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1章 异想天开
第841章异想天开
看着众人沮丧的表情,孔思给大家打气。
“都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程哥和李哥不用说了,咱们小老板和小曦也都很聪明,大家不会想不出办法的,再开拓一下思路。”
李康思索一会,提出建议。
“实在不行我们绕开京都,我就不信在外省的百货商场里,他们还能一手遮天。”
刚说出来就被程岐给否定了。
“不可能,先不说运输费一类了,就说为什么最近那么多人买我们的产品,还不是因为人民晚报上的报道吗?但在外省,人民晚报的订阅量大大减少,我们的优势将变得荡然无存。”
“除此之外无论是状元宝典还是音乐之声都是新产品,顾客在没有基础的情况下很难接受,在京都至少有会员卡的顾客多,人家能认我们的牌子,外省谁知道我们呢?到时候别东西卖不出去,还得配上运费。”
程岐说的话很有道理,李康摇了摇头。
“是我没考虑周到。”
接下来大家又提出来几个方案,但也基本都是一出口就被否决了,有些甚至刚说出来自己就觉得不靠谱。
在整个过程中,小云宝一直没说话。
但她的小脑瓜却始终在运转。
隐隐约约有种预感,她肯定能找到办法的,但办法到底在哪里呢?
孔思无意间叹了口气,“要是有一种报纸能卖到全国各地,让所有人都知道我们的产品就好了。”
听到这句话,小云宝宛若摸了电门般,脑袋上亮起一只小灯泡。
突然想到上次和姐姐一起回安叶村时,路上遇到的人说的话。
那人说在电视上看见过姐姐公司的商品信息。
能无视地域限制,让全国人民看到的报纸……
不就是电视吗?
小云宝猛地站起来。
“我们可以在电视上打广告!”
孔思三人的脸上满是诧异。
“小老板,会不会来不及啊?现在去投资电视剧的话,等播出至少也要半年或者一年以后吧……”
“咱们公司可等不了这么久,仓库积压的商品每积压一天,就要亏本一天。”
小云宝摇摇头,“不是以前的那种赞助,是广告,在电视里直接打广告!”
三个人更惊讶了。
这个年代打广告并不是一件寻常的事,甚至可以说是一件非常稀罕的事。
1979年之前甚至不让在电视上打广告,认为这并不符合意识形态。
直到一篇发表在《文汇报》上名为《为广告正名》的文章后,广告的合法性才得到承认。
而中央电视播出的第一条有偿广告是一条米国的电器广告,此后的广告也并未因此泛滥开,几乎只有极少数的电视台才会小心翼翼地播放那么一两条广告。
并且不能被称为广告,而是遮遮掩掩地叫做商品信息。
有限的广告中也并不好看,大多是一些车间和奖状的画面,旁白大声念着“誉满全球”、“省优部优国优”一类的口号。
对销量虽然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非常有限。
邱梅也尝试着在电视台投放了一条比较短的广告,几乎纯粹是为了提高知名度,对销量上的帮助并没有那么大。
因而在李康几人眼中,小老板提出的这个想法基本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
病急乱投医。
或者说异想天开。
(本章完)
看着众人沮丧的表情,孔思给大家打气。
“都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程哥和李哥不用说了,咱们小老板和小曦也都很聪明,大家不会想不出办法的,再开拓一下思路。”
李康思索一会,提出建议。
“实在不行我们绕开京都,我就不信在外省的百货商场里,他们还能一手遮天。”
刚说出来就被程岐给否定了。
“不可能,先不说运输费一类了,就说为什么最近那么多人买我们的产品,还不是因为人民晚报上的报道吗?但在外省,人民晚报的订阅量大大减少,我们的优势将变得荡然无存。”
“除此之外无论是状元宝典还是音乐之声都是新产品,顾客在没有基础的情况下很难接受,在京都至少有会员卡的顾客多,人家能认我们的牌子,外省谁知道我们呢?到时候别东西卖不出去,还得配上运费。”
程岐说的话很有道理,李康摇了摇头。
“是我没考虑周到。”
接下来大家又提出来几个方案,但也基本都是一出口就被否决了,有些甚至刚说出来自己就觉得不靠谱。
在整个过程中,小云宝一直没说话。
但她的小脑瓜却始终在运转。
隐隐约约有种预感,她肯定能找到办法的,但办法到底在哪里呢?
孔思无意间叹了口气,“要是有一种报纸能卖到全国各地,让所有人都知道我们的产品就好了。”
听到这句话,小云宝宛若摸了电门般,脑袋上亮起一只小灯泡。
突然想到上次和姐姐一起回安叶村时,路上遇到的人说的话。
那人说在电视上看见过姐姐公司的商品信息。
能无视地域限制,让全国人民看到的报纸……
不就是电视吗?
小云宝猛地站起来。
“我们可以在电视上打广告!”
孔思三人的脸上满是诧异。
“小老板,会不会来不及啊?现在去投资电视剧的话,等播出至少也要半年或者一年以后吧……”
“咱们公司可等不了这么久,仓库积压的商品每积压一天,就要亏本一天。”
小云宝摇摇头,“不是以前的那种赞助,是广告,在电视里直接打广告!”
三个人更惊讶了。
这个年代打广告并不是一件寻常的事,甚至可以说是一件非常稀罕的事。
1979年之前甚至不让在电视上打广告,认为这并不符合意识形态。
直到一篇发表在《文汇报》上名为《为广告正名》的文章后,广告的合法性才得到承认。
而中央电视播出的第一条有偿广告是一条米国的电器广告,此后的广告也并未因此泛滥开,几乎只有极少数的电视台才会小心翼翼地播放那么一两条广告。
并且不能被称为广告,而是遮遮掩掩地叫做商品信息。
有限的广告中也并不好看,大多是一些车间和奖状的画面,旁白大声念着“誉满全球”、“省优部优国优”一类的口号。
对销量虽然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非常有限。
邱梅也尝试着在电视台投放了一条比较短的广告,几乎纯粹是为了提高知名度,对销量上的帮助并没有那么大。
因而在李康几人眼中,小老板提出的这个想法基本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
病急乱投医。
或者说异想天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