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章:军队部署
听闻此言,户部尚书夏元吉,连忙出列,跪拜道:“陛下,国库实在是没有多余的钱粮支持国家打仗了,这些年钱不是花在了军队上就是花在了各地建设上,国库是真的没有多少存余啊……”
夏元吉说的并不是没有道理, 朱棣真的就是想一出是一出的花钱,完全不管朝政到底有多难的。
“商税提高不少,各地应该也开始陆陆续续上缴税赋了吧?而且朕有花这么多吗?”朱棣皱眉说道。
这挣钱若是不花,那还挣钱干什么。
就得花在国家疆域上,不然烂在了仓库之中也是烂了。
“陛下,去年安南陈天平入朝, 后与大明使臣一同惨死于安南乱臣贼子的胡季犛手中, 陛下亲自下令,要征讨安南,说不战则已,一战而定乾坤。”
“于是,这一年来,开始从各地慢慢抽调军队,筹措粮草,又是一大笔花销,再加上陛下所说的重开港口,重修市舶司……”
夏元吉见朱棣半信半疑,当场就将一件件花费巨大的事项一一说出,每说一件朱棣的脸色就黑了一分,直到最后,他看到朱棣的脸色极为难看之时,这才停了下来。
“帖木儿原先是大明的臣子,太祖年间向大明称臣纳贡,后见羽翼渐丰,便越发的将大明不放在眼中!不仅屡次扣留大明使臣,如今居然还胆敢率领军队来侵略大明, 简直就是岂有此理!”
“朕不管如何,不管你们如何打算,反正征讨安南、编撰大典、修缮市舶司重开港口、迁都顺天府这几件事情不能停下,其余的该停的暂时停一下,一定得挤出钱粮优先应对此事!”
朱棣黑着张脸,说道。
他所说的这几件事情,那都是最为重要的大事,是一刻都不能停下。
“是,谨遵陛下之命。”夏元吉苦笑一声,应对下来。
同时心中暗暗感慨道,幸好这商税提高了,不然恐怕他还真不知道该如何应对这几件事情。
钱就那么些,再怎么挤,也不可能将钱挤出个花来,而如今多了一大笔赋税,倒是足矣了。
哭穷是常事,身为户部尚书一定得哭穷,实际上这商税的初步带来的效果已经提升了不少了, 各地送往的第一批的税赋比以往翻了十倍不止, 这简直就给夏元吉惊呆了。
好家伙,这光光是提高了一下商税, 税赋就翻了十倍不止。
以往的朝廷岁入虽然折合下来一年能有个一千多万白银,但是实际上下来的,到达中央的却只有三百多万的白银。
如今按照这个驱使看,恐怕一年岁入到达京城的恐怕都得有个一两千万了……
也就是说,实际上提升的税赋可能有着七八倍。
不过富归富,该哭穷还得哭穷,什么时候达到朝廷的国库粮仓都装不下的了时候,那时候才能算是挺起腰杆来说一句不穷了。
“淇国公,兵部尚书。”朱棣又将目光放在了丘福的身上。
丘福连忙回道:“臣在。”
金忠也连忙拜道:“臣在。”
“尔二人负责从九大边镇之中抽调八万将士,再从京营四十二卫中抽调十万将士,共计十八万大军,抵达甘肃,令淇国公丘福为主帅,令保定侯孟善为辅,抵御帖木儿军队,务必要在明年三月末之前完成!”
朱棣冷声说道,丝毫不给二人缓和余地。
如今才不过十月之属,在明年三月末之前,也就是说有着将近五月的时间,快小半年了,看起来是挺长的时间,实际上要从九大边镇之中调取八万将士赶赴甘肃就是一项极为浩荡的工程,而且还有一路上的粮草调运,实际上从京营之中挑选十万大军出征,已经算得上是其中最为简单的一项事情了。
这里说的甘肃并不是后世那个甘肃,而是九大边镇之一的甘肃镇,若是十八万将士结合甘肃镇本来就有的几万将士,一同二十余万,足矣面对一切来犯之敌了。
甘肃镇是西北边的最为重要的一个军事重地,是大明西线的门户,守住了此地才能守住大明西边。
甘肃镇依托着长城和嘉峪关的存在,用一句易守难攻来说,毫不为过。
“陛下,那臣呢?!”朱能急了,这尼玛的喊他过来,结果没有他的事情,这谁能忍啊。
还有汉王和赵王,也是有些急了,赵王倒是还好,不过汉王早就待得有些不耐烦了,想要出去领兵打仗厮杀,可老爷子丝毫没有提及他们分毫。
“成国公莫急,率领军队征讨安南之事非你莫属,帖木儿实力不弱,这一开战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停下来,区区一个帖木儿也不能将大明两位国公拖在一处。”朱棣沉声说道。
他一开始就没打算派朱能去,朱能是他用来打算对付安南的,安南不知什么时候能够将军队筹措完善,但想必也就这一两年的事情了。
打仗可不是闹着玩的,几个月就能打完,特别是这种两个大国之间的战争,打上个几年十几年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帖木儿虽然要侵略大明,但是那安南贼子辱大明太甚,不灭不足以平其愤。
“陛下,臣愿意先在淇国公手下当个副帅,等到征讨安南之时,再召回臣便是!”朱能还以为是什么理由,原来是这种理由。
征讨安南之事,虽然是个大事,但是朱棣根本就不急,一个小国,挥师可灭。
所以,等到那时候,鬼知道还要等多久,倒是不如先去甘肃打两场再说。
“父皇!还有儿臣!儿臣也愿随二位国公一同出征!”朱高煦连忙出来拜道。
朱高燧这时候也连忙附议道:“父皇,儿臣也愿!”
“成国公无须着急,此前征讨安南之事乃是因为朝廷所做之事太多,钱粮不足,等到新税初见其效,便能立即筹措完善,到时候你必是主帅,如何?”朱棣先是看着成国公朱能,安抚道。
朱能这才不情不愿的说道:“臣遵旨便是。”
朱棣满意的点了点头,又看向一旁的两个儿子,说道:“你们两个统率各自护卫,老二前往宁夏镇,老三前往宣府镇。”
夏元吉说的并不是没有道理, 朱棣真的就是想一出是一出的花钱,完全不管朝政到底有多难的。
“商税提高不少,各地应该也开始陆陆续续上缴税赋了吧?而且朕有花这么多吗?”朱棣皱眉说道。
这挣钱若是不花,那还挣钱干什么。
就得花在国家疆域上,不然烂在了仓库之中也是烂了。
“陛下,去年安南陈天平入朝, 后与大明使臣一同惨死于安南乱臣贼子的胡季犛手中, 陛下亲自下令,要征讨安南,说不战则已,一战而定乾坤。”
“于是,这一年来,开始从各地慢慢抽调军队,筹措粮草,又是一大笔花销,再加上陛下所说的重开港口,重修市舶司……”
夏元吉见朱棣半信半疑,当场就将一件件花费巨大的事项一一说出,每说一件朱棣的脸色就黑了一分,直到最后,他看到朱棣的脸色极为难看之时,这才停了下来。
“帖木儿原先是大明的臣子,太祖年间向大明称臣纳贡,后见羽翼渐丰,便越发的将大明不放在眼中!不仅屡次扣留大明使臣,如今居然还胆敢率领军队来侵略大明, 简直就是岂有此理!”
“朕不管如何,不管你们如何打算,反正征讨安南、编撰大典、修缮市舶司重开港口、迁都顺天府这几件事情不能停下,其余的该停的暂时停一下,一定得挤出钱粮优先应对此事!”
朱棣黑着张脸,说道。
他所说的这几件事情,那都是最为重要的大事,是一刻都不能停下。
“是,谨遵陛下之命。”夏元吉苦笑一声,应对下来。
同时心中暗暗感慨道,幸好这商税提高了,不然恐怕他还真不知道该如何应对这几件事情。
钱就那么些,再怎么挤,也不可能将钱挤出个花来,而如今多了一大笔赋税,倒是足矣了。
哭穷是常事,身为户部尚书一定得哭穷,实际上这商税的初步带来的效果已经提升了不少了, 各地送往的第一批的税赋比以往翻了十倍不止, 这简直就给夏元吉惊呆了。
好家伙,这光光是提高了一下商税, 税赋就翻了十倍不止。
以往的朝廷岁入虽然折合下来一年能有个一千多万白银,但是实际上下来的,到达中央的却只有三百多万的白银。
如今按照这个驱使看,恐怕一年岁入到达京城的恐怕都得有个一两千万了……
也就是说,实际上提升的税赋可能有着七八倍。
不过富归富,该哭穷还得哭穷,什么时候达到朝廷的国库粮仓都装不下的了时候,那时候才能算是挺起腰杆来说一句不穷了。
“淇国公,兵部尚书。”朱棣又将目光放在了丘福的身上。
丘福连忙回道:“臣在。”
金忠也连忙拜道:“臣在。”
“尔二人负责从九大边镇之中抽调八万将士,再从京营四十二卫中抽调十万将士,共计十八万大军,抵达甘肃,令淇国公丘福为主帅,令保定侯孟善为辅,抵御帖木儿军队,务必要在明年三月末之前完成!”
朱棣冷声说道,丝毫不给二人缓和余地。
如今才不过十月之属,在明年三月末之前,也就是说有着将近五月的时间,快小半年了,看起来是挺长的时间,实际上要从九大边镇之中调取八万将士赶赴甘肃就是一项极为浩荡的工程,而且还有一路上的粮草调运,实际上从京营之中挑选十万大军出征,已经算得上是其中最为简单的一项事情了。
这里说的甘肃并不是后世那个甘肃,而是九大边镇之一的甘肃镇,若是十八万将士结合甘肃镇本来就有的几万将士,一同二十余万,足矣面对一切来犯之敌了。
甘肃镇是西北边的最为重要的一个军事重地,是大明西线的门户,守住了此地才能守住大明西边。
甘肃镇依托着长城和嘉峪关的存在,用一句易守难攻来说,毫不为过。
“陛下,那臣呢?!”朱能急了,这尼玛的喊他过来,结果没有他的事情,这谁能忍啊。
还有汉王和赵王,也是有些急了,赵王倒是还好,不过汉王早就待得有些不耐烦了,想要出去领兵打仗厮杀,可老爷子丝毫没有提及他们分毫。
“成国公莫急,率领军队征讨安南之事非你莫属,帖木儿实力不弱,这一开战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停下来,区区一个帖木儿也不能将大明两位国公拖在一处。”朱棣沉声说道。
他一开始就没打算派朱能去,朱能是他用来打算对付安南的,安南不知什么时候能够将军队筹措完善,但想必也就这一两年的事情了。
打仗可不是闹着玩的,几个月就能打完,特别是这种两个大国之间的战争,打上个几年十几年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帖木儿虽然要侵略大明,但是那安南贼子辱大明太甚,不灭不足以平其愤。
“陛下,臣愿意先在淇国公手下当个副帅,等到征讨安南之时,再召回臣便是!”朱能还以为是什么理由,原来是这种理由。
征讨安南之事,虽然是个大事,但是朱棣根本就不急,一个小国,挥师可灭。
所以,等到那时候,鬼知道还要等多久,倒是不如先去甘肃打两场再说。
“父皇!还有儿臣!儿臣也愿随二位国公一同出征!”朱高煦连忙出来拜道。
朱高燧这时候也连忙附议道:“父皇,儿臣也愿!”
“成国公无须着急,此前征讨安南之事乃是因为朝廷所做之事太多,钱粮不足,等到新税初见其效,便能立即筹措完善,到时候你必是主帅,如何?”朱棣先是看着成国公朱能,安抚道。
朱能这才不情不愿的说道:“臣遵旨便是。”
朱棣满意的点了点头,又看向一旁的两个儿子,说道:“你们两个统率各自护卫,老二前往宁夏镇,老三前往宣府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