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官家在大臣的压力之下,不得已经从宗室中选了一个孩子入宫。
这就是元景帝和杨皇后的第一个养子,柴子严。
柴子严从小就聪明,诗词文章,教过一遍就不会忘记,所以很讨官家和皇后的欢心,一度也让官家已经死寂的内心重新又唤醒过来。
于是柴子严在十三岁时被立为皇子,封为荣王, 次年直接被立为皇太子,可见官家对他的重视和喜爱。
但柴子严没有当皇帝的命,于元景十四年八月病死,时年二十二岁。
这对元景帝来说,打击不可谓不大,从此这位官家就很少在众人面前露出过笑脸,甚至患上了“社交恐惧症”,一般无大事不愿上朝听政。
朝廷之事多听崔弥远安排,宫内之事则是杨皇后在主持,他自己反而成了一尊泥塑菩萨。
可是大周继承人的问题始终是要解决的,于是在杨皇后的亲自主持下,又从宗室里挑选孩子入宫。
这次杨皇后学聪明了,不再是只选了一人,而是从众多宗子里面,挑选了两个看起来乖巧的孩子。
为了防止将来他们的亲生父母和兄弟干政,杨皇后特意选了两个皇家血缘关系较远,父母双亡又没有兄弟姐妹的宗子入宫,名义上都是养子。
杨皇后有私心, 这样的孩子没有宫外的奥援,将来也方便自己控制。
自从这两个孩子入宫后, 就开始了各路大儒名师的严格学习和教导, 以及正统的皇家教育。
并且杨皇后对这两个“养子”一开始就没有册封过重, 只是各自封了一个承奉郎、承务郎这样低级“文散官”。
目的还是要听其言,观其行,再从中选出一个合适的皇子来,另一个人只是做为备胎。
经过多年的“选拔”,杨皇后观察发现两个“养子”性格大为不同。
柴子昀性格外露,为人缺少大气,小聪明太多,还比较自负。
而另一位养子柴子晋为人忠厚老实,不争不抢,但正因为如此,就显得比较木讷迂腐,不懂变通。
做为一个皇帝如果太老实,君权很容易被架空。
就像当今官家柴弘化,啥事都不管,凡事都听别人的。要不是她杨皇后手段了得,牢牢抓住皇权和军权不放,否则早被崔弥远架空了。
所以吃够了老实人苦头的杨皇后,就选了“柴子昀”成为皇子,封为“成国公”,开始参与朝中大小政务, 并允许他开府建衙,自己招揽幕僚,成立自己的班子。
可惜并未明确为“皇太子”。
不过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官家和杨皇后这就是将柴子昀当“皇太子”在培养了,不出意外,将来必定会继承大统,于是身边很快就形成了一批“太子党”。
聪明人太多,谁都想有从龙之功,被当作皇子的潜邸之臣,将来好飞黄腾达。
跟对老板很重要,一定要提前投资。
而另一个养子“柴子晋”此时就不怎么受待见了,他虽然也被封为了“沂县公”,并赐了他一个大宅子,还安排了宫中之人前往服侍。
可是并未允许他参与朝政,只是准备保他一生富贵,日常并不干涉他干什么,权当让他自生自灭了。
就像今天万寿节这样重要的庆典,居然没有这位“沂县公”前来祝寿,这让紫宸殿里的诸位大臣,对他更是看轻了三分。
备胎都不如。
只有崔弥远等少部分核心官员才知道,沂县公之所以没有出现在紫宸殿,正是他的那位“好兄长”,成国公柴子昀在从中阻挠。
毕竟是同为官家“养子”,柴子晋总是有一丁点的“威胁”在的。
柴子昀为了将来自己能顺利登基,现在就要排除一切可能,扫除一切威胁,哪怕只有一丁点可能都不允许发生。
此时,紫宸殿内的金钟被敲响。
太监扯着尖嗓子,大声喊道:“官家驾到,娘娘驾到~~~~”
紫宸殿里的官员们一听,纷纷下跪,“恭祝圣安,恭祝娘娘安。”
元景帝柴弘化和皇后杨桂枝,这时候穿着最隆重的朝服,在众多太监的扶持下,缓缓走上了御座。
元景帝非常消瘦,脸上一如既往地没有笑容,要不是穿着这身帝服,高高坐在上头,这要是在街上碰到,就会被人认为只是个普通的小老头。
相反杨皇后虽然已经五十岁了,但岁月在她脸上并没有留下痕迹,整个人显得雍容华贵,气质高雅,坐在御座上,眼睛时不时观望着下面的诸位大臣。
也难怪,杨皇后本来就是唱小曲出身,文艺工作者,或者干脆说是女明星嘛,肯定是长得漂亮,气质又好,还会打扮的那种。
两人坐在一起,真有一种爸爸带着女儿上朝的感觉,老少配。
不过这种事情大家也只有心里腹诽一下,
这两位可是帝国的主人,是掌握了所有人生死大权的皇帝皇后,谁要是不恭敬,御史台的疯狗们就会分分钟教你怎么做人。
一个大不敬的罪名下来,全家去菜市口领盒饭。
元景帝做了一个虚扶的动作,根本就懒得开口。
旁边的总管太监李湖一看,连忙再次扯着嗓子喊道:“平身~~~~~”
接着就开始程序化的一套,先是崔弥远代表百官祝贺词,这都是用官文写成,内容也不外乎各种吹棒奉承,反正一般人也听不懂。
崔丞相的声音在紫宸殿同久久回荡,超过了半个时辰,就在大家都站得腿麻的时候才结束。
接着才是各位臣子献寿礼的环节,只见柴子昀第一个站了出来,双后高高举过头顶,大声说道:
“官家诞辰,此乃大周亿万百姓之福,儿臣特意代百姓献上这福万寿图,上面是有数万大周百姓自发书写而成的一个个福字,恭祝官家万寿无疆,福禄天齐。”
太监們在元景帝面前缓缓打开了这福万寿图,官家只是微微点头,又不说话,搞得跟“闭口禅”一样。
杨皇后看了微笑着点头:“我儿有心了。”
别人看到皇后的嘉奖肯定会笑逐颜开,但柴子昀却只是程序化的退到了一边,连客套的马屁都没拍。
站在他身后的崔弥远眼中的精光再是一闪。
这就是元景帝和杨皇后的第一个养子,柴子严。
柴子严从小就聪明,诗词文章,教过一遍就不会忘记,所以很讨官家和皇后的欢心,一度也让官家已经死寂的内心重新又唤醒过来。
于是柴子严在十三岁时被立为皇子,封为荣王, 次年直接被立为皇太子,可见官家对他的重视和喜爱。
但柴子严没有当皇帝的命,于元景十四年八月病死,时年二十二岁。
这对元景帝来说,打击不可谓不大,从此这位官家就很少在众人面前露出过笑脸,甚至患上了“社交恐惧症”,一般无大事不愿上朝听政。
朝廷之事多听崔弥远安排,宫内之事则是杨皇后在主持,他自己反而成了一尊泥塑菩萨。
可是大周继承人的问题始终是要解决的,于是在杨皇后的亲自主持下,又从宗室里挑选孩子入宫。
这次杨皇后学聪明了,不再是只选了一人,而是从众多宗子里面,挑选了两个看起来乖巧的孩子。
为了防止将来他们的亲生父母和兄弟干政,杨皇后特意选了两个皇家血缘关系较远,父母双亡又没有兄弟姐妹的宗子入宫,名义上都是养子。
杨皇后有私心, 这样的孩子没有宫外的奥援,将来也方便自己控制。
自从这两个孩子入宫后, 就开始了各路大儒名师的严格学习和教导, 以及正统的皇家教育。
并且杨皇后对这两个“养子”一开始就没有册封过重, 只是各自封了一个承奉郎、承务郎这样低级“文散官”。
目的还是要听其言,观其行,再从中选出一个合适的皇子来,另一个人只是做为备胎。
经过多年的“选拔”,杨皇后观察发现两个“养子”性格大为不同。
柴子昀性格外露,为人缺少大气,小聪明太多,还比较自负。
而另一位养子柴子晋为人忠厚老实,不争不抢,但正因为如此,就显得比较木讷迂腐,不懂变通。
做为一个皇帝如果太老实,君权很容易被架空。
就像当今官家柴弘化,啥事都不管,凡事都听别人的。要不是她杨皇后手段了得,牢牢抓住皇权和军权不放,否则早被崔弥远架空了。
所以吃够了老实人苦头的杨皇后,就选了“柴子昀”成为皇子,封为“成国公”,开始参与朝中大小政务, 并允许他开府建衙,自己招揽幕僚,成立自己的班子。
可惜并未明确为“皇太子”。
不过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官家和杨皇后这就是将柴子昀当“皇太子”在培养了,不出意外,将来必定会继承大统,于是身边很快就形成了一批“太子党”。
聪明人太多,谁都想有从龙之功,被当作皇子的潜邸之臣,将来好飞黄腾达。
跟对老板很重要,一定要提前投资。
而另一个养子“柴子晋”此时就不怎么受待见了,他虽然也被封为了“沂县公”,并赐了他一个大宅子,还安排了宫中之人前往服侍。
可是并未允许他参与朝政,只是准备保他一生富贵,日常并不干涉他干什么,权当让他自生自灭了。
就像今天万寿节这样重要的庆典,居然没有这位“沂县公”前来祝寿,这让紫宸殿里的诸位大臣,对他更是看轻了三分。
备胎都不如。
只有崔弥远等少部分核心官员才知道,沂县公之所以没有出现在紫宸殿,正是他的那位“好兄长”,成国公柴子昀在从中阻挠。
毕竟是同为官家“养子”,柴子晋总是有一丁点的“威胁”在的。
柴子昀为了将来自己能顺利登基,现在就要排除一切可能,扫除一切威胁,哪怕只有一丁点可能都不允许发生。
此时,紫宸殿内的金钟被敲响。
太监扯着尖嗓子,大声喊道:“官家驾到,娘娘驾到~~~~”
紫宸殿里的官员们一听,纷纷下跪,“恭祝圣安,恭祝娘娘安。”
元景帝柴弘化和皇后杨桂枝,这时候穿着最隆重的朝服,在众多太监的扶持下,缓缓走上了御座。
元景帝非常消瘦,脸上一如既往地没有笑容,要不是穿着这身帝服,高高坐在上头,这要是在街上碰到,就会被人认为只是个普通的小老头。
相反杨皇后虽然已经五十岁了,但岁月在她脸上并没有留下痕迹,整个人显得雍容华贵,气质高雅,坐在御座上,眼睛时不时观望着下面的诸位大臣。
也难怪,杨皇后本来就是唱小曲出身,文艺工作者,或者干脆说是女明星嘛,肯定是长得漂亮,气质又好,还会打扮的那种。
两人坐在一起,真有一种爸爸带着女儿上朝的感觉,老少配。
不过这种事情大家也只有心里腹诽一下,
这两位可是帝国的主人,是掌握了所有人生死大权的皇帝皇后,谁要是不恭敬,御史台的疯狗们就会分分钟教你怎么做人。
一个大不敬的罪名下来,全家去菜市口领盒饭。
元景帝做了一个虚扶的动作,根本就懒得开口。
旁边的总管太监李湖一看,连忙再次扯着嗓子喊道:“平身~~~~~”
接着就开始程序化的一套,先是崔弥远代表百官祝贺词,这都是用官文写成,内容也不外乎各种吹棒奉承,反正一般人也听不懂。
崔丞相的声音在紫宸殿同久久回荡,超过了半个时辰,就在大家都站得腿麻的时候才结束。
接着才是各位臣子献寿礼的环节,只见柴子昀第一个站了出来,双后高高举过头顶,大声说道:
“官家诞辰,此乃大周亿万百姓之福,儿臣特意代百姓献上这福万寿图,上面是有数万大周百姓自发书写而成的一个个福字,恭祝官家万寿无疆,福禄天齐。”
太监們在元景帝面前缓缓打开了这福万寿图,官家只是微微点头,又不说话,搞得跟“闭口禅”一样。
杨皇后看了微笑着点头:“我儿有心了。”
别人看到皇后的嘉奖肯定会笑逐颜开,但柴子昀却只是程序化的退到了一边,连客套的马屁都没拍。
站在他身后的崔弥远眼中的精光再是一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