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的神色随之郑重,点点头,看着确实入心了。
“关于为三哥报仇,让顾瑾以命偿命一事,母妃和我看法类似。顾瑾虽然被皇伯伯借着三哥的由头发作一通,失去了争储资格。
但是皇伯伯出发点是为了他自己权势、为了龙椅,并非出于主持公道。
偏偏皇伯伯又自诩是个好爹爹,只要顾瑾在封州逍遥着,不谋逆造反,不踩皇伯伯这个底线。不管我们怎么做,都不能奈顾瑾怎样。最大的希望,还要看新君,能否清算顾瑾了。”半算解释半是梳理,顾采薇将报仇的寄望告知于信。
“新君啊……”信叹口气,三个皇子争斗不就为了这个位置么?
顾瑾失势,二三谁会上位?他想起了四弟顾采蓟,担忧发问:“四弟不会重蹈我的覆辙吧?你们就留他在京,为顾珩奔走助力,万一又招了皇上的眼呢?”
欣喜于二哥对亲人的记挂,顾采薇陪同二哥从正院出来后,主动亲近地挽住二哥臂弯。
兄妹看着下人复又锁好院门,并肩缓步走向信与柳庭璋暂居的院落,青石板路上,顾采薇再告诉二哥说道:“母妃和我自然记挂四哥。但是三哥一事对他打击很大,四哥总认为是他没陪同三哥的错过,整个人精气神都不对劲了。
因此实在不忍心再阻拦他做想做的事情。再说了,京城形势与三年前大为不同,立储已是众望所归,皇伯伯挡不住的,只是能在二、三皇子里挑拣一番罢了。四哥在一众摇旗呐喊之人中并不算出挑,皇伯伯不至于拿他开刀,二哥放心吧。”
信闻言,沉默了好一阵子。
他后来接话,却是接着许久之前的话题:“顾瑾那边,二哥去想想办法,除了京城,我哪里都能去得,封州自然不例外,凭我对他的了解,收集些他为恶作歹的证据,应该只需水磨功夫,花费时间罢了。就像薇薇说的,待改天换地,再找顾瑾算账也不算晚。新君,大概会在十年内上台吧。”
顾采薇有些喜出望外,眼神晶亮地看向信。
二哥愿意为此奔走是再好不过了,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抬眼看到柳庭璋已经站在院子门口,就要提步来迎他们了,顾采薇想着皇家事务还是不足为外人道,匆匆与二哥说两句来收束话题:“只怕三五年内都有可能,皇伯伯身子大不如前了。”
信点点头表示知道,然后向着走到近前的友人笑开。
三人会面,柳庭璋开起玩笑来:“好啊,兄妹二人撇开我这个客人,冷落在一旁,说悄悄话说够了,回来了?”
顾采薇见到徒弟,眉梢眼角都灵动了,与面对二哥信的故作老成截然不同,她甚至踮起脚尖,一手抓住另一只手的袖口,探出手去拍柳庭璋的发顶,笑着嗔道:“大胆,对夫子如此不敬?”
信看到柳庭璋十分配合地倾身低头,任由顾采薇对他动手动脚,像是对待犯错蒙童一般拍他发髻,还带笑哄着妹妹:「夫子教诲有理,学生知错」。
种种情态让信觉得十分牙酸,他可不能允许父王母妃之外的人来拍脑袋顶,这柳庭璋,着实谄媚!
年轻人们精力旺盛,三人看看如今不过未时。虽说日头毒辣,好在山林里遮天蔽日,很是荫凉,正是散步好时机,便过院门而不入,错落着走进林中蜿蜒小路,闲话聊天。
下人们远远缀着,没有主子们的吩咐依然不敢上前,相当于三人密话了。
顾采薇与柳庭璋当着信的面也没有避忌,你来我往聊了好一阵子法家学说。
刚开始好像还是顾采薇占着上风。但是谈到兴起,信就发现,柳庭璋说出长篇大论来,妹妹有接不上的窘况。
信虽然不懂学问,不过观其言察其行,仿佛是柳庭璋更胜一筹、造诣稍深些,只是巧妙地让着妹妹,在哄着薇薇多说些话呢。
他听不下去,打断了两人的掉书袋,没好气地说:“你们当我这个大活人不在?师徒聊学问什么时候不行,你们即使相隔百里千里,还能日夜教学呢。现今难得面对面,不要辜负夏日风光,好好赏景,不要说那么艰深的话题。”
柳庭璋从善如流,一手为顾采薇拂开挡路的枝条,一面回头对信说道:“信二哥所言甚是。”
紧接着他又看向顾采薇,笑言:“夫子,有事弟子服其劳,学生敢问,夫子有什么吩咐?学生一定做到。”
顾采薇想了想,她锦衣玉食、花团锦簇的一个郡主,没什么需要徒弟效劳的。
为了激励柳庭璋,顺口戏言道:“那你好好做学问,明年会试考个进士,然后殿试夺个前三甲,什么状元、榜眼、探花啦,我作为夫子,就与有荣焉了。”
柳庭璋轻笑一声,言语倒是郑重:“夫子有命,岂敢不从。待学生考中,向世人昭告夫子恩德。”
实则科举哪里有那么容易?
顾采薇自从知道会试暗考法家学说之后,想着柳庭璋底子薄弱,自己在这方面也是半吊子师傅,他能在三十岁前考中就很不错。
届时为官一方造福一方也算功德了。至于所谓恩德,顾采薇听听就过去了。
功德?顾采薇想起自己教书育人的念想,不知道是不是三哥梦别时提过的积攒功德之法。
她装作不经意地问柳庭璋:“我记得,你与你父亲开办过私塾是吧?如今私塾就是由你父亲独自撑着?办私塾麻烦么?”
--
“关于为三哥报仇,让顾瑾以命偿命一事,母妃和我看法类似。顾瑾虽然被皇伯伯借着三哥的由头发作一通,失去了争储资格。
但是皇伯伯出发点是为了他自己权势、为了龙椅,并非出于主持公道。
偏偏皇伯伯又自诩是个好爹爹,只要顾瑾在封州逍遥着,不谋逆造反,不踩皇伯伯这个底线。不管我们怎么做,都不能奈顾瑾怎样。最大的希望,还要看新君,能否清算顾瑾了。”半算解释半是梳理,顾采薇将报仇的寄望告知于信。
“新君啊……”信叹口气,三个皇子争斗不就为了这个位置么?
顾瑾失势,二三谁会上位?他想起了四弟顾采蓟,担忧发问:“四弟不会重蹈我的覆辙吧?你们就留他在京,为顾珩奔走助力,万一又招了皇上的眼呢?”
欣喜于二哥对亲人的记挂,顾采薇陪同二哥从正院出来后,主动亲近地挽住二哥臂弯。
兄妹看着下人复又锁好院门,并肩缓步走向信与柳庭璋暂居的院落,青石板路上,顾采薇再告诉二哥说道:“母妃和我自然记挂四哥。但是三哥一事对他打击很大,四哥总认为是他没陪同三哥的错过,整个人精气神都不对劲了。
因此实在不忍心再阻拦他做想做的事情。再说了,京城形势与三年前大为不同,立储已是众望所归,皇伯伯挡不住的,只是能在二、三皇子里挑拣一番罢了。四哥在一众摇旗呐喊之人中并不算出挑,皇伯伯不至于拿他开刀,二哥放心吧。”
信闻言,沉默了好一阵子。
他后来接话,却是接着许久之前的话题:“顾瑾那边,二哥去想想办法,除了京城,我哪里都能去得,封州自然不例外,凭我对他的了解,收集些他为恶作歹的证据,应该只需水磨功夫,花费时间罢了。就像薇薇说的,待改天换地,再找顾瑾算账也不算晚。新君,大概会在十年内上台吧。”
顾采薇有些喜出望外,眼神晶亮地看向信。
二哥愿意为此奔走是再好不过了,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抬眼看到柳庭璋已经站在院子门口,就要提步来迎他们了,顾采薇想着皇家事务还是不足为外人道,匆匆与二哥说两句来收束话题:“只怕三五年内都有可能,皇伯伯身子大不如前了。”
信点点头表示知道,然后向着走到近前的友人笑开。
三人会面,柳庭璋开起玩笑来:“好啊,兄妹二人撇开我这个客人,冷落在一旁,说悄悄话说够了,回来了?”
顾采薇见到徒弟,眉梢眼角都灵动了,与面对二哥信的故作老成截然不同,她甚至踮起脚尖,一手抓住另一只手的袖口,探出手去拍柳庭璋的发顶,笑着嗔道:“大胆,对夫子如此不敬?”
信看到柳庭璋十分配合地倾身低头,任由顾采薇对他动手动脚,像是对待犯错蒙童一般拍他发髻,还带笑哄着妹妹:「夫子教诲有理,学生知错」。
种种情态让信觉得十分牙酸,他可不能允许父王母妃之外的人来拍脑袋顶,这柳庭璋,着实谄媚!
年轻人们精力旺盛,三人看看如今不过未时。虽说日头毒辣,好在山林里遮天蔽日,很是荫凉,正是散步好时机,便过院门而不入,错落着走进林中蜿蜒小路,闲话聊天。
下人们远远缀着,没有主子们的吩咐依然不敢上前,相当于三人密话了。
顾采薇与柳庭璋当着信的面也没有避忌,你来我往聊了好一阵子法家学说。
刚开始好像还是顾采薇占着上风。但是谈到兴起,信就发现,柳庭璋说出长篇大论来,妹妹有接不上的窘况。
信虽然不懂学问,不过观其言察其行,仿佛是柳庭璋更胜一筹、造诣稍深些,只是巧妙地让着妹妹,在哄着薇薇多说些话呢。
他听不下去,打断了两人的掉书袋,没好气地说:“你们当我这个大活人不在?师徒聊学问什么时候不行,你们即使相隔百里千里,还能日夜教学呢。现今难得面对面,不要辜负夏日风光,好好赏景,不要说那么艰深的话题。”
柳庭璋从善如流,一手为顾采薇拂开挡路的枝条,一面回头对信说道:“信二哥所言甚是。”
紧接着他又看向顾采薇,笑言:“夫子,有事弟子服其劳,学生敢问,夫子有什么吩咐?学生一定做到。”
顾采薇想了想,她锦衣玉食、花团锦簇的一个郡主,没什么需要徒弟效劳的。
为了激励柳庭璋,顺口戏言道:“那你好好做学问,明年会试考个进士,然后殿试夺个前三甲,什么状元、榜眼、探花啦,我作为夫子,就与有荣焉了。”
柳庭璋轻笑一声,言语倒是郑重:“夫子有命,岂敢不从。待学生考中,向世人昭告夫子恩德。”
实则科举哪里有那么容易?
顾采薇自从知道会试暗考法家学说之后,想着柳庭璋底子薄弱,自己在这方面也是半吊子师傅,他能在三十岁前考中就很不错。
届时为官一方造福一方也算功德了。至于所谓恩德,顾采薇听听就过去了。
功德?顾采薇想起自己教书育人的念想,不知道是不是三哥梦别时提过的积攒功德之法。
她装作不经意地问柳庭璋:“我记得,你与你父亲开办过私塾是吧?如今私塾就是由你父亲独自撑着?办私塾麻烦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