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打消皇帝心中的顾虑,只能是靠自己。
至少,要先把这事儿圆过去,给自己一些时间,重新拉拢朝堂上的势力才是。
肖录收回视线,眼珠子骨碌一转,就有了主意。
“微臣知自己先前做了错事, 但微臣实为受人胁迫不得不婉转低头,只求能暂时保得性命,暗地中通知协助圣上,扭转乱局,拨乱反正。”
肖录一拜到底,说得是忠心耿耿,“微臣一片忠心向着圣上,还请圣上明鉴,莫要受了有心之人的挑拨啊!”
“原来是这样,那还真是辛苦爱卿了。”
皇帝不温不火地说了句不痛不痒的话,没有接肖录挑拨的话。
但这话落在肖录,以及满朝文武的耳中,则满是讽刺的意味。
明知皇帝眼下心情不悦,自己再多说些什么,只会让皇帝对自己更为不满。
但想起前日里受到的嘱托,肖录却是不得不咬牙,硬着头皮继续把话题往晏清居心不良上带。
“微臣一片真心日月可鉴!”
肖录一头磕在金銮殿上的砖石上,发出一声闷响,“晏清确是与微臣有恩,微臣亦感念其救微臣家眷于水火。但微臣既为御史大夫,就该公私分明,直言以谏。如今晏清手中兵权在握,西疆军民更是对其言听计从。”
“若她安稳本分,听凭调令也罢,但她如今不仅不听调令, 还私自领兵攻打羌国,罔顾圣上威严,更罔顾百姓军民性命生计。如果圣上不处置她,圣上天威何在?百姓怨怼何平?”
肖录又是一个头磕在地上,大有几分死谏的派头,“圣上既然记得臣下当初受胁迫一事,就该也记得晏清当初是如何反水李定山,又是如何救下众臣家眷的。如此心机,如此手段,谁能保证,她哪一日起了野心,不会向当初背叛李定山一样,背叛圣上您?”
本站出来支持肖录的刘德先,在皇帝旧事重提的时候就吓了一跳。
正犹豫自己继续搁外面站着,还是老老实实站回自己的位置的时候,就见肖录“扑通”一声跪下,扭着这让皇帝不高兴的事儿继续说,人都傻了。
老兄,您不要脑袋, 不要牵连他啊!
刘德先心里无比后悔自己站出来支持了肖录。
本来他就是跟晏康明不对付, 见不得晏家再起来, 想踩一脚晏清,却不曾想这肖录竟然是奔着不要命去的!
这会儿他是进也不是,退也不是,当真是骑虎难下。
正在刘德先不知道该怎么办的时候,其身后倒是出来一个人。
“禀圣上,微臣有本要奏。”
刘德先一听这声儿,悄悄转头,却见说话的是今年春闱刚中进士一甲,就进了御史台的新人——游甫钰。
“游爱卿有何事要奏?”
谷杫
皇帝自肖录身上收回视线,抬睫看向走出来的游甫钰,不咸不淡地问道。
极具压迫性的视线移开,肖录松了口气,正庆幸今天这事儿算是过去了,又害怕事情没办成,回头没法跟那位大人交代的时候,却又听游甫钰说道:“微臣只是有几处不解,想要请教圣上,以及朝上诸位大人。”
刘德先一听这话,顿时觉得自己表现的机会来了。
“这可是朝堂,不是学堂。”
刘德先摆出老人教训新人的架子,训斥游甫钰不懂规矩,“游大人若有什么不解,大可私下里与府内诸位大人请教,向来府内几位大人都是愿意教导新人的。怎的能在早朝之上,浪费圣上和诸位大人的时间?”
“刘大人教训得是。”
游甫钰应一声,却是道,“只是微臣如今听了肖大人的话,实在疑惑得紧,想来圣上可能也同微臣一样疑惑,遂想提出来,让诸位大人解惑。”
刘德先一噎,悄悄看一眼肖录,不说话了。
话说到这份儿上,这游甫钰出来就摆明了来针对肖录的。
自己想要从肖录同党这个身份里摘出去,这个时候就不该说话。
刘德先很识趣地闭了嘴,甚至借着这一插曲,一摆臭脸,一副孺子不可教的惋惜,回自己位置上去了。
皇帝看了他一眼,转眼过来,饶有兴致地问游甫钰:“哦?朕倒是好奇,游爱卿所才的朕的疑惑是什么。”
游甫钰朝着皇帝一拱手,上前几步,在肖录旁边落后半步站定,转身面朝肖录问道:“肖大人如何断定,晏将军就一定会起反心呢?当初平定李定山叛乱的人,就是晏将军。她若是之后犯了,岂不是自己打自己脸,自砸招牌?”
“再者,武安建国以来,甚至前朝,往上数到顶,也不曾出现过女人当皇帝的事儿。就算安远侯当初为太祖南征北战,立下汗马功劳无数,最后也迫于群臣和天下百姓的舆论,只是封侯,甚至没有封地,不可世袭。”
“可见,这世俗对女子偏见是极大的。莫说为王,就是为侯都困难重重……”
游甫钰说着一顿,片刻才说出之后的话,“更遑论为皇?”
“大胆!”
肖录心下被问得一慌,面上却是镇静,直起身指着游甫钰就是一声怒喝,“圣上面前,竖子焉敢胡言乱语他皇?!”
“不妨事。”
皇帝一摆手,好整以暇地盯着肖录,“大家都是就是论事嘛!这不是爱卿你说晏清可能会反吗?她要是反了,可不就是为了皇位来的?不然她图什么?游爱卿说的,也确是朕心头疑惑之事。”
“晏清一个女人,就算西疆军民因晏家的关系爱戴她,但要他们,要整个武安的百姓群臣,奉她为王,恐怕还是不容易吧?”
皇帝垂着眼盯着眼珠乱转的肖录,见其久不说话,又状似无意地说道,“说起来,朕年前在晏清平定叛乱之后,还同她谈过。”
“晏家丫头今年年初一,才刚刚年十五,还是个刚刚及笄的小姑娘,却已经是征战沙场多年的老将。”
皇帝颇有些感慨地说着,“年十五的小姑娘啊,平定匪乱,稳定边疆,拨乱反正,赈灾救困……可谓是功绩累累,还能不骄不躁,不容易啊!”
至少,要先把这事儿圆过去,给自己一些时间,重新拉拢朝堂上的势力才是。
肖录收回视线,眼珠子骨碌一转,就有了主意。
“微臣知自己先前做了错事, 但微臣实为受人胁迫不得不婉转低头,只求能暂时保得性命,暗地中通知协助圣上,扭转乱局,拨乱反正。”
肖录一拜到底,说得是忠心耿耿,“微臣一片忠心向着圣上,还请圣上明鉴,莫要受了有心之人的挑拨啊!”
“原来是这样,那还真是辛苦爱卿了。”
皇帝不温不火地说了句不痛不痒的话,没有接肖录挑拨的话。
但这话落在肖录,以及满朝文武的耳中,则满是讽刺的意味。
明知皇帝眼下心情不悦,自己再多说些什么,只会让皇帝对自己更为不满。
但想起前日里受到的嘱托,肖录却是不得不咬牙,硬着头皮继续把话题往晏清居心不良上带。
“微臣一片真心日月可鉴!”
肖录一头磕在金銮殿上的砖石上,发出一声闷响,“晏清确是与微臣有恩,微臣亦感念其救微臣家眷于水火。但微臣既为御史大夫,就该公私分明,直言以谏。如今晏清手中兵权在握,西疆军民更是对其言听计从。”
“若她安稳本分,听凭调令也罢,但她如今不仅不听调令, 还私自领兵攻打羌国,罔顾圣上威严,更罔顾百姓军民性命生计。如果圣上不处置她,圣上天威何在?百姓怨怼何平?”
肖录又是一个头磕在地上,大有几分死谏的派头,“圣上既然记得臣下当初受胁迫一事,就该也记得晏清当初是如何反水李定山,又是如何救下众臣家眷的。如此心机,如此手段,谁能保证,她哪一日起了野心,不会向当初背叛李定山一样,背叛圣上您?”
本站出来支持肖录的刘德先,在皇帝旧事重提的时候就吓了一跳。
正犹豫自己继续搁外面站着,还是老老实实站回自己的位置的时候,就见肖录“扑通”一声跪下,扭着这让皇帝不高兴的事儿继续说,人都傻了。
老兄,您不要脑袋, 不要牵连他啊!
刘德先心里无比后悔自己站出来支持了肖录。
本来他就是跟晏康明不对付, 见不得晏家再起来, 想踩一脚晏清,却不曾想这肖录竟然是奔着不要命去的!
这会儿他是进也不是,退也不是,当真是骑虎难下。
正在刘德先不知道该怎么办的时候,其身后倒是出来一个人。
“禀圣上,微臣有本要奏。”
刘德先一听这声儿,悄悄转头,却见说话的是今年春闱刚中进士一甲,就进了御史台的新人——游甫钰。
“游爱卿有何事要奏?”
谷杫
皇帝自肖录身上收回视线,抬睫看向走出来的游甫钰,不咸不淡地问道。
极具压迫性的视线移开,肖录松了口气,正庆幸今天这事儿算是过去了,又害怕事情没办成,回头没法跟那位大人交代的时候,却又听游甫钰说道:“微臣只是有几处不解,想要请教圣上,以及朝上诸位大人。”
刘德先一听这话,顿时觉得自己表现的机会来了。
“这可是朝堂,不是学堂。”
刘德先摆出老人教训新人的架子,训斥游甫钰不懂规矩,“游大人若有什么不解,大可私下里与府内诸位大人请教,向来府内几位大人都是愿意教导新人的。怎的能在早朝之上,浪费圣上和诸位大人的时间?”
“刘大人教训得是。”
游甫钰应一声,却是道,“只是微臣如今听了肖大人的话,实在疑惑得紧,想来圣上可能也同微臣一样疑惑,遂想提出来,让诸位大人解惑。”
刘德先一噎,悄悄看一眼肖录,不说话了。
话说到这份儿上,这游甫钰出来就摆明了来针对肖录的。
自己想要从肖录同党这个身份里摘出去,这个时候就不该说话。
刘德先很识趣地闭了嘴,甚至借着这一插曲,一摆臭脸,一副孺子不可教的惋惜,回自己位置上去了。
皇帝看了他一眼,转眼过来,饶有兴致地问游甫钰:“哦?朕倒是好奇,游爱卿所才的朕的疑惑是什么。”
游甫钰朝着皇帝一拱手,上前几步,在肖录旁边落后半步站定,转身面朝肖录问道:“肖大人如何断定,晏将军就一定会起反心呢?当初平定李定山叛乱的人,就是晏将军。她若是之后犯了,岂不是自己打自己脸,自砸招牌?”
“再者,武安建国以来,甚至前朝,往上数到顶,也不曾出现过女人当皇帝的事儿。就算安远侯当初为太祖南征北战,立下汗马功劳无数,最后也迫于群臣和天下百姓的舆论,只是封侯,甚至没有封地,不可世袭。”
“可见,这世俗对女子偏见是极大的。莫说为王,就是为侯都困难重重……”
游甫钰说着一顿,片刻才说出之后的话,“更遑论为皇?”
“大胆!”
肖录心下被问得一慌,面上却是镇静,直起身指着游甫钰就是一声怒喝,“圣上面前,竖子焉敢胡言乱语他皇?!”
“不妨事。”
皇帝一摆手,好整以暇地盯着肖录,“大家都是就是论事嘛!这不是爱卿你说晏清可能会反吗?她要是反了,可不就是为了皇位来的?不然她图什么?游爱卿说的,也确是朕心头疑惑之事。”
“晏清一个女人,就算西疆军民因晏家的关系爱戴她,但要他们,要整个武安的百姓群臣,奉她为王,恐怕还是不容易吧?”
皇帝垂着眼盯着眼珠乱转的肖录,见其久不说话,又状似无意地说道,“说起来,朕年前在晏清平定叛乱之后,还同她谈过。”
“晏家丫头今年年初一,才刚刚年十五,还是个刚刚及笄的小姑娘,却已经是征战沙场多年的老将。”
皇帝颇有些感慨地说着,“年十五的小姑娘啊,平定匪乱,稳定边疆,拨乱反正,赈灾救困……可谓是功绩累累,还能不骄不躁,不容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