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想到吕布的动作很快,当晚二更时分,就悄悄地潜入到丁原屋内,本以为丁原已经睡下,结果发现他正在微弱的烛光下看书,看到吕布深夜造访,吃了一惊,道:“儿子你这么来找我有什么事情啊?”
这句话引起了吕布的愤怒,其斥责道:“我是堂堂好汉,怎么会是你的儿子呢?”
丁原从吕布的口气中获知他有些情绪,便问道:“奉先是因为什么原因心情不好?”
吕布再无废话,快步上前,一刀将丁原的首级割下,提在手里,对左右大喊道:“丁原不仁,已经被我斩杀,肯跟着我的人,就留下,不不愿意的我也不勉强,就自行离去吧。”
很多军士都是丁原的旧部,有些感情,对丁原横死,敢怒而不敢言,当即离去,留下的人没有几个。
第二日清早,吕布提起丁原的首级去见李肃,雨弋正好出门看到这种情景,懊悔不已,本来想给丁原报信,奈何吕布出手太快,这种人说干就干,完全没有自己的想法,实在是太恐怖了,这加深了雨弋想要离开的决心。
李肃见雨弋也在,喊着一起去见了董卓。
董卓看了看吕布,又看了他手中的人头,瞬间一切都明白了,拜了拜道:“我今天能得到将军,就好像久旱的禾苗遇到了降雨啊。”
吕布没有想到董卓如此客气,有些感动,便道:“如果你不嫌弃,就当我的义父吧。”
董卓点了点头,亲自设下酒宴款待吕布,赠送了金甲锦袍,还有一些美女和美酒。
有了吕布的加持,董卓在朝廷上面就更加肆无忌惮了,他自封为前将军,封他的弟弟董旻为左将军、鄠侯,封吕布为骑都尉、中郎将、都亭侯。
封赏完毕后,李儒走出,进言道:“如今一切阻碍都扫除了,废帝的事情可以提上日程了。”
于是董卓像上一次一样,又设立一个大型酒席,去宴请文武百官,将公卿集合到一起,命令吕布带了上千名士兵护航,美其名说是为了保护大家,太傅袁隗和百官都到期后,开始奏乐,酒过三巡后,董卓忽然抽出一把剑,往地上一插,往事重提,道:“现在幼帝实在是太弱小了,没有办法供奉宗庙,我要效仿伊尹、霍光的做法,废幼帝为弘农王,立陈留王为新帝,如果你们不同意,我就杀了你们。”
这一次基本上没有商量的余地,群臣都感到十分惶恐,雨弋坐在李儒旁边,观察到他嘴角得意的笑容,似乎这一切都在他的筹谋之中。
不过李儒总归还是失望了,本来以为董卓此话过后,就没有人再出来反对了,结果袁本初跳了出来,厉声责问道:“现在幼帝即位还没有几年,没有什么过错,你怎么老想着要去废帝啊,难道你自己想当皇帝吗?”
董卓大怒,道:“现在一切都是我说了算,你如果不听,那就看看我的剑锋不锋利?”
雨弋没有想到袁绍还挺有骨气,居然也把剑抽了出来,道:“就你的剑锋利吗,我看不见得,我的剑也很锋利。”
两人在筵席上针锋相对,大家都为他捏了一把冷汗。
要说董卓有吕布在侧,又有上前兵士环绕四周,袁绍有几个脑袋都不够砍的,偏偏在董卓准备杀人立威的时候,李儒又出来劝谏了,道:“这件事情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定论,不能胡乱杀人!”
袁绍怒目而视,提着宝剑,拜别了百官,骑着马匹,往冀州方向离开了。
董卓怒气未消,走到太傅袁隗的附近,指着他的鼻子斥责道:“你的这个侄儿实在是无礼,我今天看在你的面自上,不去计较,你说说,这个废立的事情,你是什么意见?”
袁隗知道,这个时候说一个“不”字,将会引来杀身之祸,于是违心回道:“太尉你说得很对啊。”
董卓哈哈大笑起来,提着剑回到座位处,再一次强调,道:“敢阻止这件的人,用军法进行处理。”
这样一来,群臣再也没有不同的声音,都表示一切由董卓说了算。
酒宴结束后,董卓单独留下了周毖和校尉伍琼两人,询问道:“你们知道袁绍是往哪里走了?”
周毖回道:“我看到袁绍愤愤而走,如果不是走的匆忙,恐怕会有变故,况且袁绍家里是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布于天下,如果他们收纳天下豪杰,形成一股势力,很有可能会像黄巾贼之乱那样谋乱,不如就赦免了他的罪过,然后封他为一个群的太守,这样袁绍知道自己无罪,就没有必要和你作对了。”
伍琼也上前进言,道:“袁绍这个人实际上也是一时冲动,难成气候,不要过于害怕,只需要给他一个群的太守当一下,拉拢民心就够了。”
董卓采纳了这个建议,就以皇帝的命令下诏,封袁绍为渤海太守。
到了九月,请幼帝到嘉德殿,文武大臣都在场,董卓拔出一把剑,对着众人大喊道:“幼帝弱小,根本就不配当一国之君,现在有策文一道,请当众宣读!”
于是李儒走到前面,接过策文,当众宣读,“先帝去世,海内莫不哀痛,如今幼帝天资尚浅,威严不足,礼仪欠佳,又很懒惰,实在是难以服众,皇太后德行不足,统领政治致使朝廷慌乱,现在陈留王性情豪放,规矩严格,说话铿锵有力,素有美誉,天下人共同瞻仰,应该让他就任皇帝,这样才能千秋万统。建议废掉幼帝为弘农王,皇太后交出政权,奉陈留王为新帝,以顺应天道.”
李儒读完后,董卓马上派人将幼帝扶了下来,将其印绶解除,面对的着北方下跪,又让太后去掉一些象征身份的衣服,母子二人痛苦流涕,群臣莫不哀愁。
雨弋此时站在群臣之中,感到有些疑惑,要说董卓已经是权势到了顶,为什么不自己当皇帝,这就算了,一个能力很弱的皇帝不是更好控制吗,为什么非要搞一个英明能干的皇帝,这不是增加难度?还是说,他觉得这是一种挑战,也不怕皇帝长大了把自己除去?
看了看吕布,此时站在董卓身边,如同他的贴身保镖一样。
这句话引起了吕布的愤怒,其斥责道:“我是堂堂好汉,怎么会是你的儿子呢?”
丁原从吕布的口气中获知他有些情绪,便问道:“奉先是因为什么原因心情不好?”
吕布再无废话,快步上前,一刀将丁原的首级割下,提在手里,对左右大喊道:“丁原不仁,已经被我斩杀,肯跟着我的人,就留下,不不愿意的我也不勉强,就自行离去吧。”
很多军士都是丁原的旧部,有些感情,对丁原横死,敢怒而不敢言,当即离去,留下的人没有几个。
第二日清早,吕布提起丁原的首级去见李肃,雨弋正好出门看到这种情景,懊悔不已,本来想给丁原报信,奈何吕布出手太快,这种人说干就干,完全没有自己的想法,实在是太恐怖了,这加深了雨弋想要离开的决心。
李肃见雨弋也在,喊着一起去见了董卓。
董卓看了看吕布,又看了他手中的人头,瞬间一切都明白了,拜了拜道:“我今天能得到将军,就好像久旱的禾苗遇到了降雨啊。”
吕布没有想到董卓如此客气,有些感动,便道:“如果你不嫌弃,就当我的义父吧。”
董卓点了点头,亲自设下酒宴款待吕布,赠送了金甲锦袍,还有一些美女和美酒。
有了吕布的加持,董卓在朝廷上面就更加肆无忌惮了,他自封为前将军,封他的弟弟董旻为左将军、鄠侯,封吕布为骑都尉、中郎将、都亭侯。
封赏完毕后,李儒走出,进言道:“如今一切阻碍都扫除了,废帝的事情可以提上日程了。”
于是董卓像上一次一样,又设立一个大型酒席,去宴请文武百官,将公卿集合到一起,命令吕布带了上千名士兵护航,美其名说是为了保护大家,太傅袁隗和百官都到期后,开始奏乐,酒过三巡后,董卓忽然抽出一把剑,往地上一插,往事重提,道:“现在幼帝实在是太弱小了,没有办法供奉宗庙,我要效仿伊尹、霍光的做法,废幼帝为弘农王,立陈留王为新帝,如果你们不同意,我就杀了你们。”
这一次基本上没有商量的余地,群臣都感到十分惶恐,雨弋坐在李儒旁边,观察到他嘴角得意的笑容,似乎这一切都在他的筹谋之中。
不过李儒总归还是失望了,本来以为董卓此话过后,就没有人再出来反对了,结果袁本初跳了出来,厉声责问道:“现在幼帝即位还没有几年,没有什么过错,你怎么老想着要去废帝啊,难道你自己想当皇帝吗?”
董卓大怒,道:“现在一切都是我说了算,你如果不听,那就看看我的剑锋不锋利?”
雨弋没有想到袁绍还挺有骨气,居然也把剑抽了出来,道:“就你的剑锋利吗,我看不见得,我的剑也很锋利。”
两人在筵席上针锋相对,大家都为他捏了一把冷汗。
要说董卓有吕布在侧,又有上前兵士环绕四周,袁绍有几个脑袋都不够砍的,偏偏在董卓准备杀人立威的时候,李儒又出来劝谏了,道:“这件事情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定论,不能胡乱杀人!”
袁绍怒目而视,提着宝剑,拜别了百官,骑着马匹,往冀州方向离开了。
董卓怒气未消,走到太傅袁隗的附近,指着他的鼻子斥责道:“你的这个侄儿实在是无礼,我今天看在你的面自上,不去计较,你说说,这个废立的事情,你是什么意见?”
袁隗知道,这个时候说一个“不”字,将会引来杀身之祸,于是违心回道:“太尉你说得很对啊。”
董卓哈哈大笑起来,提着剑回到座位处,再一次强调,道:“敢阻止这件的人,用军法进行处理。”
这样一来,群臣再也没有不同的声音,都表示一切由董卓说了算。
酒宴结束后,董卓单独留下了周毖和校尉伍琼两人,询问道:“你们知道袁绍是往哪里走了?”
周毖回道:“我看到袁绍愤愤而走,如果不是走的匆忙,恐怕会有变故,况且袁绍家里是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布于天下,如果他们收纳天下豪杰,形成一股势力,很有可能会像黄巾贼之乱那样谋乱,不如就赦免了他的罪过,然后封他为一个群的太守,这样袁绍知道自己无罪,就没有必要和你作对了。”
伍琼也上前进言,道:“袁绍这个人实际上也是一时冲动,难成气候,不要过于害怕,只需要给他一个群的太守当一下,拉拢民心就够了。”
董卓采纳了这个建议,就以皇帝的命令下诏,封袁绍为渤海太守。
到了九月,请幼帝到嘉德殿,文武大臣都在场,董卓拔出一把剑,对着众人大喊道:“幼帝弱小,根本就不配当一国之君,现在有策文一道,请当众宣读!”
于是李儒走到前面,接过策文,当众宣读,“先帝去世,海内莫不哀痛,如今幼帝天资尚浅,威严不足,礼仪欠佳,又很懒惰,实在是难以服众,皇太后德行不足,统领政治致使朝廷慌乱,现在陈留王性情豪放,规矩严格,说话铿锵有力,素有美誉,天下人共同瞻仰,应该让他就任皇帝,这样才能千秋万统。建议废掉幼帝为弘农王,皇太后交出政权,奉陈留王为新帝,以顺应天道.”
李儒读完后,董卓马上派人将幼帝扶了下来,将其印绶解除,面对的着北方下跪,又让太后去掉一些象征身份的衣服,母子二人痛苦流涕,群臣莫不哀愁。
雨弋此时站在群臣之中,感到有些疑惑,要说董卓已经是权势到了顶,为什么不自己当皇帝,这就算了,一个能力很弱的皇帝不是更好控制吗,为什么非要搞一个英明能干的皇帝,这不是增加难度?还是说,他觉得这是一种挑战,也不怕皇帝长大了把自己除去?
看了看吕布,此时站在董卓身边,如同他的贴身保镖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