惊,不由生起一阵鸡皮疙瘩。
但姜维没有在意这些,他似乎被姜绍的屯田先进事迹勾起了过往记忆,竟难得地和姜绍讲起了他最初被诸葛丞相收容在军中的往事。
当时姜维虽然表面上挂着将军的头衔,但实际职务却是被诸葛丞相派去担任仓曹掾,从管理大军的钱帛粮谷、仓储出纳等事情做起,他也是无怨无悔、任劳任怨地干好仓曹各项业务,并身体力行逐步革除仓曹中存在的一些弊病,从而通过诸葛丞相的考验,再次得到了提拔,让他担任中监军,去统帅中军精锐虎步军。
姜绍对这些往事所知甚少,此时自然小心恭维着回忆往事、感慨良多的姜维。
只是这般温情的回忆非常短暂,迅速收起思绪的姜维又认真打量了身边的姜绍一番,目光炯炯地说道:
“子复,这些日子你的长进为父都看在眼里,深感欣慰。比起你前几年的颓废丧志,就像是换了个人,实在是好多了。”
姜绍闻言暗暗叫苦,内心暗道我确实换了个人,自己也想在军中得过且过,混吃等死,可问题是,这真的会死啊,而且还是死的很惨的那种,我现在能不拼命长进么。
可惜不能这样说大实话,姜绍只得谦逊地低头认错,为自己都不知道的过往颓丧言行道歉,真是让大人您老人家操心了。
“嗯。”看到姜绍这种谦逊认错的态度,姜维这才满意地点了点头,只是觉得此子性格与以往的勇锐戆直似乎有了很大不同,虽然打仗、屯田积极主动,但偶有心事重重的状况,给人一种心思叵测的感觉,于是又再次出言敲打。
“你在段谷重伤之后,不能再陷阵冲锋,但大丈夫身处大争之世,当提三尺剑立不世功,又岂能一蹶不振,自怨自艾。若能慎终如始,干好屯田的事情,当不失为军中立一大功!”
姜绍连声应诺。只是心里却想着,您老人家可千万别因为我的先进报告做的太好,就生起心思要让我去当什么典农中郎将主管屯田之事,我估摸,咱们身后的蜀汉怕是很快就要亡国了,这种田可救不了国。
姜维注意到姜绍的神态变化,他心中一动,又问起了另一桩事情。
注:裴注《三国志》傅子曰:(姜)维为人好立功名,阴养死士,不脩布衣之业。
屯驻在偏僻边远的沓中,身边多是一群粗糙军汉,姜绍能够获取到的讯息十分贫乏,大的消息只知道朝中在开春换了新的年号:“炎兴”,此外时政多是一些国家大型祭祀、礼乐、律令的内容,他脑子里也记不全。
他对当世鼎立的这三个国家和接下来的时局走势了解依然浅薄,倒是对身边沓中的具体事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参与。
沓中是典型的高山峡谷地区,重峦叠嶂,山高谷深,从中间穿过的羌水自西北流向东南方向,谷地的气候宜人,河水充沛,河谷草滩宽广,山坡植被丰厚,不仅有汉人、羌人分散在此耕作、放牧,大量鱼虫鸟兽也在这里栖息繁衍,物产丰饶。
在姜绍看来,沓中宜农宜牧,确实是个兵团屯田生产的好地方。
难怪“练西方风俗,兼负其才武”的姜维既要避祸,也要将这里经营成进军陇右、河西的基地。
当然,这纯属无奈之举。蜀汉国力有限,大军鏖战对峙,长途运输转送常常耗不过魏国,加上魏国长时间对边境坚壁清野,北伐的汉军想解决饿肚子的难题,只能由最初的“后方运输+就粮于敌”变为“后方运输+屯田生产”。
所以,想要在军中混得好,不仅要会打仗杀敌,还要会种粮生产。
这些日子,姜绍就以“练兵”的名义带着部下经营梯田、进山围猎、筑坝捕鱼、改进器械,大搞屯田生产,“破坏”生态环境,轰轰烈烈地贯彻落实大将军的战略部署,将自家部曲打造成了先进的生产兵团。
闲暇之时,姜绍还不忘将自家酝酿已久的“生活会”“故事会”“总结会”开到什伍以上的吏士层面,进一步巩固自己战后逐步上升的个人权威,打造“亲近士卒”“爱兵如子”的人设,顺带敲打徐遵、侯猛这些“虚无主义者”和老兵油子,确保自己的军令能够顺畅下达到军队末梢。
他的这些与众不同的举动不仅在部曲中有了较大反响,还引起了大将军姜维的注意。
···
田埂上。
突然到来巡视的大将军姜维穿着褶、袴,衣无纹采,头戴姜绍所部滥觞、后大行军中的宽檐毡笠,一行人轻装简行,来到了姜绍部的屯田区。
姜维让亲兵留在山坡下,只带了少数文吏、农官上坡巡视田间,还招来战战兢兢的屯田士卒近前询问。
梯田面积不算大,但置身田间,环顾望去,只觉那星罗棋布的梯田,一片连着一片,层层叠叠,串珠成链,在阳光下犹如条条丝带在山野闪烁,淡淡的香气扑鼻而来,沁人心脾。
这是粮食成熟的香味。
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从坡下传来,姜维循声转动眼光,只见一身常服的姜绍匆匆上坡赶来。
今日姜维来得突然,没有提前收到风声的姜绍正在不务正业,与侯猛等士卒在山下军营内蹴鞠。接报后紧紧张张,来不及换一身衣服又担心武备不整,就腰间挂了把佩剑,简短吩咐营中整装待令后,带了几名亲兵匆匆骑马赶来。
结果,剑被留下山坡下,亲兵也只能在山下待着,姜绍一个人小跑着上了山坡。
所幸姜维注意力不在姜绍大汗淋漓的仪容上,而是平易近人地招呼姜绍近前,父子两人近距离站在田埂上,姜维扬鞭指点着山坡上的梯田,向姜绍询问他巡视后产生的疑问。
军屯是由中军精心部署,下派到各营各部的,每位领兵的将校都有种粮的任务,分到的土地也有好有坏,但将士们对这种既要打仗卖命,又要种粮充公的工作暗地里并不买账,军屯虽然全面推行下去了,但是种粮效果只能说是事倍功半。
而立功恢复校尉军职的姜绍就不一样了,虽然带兵屯田的他分到的土地多是山地,但种粮的效果却很好,在军中出类拔萃。他的部曲战后增加了兵员、战马,兵额达到一千五百人,可在军中也不算人力多的,姜维好奇他为何能够把梯田经营得如此之好,到底是怎么种田的?
得,敢情这是一场临时有关屯田种粮的问对考试。
姜绍来自后世南方乡村,但彼时因为多重因素叠加影响,传统农业已经式微,撂荒或改种经济作物的田地远多于水田,家中不事农业生产的他没有多少见闻经历,两汉传世的农书也没真正钻研过,真要夸夸其谈大讲农业,只怕立马破绽百出,贻笑大方。
但剑走偏锋、灵活答题是姜绍的强项,他略一思索,张口就来,带着姜维等人边走边说,一路指点着重重叠叠的梯田,硬生生将局限于屯田种粮的问对考试变成了大汉先进生产兵团作汇报。
姜绍采用三段论的结构,即之前、现在、将来分三段娓娓道来。
之前,军中部曲对开梯田等农耕作业也是怨声载道,埋怨大伙打仗卖命之余,还要为公家卖力种粮。但姜绍认真学习贯彻大将军的指示精神和战略部署,结合军队的实际情况,努力提高大伙的思想认识。
通过一场场“生活会”“故事会”“总结会”的宣传和动员,大伙充分认识到了后方粮秣转运的困难,粮食问题是需要合力克服的。虽然粮食是公家的,但最终还是回流到各人的肚子里,这可不是为大将军单独一人种粮,而是为了能让大伙都填饱肚子,改善伙食。
思想做通,一通百通。姜绍根据沓中野生动物资源丰富的实际情况,兼取长短之利。利用上山屯田的机会,将部曲分成三部分,分别由徐遵、侯猛和新调入的曲长范周带领,轮番“破坏”自然环境,从简单粗暴的刀耕火种,发展到耕作辅之以狩猎、捕鱼。
屯田收获大却耗时长,渔猎收获小却耗时短。短利可以聚众,而后乃谋求长远之利。
渔猎所得姜绍无一私取,先兑现承诺,都用来供应军中改善士卒伙食,奖励屯田先进士卒。
士卒先得眼前短利,积极性逐步提高,对屯田心理也不排斥了,可以配合农业工具的投入渐渐被引导进行精耕细作,慢慢地从“让我做”变成“我要做”。
现在自己又和新来的曲长范周等人制定若干条屯田奖惩、监督细则,在充分激发广大将士投身生产的热情的基础上,初步形成了一套“屯田+渔猎”的生产制度。
等将来粮食收割入库,姜绍还要把自己这套摸索成功的屯田制度写成文字,上交给中军以供参考。
当然,这种方法是否适合全面推广,长远而言,军中利弊如何,姜绍仅仅一笔带过,不打算细说。
而一路听完姜绍所作的屯田生产先进事迹汇报,姜维眼中多了几分慈父的赞许,微微颔首,听到一些轻松诙谐的屯田趣事甚至发出了爽朗的笑声。
“子复(姜绍字),年轻人敢想敢做,是好事。定国之术,本就是要强兵足食,秦人以农战兼天下,此先代之良式,你能看明白这一点,又身体力行,带着部曲不辞辛劳经营屯田,为父心中甚慰,当初果然没有看错人。”
大将军姜维此时化身慈父角色,伸手轻抚姜绍的后背,顿时让姜绍这个被冷遇已久的“假子”受宠若惊,不由生起一阵鸡皮疙瘩。
但姜维没有在意这些,他似乎被姜绍的屯田先进事迹勾起了过往记忆,竟难得地和姜绍讲起了他最初被诸葛丞相收容在军中的往事。
当时姜维虽然表面上挂着将军的头衔,但实际职务却是被诸葛丞相派去担任仓曹掾,从管理大军的钱帛粮谷、仓储出纳等事情做起,他也是无怨无悔、任劳任怨地干好仓曹各项业务,并身体力行逐步革除仓曹中存在的一些弊病,从而通过诸葛丞相的考验,再次得到了提拔,让他担任中监军,去统帅中军精锐虎步军。
姜绍对这些往事所知甚少,此时自然小心恭维着回忆往事、感慨良多的姜维。
只是这般温情的回忆非常短暂,迅速收起思绪的姜维又认真打量了身边的姜绍一番,目光炯炯地说道:
“子复,这些日子你的长进为父都看在眼里,深感欣慰。比起你前几年的颓废丧志,就像是换了个人,实在是好多了。”
姜绍闻言暗暗叫苦,内心暗道我确实换了个人,自己也想在军中得过且过,混吃等死,可问题是,这真的会死啊,而且还是死的很惨的那种,我现在能不拼命长进么。
可惜不能这样说大实话,姜绍只得谦逊地低头认错,为自己都不知道的过往颓丧言行道歉,真是让大人您老人家操心了。
“嗯。”看到姜绍这种谦逊认错的态度,姜维这才满意地点了点头,只是觉得此子性格与以往的勇锐戆直似乎有了很大不同,虽然打仗、屯田积极主动,但偶有心事重重的状况,给人一种心思叵测的感觉,于是又再次出言敲打。
“你在段谷重伤之后,不能再陷阵冲锋,但大丈夫身处大争之世,当提三尺剑立不世功,又岂能一蹶不振,自怨自艾。若能慎终如始,干好屯田的事情,当不失为军中立一大功!”
姜绍连声应诺。只是心里却想着,您老人家可千万别因为我的先进报告做的太好,就生起心思要让我去当什么典农中郎将主管屯田之事,我估摸,咱们身后的蜀汉怕是很快就要亡国了,这种田可救不了国。
姜维注意到姜绍的神态变化,他心中一动,又问起了另一桩事情。
注:裴注《三国志》傅子曰:(姜)维为人好立功名,阴养死士,不脩布衣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