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大早,明书、明玉、顾江、李自常四人,再次齐聚在中央大殿之内。
此时的顾江和李自常,纷纷跪在大殿正中央位置。而明玉、明书则坐于上首。
此时明玉对跪着的两人说道:“顾江、自常你们二人,虽然早已经拜我为师了。但是却并没有举行,正式的入门仪式。
今天为师就给你们补上,从今天起,你们就正式是我玄阳观的弟子了。
顾江,你以后为我玄阳观外门大弟子。
自常,你以后为我内门大弟子。
好了,我要说的就这么多了,你二人对祖师爷扣头吧。”
此时顾江和李自常一脸激动,他们此日过后,就真正的算是玄阳观的弟子了。并且,明玉还分别封他们为玄阳观的内外门大弟子。这如何不叫两人激动非常。
李自常、顾江两人扣头完毕,紧接着又经过一番复杂的礼仪之后。这场入门仪式便正式成立了。
此时明玉对顾江再次嘱咐道:“顾江,你一会儿就下山吧。你一定要记住:你此行的目的就是宣扬我玄阳观威势,其余的事情一概不管。尤其是不能作出什么败坏门风的事情。”
顾江赶忙行了一礼,紧张的开口说道:“师傅你就放心吧,弟子怎敢放肆。”
明玉点了点头,便挥退了顾江,继续对明书说道:“师弟,我前往雁南镇一趟,雇些民夫,先行把上山的道路,打理一番吧。”
说罢,便走出了大殿,向雁南镇的方向疾驰而去。
..............
一个月的时间很快过去了,此时的雁荡山主峰之上,到处都是热火朝天的景象,一个个忙碌的身影,在上山的路上忙碌着。
此时,正值盛夏之际,六月份太阳火辣辣的照在了地面之上。仿佛能把青石地面,都晒出一层油来。
可是此时雁荡山的下山路上,到处都是光着膀子卖力干活的人们。而一个个工头,早已经蔫了,纷纷躲在树荫下的茶棚里乘凉去了。
又是两个月的时间过去了,明玉足足花费了一万两的银子,才把这条上山的石阶给建好了。由于银两不够,明玉还特意去山下的富户家中,游说一番。
正在雁荡山的建设,因为银两短缺的问题。不得不停工之际。两浙路的范围内,纷纷开始流传出了,玄阳观住持的消息。
传言越传越神,到最后都快把明玉说成了活神仙。想比较能信的就是:传闻,明玉道法高深,能飞檐走壁,掌劈青石。再加上最近这三个月以来,雁荡山的动静闹得极大,两浙路的百姓们,纷纷相信了这个谣言,搞得玄阳观的名声瞬间便大噪了起来。
与此同时,这个谣言也惊动了两浙路的经略安抚使大人。
由于当今皇帝颇为重视道学。这位经略安抚使大人,为了讨好皇帝。于是就给明玉发出了一道邀请文书,想要亲眼见识一下明玉的神奇,好向皇帝邀功。
明玉接到请柬之后,顿时便知道这是自己的一次机会。
于是他孤身一人,下得雁荡山来,直奔两浙路的首府——绍兴府赶了过去。
明玉作为后世来人,自然知道“人靠衣装马靠鞍”的道理。他下山之时,好好的把自己打扮了一番。
此时的明玉一身白色道袍,背缠精钢长剑,手中拿着一把银丝拂尘。颇有一副仙风道骨的模样,要不是因为他的年龄尚幼,这简直就是活脱脱的一位陆地神仙一般。
明玉来到绍兴府之后,向守门小厮递上了请柬。
守门小厮自然不敢怠慢,赶忙把他引入了府内。
此时的经略安抚使的府内,正在进行官员聚会。大堂之内坐满了大大小小的官员:转运使(漕司)、提点刑狱使(宪司)、提举常平使(仓司)四位行政主官都赫然在列。
小厮通报以后,明玉也没有胆怯,大刀阔步的就走进了大堂之内。
走进大堂,明玉不卑不亢的做了一个稽首,对着众官员说道:“山野之人——明玉,见过各位父母之官。”
两浙路的经略使是一位五十多岁的老头,他见明玉如此年轻,不由的轻视了几分,开口对众人说道:“市井之言果然诚不可信,如此年纪之人,怎会是道学精深之辈。”
明玉听闻此言,微笑着说道:“可不可信,一试便知。”
经略使见明玉如此做派,不由说道:“哦,看样子你这样子,还颇不服气。这样吧,本官也不叫你白跑一趟,你有什么手段,只管使出来便是,也好叫我们见识一番。”
此时的顾江和李自常,纷纷跪在大殿正中央位置。而明玉、明书则坐于上首。
此时明玉对跪着的两人说道:“顾江、自常你们二人,虽然早已经拜我为师了。但是却并没有举行,正式的入门仪式。
今天为师就给你们补上,从今天起,你们就正式是我玄阳观的弟子了。
顾江,你以后为我玄阳观外门大弟子。
自常,你以后为我内门大弟子。
好了,我要说的就这么多了,你二人对祖师爷扣头吧。”
此时顾江和李自常一脸激动,他们此日过后,就真正的算是玄阳观的弟子了。并且,明玉还分别封他们为玄阳观的内外门大弟子。这如何不叫两人激动非常。
李自常、顾江两人扣头完毕,紧接着又经过一番复杂的礼仪之后。这场入门仪式便正式成立了。
此时明玉对顾江再次嘱咐道:“顾江,你一会儿就下山吧。你一定要记住:你此行的目的就是宣扬我玄阳观威势,其余的事情一概不管。尤其是不能作出什么败坏门风的事情。”
顾江赶忙行了一礼,紧张的开口说道:“师傅你就放心吧,弟子怎敢放肆。”
明玉点了点头,便挥退了顾江,继续对明书说道:“师弟,我前往雁南镇一趟,雇些民夫,先行把上山的道路,打理一番吧。”
说罢,便走出了大殿,向雁南镇的方向疾驰而去。
..............
一个月的时间很快过去了,此时的雁荡山主峰之上,到处都是热火朝天的景象,一个个忙碌的身影,在上山的路上忙碌着。
此时,正值盛夏之际,六月份太阳火辣辣的照在了地面之上。仿佛能把青石地面,都晒出一层油来。
可是此时雁荡山的下山路上,到处都是光着膀子卖力干活的人们。而一个个工头,早已经蔫了,纷纷躲在树荫下的茶棚里乘凉去了。
又是两个月的时间过去了,明玉足足花费了一万两的银子,才把这条上山的石阶给建好了。由于银两不够,明玉还特意去山下的富户家中,游说一番。
正在雁荡山的建设,因为银两短缺的问题。不得不停工之际。两浙路的范围内,纷纷开始流传出了,玄阳观住持的消息。
传言越传越神,到最后都快把明玉说成了活神仙。想比较能信的就是:传闻,明玉道法高深,能飞檐走壁,掌劈青石。再加上最近这三个月以来,雁荡山的动静闹得极大,两浙路的百姓们,纷纷相信了这个谣言,搞得玄阳观的名声瞬间便大噪了起来。
与此同时,这个谣言也惊动了两浙路的经略安抚使大人。
由于当今皇帝颇为重视道学。这位经略安抚使大人,为了讨好皇帝。于是就给明玉发出了一道邀请文书,想要亲眼见识一下明玉的神奇,好向皇帝邀功。
明玉接到请柬之后,顿时便知道这是自己的一次机会。
于是他孤身一人,下得雁荡山来,直奔两浙路的首府——绍兴府赶了过去。
明玉作为后世来人,自然知道“人靠衣装马靠鞍”的道理。他下山之时,好好的把自己打扮了一番。
此时的明玉一身白色道袍,背缠精钢长剑,手中拿着一把银丝拂尘。颇有一副仙风道骨的模样,要不是因为他的年龄尚幼,这简直就是活脱脱的一位陆地神仙一般。
明玉来到绍兴府之后,向守门小厮递上了请柬。
守门小厮自然不敢怠慢,赶忙把他引入了府内。
此时的经略安抚使的府内,正在进行官员聚会。大堂之内坐满了大大小小的官员:转运使(漕司)、提点刑狱使(宪司)、提举常平使(仓司)四位行政主官都赫然在列。
小厮通报以后,明玉也没有胆怯,大刀阔步的就走进了大堂之内。
走进大堂,明玉不卑不亢的做了一个稽首,对着众官员说道:“山野之人——明玉,见过各位父母之官。”
两浙路的经略使是一位五十多岁的老头,他见明玉如此年轻,不由的轻视了几分,开口对众人说道:“市井之言果然诚不可信,如此年纪之人,怎会是道学精深之辈。”
明玉听闻此言,微笑着说道:“可不可信,一试便知。”
经略使见明玉如此做派,不由说道:“哦,看样子你这样子,还颇不服气。这样吧,本官也不叫你白跑一趟,你有什么手段,只管使出来便是,也好叫我们见识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