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机关船上,芸姚的视力渐渐恢复,也松了一口气。既然没受什么伤,她也就可以安心和剑宗宗主聊天,也了解一下为什么有人对异丹有敌意。异丹修士并不常见,芸姚到现在也就见过几个异丹修士,一只手都能数的过来,剑宗宗主是第一个比芸姚年纪相仿的异丹修士。
剑宗宗主也没见过多少异丹修士,所以他也觉得这些敌意真是毫无理由。
“若是异丹修士占据大量修炼资源,他们怨恨我们,倒也算有个理由。但其实异丹修士的数量很少,根本没什么影响力,也没听说异丹修士在洪荒历史上有过什么惊人作为,所以完全不能理解为什么罗刹修士要恨我们。”谈起来真的是一头雾水。
芸姚叹气,谈起百年前自己遇到南极仙翁弟子被蛊惑的事情,虽然是杀气运之子,但说辞和针对异丹修士的说辞是如出一辙,都是什么受到天道眷顾,充满了嫉妒。
剑宗宗主悠悠说道:“只怕这不是单一事件,而是有人故意传播仇恨。就和当年有人说吃人能修仙一样,明明修仙者,不管是妖是鬼还是人都最应该忌口,就算没有进入辟谷期也不该食荤,更不要说吃人了,唯有如此才能在胸中生出清气。吃人修仙可谓是一派胡言,只是为了挑起人妖矛盾。现在又有人说气运之子和异丹修士的坏话,怕也是煽风点火。”
芸姚完全认同,可到底是谁这么阴险?完全不知道,毕竟有可能只是无心之言就能掀起轩然大波,当年巫妖大战就是因为逄蒙射杀后羿,导致巫妖彻底决裂,展开了大战。
其实如果只是后羿射日也不至于引发大战,毕竟东皇太一的儿子有错在先,而巫族射杀了他九个儿子之后,两族当时也都保持了克制。但后羿一死,巫族认为妖族报复,自然是全族反击。妖族一看巫族得寸进尺,自然不会束手待毙,于是双发展开死战,最终结局就是两族不可避免地衰落了。
虽然两族的矛盾难以缓解,各有血债,早晚会爆发大战,但逄蒙的暗算无疑是踩下了油门,让两族加快衰落的速度。
当时逄蒙就是个小人物,大家只知道后羿,没人知道逄蒙,但就是这个小人物稍稍用力,就引爆了两族的怨恨。
所以针对气运之子和异丹修士的憎恨也可能不是有什么大仙暗算,而是一个小人物散播的谣言,只是真有人信了。
其实芸姚倒是理解这些针对异丹修士的修士,因为修仙不但要有天赋,还要有运气,不是说实力强、悟性好就一定能得道成仙的。阐教十二金仙已经是天赋异禀的修士了,但让他们重修一回,抓住了诸子百家的机会,到现在也就三人得道,剩下那几个只怕是没有机会了,可见修仙真不是简单的事情。
就算有了一次的成功经验,还想修第二次也没这么好的运气了,除非是另辟蹊径,能找到其他的出路,如果只是按照原来的经验照本宣科,根本没用。
所以惧留孙成了西方的佛陀,灵宝道人以墨家学说证道,而清虚道人放下了无为清净改走仁义道德的路线,三位成功的人都放弃了阐教的所学,走了一条全新的道路。
阐教金仙尚且如此艰难,更不要说三界无数的修士了,那可比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还要拥挤,虽然三界很广阔,但证道之路却很狭窄。所以有人相信可以抢夺异丹或者气运就能成仙,也是可能的,毕竟病急乱投医。
修仙证道的诱惑太大了,足以让他们尝试任何手段,哪怕只是流言蜚语也值得尝试,毕竟要是侥幸成了呢?
所以芸姚觉得有可能就和吃人成仙一个道理,有人想要通过抢夺气运和异丹成仙,毕竟得有个目标才能努力下去,至于这个目标靠不靠谱得实践之后才能知道。
芸姚把自己的推理说出来,剑宗宗主说道:“在没有其他的证据之前,这个推论姑且是可以接受的。如果真的有人认为抢夺我们的异丹可以成仙,或者是认为我们挡住了他们的仙路,他们确实有足够的理由杀我们。”
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只要他们认为异丹修士挡路就足够了,这个理由足以成为动手的动机。
世人都说神仙好,哪知道神仙也要看命。其实这么想来位列仙班,做个天庭官员其实也不错,虽然无聊了一点,但也没那么多刀光剑影,虽然没法修行追求至高无上的天道,但也算是万寿无疆,无惧天人五衰。虽然受制于天庭,但只要好好表现吃到蟠桃的机会还是有的,加上人族香火,日子也能凑合。
而在三界其他地方的修士还要面对变化莫测的天道,面对捉摸不透的气运,今天可能鸿运当头,明天就可能魂飞魄散。
洪荒中有一段历史,据说当年鸿钧有七个弟子,他们本来都可以成圣,但最后只有六个圣人,就是因为有一个红云道人得到鸿蒙紫气之后没多久就遭遇暗算,一命呜呼。可见气运这种事情是随时会变的,前一刻得到三界修士羡慕的宝物,但后一刻就完蛋了。
修仙的风险是非常高的,以前洪荒遍地灵宝矛盾也没这么激烈,但随着灵宝的数量锐减,修仙的矛盾也就越来越激化了,越来越尖锐,同时各种匪夷所思的流言蜚语也会开始满天飞,偏偏很多修士都会去冒险实践。
所以三皇才想要重现洪荒灵宝,才记录下《农人要术》,希望有人深耕细作种出更多的灵宝,重现洪荒盛景。
芸姚的朱城也确实成为了缓解修士剧烈冲突的一个缓冲,毕竟有了贸易,大家就不用去打死打活了,没人可以确定自己能在夺宝过程中全身而退。能用丹药和法力换取材料,修士也不会选择冒险厮杀。毕竟命只有一条,谁能保证夺宝的时候每次都是自己赢?但贸易就安全了,出卖点法力就能换钱,换钱就能购买材料,就没必要冒生命危险了。
贸易比厮杀更加安全,所以脑回路正常的修士往往会选择贸易,而不是搏命。
加上芸姚在朱城大力开展种植事业,发扬三皇精神,批量种植人族故土的灵宝,大大缓解了仙界的资源压力。
同时通过贸易,芸姚也算是在三界初步完成了秦始皇一样的伟大工作,统一了律度量衡。
律,是音律,度量衡的基础。度,就是长短;量,是容积;衡,是重量。为什么音律是基础?因为音律频率是固定的,相同的材料要发出一模一样的音律,就需要同质量、同密度、同大小,音律相同,那么容器、尺度、砝码的规格也就一样了。
华夏文明最初的基础度是手指节的长度,后来改成了十粒小米的长度,最后改为了十二律中第一律黄钟的乐器宽度。
当朱城成为贸易的核心,仙人们自然也就接受了朱城的律度量衡,也就接受了朱城的标准,慢慢大家也就习惯了用朱城的尺度来交流,大大地提升了大家论道的效率。
剑宗宗主也没见过多少异丹修士,所以他也觉得这些敌意真是毫无理由。
“若是异丹修士占据大量修炼资源,他们怨恨我们,倒也算有个理由。但其实异丹修士的数量很少,根本没什么影响力,也没听说异丹修士在洪荒历史上有过什么惊人作为,所以完全不能理解为什么罗刹修士要恨我们。”谈起来真的是一头雾水。
芸姚叹气,谈起百年前自己遇到南极仙翁弟子被蛊惑的事情,虽然是杀气运之子,但说辞和针对异丹修士的说辞是如出一辙,都是什么受到天道眷顾,充满了嫉妒。
剑宗宗主悠悠说道:“只怕这不是单一事件,而是有人故意传播仇恨。就和当年有人说吃人能修仙一样,明明修仙者,不管是妖是鬼还是人都最应该忌口,就算没有进入辟谷期也不该食荤,更不要说吃人了,唯有如此才能在胸中生出清气。吃人修仙可谓是一派胡言,只是为了挑起人妖矛盾。现在又有人说气运之子和异丹修士的坏话,怕也是煽风点火。”
芸姚完全认同,可到底是谁这么阴险?完全不知道,毕竟有可能只是无心之言就能掀起轩然大波,当年巫妖大战就是因为逄蒙射杀后羿,导致巫妖彻底决裂,展开了大战。
其实如果只是后羿射日也不至于引发大战,毕竟东皇太一的儿子有错在先,而巫族射杀了他九个儿子之后,两族当时也都保持了克制。但后羿一死,巫族认为妖族报复,自然是全族反击。妖族一看巫族得寸进尺,自然不会束手待毙,于是双发展开死战,最终结局就是两族不可避免地衰落了。
虽然两族的矛盾难以缓解,各有血债,早晚会爆发大战,但逄蒙的暗算无疑是踩下了油门,让两族加快衰落的速度。
当时逄蒙就是个小人物,大家只知道后羿,没人知道逄蒙,但就是这个小人物稍稍用力,就引爆了两族的怨恨。
所以针对气运之子和异丹修士的憎恨也可能不是有什么大仙暗算,而是一个小人物散播的谣言,只是真有人信了。
其实芸姚倒是理解这些针对异丹修士的修士,因为修仙不但要有天赋,还要有运气,不是说实力强、悟性好就一定能得道成仙的。阐教十二金仙已经是天赋异禀的修士了,但让他们重修一回,抓住了诸子百家的机会,到现在也就三人得道,剩下那几个只怕是没有机会了,可见修仙真不是简单的事情。
就算有了一次的成功经验,还想修第二次也没这么好的运气了,除非是另辟蹊径,能找到其他的出路,如果只是按照原来的经验照本宣科,根本没用。
所以惧留孙成了西方的佛陀,灵宝道人以墨家学说证道,而清虚道人放下了无为清净改走仁义道德的路线,三位成功的人都放弃了阐教的所学,走了一条全新的道路。
阐教金仙尚且如此艰难,更不要说三界无数的修士了,那可比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还要拥挤,虽然三界很广阔,但证道之路却很狭窄。所以有人相信可以抢夺异丹或者气运就能成仙,也是可能的,毕竟病急乱投医。
修仙证道的诱惑太大了,足以让他们尝试任何手段,哪怕只是流言蜚语也值得尝试,毕竟要是侥幸成了呢?
所以芸姚觉得有可能就和吃人成仙一个道理,有人想要通过抢夺气运和异丹成仙,毕竟得有个目标才能努力下去,至于这个目标靠不靠谱得实践之后才能知道。
芸姚把自己的推理说出来,剑宗宗主说道:“在没有其他的证据之前,这个推论姑且是可以接受的。如果真的有人认为抢夺我们的异丹可以成仙,或者是认为我们挡住了他们的仙路,他们确实有足够的理由杀我们。”
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只要他们认为异丹修士挡路就足够了,这个理由足以成为动手的动机。
世人都说神仙好,哪知道神仙也要看命。其实这么想来位列仙班,做个天庭官员其实也不错,虽然无聊了一点,但也没那么多刀光剑影,虽然没法修行追求至高无上的天道,但也算是万寿无疆,无惧天人五衰。虽然受制于天庭,但只要好好表现吃到蟠桃的机会还是有的,加上人族香火,日子也能凑合。
而在三界其他地方的修士还要面对变化莫测的天道,面对捉摸不透的气运,今天可能鸿运当头,明天就可能魂飞魄散。
洪荒中有一段历史,据说当年鸿钧有七个弟子,他们本来都可以成圣,但最后只有六个圣人,就是因为有一个红云道人得到鸿蒙紫气之后没多久就遭遇暗算,一命呜呼。可见气运这种事情是随时会变的,前一刻得到三界修士羡慕的宝物,但后一刻就完蛋了。
修仙的风险是非常高的,以前洪荒遍地灵宝矛盾也没这么激烈,但随着灵宝的数量锐减,修仙的矛盾也就越来越激化了,越来越尖锐,同时各种匪夷所思的流言蜚语也会开始满天飞,偏偏很多修士都会去冒险实践。
所以三皇才想要重现洪荒灵宝,才记录下《农人要术》,希望有人深耕细作种出更多的灵宝,重现洪荒盛景。
芸姚的朱城也确实成为了缓解修士剧烈冲突的一个缓冲,毕竟有了贸易,大家就不用去打死打活了,没人可以确定自己能在夺宝过程中全身而退。能用丹药和法力换取材料,修士也不会选择冒险厮杀。毕竟命只有一条,谁能保证夺宝的时候每次都是自己赢?但贸易就安全了,出卖点法力就能换钱,换钱就能购买材料,就没必要冒生命危险了。
贸易比厮杀更加安全,所以脑回路正常的修士往往会选择贸易,而不是搏命。
加上芸姚在朱城大力开展种植事业,发扬三皇精神,批量种植人族故土的灵宝,大大缓解了仙界的资源压力。
同时通过贸易,芸姚也算是在三界初步完成了秦始皇一样的伟大工作,统一了律度量衡。
律,是音律,度量衡的基础。度,就是长短;量,是容积;衡,是重量。为什么音律是基础?因为音律频率是固定的,相同的材料要发出一模一样的音律,就需要同质量、同密度、同大小,音律相同,那么容器、尺度、砝码的规格也就一样了。
华夏文明最初的基础度是手指节的长度,后来改成了十粒小米的长度,最后改为了十二律中第一律黄钟的乐器宽度。
当朱城成为贸易的核心,仙人们自然也就接受了朱城的律度量衡,也就接受了朱城的标准,慢慢大家也就习惯了用朱城的尺度来交流,大大地提升了大家论道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