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昭知道李圣天为什么会这么问,因为就算是后世人,不是研究这方面的也不会知道,这些历史上同时出现又几乎同时衰落的大帝国之间,有着看似不太相关,但又千丝万缕的紧密联系。
想到这,我张大郡公从桌子上拿过一支毛笔。
从查理曼帝国控制的亚平宁半岛北端,到东罗马的君士坦丁堡,再到黑衣大食的巴格达,再到波斯,再到西域,再经过河西走廊,最后到达长安。
张昭把这些地方,统统用毛笔划了一条线,将他们连接了起来。
“这是?这是商道?是从大唐出发的丝路?”李圣天沉思了一小会,他知道张昭画的是什么。
这是连接东西贸易的商道!也是于阗立国的根基之一。
“不错!舅父请看,这里是查理曼帝国控制热那亚,丝路的西端就在这里,在这里,人们就已经能买到大唐的绸缎和瓷器,不过等到了这里的时候,绸缎等都已经是天价。
所以很多商人只是把大唐的绸缎和瓷器当做招牌,售卖的更多的,还是来自黑衣大食的商品。
等他们卖出自己商品之后,就会把当地商品收购一些,然后运回大食。
但大食土地贫瘠,他们根本吃不下这么多的商品,那就只能不断的往东运。
几经转手之后,这些商品汇总成为了出现在于阗的琉璃器、香叶、胡椒、肉蔻、橄榄油、三勒浆、毛毯甚至刀剑和甲胄马匹等。
等到了于阗,其中一部分会被于阗消化,然后加入一些玉石、葡萄酒等继续往东运,最终,所有的商品都会到达长安。
在长安,这些堆积如山的商品,会被拥有两百万人口的长安完全消化,就算长安消化不完,还有洛阳,还有陇右、山南、江南、剑南和岭南乃至整个大唐。
而在以长安为首的大唐消化了这些商品之后,大唐的瓷器、陶器、丝绸等商品,又会被商人们不断运走,然后一路踏上再次西行的道路。”
张昭一口气说了很多,李圣天也跟着点点头。
“没错!丝路就是这么运转的,当年大唐兴盛时,光是路过于阗的行商,一年就有数十万之多,那时候,可真是兴盛啊!”
丝绸之路,这个十九世纪德国学者取名的商路,远不是后世人听起来那么轻飘飘的。
它是在海上贸易兴盛以前,全世界最大最重要,甚至可以说是唯一的大型商道。
而且这条商道横跨十万里,可不是一拨行商走到底的,而是一站一站,由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商人接力下去的。
所以有了这条商道,沿途所有人都可以获得好处,商人赚了钱,民众卖出了不需要的货物,买入了需要的商品,统治者收到了大量的商税。
在丝绸之路的加持下,河西走廊可不是后世一提起就是苦哈哈的西北吃沙子之地,而是一等一的黄金通道,唐代敦煌的人口,甚至是后世敦煌的几倍以上。
以共和国甘肃为主的河西之地,在唐代的地位等同于后世共和国的广东地区。
这丝绸之路,听着像是个普通的商道,但实际上是一条黄金路。
“可惜啊!丝路早已不复当年之盛,自天宝十四年安史二贼祸乱天下开始,这条丝路,就一天不如一天了,恨不能生天宝年间,生啖此二贼之血肉!”
哪怕已经是快两百年前的事了,但李圣天提及安史之乱,还是一副咬牙切齿的样子。
“舅父,安史二贼祸乱天下后,破坏的可不只是丝路!舅父请看,安史之乱后,大唐几乎就是江河日下了。
可在大唐衰落的同时,昔年与大唐同时兴盛的大帝国如吐蕃、黑衣大食、大秦和查理曼帝国,通通几乎同时开始衰落,前后不超过一百年,吐蕃甚至国之不存,舅父不觉得这有些太巧合了吗?”
一道闪电在李圣天的脑海里闪过,他哐当一下丢掉手里的羊腿,眯着眼睛扑到了张昭的地图面前,手指顺着张昭画的上丝绸之路一点一点的滑动。
“二郎你是说,这些大帝国之所以能保持当年的兴盛,全是因为他们参与了这一条旷古烁今的丝路,而在丝路衰败之后,他们就不可避免的集体陷入了衰落。”
“对!而丝路的衰落,最大的原因就是大唐的衰落,舅父,咱们这个世界,当年共有丁口大约两万万,而大唐,加上黑户和隐户,大约就有八千万。
这是等伟大的数字!安史之前,八千万口一年要消化掉的货物简直难以计算,所以不管西来多少商品,我们都能消化掉。
而在我们消化掉这些商品后,又会生产天量的货物让行商们贩卖到西方,从而支撑起了西面数个大帝国的兴盛。
您就没奇怪过吗?羌塘雪原上六月飞雪,苦寒至极,但吐蕃赞普是靠什么维持二十几万甲士的?
又是哪来的布匹钱粮盐铁,能支持吐蕃军将跟太宗、高宗那个名将如云的时代抗衡的?”
“是啊!日托上的那些吐蕃人,如果不是某常年接济,早就过不下去了。
就是其中的贵人,能有碗蜜糖粳米饭吃,一杯紫酒喝,那都是好日子了。
当年他们是如何支撑那数十万甲士的?难道靠的就是丝路的兴盛?”
李圣天怔住了半晌,一个他以前从未去思考过的问题浮上了脑海。
“舅父说的没错,吐蕃之所以能兴盛,就是靠的丝路兴盛,而吐蕃之所以又迅速衰败,也是因为丝路的衰败。
其实安史之后,丝路尚可以维持,但吐蕃人却做了一件自掘坟墓的事情。
他们在德宗贞元三年策划了平凉劫盟事件,此无耻之计虽然消除了大唐西北三将,还杀伤了大唐数百精锐甲士,但其严重后果,却比吐蕃得到的要大得多。
平凉劫盟后,大唐彻底放弃与吐蕃的会盟不说,更大的影响在于,吐蕃人把自己的言而无信暴露无遗,他们连大唐都敢劫掠,区区行商算什么?
自此以后,行商宁愿绕道回鹘控制的草原,也不走河西。
而觉察到河西行商少了之后,吐蕃人做的却不是尽快展现自己愿意维护商道的意向,反倒是下面的贵族东岱恐以后没有行商,得到不财货,干脆纵容手下士兵劫掠,希望最后捞一把。”
“这真是找死啊!吾当以此为戒!”李圣天听到吐蕃人的反智操作瞪大了眼睛,忍不住吐槽了一句。
“是啊!自此以后丝路断绝,哪怕吐蕃已经拿下了河西和大半个陇右,但产出根本无法维持数十万甲士的军队规模。
大量甲士衣食无着,中下层军官也生活困苦,彼此为了争夺更多的生存资源,展开了惨烈的内部残杀。”
说到这,张昭笑了一笑,“当年太保公振臂一呼,番汉响应的最大原因之一,其实也在于丝路断绝。
河西本就不是富裕之乡,丝路一绝,上下财源枯竭,坐困愁城。
所以当年太保公举义,不但汉儿响应,粟特、龙家、达旦、回鹘,甚至吐蕃人自己也都望风而从。
实在是河西之地已经快要成死地了,打通甘凉,回归故国的目标之后,其实还要加上重开丝路这一条!”
张昭笑着说道,李圣天却如同恍然大悟一般,他目光灼灼的看向了张昭,显然已经不是把张昭再看做一员勇将,而是当成一个士了!
“二郎这么一说,我也想起来了,昔年祖父曾说,我们尉迟家之所以下定决心赶走吐蕃人,实是因为于阗生机已绝,我原以为祖父是说吐蕃人压迫过甚,原来是因为丝路断绝啊!”
说到这,李圣天仿佛摸到了一点张昭的思路,但就是还差一点没想透,这个喀喇汗的王后,跟张昭的讲的这些到底有什么关系?
“甥男请问舅父,于阗这些年从丝路收到的商税,是逐年上升还是在不断下降?”
李圣天脸色一暗,“哪来的上升?去年收到的商税,已经只有五年前的七成了!”
“那舅父肯定是以为商税下降,是因为丝路的行商被高昌回鹘吸引,大量走了北路,所以才会造成南路的行商数量下降?”
“难道不是吗?”李圣天疑惑的问道,他就是这么以为的,所以才会跟曹议金商量,准备两家联合将行商尽量吸往南路。
张昭带着使团走到楼兰古城被高昌狄罗达干仆固承劫掠,实际上就是高昌乌母主可汗对两家的警告。
“不是!”张昭肯定的摇了摇头,“甥男从武达儿那里拿到了这些年从敦煌过境的行商统计和沙州商税记录,去年对比五年前,沙州商税下降了足足三成半!”
“怎么会这样?怎么会这样?难道是甘州回鹘有变?还是河西嗢末又在闹事?”
李圣天顿时方寸大乱,不管是走北路高昌回鹘还是走南路于阗,行商都是从沙州敦煌而来。
而敦煌的行商数量和商税下降,这就表明于阗商税的减少,不是因为都走了高昌回鹘的北路,而是从东面来的行商,在急剧减少。
“都不是!”张昭深吸了一口气,他竟然有点不忍将这个残酷的现实告诉李圣天了。
“真正的原因,乃是关中人口凋敝,比之盛唐尚不足十之一二,中原之地几经战乱,丁口也大不如前,整个中土,富庶之地,已经开始转向杨吴和钱越之地了。
关中残破,河东、河南、河北也因战乱动荡不已,当年关中的十数万富户,百不存一,剩下的都是穷苦求生的农户,他们消化不了西来的琉璃、玉石等物了。
因为这些无关民生,属于官员贵族所用,当大唐消化不了西来的商品之后,行商就只能用银钱来大唐购买大唐的产出。
这不但增加了成本,还减少了一路上的获利,必然导致大唐的丝绸、瓷器价格暴涨。
而价格暴涨又导致西面的大食人、大秦人和法兰克人,也渐渐的消费不起大唐的物产,丝路逐渐凋敝,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而更恐怖的还是钱越、王闽和南汉,因为他们已经开始准备造海船出海,企图从海上直达大食,日后,恐怕这海上丝路将要取代路上丝路。”
这才是大恐怖,本来在酒精作用下有些熏熏然的李圣天浑身冷汗如雨而下,顿时就清醒了。
这要是淮南、江南、岭南之地造大海船出海,丝路全归于海,那于阗就完蛋了,没了丝路,金国何以为存?
“二郎既然知道这些,定然是有解决之法是吗?快说来给舅父听听!”李圣天一把抓住了张昭的手,眼睛满是紧张。
张昭叹了口气,历史上就这样,于阗在常年与喀喇汗缠斗之后,又因为陆上丝绸之路的断绝,活活被耗死在了昆仑山下。
“舅父,此乃大势,非人力能救!但是却可以设法将其延缓,安西、河中没法可救,但于阗金国还有机会!”
李圣天开始听张昭说非人力能救,已经脸色惨白,但后面又紧接着又听到了于阗能救这句话,几息之间,却好似在生死边缘走了一遭似的,他正襟危坐看着张昭。
“请二郎教我!”
“愿为舅父分忧!”张昭也正襟危坐回了一礼。
随后他扯下一张黄麻纸,然后在用毛笔在于阗下方画了一个南亚次大陆的地图。
“舅父,这里是唐玄奘去过的天竺诸国,这里气候炎热,但是却物产丰富,稻米能一年三熟,各种瓜果蔬菜,香料遍地。
其西北又生长一种名为棉花的植物,可用来制作衣物、被褥等,比麻布、葛布保暖十倍不止。
更兼其民暗弱,又有婆罗门教将天竺之民分等统治,极易治理,这简直就是天赐我大金国的粮仓宝库啊!”
说着,张昭彻底兴奋起来了,去印度当老爷,恐怕是后世好多喜欢历史,喜欢地图开疆中国男人最喜欢的事情了。
多好的殖民地啊!怎么就落到带嘤这种下三滥货的手里了呢?咱祖先怎么就不知道殖民印度呢!
这不就来了嘛!
张昭兴奋的对着印度大陆指指点点,“舅父请看,若是我们能攻下马尔亦囊(费尔干纳),咱们出了谷口,可以在波斯萨曼国这里找到一条通道顺利抵达天竺。
除此之外,咱们还可以从葱岭守捉故地这里翻越雪山下去。
此两面夹击,只需数千甲士,天竺必然臣服,到时候,咱们一边可以从天竺掠夺大量的财宝,一边还可以把天竺之民掳掠走,因为他们极为恭顺,是最好的农奴。
咱们把天竺人弄到马尔亦囊去开垦耕种,再把咱们自己人分封去当领主,形同大唐府兵制,实乃喀喇汗的伊克塔贵族,一人给地数百亩,使其永镇一方。
若有一万甲士并数万自耕农辅兵屯住马尔亦囊,把谷口一关,就谁也夺不走了,而且有天竺来的农奴世代耕种,咱们的勇士只要代代练武就行。
人口繁衍多了,就把子孙送到天竺去当老爷,或者去攻打萨曼波斯,农奴没了,就去天竺劫掠一波回来。
同时还可以开辟商路,把天竺的甘蔗、棉花、香料、运回于阗和河西乃至大唐。
再从大唐运出丝绸、瓷器等,咱们还可以教他们喝茶叶,再把茶叶也卖过去。
如此周而复始,不断的吸天竺之血,壮大自身,就算大丝路断绝,但咱们这个从天竺到长安的小丝路,足可维持!”
这其实就是张昭给河西和安西开的药方,陆上丝绸之路断绝,几乎已成定局,但他可以开辟一条小丝绸之路,或许以后会被叫做棉花之路。
因为现在的主要问题就是关中残破之后,已经无法消化来自西方的奢侈品。
消化不了这些西方的奢侈品,双向贸易的丝绸之路就变成了单向。
所以张昭要在印度种棉花,这玩意属意大众消费,不需要勋贵豪商官员阶层去消化。
除了棉花以外,还可以把印度的各种香料乃至原始蔗糖卖到安西、河西和关中。
关中则把绸缎、瓷器、陶器、黄泥脱色后的蔗糖卖往印度。
从而盘活整个这一条路,如此这般,有了这条商道,才能延缓安西、河西特别是关中的衰落。
一切的战争,最终打的就是后勤,有了这些钱,张昭才有资格东出而争天下,才有底气重建华夏。
“我明白了!好谋划!二郎眼光长远,舅父远不及也!”李圣天抚掌大笑。
“我明白了!这事我干不成,我脑子不够,你丛德表兄更不行!能干成这事的,只有你张二郎,只有你有这个能力!
难怪你要收纳了喀喇汗的王后,因为她身负马尔亦囊谷口东曹和葱岭故地克孜库尔干人两族王室血脉,你想用这个女人去撬动这两族为之所用!驱使他们为前驱吞并马尔亦囊,控制天竺。”
想到这,我张大郡公从桌子上拿过一支毛笔。
从查理曼帝国控制的亚平宁半岛北端,到东罗马的君士坦丁堡,再到黑衣大食的巴格达,再到波斯,再到西域,再经过河西走廊,最后到达长安。
张昭把这些地方,统统用毛笔划了一条线,将他们连接了起来。
“这是?这是商道?是从大唐出发的丝路?”李圣天沉思了一小会,他知道张昭画的是什么。
这是连接东西贸易的商道!也是于阗立国的根基之一。
“不错!舅父请看,这里是查理曼帝国控制热那亚,丝路的西端就在这里,在这里,人们就已经能买到大唐的绸缎和瓷器,不过等到了这里的时候,绸缎等都已经是天价。
所以很多商人只是把大唐的绸缎和瓷器当做招牌,售卖的更多的,还是来自黑衣大食的商品。
等他们卖出自己商品之后,就会把当地商品收购一些,然后运回大食。
但大食土地贫瘠,他们根本吃不下这么多的商品,那就只能不断的往东运。
几经转手之后,这些商品汇总成为了出现在于阗的琉璃器、香叶、胡椒、肉蔻、橄榄油、三勒浆、毛毯甚至刀剑和甲胄马匹等。
等到了于阗,其中一部分会被于阗消化,然后加入一些玉石、葡萄酒等继续往东运,最终,所有的商品都会到达长安。
在长安,这些堆积如山的商品,会被拥有两百万人口的长安完全消化,就算长安消化不完,还有洛阳,还有陇右、山南、江南、剑南和岭南乃至整个大唐。
而在以长安为首的大唐消化了这些商品之后,大唐的瓷器、陶器、丝绸等商品,又会被商人们不断运走,然后一路踏上再次西行的道路。”
张昭一口气说了很多,李圣天也跟着点点头。
“没错!丝路就是这么运转的,当年大唐兴盛时,光是路过于阗的行商,一年就有数十万之多,那时候,可真是兴盛啊!”
丝绸之路,这个十九世纪德国学者取名的商路,远不是后世人听起来那么轻飘飘的。
它是在海上贸易兴盛以前,全世界最大最重要,甚至可以说是唯一的大型商道。
而且这条商道横跨十万里,可不是一拨行商走到底的,而是一站一站,由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商人接力下去的。
所以有了这条商道,沿途所有人都可以获得好处,商人赚了钱,民众卖出了不需要的货物,买入了需要的商品,统治者收到了大量的商税。
在丝绸之路的加持下,河西走廊可不是后世一提起就是苦哈哈的西北吃沙子之地,而是一等一的黄金通道,唐代敦煌的人口,甚至是后世敦煌的几倍以上。
以共和国甘肃为主的河西之地,在唐代的地位等同于后世共和国的广东地区。
这丝绸之路,听着像是个普通的商道,但实际上是一条黄金路。
“可惜啊!丝路早已不复当年之盛,自天宝十四年安史二贼祸乱天下开始,这条丝路,就一天不如一天了,恨不能生天宝年间,生啖此二贼之血肉!”
哪怕已经是快两百年前的事了,但李圣天提及安史之乱,还是一副咬牙切齿的样子。
“舅父,安史二贼祸乱天下后,破坏的可不只是丝路!舅父请看,安史之乱后,大唐几乎就是江河日下了。
可在大唐衰落的同时,昔年与大唐同时兴盛的大帝国如吐蕃、黑衣大食、大秦和查理曼帝国,通通几乎同时开始衰落,前后不超过一百年,吐蕃甚至国之不存,舅父不觉得这有些太巧合了吗?”
一道闪电在李圣天的脑海里闪过,他哐当一下丢掉手里的羊腿,眯着眼睛扑到了张昭的地图面前,手指顺着张昭画的上丝绸之路一点一点的滑动。
“二郎你是说,这些大帝国之所以能保持当年的兴盛,全是因为他们参与了这一条旷古烁今的丝路,而在丝路衰败之后,他们就不可避免的集体陷入了衰落。”
“对!而丝路的衰落,最大的原因就是大唐的衰落,舅父,咱们这个世界,当年共有丁口大约两万万,而大唐,加上黑户和隐户,大约就有八千万。
这是等伟大的数字!安史之前,八千万口一年要消化掉的货物简直难以计算,所以不管西来多少商品,我们都能消化掉。
而在我们消化掉这些商品后,又会生产天量的货物让行商们贩卖到西方,从而支撑起了西面数个大帝国的兴盛。
您就没奇怪过吗?羌塘雪原上六月飞雪,苦寒至极,但吐蕃赞普是靠什么维持二十几万甲士的?
又是哪来的布匹钱粮盐铁,能支持吐蕃军将跟太宗、高宗那个名将如云的时代抗衡的?”
“是啊!日托上的那些吐蕃人,如果不是某常年接济,早就过不下去了。
就是其中的贵人,能有碗蜜糖粳米饭吃,一杯紫酒喝,那都是好日子了。
当年他们是如何支撑那数十万甲士的?难道靠的就是丝路的兴盛?”
李圣天怔住了半晌,一个他以前从未去思考过的问题浮上了脑海。
“舅父说的没错,吐蕃之所以能兴盛,就是靠的丝路兴盛,而吐蕃之所以又迅速衰败,也是因为丝路的衰败。
其实安史之后,丝路尚可以维持,但吐蕃人却做了一件自掘坟墓的事情。
他们在德宗贞元三年策划了平凉劫盟事件,此无耻之计虽然消除了大唐西北三将,还杀伤了大唐数百精锐甲士,但其严重后果,却比吐蕃得到的要大得多。
平凉劫盟后,大唐彻底放弃与吐蕃的会盟不说,更大的影响在于,吐蕃人把自己的言而无信暴露无遗,他们连大唐都敢劫掠,区区行商算什么?
自此以后,行商宁愿绕道回鹘控制的草原,也不走河西。
而觉察到河西行商少了之后,吐蕃人做的却不是尽快展现自己愿意维护商道的意向,反倒是下面的贵族东岱恐以后没有行商,得到不财货,干脆纵容手下士兵劫掠,希望最后捞一把。”
“这真是找死啊!吾当以此为戒!”李圣天听到吐蕃人的反智操作瞪大了眼睛,忍不住吐槽了一句。
“是啊!自此以后丝路断绝,哪怕吐蕃已经拿下了河西和大半个陇右,但产出根本无法维持数十万甲士的军队规模。
大量甲士衣食无着,中下层军官也生活困苦,彼此为了争夺更多的生存资源,展开了惨烈的内部残杀。”
说到这,张昭笑了一笑,“当年太保公振臂一呼,番汉响应的最大原因之一,其实也在于丝路断绝。
河西本就不是富裕之乡,丝路一绝,上下财源枯竭,坐困愁城。
所以当年太保公举义,不但汉儿响应,粟特、龙家、达旦、回鹘,甚至吐蕃人自己也都望风而从。
实在是河西之地已经快要成死地了,打通甘凉,回归故国的目标之后,其实还要加上重开丝路这一条!”
张昭笑着说道,李圣天却如同恍然大悟一般,他目光灼灼的看向了张昭,显然已经不是把张昭再看做一员勇将,而是当成一个士了!
“二郎这么一说,我也想起来了,昔年祖父曾说,我们尉迟家之所以下定决心赶走吐蕃人,实是因为于阗生机已绝,我原以为祖父是说吐蕃人压迫过甚,原来是因为丝路断绝啊!”
说到这,李圣天仿佛摸到了一点张昭的思路,但就是还差一点没想透,这个喀喇汗的王后,跟张昭的讲的这些到底有什么关系?
“甥男请问舅父,于阗这些年从丝路收到的商税,是逐年上升还是在不断下降?”
李圣天脸色一暗,“哪来的上升?去年收到的商税,已经只有五年前的七成了!”
“那舅父肯定是以为商税下降,是因为丝路的行商被高昌回鹘吸引,大量走了北路,所以才会造成南路的行商数量下降?”
“难道不是吗?”李圣天疑惑的问道,他就是这么以为的,所以才会跟曹议金商量,准备两家联合将行商尽量吸往南路。
张昭带着使团走到楼兰古城被高昌狄罗达干仆固承劫掠,实际上就是高昌乌母主可汗对两家的警告。
“不是!”张昭肯定的摇了摇头,“甥男从武达儿那里拿到了这些年从敦煌过境的行商统计和沙州商税记录,去年对比五年前,沙州商税下降了足足三成半!”
“怎么会这样?怎么会这样?难道是甘州回鹘有变?还是河西嗢末又在闹事?”
李圣天顿时方寸大乱,不管是走北路高昌回鹘还是走南路于阗,行商都是从沙州敦煌而来。
而敦煌的行商数量和商税下降,这就表明于阗商税的减少,不是因为都走了高昌回鹘的北路,而是从东面来的行商,在急剧减少。
“都不是!”张昭深吸了一口气,他竟然有点不忍将这个残酷的现实告诉李圣天了。
“真正的原因,乃是关中人口凋敝,比之盛唐尚不足十之一二,中原之地几经战乱,丁口也大不如前,整个中土,富庶之地,已经开始转向杨吴和钱越之地了。
关中残破,河东、河南、河北也因战乱动荡不已,当年关中的十数万富户,百不存一,剩下的都是穷苦求生的农户,他们消化不了西来的琉璃、玉石等物了。
因为这些无关民生,属于官员贵族所用,当大唐消化不了西来的商品之后,行商就只能用银钱来大唐购买大唐的产出。
这不但增加了成本,还减少了一路上的获利,必然导致大唐的丝绸、瓷器价格暴涨。
而价格暴涨又导致西面的大食人、大秦人和法兰克人,也渐渐的消费不起大唐的物产,丝路逐渐凋敝,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而更恐怖的还是钱越、王闽和南汉,因为他们已经开始准备造海船出海,企图从海上直达大食,日后,恐怕这海上丝路将要取代路上丝路。”
这才是大恐怖,本来在酒精作用下有些熏熏然的李圣天浑身冷汗如雨而下,顿时就清醒了。
这要是淮南、江南、岭南之地造大海船出海,丝路全归于海,那于阗就完蛋了,没了丝路,金国何以为存?
“二郎既然知道这些,定然是有解决之法是吗?快说来给舅父听听!”李圣天一把抓住了张昭的手,眼睛满是紧张。
张昭叹了口气,历史上就这样,于阗在常年与喀喇汗缠斗之后,又因为陆上丝绸之路的断绝,活活被耗死在了昆仑山下。
“舅父,此乃大势,非人力能救!但是却可以设法将其延缓,安西、河中没法可救,但于阗金国还有机会!”
李圣天开始听张昭说非人力能救,已经脸色惨白,但后面又紧接着又听到了于阗能救这句话,几息之间,却好似在生死边缘走了一遭似的,他正襟危坐看着张昭。
“请二郎教我!”
“愿为舅父分忧!”张昭也正襟危坐回了一礼。
随后他扯下一张黄麻纸,然后在用毛笔在于阗下方画了一个南亚次大陆的地图。
“舅父,这里是唐玄奘去过的天竺诸国,这里气候炎热,但是却物产丰富,稻米能一年三熟,各种瓜果蔬菜,香料遍地。
其西北又生长一种名为棉花的植物,可用来制作衣物、被褥等,比麻布、葛布保暖十倍不止。
更兼其民暗弱,又有婆罗门教将天竺之民分等统治,极易治理,这简直就是天赐我大金国的粮仓宝库啊!”
说着,张昭彻底兴奋起来了,去印度当老爷,恐怕是后世好多喜欢历史,喜欢地图开疆中国男人最喜欢的事情了。
多好的殖民地啊!怎么就落到带嘤这种下三滥货的手里了呢?咱祖先怎么就不知道殖民印度呢!
这不就来了嘛!
张昭兴奋的对着印度大陆指指点点,“舅父请看,若是我们能攻下马尔亦囊(费尔干纳),咱们出了谷口,可以在波斯萨曼国这里找到一条通道顺利抵达天竺。
除此之外,咱们还可以从葱岭守捉故地这里翻越雪山下去。
此两面夹击,只需数千甲士,天竺必然臣服,到时候,咱们一边可以从天竺掠夺大量的财宝,一边还可以把天竺之民掳掠走,因为他们极为恭顺,是最好的农奴。
咱们把天竺人弄到马尔亦囊去开垦耕种,再把咱们自己人分封去当领主,形同大唐府兵制,实乃喀喇汗的伊克塔贵族,一人给地数百亩,使其永镇一方。
若有一万甲士并数万自耕农辅兵屯住马尔亦囊,把谷口一关,就谁也夺不走了,而且有天竺来的农奴世代耕种,咱们的勇士只要代代练武就行。
人口繁衍多了,就把子孙送到天竺去当老爷,或者去攻打萨曼波斯,农奴没了,就去天竺劫掠一波回来。
同时还可以开辟商路,把天竺的甘蔗、棉花、香料、运回于阗和河西乃至大唐。
再从大唐运出丝绸、瓷器等,咱们还可以教他们喝茶叶,再把茶叶也卖过去。
如此周而复始,不断的吸天竺之血,壮大自身,就算大丝路断绝,但咱们这个从天竺到长安的小丝路,足可维持!”
这其实就是张昭给河西和安西开的药方,陆上丝绸之路断绝,几乎已成定局,但他可以开辟一条小丝绸之路,或许以后会被叫做棉花之路。
因为现在的主要问题就是关中残破之后,已经无法消化来自西方的奢侈品。
消化不了这些西方的奢侈品,双向贸易的丝绸之路就变成了单向。
所以张昭要在印度种棉花,这玩意属意大众消费,不需要勋贵豪商官员阶层去消化。
除了棉花以外,还可以把印度的各种香料乃至原始蔗糖卖到安西、河西和关中。
关中则把绸缎、瓷器、陶器、黄泥脱色后的蔗糖卖往印度。
从而盘活整个这一条路,如此这般,有了这条商道,才能延缓安西、河西特别是关中的衰落。
一切的战争,最终打的就是后勤,有了这些钱,张昭才有资格东出而争天下,才有底气重建华夏。
“我明白了!好谋划!二郎眼光长远,舅父远不及也!”李圣天抚掌大笑。
“我明白了!这事我干不成,我脑子不够,你丛德表兄更不行!能干成这事的,只有你张二郎,只有你有这个能力!
难怪你要收纳了喀喇汗的王后,因为她身负马尔亦囊谷口东曹和葱岭故地克孜库尔干人两族王室血脉,你想用这个女人去撬动这两族为之所用!驱使他们为前驱吞并马尔亦囊,控制天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