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2章 修好关系
正在这时,雷春泽也出现在镜头中,做着鬼脸,道:“这个千里传图的东西很好,我要研究这个,不去研究武器了!”雨弋笑道:“这个可能有点困难,等到天下归一后,我答应你,无论你想研究什么,就让你研究什么。”
雷春泽指着雨弋,对黄淑敏道:“你可听到了,陛下已经同意了啊。”
黄淑敏笑着点点头,忽然想到什么,眼中流出了一些泪水,忽然感伤,雨弋见状,明白原因,叹道:“若是叶画彤、吴成功他们还在,大家一定会十分高兴的。”
三人又聊起了在稻香村生活的岁月,最后雨弋让黄淑敏将通讯工具留在身边,平时保持沟通,同时密切注意东吴的动向,等到赵云到襄阳后,就配合赵云把曹真赶走,再嘱咐雷春泽将雨大业管好,带着许数尽快返回成都。
在东吴,陆逊立下大功,退去了魏军,吴王孙权直接拜为辅国将军,江陵侯,领荆州牧,于是就有了两个荆州牧,南边的是陆逊,北边的是黄淑敏,这样一来,整个东吴的兵权基本都在陆逊的掌握之中,张昭、顾雍奏明吴王,该年号为元,孙权同意了,于是为黄武元年。
忽然有兵士汇报,说是魏国使者到了,孙权让召入,使命陈说道:“蜀之前让人去向魏求援,魏一时不知道情况,所以发兵进攻,现在十分后悔,如今准备起四路大军进攻西川,东吴可以来接应,如果占领了西蜀的土地,可以分一半给东吴。”
孙权听后,不能马上决断,便询问张昭、顾雍等,张昭对陆逊一直有意见,也不愿意再建议什么,便将其推开,道:“陆逊这个人很有远见,可以去询问他。”
于是孙权将陆逊召了回来,陆逊知道后,奏道:“曹丕坐镇中原,不能很快图谋,如果这次不答应,那么一定会结下仇怨,我认为魏和吴都没有诸葛亮的对手,何况雨弋在西蜀刚刚称帝,励精图治,我们可以暂时勉强答应,准备好军队,看看曹魏的四路大军效果如何,如果四路胜利了,川中危急,诸葛亮首尾不能相顾,那么我们可以乘此机会进攻西蜀,先将成都占领,这是上策,如果曹魏的四路兵马都失败了,那么再做其他的商议。”
孙权听后,同意了这个想法,便对魏国使者道:“军需和供应还没有置办,可以选择一个合适的日期启程。”
使者拜谢而去,孙权派人去打探了西番兵的情况,没有想到部队开到了西平关,见到了马超,就自己退去了,南蛮孟获起兵进攻四郡,都被魏延用疑兵计谋杀回了洞中,上庸孟达兵赶到了半路,忽然传言说是生了重病,不能前进,曹真的部队出了阳平关,赵云在各处据守,加上黄淑敏的配合,十分勇猛,曹真将兵马屯扎在斜谷道上,长期不能取胜,便回去了。
孙权得到这个情报后,对文武道:“陆逊真是神机妙算,我如果这次进攻西蜀,一定和西蜀的仇怨更深了。”
正在这个时候,兵士汇报,说是西蜀的使者邓芝到了,张昭道:“这一定是诸葛亮的退兵计谋,派邓芝来当说客的。”
孙权询问道:“该如何回答呢?”
张昭道:“可以在殿前设置一个大鼎,在里面装下百斤油,然后用炭来烧,等到油沸腾了,可以选长面大武士一千人,各自拿着刀在手上,在宫门前摆在大殿上,再让邓芝来入见,不要让他有其他的说辞,就以郦食其说齐故事来责备他,然后效仿这个故事来烹饪,看他如何来回应。”
孙权听从了这个建议,命令设置油鼎,让武士在左右站立,拿着武器,召邓芝进入,邓芝进入后,来到了宫门前,看到两边站着武士,威风凛凛,各持钢刀、大斧、长戟、短剑,一直排列到殿上。
邓芝一看就知道是什么意思,并没有什么害怕的颜色,昂然前行,到了殿前,看到鼎中的油在沸腾,左右武士看着他,邓芝只是微微一笑,近臣带到帘前,邓芝不拜,孙权见状,大喝道:“为什么不拜?”
邓芝奋然道:“上国派来的使者,不拜小邦的主人。”
孙权听后大怒,道:“你难道不清楚,准备掉三寸之舌,效仿郦生说齐么!可以速速进入油鼎。”
邓芝大笑道:“别人都说东吴有贤能的人很多,没有想到会害怕一个儒生。”
孙权怒道:“我为什么要害怕一个匹夫?”
邓芝道:“既然不怕我邓芝,为什么要忧虑我来说服你们呢?”
孙权道:“你是代替诸葛亮作为说客,来说服我跟魏国绝交,同蜀国友好,是这样么?”
邓芝笑道:“我只是蜀中一个小小的儒生,特地为吴国的利害关系而来,但是设置陈鼎,拒绝一个使者,这个心胸是有多么狭窄?”
孙权听后有些羞愧,便将武士斥退,让邓芝到殿上,赏赐了座位,询问道:“吴国、魏国的利害是怎么样的?希望先生可以教我。”
邓芝反问道:“那么大王是想跟魏国和,还是想和蜀国和?”
孙权道:“我准备和蜀主讲和,但是害怕蜀主雨弋也是桃园四结义的成员之一,始终不能放下仇恨。”
邓芝道:“大王是当世的英豪,诸葛亮也是一时的俊杰,蜀主雨弋虽然是桃园四结义的成员之一,却并没有像先主一样看重仇恨,他更看重大局,胸怀宽广;蜀国有山川的天险,吴国有三江的稳固,如果两个国家联合,唇齿相依,进可以吞并天下退可以成为鼎足之势,现在大王若是向魏国称臣,魏国一定会让大王去朝中拜见,扣留太子作为内侍,如果不听从,那么就会兴兵来讨伐,蜀国也会顺流而下,那么江南的土地,就不会被大王所有了,如果大王真的不以为然,那么我这就死在大王的面前,来成就我这个说客的名声。”说完将衣服挑起来,准备往油鼎中跳去。
孙权连忙阻止,请入后殿,以宾客的礼仪来对待,孙权道:“先生说的话,也是我所想的,我准备和蜀主谈和,先生肯为我介绍么!”
邓芝笑道:“刚才准备将我烹饪的人是大王,现在准备让我作为使者的人也是大王,大王还是处在犹豫不决的态度,怎么能够取信于人呢?”
孙权摇摇头,十分坚定的道:“这次我已经决定了,先生就不要怀疑了。”
(本章完)
正在这时,雷春泽也出现在镜头中,做着鬼脸,道:“这个千里传图的东西很好,我要研究这个,不去研究武器了!”雨弋笑道:“这个可能有点困难,等到天下归一后,我答应你,无论你想研究什么,就让你研究什么。”
雷春泽指着雨弋,对黄淑敏道:“你可听到了,陛下已经同意了啊。”
黄淑敏笑着点点头,忽然想到什么,眼中流出了一些泪水,忽然感伤,雨弋见状,明白原因,叹道:“若是叶画彤、吴成功他们还在,大家一定会十分高兴的。”
三人又聊起了在稻香村生活的岁月,最后雨弋让黄淑敏将通讯工具留在身边,平时保持沟通,同时密切注意东吴的动向,等到赵云到襄阳后,就配合赵云把曹真赶走,再嘱咐雷春泽将雨大业管好,带着许数尽快返回成都。
在东吴,陆逊立下大功,退去了魏军,吴王孙权直接拜为辅国将军,江陵侯,领荆州牧,于是就有了两个荆州牧,南边的是陆逊,北边的是黄淑敏,这样一来,整个东吴的兵权基本都在陆逊的掌握之中,张昭、顾雍奏明吴王,该年号为元,孙权同意了,于是为黄武元年。
忽然有兵士汇报,说是魏国使者到了,孙权让召入,使命陈说道:“蜀之前让人去向魏求援,魏一时不知道情况,所以发兵进攻,现在十分后悔,如今准备起四路大军进攻西川,东吴可以来接应,如果占领了西蜀的土地,可以分一半给东吴。”
孙权听后,不能马上决断,便询问张昭、顾雍等,张昭对陆逊一直有意见,也不愿意再建议什么,便将其推开,道:“陆逊这个人很有远见,可以去询问他。”
于是孙权将陆逊召了回来,陆逊知道后,奏道:“曹丕坐镇中原,不能很快图谋,如果这次不答应,那么一定会结下仇怨,我认为魏和吴都没有诸葛亮的对手,何况雨弋在西蜀刚刚称帝,励精图治,我们可以暂时勉强答应,准备好军队,看看曹魏的四路大军效果如何,如果四路胜利了,川中危急,诸葛亮首尾不能相顾,那么我们可以乘此机会进攻西蜀,先将成都占领,这是上策,如果曹魏的四路兵马都失败了,那么再做其他的商议。”
孙权听后,同意了这个想法,便对魏国使者道:“军需和供应还没有置办,可以选择一个合适的日期启程。”
使者拜谢而去,孙权派人去打探了西番兵的情况,没有想到部队开到了西平关,见到了马超,就自己退去了,南蛮孟获起兵进攻四郡,都被魏延用疑兵计谋杀回了洞中,上庸孟达兵赶到了半路,忽然传言说是生了重病,不能前进,曹真的部队出了阳平关,赵云在各处据守,加上黄淑敏的配合,十分勇猛,曹真将兵马屯扎在斜谷道上,长期不能取胜,便回去了。
孙权得到这个情报后,对文武道:“陆逊真是神机妙算,我如果这次进攻西蜀,一定和西蜀的仇怨更深了。”
正在这个时候,兵士汇报,说是西蜀的使者邓芝到了,张昭道:“这一定是诸葛亮的退兵计谋,派邓芝来当说客的。”
孙权询问道:“该如何回答呢?”
张昭道:“可以在殿前设置一个大鼎,在里面装下百斤油,然后用炭来烧,等到油沸腾了,可以选长面大武士一千人,各自拿着刀在手上,在宫门前摆在大殿上,再让邓芝来入见,不要让他有其他的说辞,就以郦食其说齐故事来责备他,然后效仿这个故事来烹饪,看他如何来回应。”
孙权听从了这个建议,命令设置油鼎,让武士在左右站立,拿着武器,召邓芝进入,邓芝进入后,来到了宫门前,看到两边站着武士,威风凛凛,各持钢刀、大斧、长戟、短剑,一直排列到殿上。
邓芝一看就知道是什么意思,并没有什么害怕的颜色,昂然前行,到了殿前,看到鼎中的油在沸腾,左右武士看着他,邓芝只是微微一笑,近臣带到帘前,邓芝不拜,孙权见状,大喝道:“为什么不拜?”
邓芝奋然道:“上国派来的使者,不拜小邦的主人。”
孙权听后大怒,道:“你难道不清楚,准备掉三寸之舌,效仿郦生说齐么!可以速速进入油鼎。”
邓芝大笑道:“别人都说东吴有贤能的人很多,没有想到会害怕一个儒生。”
孙权怒道:“我为什么要害怕一个匹夫?”
邓芝道:“既然不怕我邓芝,为什么要忧虑我来说服你们呢?”
孙权道:“你是代替诸葛亮作为说客,来说服我跟魏国绝交,同蜀国友好,是这样么?”
邓芝笑道:“我只是蜀中一个小小的儒生,特地为吴国的利害关系而来,但是设置陈鼎,拒绝一个使者,这个心胸是有多么狭窄?”
孙权听后有些羞愧,便将武士斥退,让邓芝到殿上,赏赐了座位,询问道:“吴国、魏国的利害是怎么样的?希望先生可以教我。”
邓芝反问道:“那么大王是想跟魏国和,还是想和蜀国和?”
孙权道:“我准备和蜀主讲和,但是害怕蜀主雨弋也是桃园四结义的成员之一,始终不能放下仇恨。”
邓芝道:“大王是当世的英豪,诸葛亮也是一时的俊杰,蜀主雨弋虽然是桃园四结义的成员之一,却并没有像先主一样看重仇恨,他更看重大局,胸怀宽广;蜀国有山川的天险,吴国有三江的稳固,如果两个国家联合,唇齿相依,进可以吞并天下退可以成为鼎足之势,现在大王若是向魏国称臣,魏国一定会让大王去朝中拜见,扣留太子作为内侍,如果不听从,那么就会兴兵来讨伐,蜀国也会顺流而下,那么江南的土地,就不会被大王所有了,如果大王真的不以为然,那么我这就死在大王的面前,来成就我这个说客的名声。”说完将衣服挑起来,准备往油鼎中跳去。
孙权连忙阻止,请入后殿,以宾客的礼仪来对待,孙权道:“先生说的话,也是我所想的,我准备和蜀主谈和,先生肯为我介绍么!”
邓芝笑道:“刚才准备将我烹饪的人是大王,现在准备让我作为使者的人也是大王,大王还是处在犹豫不决的态度,怎么能够取信于人呢?”
孙权摇摇头,十分坚定的道:“这次我已经决定了,先生就不要怀疑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