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姜老头说完原委,周老太心情有些复杂。
她是敬重苏先生没错,但让姜杨拜师学医,她是从未想过的。
苏先生之所以如此受村里人敬重,不仅仅是因为他会治病,更多的还是因为他是个读书人。
可即使是这样,苏先生的日子也不算好过。
虽然对苏先生很感激,但事实上她并不理解苏先生为什么要留在他们这个山沟沟里的。毕竟村里人就这么些,就算是有钱看病买药,又能有多少?
更不要说大多数人都是提一些蔬菜、鸡蛋、小麦的,就当药费了。
还有像他们家这样,以工抵债的。
他们全家都感念苏先生的恩情,但说难听的,凭他们家的情况又能拿什么去还这份恩情呢?
苏先生或许不求回报,但事实上要不是村里分了些田给苏先生种,又有大伙儿帮忙,苏先生怕是连吃饱饭都不容易。
还时不时要出去摇铃行医,若是碰上不讲理的患者,有时候回来时脸上都带着伤。
苏先生是个好人。
可她作为母亲,并不是很愿意姜杨像他一样辛苦。
更何况,家里就这么几个劳力,若是姜杨日日去学医,等到农忙时,他们就更忙不过来了。
到时候一家人的日子怕是更难了。
可她又隐约知道,姜杨是很愿意跟着苏先生的,不然当初也不会天天往苏先生那跑。
想着这些,周老太恨不得追着一起去问个明白。
姜老头知道她的忧虑,拍了拍她的肩膀,劝道:“罢了,孩子大了,这事就让他自个拿主意吧。”
虽然很不情愿,但到底是理智战胜了冲动,周老太按捺住了追上去的念头。
姜云几个小的显然就没这么理智了。
那边姜杨才跑出去,这边三个人就追了上去。
以至于周老太刚想叫姜云来算钱,就看到三人扬长而去,叫都叫不住。
只可惜三人腿短,等姜杨跑到苏先生院子外的时候,他们还在半路呢。
看到院外的姜杨,苏先生先是一喜,随后若无其事地继续收药材,并不理他。
自从上次姜杨委屈地离开后,他就再也没有上门。
苏先生从最开始的赌气,到焦急,再到最后日日盼望着,这会儿心里可憋着气呢。
姜杨看着眼前熟悉的一幕,眼眶有些微红。
以前每次他流露出想要读书识字,苏先生都会问他是不是想跟他学,他怕苏先生生气,总是极力否认。
之后苏先生总会赌气几日,每次他来的时候,先生都是这样假装不搭理他。
他一直以为苏先生是因为他有了不该有的念头,这才生气。
却从未想过苏先生是被他给气的。
他这么些天没来,不知道苏先生是不是还生他的气……
“先、先生。”姜杨有些拘谨地迈进院子,全然没有平日张扬和机灵的样子。
“傻愣着那干嘛,还不知道来帮忙?”见他那小心翼翼的样子,苏先生没好气道。
“诶、诶……”姜杨心中一喜,连忙上前,眼眶却忍不住红了。
待他近前,苏先生却被他红红的眼眶吓了一跳,急急道:“你、你哭什么?可是家里出什么事了?”
姜杨的泪水再也抑制不住,一边抹眼泪一边摇头,“不是……家里很好。”
“那你哭什么?”
姜杨摇摇头没有说话,埋头收拾药材。
苏先生气极,“你这孩子平时看着挺机灵的,怎么到我这就跟那锯嘴的葫芦似的。”
姜杨垂着脑袋,声音低低地道:“我……我怕先生不喜,怕先生赶我走。”
听到这话,苏先生心口一疼,忍不住放柔声音,“我何时说过不喜了?又何时要赶你走了?若是不喜,为何村里那么多孩子,我却独独把你带在身边?”
“他们都说先生不喜……”家里也时常叮嘱他:苏先生是好人,你去那只管帮忙,别的不该有的心思别有,免得惹先生不快。
苏先生打断他的话道:“你只听别人说我如何,却不知道自己去看。别人说我厌烦求学者,你便从不敢提;书递到你面前,你也只敢偷偷翻一下;次次问你,你都着急否定。”
姜杨猛地抬头,呆呆地看向苏先生,“先生……”
苏先生恨铁不成钢道:“你也不想想,我若是不想教你,为何总让你替我晒书?又为何要与你说那么多的故事和道理?”
姜杨张张嘴,有些不知所措,“我……”
“你!你就是个榆木脑袋!我没被野狼叼走,也迟早让你气死!”苏先生说着,看到院外姗姗来迟的姜云三人,没好气道:“还不如你侄女机灵!”
姜云:……
姜杨看到侄女和侄儿几人,有些不好意思地擦干眼泪,专心去收拾药材去了。
苏先生背着手若无其事地去廊下喝茶。
姜云的目光在两人身上转了转,凑到苏先生面前道:“苏先生,您还没拿下我四叔?”
苏先生顿时被茶水呛到,咳了起来。
姜云一边帮他拍背顺气,一边摇头叹气道:“苏先生,您这样不行,你要想收我四叔为徒,开口让他跪下,给您磕个头,敬个茶就成了,何苦天天跟他闹别扭?”到头来受苦的全是她。
苏先生轻哼一声没有理她的话。
哪像姜云说的那么容易。
姜杨十四了,翻过年就十五,他要是拜师的话,相当于姜家少了一个能干活的壮劳力,周老太和姜老头是何想法?其他兄弟可否愿意?
若是姜杨主动拜师便也罢了,这些事,他自去操心,可若是他要收徒,那他便不得不为姜杨考虑这些。
这是其一。
其二是姜杨想跟他读书识字呢?还是想和他学医。
若说读书识字,他自然不在话下,可姜家真能供的起且愿意供姜杨读书吗?
不说其他,光是纸墨笔砚,哪一笔不是开销?以姜家的条件……苏先生叹了口气。
没看刘素也只是教他们认认字吗?还不是因为家里买不起纸墨笔砚,更不要说买书了。
真要读书,花钱的地方可多着呢。
若是学医,他虽并非医术超群之辈,但好歹有些家传的医书,真要教也不是不能教,但还是前面说的,这都得姜家愿意。
毕竟姜杨不像姜云他们似的岁数小,每天跟着他下棋,学点东西,只要他乐意教就行。
年纪越大,要考虑的就越多。
她是敬重苏先生没错,但让姜杨拜师学医,她是从未想过的。
苏先生之所以如此受村里人敬重,不仅仅是因为他会治病,更多的还是因为他是个读书人。
可即使是这样,苏先生的日子也不算好过。
虽然对苏先生很感激,但事实上她并不理解苏先生为什么要留在他们这个山沟沟里的。毕竟村里人就这么些,就算是有钱看病买药,又能有多少?
更不要说大多数人都是提一些蔬菜、鸡蛋、小麦的,就当药费了。
还有像他们家这样,以工抵债的。
他们全家都感念苏先生的恩情,但说难听的,凭他们家的情况又能拿什么去还这份恩情呢?
苏先生或许不求回报,但事实上要不是村里分了些田给苏先生种,又有大伙儿帮忙,苏先生怕是连吃饱饭都不容易。
还时不时要出去摇铃行医,若是碰上不讲理的患者,有时候回来时脸上都带着伤。
苏先生是个好人。
可她作为母亲,并不是很愿意姜杨像他一样辛苦。
更何况,家里就这么几个劳力,若是姜杨日日去学医,等到农忙时,他们就更忙不过来了。
到时候一家人的日子怕是更难了。
可她又隐约知道,姜杨是很愿意跟着苏先生的,不然当初也不会天天往苏先生那跑。
想着这些,周老太恨不得追着一起去问个明白。
姜老头知道她的忧虑,拍了拍她的肩膀,劝道:“罢了,孩子大了,这事就让他自个拿主意吧。”
虽然很不情愿,但到底是理智战胜了冲动,周老太按捺住了追上去的念头。
姜云几个小的显然就没这么理智了。
那边姜杨才跑出去,这边三个人就追了上去。
以至于周老太刚想叫姜云来算钱,就看到三人扬长而去,叫都叫不住。
只可惜三人腿短,等姜杨跑到苏先生院子外的时候,他们还在半路呢。
看到院外的姜杨,苏先生先是一喜,随后若无其事地继续收药材,并不理他。
自从上次姜杨委屈地离开后,他就再也没有上门。
苏先生从最开始的赌气,到焦急,再到最后日日盼望着,这会儿心里可憋着气呢。
姜杨看着眼前熟悉的一幕,眼眶有些微红。
以前每次他流露出想要读书识字,苏先生都会问他是不是想跟他学,他怕苏先生生气,总是极力否认。
之后苏先生总会赌气几日,每次他来的时候,先生都是这样假装不搭理他。
他一直以为苏先生是因为他有了不该有的念头,这才生气。
却从未想过苏先生是被他给气的。
他这么些天没来,不知道苏先生是不是还生他的气……
“先、先生。”姜杨有些拘谨地迈进院子,全然没有平日张扬和机灵的样子。
“傻愣着那干嘛,还不知道来帮忙?”见他那小心翼翼的样子,苏先生没好气道。
“诶、诶……”姜杨心中一喜,连忙上前,眼眶却忍不住红了。
待他近前,苏先生却被他红红的眼眶吓了一跳,急急道:“你、你哭什么?可是家里出什么事了?”
姜杨的泪水再也抑制不住,一边抹眼泪一边摇头,“不是……家里很好。”
“那你哭什么?”
姜杨摇摇头没有说话,埋头收拾药材。
苏先生气极,“你这孩子平时看着挺机灵的,怎么到我这就跟那锯嘴的葫芦似的。”
姜杨垂着脑袋,声音低低地道:“我……我怕先生不喜,怕先生赶我走。”
听到这话,苏先生心口一疼,忍不住放柔声音,“我何时说过不喜了?又何时要赶你走了?若是不喜,为何村里那么多孩子,我却独独把你带在身边?”
“他们都说先生不喜……”家里也时常叮嘱他:苏先生是好人,你去那只管帮忙,别的不该有的心思别有,免得惹先生不快。
苏先生打断他的话道:“你只听别人说我如何,却不知道自己去看。别人说我厌烦求学者,你便从不敢提;书递到你面前,你也只敢偷偷翻一下;次次问你,你都着急否定。”
姜杨猛地抬头,呆呆地看向苏先生,“先生……”
苏先生恨铁不成钢道:“你也不想想,我若是不想教你,为何总让你替我晒书?又为何要与你说那么多的故事和道理?”
姜杨张张嘴,有些不知所措,“我……”
“你!你就是个榆木脑袋!我没被野狼叼走,也迟早让你气死!”苏先生说着,看到院外姗姗来迟的姜云三人,没好气道:“还不如你侄女机灵!”
姜云:……
姜杨看到侄女和侄儿几人,有些不好意思地擦干眼泪,专心去收拾药材去了。
苏先生背着手若无其事地去廊下喝茶。
姜云的目光在两人身上转了转,凑到苏先生面前道:“苏先生,您还没拿下我四叔?”
苏先生顿时被茶水呛到,咳了起来。
姜云一边帮他拍背顺气,一边摇头叹气道:“苏先生,您这样不行,你要想收我四叔为徒,开口让他跪下,给您磕个头,敬个茶就成了,何苦天天跟他闹别扭?”到头来受苦的全是她。
苏先生轻哼一声没有理她的话。
哪像姜云说的那么容易。
姜杨十四了,翻过年就十五,他要是拜师的话,相当于姜家少了一个能干活的壮劳力,周老太和姜老头是何想法?其他兄弟可否愿意?
若是姜杨主动拜师便也罢了,这些事,他自去操心,可若是他要收徒,那他便不得不为姜杨考虑这些。
这是其一。
其二是姜杨想跟他读书识字呢?还是想和他学医。
若说读书识字,他自然不在话下,可姜家真能供的起且愿意供姜杨读书吗?
不说其他,光是纸墨笔砚,哪一笔不是开销?以姜家的条件……苏先生叹了口气。
没看刘素也只是教他们认认字吗?还不是因为家里买不起纸墨笔砚,更不要说买书了。
真要读书,花钱的地方可多着呢。
若是学医,他虽并非医术超群之辈,但好歹有些家传的医书,真要教也不是不能教,但还是前面说的,这都得姜家愿意。
毕竟姜杨不像姜云他们似的岁数小,每天跟着他下棋,学点东西,只要他乐意教就行。
年纪越大,要考虑的就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