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汉王与太子
朱高煦这个提议,实际上并未打算真的这样,只是打算退而求其次罢了。
果然,他这话一出,不止是朱高炽,就连文官之中,也有数位同时出列, 一时间你望着我,我望着你,楞在了原地。
朱棣看着这一幕,说道:“诸位同时出列,可是想要奏表什么?”
“启禀父皇,黄清纪郎一惯便在詹事府中待着,办事可靠, 多有谋略之举,为儿臣分忧了不少, 若是将其调到汉王的那里去,恐怕儿臣处理国务也会慢上许多。”朱高炽低头,说道。
他这个话的意思很明显了,就是不让黄去疾走,而且拿国事来说话,堂堂正正。
“太子殿下此言差矣,若是说一惯,弟弟我倒是记得他好像最初是在我锦衣卫任职的吧?”
“怎么,能从锦衣卫调往詹事府,就不能从詹事府调到汉王手下了?”
一旁久未出言的朱高燧,一击便击中了朱高炽言语间的漏洞。
“赵王所言极是,更何况太子殿下既然说了分忧不少,可为何几月下来,却还只是个小小的右清纪郎,不得晋升?若太子殿下果真爱才,便应当让其从军, 为国分忧!”朱高煦和朱高燧二人,是一人逮着一个漏洞说事。
“二弟, 三弟,你们所言差矣。非是本宫不愿升他,只是他年岁尚小,任需打磨,更何况京察考核乃是三年一次,三年之期未满,如何提升?再者,此等大才,若是从军,未免有些可惜,冲锋陷阵的勇士,大明多得是,但治国之才,可不多。”朱高炽也不是泥捏的,立即便回击道。
“哦?古有甘罗十二岁拜相,霍去病十八岁便勇冠三军获封冠军侯,今为何黄去疾不能提上一提?”朱高煦冷笑着发问道。
“还有, 你是在说满堂的文武百官都不是治国之才吗?还是在说大明各处的官员们都是酒囊饭袋?”
这话一出,众人脸色大变,这是骑着他们头上骂了。
“甘罗十二岁拜为上卿, 除却说张赴燕之外,却是后续再无记载,霍去病虽然勇武,但寿亦不过二十四载,二弟当真要让黄去疾也如同甘罗一般默默无闻,或是霍去病一般英年早逝?须知,至刚易折,当刚柔并济,才好。”
“至于所谓的朝堂诸公们自当是治国之才,可与之大明勇士相比呢?又有几何?大明率甲勇士,何止百万之众?但满堂诸公才几何?与之相比而言,自是极少,与其增加一位勇士,不如增加一位治国之才。”
朱高炽一一反驳,现如今的朝堂上,也就只剩下他们哥三在那开口说话了。
其余的文武百官,都是一脸黑色的低头默语,这种场景,他们又不好说什么,而且还是把他们当做皮球一般,踢来踢去,却是让他们无奈至极。
“好了好了,不要再吵下去了。”
朱棣在上面实在是听不下去了,再吵下去,他的朝堂就跟菜市场一样了,怎么争辩只要有一方想抬杠,都是能够继续杠下去的。
倒是不如及时喊停。
他这么一说,三人立即闭嘴,默默的拱手行礼,退回了自己原先所站的地方。
“刺杀官员之事已经定下,至于对于黄去疾来说,还是先暂且将其放在詹事府中多加磨砺一二,至于补偿也是应当补偿一二,这样吧,便赏赐他百金,绸缎十匹。”
朱棣开口将这件事定性下来,虽然赏赐不多,但是众人也都知道实际上黄去疾在他心中的份量。
之所以这般,也无疑是在压对方的晋升速度。
这在旁人看起来是件坏事,但是从长远来看,却是一件好事。
这个人还年轻,倘若如此年轻便一路飞升,恐怕用不了多少年,十几年?二十年?便会位极人臣了,而那时候黄去疾也不过才三四十岁左右,这是极为恐怖的事情。
如此年纪,便封无可封,那剩下的不是告老还乡,就是全家处斩。
而且多半是后者,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太祖就教会他们了。
但若是压黄去疾的晋升速度,虽然看似缓慢,但也不用担心其余之事。
而且这个所谓的压,实际上也是按照正常的升来。
升官除非得到了皇上之类的提拔,那是只能一步一个脚印慢慢的往上爬的,三年一京察,慢慢熬上去。
原先是三年,随后又被太祖改成了十年,之后随着朱棣上位,便将这项制度又改回了三年,也算是让大家伙升官快一些吧。
对于朱棣说的话,也没人反对。
谁也不希望这个少年爬的太快了,爬得快是威风,但是摔下来也是极惨的,而且这样会导致他们没办法交好。
现在不一样了,全朝廷的人恐怕都是有不少人要登门拜访黄去疾了。
特别是太子一脉的那些文臣们,本来黄去疾就是文官,在詹事府中干活,他们前去找黄去疾那也算得上是正常的很。
而跟着汉王的武将勋贵们则是也因为对方一人敌九人,手无寸铁,以无心防有心之下,还能擒住九人,这是何等勇武。
没有哪位武将能够抵挡得住这种诱惑,因为他们自诩换作是自己一人独自在那,恐怕就已经折了。
所以,他们也都纷纷认为黄去疾应当从军。
当然了,带兵打仗靠的也不是勇武与否,不然的话,他们这些将军至少有一半的人不合格,将军本身就是负责带领军队作战的,并不需要自身勇武。
这个朝,在朱棣说完刺杀之事后,又接连处理讨论了几宗大事。
这些事情上,朱棣的态度并没有那般坚决,充分的让诸位朝臣们发挥了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畅所欲言,也没拿威势去威压。
这个朝会,这才有些像是朝会。
朝会不是一言堂,一言堂的朝会也不是朝会。
朝会就是畅所欲言,大胆的说出你的想法,无罪。
……
詹事府。
黄去疾趴在大殿之中的桌子上,在那里打起来了瞌睡。
他直接拿着那张桌子睡起了回笼觉来。
他几乎天天如此,因为朝会每次都开的时间不短,而且太子也是不能离开的主心骨,不管朝会怎么开,由谁主持,只要太子来詹事府中,那就一定会去上朝。
果然,他这话一出,不止是朱高炽,就连文官之中,也有数位同时出列, 一时间你望着我,我望着你,楞在了原地。
朱棣看着这一幕,说道:“诸位同时出列,可是想要奏表什么?”
“启禀父皇,黄清纪郎一惯便在詹事府中待着,办事可靠, 多有谋略之举,为儿臣分忧了不少, 若是将其调到汉王的那里去,恐怕儿臣处理国务也会慢上许多。”朱高炽低头,说道。
他这个话的意思很明显了,就是不让黄去疾走,而且拿国事来说话,堂堂正正。
“太子殿下此言差矣,若是说一惯,弟弟我倒是记得他好像最初是在我锦衣卫任职的吧?”
“怎么,能从锦衣卫调往詹事府,就不能从詹事府调到汉王手下了?”
一旁久未出言的朱高燧,一击便击中了朱高炽言语间的漏洞。
“赵王所言极是,更何况太子殿下既然说了分忧不少,可为何几月下来,却还只是个小小的右清纪郎,不得晋升?若太子殿下果真爱才,便应当让其从军, 为国分忧!”朱高煦和朱高燧二人,是一人逮着一个漏洞说事。
“二弟, 三弟,你们所言差矣。非是本宫不愿升他,只是他年岁尚小,任需打磨,更何况京察考核乃是三年一次,三年之期未满,如何提升?再者,此等大才,若是从军,未免有些可惜,冲锋陷阵的勇士,大明多得是,但治国之才,可不多。”朱高炽也不是泥捏的,立即便回击道。
“哦?古有甘罗十二岁拜相,霍去病十八岁便勇冠三军获封冠军侯,今为何黄去疾不能提上一提?”朱高煦冷笑着发问道。
“还有, 你是在说满堂的文武百官都不是治国之才吗?还是在说大明各处的官员们都是酒囊饭袋?”
这话一出,众人脸色大变,这是骑着他们头上骂了。
“甘罗十二岁拜为上卿, 除却说张赴燕之外,却是后续再无记载,霍去病虽然勇武,但寿亦不过二十四载,二弟当真要让黄去疾也如同甘罗一般默默无闻,或是霍去病一般英年早逝?须知,至刚易折,当刚柔并济,才好。”
“至于所谓的朝堂诸公们自当是治国之才,可与之大明勇士相比呢?又有几何?大明率甲勇士,何止百万之众?但满堂诸公才几何?与之相比而言,自是极少,与其增加一位勇士,不如增加一位治国之才。”
朱高炽一一反驳,现如今的朝堂上,也就只剩下他们哥三在那开口说话了。
其余的文武百官,都是一脸黑色的低头默语,这种场景,他们又不好说什么,而且还是把他们当做皮球一般,踢来踢去,却是让他们无奈至极。
“好了好了,不要再吵下去了。”
朱棣在上面实在是听不下去了,再吵下去,他的朝堂就跟菜市场一样了,怎么争辩只要有一方想抬杠,都是能够继续杠下去的。
倒是不如及时喊停。
他这么一说,三人立即闭嘴,默默的拱手行礼,退回了自己原先所站的地方。
“刺杀官员之事已经定下,至于对于黄去疾来说,还是先暂且将其放在詹事府中多加磨砺一二,至于补偿也是应当补偿一二,这样吧,便赏赐他百金,绸缎十匹。”
朱棣开口将这件事定性下来,虽然赏赐不多,但是众人也都知道实际上黄去疾在他心中的份量。
之所以这般,也无疑是在压对方的晋升速度。
这在旁人看起来是件坏事,但是从长远来看,却是一件好事。
这个人还年轻,倘若如此年轻便一路飞升,恐怕用不了多少年,十几年?二十年?便会位极人臣了,而那时候黄去疾也不过才三四十岁左右,这是极为恐怖的事情。
如此年纪,便封无可封,那剩下的不是告老还乡,就是全家处斩。
而且多半是后者,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太祖就教会他们了。
但若是压黄去疾的晋升速度,虽然看似缓慢,但也不用担心其余之事。
而且这个所谓的压,实际上也是按照正常的升来。
升官除非得到了皇上之类的提拔,那是只能一步一个脚印慢慢的往上爬的,三年一京察,慢慢熬上去。
原先是三年,随后又被太祖改成了十年,之后随着朱棣上位,便将这项制度又改回了三年,也算是让大家伙升官快一些吧。
对于朱棣说的话,也没人反对。
谁也不希望这个少年爬的太快了,爬得快是威风,但是摔下来也是极惨的,而且这样会导致他们没办法交好。
现在不一样了,全朝廷的人恐怕都是有不少人要登门拜访黄去疾了。
特别是太子一脉的那些文臣们,本来黄去疾就是文官,在詹事府中干活,他们前去找黄去疾那也算得上是正常的很。
而跟着汉王的武将勋贵们则是也因为对方一人敌九人,手无寸铁,以无心防有心之下,还能擒住九人,这是何等勇武。
没有哪位武将能够抵挡得住这种诱惑,因为他们自诩换作是自己一人独自在那,恐怕就已经折了。
所以,他们也都纷纷认为黄去疾应当从军。
当然了,带兵打仗靠的也不是勇武与否,不然的话,他们这些将军至少有一半的人不合格,将军本身就是负责带领军队作战的,并不需要自身勇武。
这个朝,在朱棣说完刺杀之事后,又接连处理讨论了几宗大事。
这些事情上,朱棣的态度并没有那般坚决,充分的让诸位朝臣们发挥了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畅所欲言,也没拿威势去威压。
这个朝会,这才有些像是朝会。
朝会不是一言堂,一言堂的朝会也不是朝会。
朝会就是畅所欲言,大胆的说出你的想法,无罪。
……
詹事府。
黄去疾趴在大殿之中的桌子上,在那里打起来了瞌睡。
他直接拿着那张桌子睡起了回笼觉来。
他几乎天天如此,因为朝会每次都开的时间不短,而且太子也是不能离开的主心骨,不管朝会怎么开,由谁主持,只要太子来詹事府中,那就一定会去上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