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 百官出城,恭迎国师大人
当鼓声响起时,朝廷文武百官簇拥着皇帝銮驾,穿过青龙大道,一队队精锐士兵行走在前,街上的行人商贩纷纷让道,清开道路。
浩大仪仗走过街道,缓缓来到城门。
“咚,咚,咚!”
鼓声悠长绵久,余音不绝如缕,声震百里,只要是在城内,不论你身在何处,都能清晰地听到鼓声。
这样的鼓,已经是祭炼过的法器,而承天门上那件,已经是近乎法宝的暮鼓,仪仗来到承天门前,鼓声纵横南北十四街,东西十一街,一百零八坊的鼓楼依次传递,辰鼓声阵,涤荡阴晦。
整座上京城都鼓荡着纯阳之气,弱小一点的鬼物,闻得鼓声便要魂飞魄散,身死道消!唯有修为到达金丹之境的修士才能不受影响。
第一通鼓声后,各处外郭,内城,皇城的城门,坊市的坊门,开始依次开启。
由外而内,最开始开启的便是外郭的十二座城门。
伴随着鼓声响彻上京城,城内的一百余家寺庙也敲响铜钟。
数百佛钟道钟开始被撞响,激昂浑厚的鼓身与深沉悠扬的晨钟交织在一起,似是在迎接苏铭的归来。
浩瀚的佛韵与强大的法器灵光涤荡京城,不留一丝污秽。
虚空之上,苏铭单手背负,眸中浮现出一丝惊叹之色,不愧是大周的帝都,气象万千,果然不凡。
在他身下,风无涯化身金翅大鹏,一双锐利的眸子不断扫视着京城大阵,满是惊骇之色,这样的雄城大阵,即使是他全力出手,也难以撼动半分。
看到这番景象,让他不由得想起了四十多年前,大周将士兵临十万大山的景象,那时的大周军威赫赫,强横无比。
连十万大山的妖族也被迫离开了南疆,龟缩在十万大山,几十年过去了,当年的大周国师以及初代玄镜司掌镜使都不在了,他以为大周已经衰落不堪,不再是妖族的对手了。
但今天看来,大周,还是那个大周!
城门上,一队队身着黑甲的士兵厉兵秣马,严阵以待,空气中弥漫着紧张的气氛,所有士兵的心都提起来了。
就在此时,一个士兵登上城墙,给守将传信。
收到传信,守城的将领微微一愣,目光再度看向天空中的苏铭,提起的心也渐渐放下。
“收兵,那是国师大人!”
“打开城门,放国师大人进来。”
······
“吱呀!”
随着命令下达,城门缓缓开启,宣武门前,朝廷文武百官赫然在列,内阁首辅张道之站在前列,他穿着绯红色官袍,腰系玉带,面容刚毅而又肃穆。
他双手捧着圣旨,神色恭敬无比。
今天,他是代表陛下迎接国师普渡慈航的。
看到大阵关闭,苏铭也示意风无涯降落到地面,在下落的过程中,风无涯也收敛身形,从千丈的身躯变成了十丈,这样一来,压迫感就没有那么强了。
这一幕,落在群臣的眼中,令他们艳羡不已,但转眼又想到,一旦拥有这种力量,他们就必须放弃手中的权势,顿时又释然了。
毕竟,鱼与熊掌不可得兼,仙道虚无缥缈,长生亘古未有,比起这些,还是实实在在的权利要好得多。
当年大周国力强横,就算是昔日高高在上,对他们不屑一顾,视若蝼蚁的仙人也匍匐在他们的脚下。
那样的情景,令人心神震颤,在文武百官看来,就算是仙道,也没什么了不起了。当神话被破灭,光环消失,对于仙道他们就不再那么神往了。
况且,当初大周的官员也不是没有专修仙道的,但那些人踏上修道,也未走出自己的路,毕竟那些人年纪已大,早已错过了修仙的最佳时期。
再加上,那些人修道的时候还与世俗朝廷藕断丝连,放不下权势,受到龙气影响,修炼自然不会顺利。
因此,当年那些修道的官员大多都成了黄土一抔,有的更是家财散尽,死后凄凉,惨淡收场。
所以,即使这些官员羡慕苏铭的实力,但也仅仅只是羡慕而已。
事实上,当体制的力量壮大到一定的地步,个人就算是再厉害,也只有被碾压的份。而在体制当中,单独的个人掌控权利,能调动远超过自己的力量,权势所带来的愉悦快感,有时候,就算是修仙,也比不了。
生杀予夺,大权在握。
当然,体制的力量无法撼动,但体制的个人也是可以被取代的,一旦没有了位格,脱离了体系,那个人就会打成圆形,失去权势带来的力量,那时候的他羸弱无比,比之修士更是脆弱不堪。
当苏铭看到朝廷的仪仗以及文武百官之时,心中有些诧异,随后便反应过来,他在青州求雨,救了一州的百姓,朝廷由此礼遇,也很正常。
风无涯双足落地,迅速收起翅膀,掀起滚滚气浪,苏铭大袖一甩,一道无形的波纹传荡,呼啸的气浪顿时平静下来。
随即,他来到城前,缓缓向文武官员的队伍走去。
见到苏铭的那一刻,张道之内心感慨不已,想当初他第一见到苏铭之时,那时候的他还是一个有名无实的国师,唯一的作用,就是给陛下讲解佛经而已。
可以说,当时的文武百官都没有将他放在心上。
但是短短数年的时间,昔日的和尚成了名副其实的国师,不仅平定了多处的阴潮之乱,还拯救了青州的百姓。
现在,更是即将成为大周玄镜司的掌镜使,朝廷三品大员,还是实权的那种,可以说是一步登天,登上了许多人一辈子都登不上的高位。
若是以往神武帝下达这样的旨意,内阁阁臣以及文武百官必定不会同意这道旨意,但现在,苏铭立下大功,一切都水到渠成,没有人会不开眼扫陛下的兴致,更不会去得罪苏铭。
但现如今,国师之名,实至名归。
渐渐地,随着苏铭不断靠近,张道之看到苏铭俊秀不凡的面容,微微点头,当即低头行了一礼。
与此同时,朝廷文武百官齐齐行礼,高声道,“恭迎国师。”
浩大仪仗走过街道,缓缓来到城门。
“咚,咚,咚!”
鼓声悠长绵久,余音不绝如缕,声震百里,只要是在城内,不论你身在何处,都能清晰地听到鼓声。
这样的鼓,已经是祭炼过的法器,而承天门上那件,已经是近乎法宝的暮鼓,仪仗来到承天门前,鼓声纵横南北十四街,东西十一街,一百零八坊的鼓楼依次传递,辰鼓声阵,涤荡阴晦。
整座上京城都鼓荡着纯阳之气,弱小一点的鬼物,闻得鼓声便要魂飞魄散,身死道消!唯有修为到达金丹之境的修士才能不受影响。
第一通鼓声后,各处外郭,内城,皇城的城门,坊市的坊门,开始依次开启。
由外而内,最开始开启的便是外郭的十二座城门。
伴随着鼓声响彻上京城,城内的一百余家寺庙也敲响铜钟。
数百佛钟道钟开始被撞响,激昂浑厚的鼓身与深沉悠扬的晨钟交织在一起,似是在迎接苏铭的归来。
浩瀚的佛韵与强大的法器灵光涤荡京城,不留一丝污秽。
虚空之上,苏铭单手背负,眸中浮现出一丝惊叹之色,不愧是大周的帝都,气象万千,果然不凡。
在他身下,风无涯化身金翅大鹏,一双锐利的眸子不断扫视着京城大阵,满是惊骇之色,这样的雄城大阵,即使是他全力出手,也难以撼动半分。
看到这番景象,让他不由得想起了四十多年前,大周将士兵临十万大山的景象,那时的大周军威赫赫,强横无比。
连十万大山的妖族也被迫离开了南疆,龟缩在十万大山,几十年过去了,当年的大周国师以及初代玄镜司掌镜使都不在了,他以为大周已经衰落不堪,不再是妖族的对手了。
但今天看来,大周,还是那个大周!
城门上,一队队身着黑甲的士兵厉兵秣马,严阵以待,空气中弥漫着紧张的气氛,所有士兵的心都提起来了。
就在此时,一个士兵登上城墙,给守将传信。
收到传信,守城的将领微微一愣,目光再度看向天空中的苏铭,提起的心也渐渐放下。
“收兵,那是国师大人!”
“打开城门,放国师大人进来。”
······
“吱呀!”
随着命令下达,城门缓缓开启,宣武门前,朝廷文武百官赫然在列,内阁首辅张道之站在前列,他穿着绯红色官袍,腰系玉带,面容刚毅而又肃穆。
他双手捧着圣旨,神色恭敬无比。
今天,他是代表陛下迎接国师普渡慈航的。
看到大阵关闭,苏铭也示意风无涯降落到地面,在下落的过程中,风无涯也收敛身形,从千丈的身躯变成了十丈,这样一来,压迫感就没有那么强了。
这一幕,落在群臣的眼中,令他们艳羡不已,但转眼又想到,一旦拥有这种力量,他们就必须放弃手中的权势,顿时又释然了。
毕竟,鱼与熊掌不可得兼,仙道虚无缥缈,长生亘古未有,比起这些,还是实实在在的权利要好得多。
当年大周国力强横,就算是昔日高高在上,对他们不屑一顾,视若蝼蚁的仙人也匍匐在他们的脚下。
那样的情景,令人心神震颤,在文武百官看来,就算是仙道,也没什么了不起了。当神话被破灭,光环消失,对于仙道他们就不再那么神往了。
况且,当初大周的官员也不是没有专修仙道的,但那些人踏上修道,也未走出自己的路,毕竟那些人年纪已大,早已错过了修仙的最佳时期。
再加上,那些人修道的时候还与世俗朝廷藕断丝连,放不下权势,受到龙气影响,修炼自然不会顺利。
因此,当年那些修道的官员大多都成了黄土一抔,有的更是家财散尽,死后凄凉,惨淡收场。
所以,即使这些官员羡慕苏铭的实力,但也仅仅只是羡慕而已。
事实上,当体制的力量壮大到一定的地步,个人就算是再厉害,也只有被碾压的份。而在体制当中,单独的个人掌控权利,能调动远超过自己的力量,权势所带来的愉悦快感,有时候,就算是修仙,也比不了。
生杀予夺,大权在握。
当然,体制的力量无法撼动,但体制的个人也是可以被取代的,一旦没有了位格,脱离了体系,那个人就会打成圆形,失去权势带来的力量,那时候的他羸弱无比,比之修士更是脆弱不堪。
当苏铭看到朝廷的仪仗以及文武百官之时,心中有些诧异,随后便反应过来,他在青州求雨,救了一州的百姓,朝廷由此礼遇,也很正常。
风无涯双足落地,迅速收起翅膀,掀起滚滚气浪,苏铭大袖一甩,一道无形的波纹传荡,呼啸的气浪顿时平静下来。
随即,他来到城前,缓缓向文武官员的队伍走去。
见到苏铭的那一刻,张道之内心感慨不已,想当初他第一见到苏铭之时,那时候的他还是一个有名无实的国师,唯一的作用,就是给陛下讲解佛经而已。
可以说,当时的文武百官都没有将他放在心上。
但是短短数年的时间,昔日的和尚成了名副其实的国师,不仅平定了多处的阴潮之乱,还拯救了青州的百姓。
现在,更是即将成为大周玄镜司的掌镜使,朝廷三品大员,还是实权的那种,可以说是一步登天,登上了许多人一辈子都登不上的高位。
若是以往神武帝下达这样的旨意,内阁阁臣以及文武百官必定不会同意这道旨意,但现在,苏铭立下大功,一切都水到渠成,没有人会不开眼扫陛下的兴致,更不会去得罪苏铭。
但现如今,国师之名,实至名归。
渐渐地,随着苏铭不断靠近,张道之看到苏铭俊秀不凡的面容,微微点头,当即低头行了一礼。
与此同时,朝廷文武百官齐齐行礼,高声道,“恭迎国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