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宁雅之前也琢磨过这个问题,只是他们家今天做了太多事情,再搞下去还不知道人家怎么说呢,只好作罢。
温有山干活的时候陈宁雅他们也到了镇上,跟其他村民打过招呼,三人直接往集市上冲,目标明确,猪肉什么的先来个几斤,还有猪蹄之类的,至于那些下水都是抢手货,反正他们三到猪肉摊上啥也见不着。
买了肉之后陈宁雅又去杂货铺要了些油盐酱醋和其他调料,七七八八装了满筐。
两个孩子有心想帮忙,陈宁雅却拉着他们进了一间粮铺。
温元贞这段时间负责做饭,家中粮食多少心里还是有数的,看她娘又要买粮,赶忙将人拉住,“娘,咱家现在不缺粮,你可别再买粮了,多了咱们也弄不回去。”
更重要的是现在粮食太贵了。
温元良也在一旁附和,“是啊,娘,你忘了我们后院坡地上种的那些芋艿了吗?现在地窖里堆了不少,够我们吃上几个月了。”
陈宁雅当然没忘,见两个孩子嘴皮子噼里啪啦的,有些哭笑不得,“谁跟你们说我要买粮了,我只是进去问问有没有菜种,咱们家以前没有院子,种菜经常被偷不说,还容易招来小东西,现在有了院墙就不一样了,别的不说,种几垄青菜肯定没问题,到时候在墙根下围个篱笆还能养些小鸡小鸭,以后你们就能天天吃上鸡蛋了。”
两个孩子被陈宁雅画的大饼弄得晕乎乎,稀里糊涂地就跟她进了粮铺。
大过年的粮铺里的生意还是不错的,省吃俭用一整年的百姓有钱的都会买上一两斤细粮,铺子里人来人往,大多买了东西就走人,像陈宁雅这般带着孩子瞎逛的还真没有,掌柜的让小二招呼客人,起身走向陈宁雅,“这位娘子想买些什么?”
“掌柜的,你们这里可有菜种卖?”陈宁雅问道。
掌柜的愣了一下,压根没想到对方要的不是粮食而是种子,不过他还真有,“您先候着,我给您取去,不知道这位娘子想要买多少?哪些品种?”
说着,掌柜从后院提了两大袋子进来,里面是好些小袋子,看样子种类还真不少,这年头地里种的都是粮食,大家买菜种也就买一点点,掌柜这里的东西虽然品种丰富,但数量不多。
陈宁雅看了一圈,她也不知道种什么好,掌柜的只问了两句心里就有底了。
三人走出粮铺的时候温元良的背篓里也装满了东西,小家伙嘟着嘴气得直跳脚,“奸商!分明就是欺负娘不懂故意诓娘,买的这都是些什么玩意儿!”
说起这个温元良就生气,在他看来只要买些芦菔和白菘种子就行了,这两样不仅好养活又好吃,还好存放,可在掌柜的忽悠下,他娘不仅买了这两样菜种,还买了黄瓜丝瓜豌豆黄豆韭菜葱姜蒜。
在他看来葱姜蒜这些山里就有,压根不用自己种,更让他不能接受的是他娘还额外买了三样他听都没听过的菜种,也不知道能不能养得活,毕竟那三样菜种就花了一百文钱,要是养不活这一百文钱就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已经知道挣钱不易的温元良那心是真的不停地滴血。
回去的路上,小家伙一直碎碎念,念到连温元贞都受不了了,小姑娘眼睛一瞪,不高兴地撅起了嘴,“哥,我以前怎么没发现你比奶奶还会念!都是都买好了就买了,你就是念到家也改变不了这个事实,还不如好好琢磨怎么种菜。”
温元良一噎,耷拉着脑袋顿时不吭声了,温元贞说的是事实他也知道,只是因为过年后他就要去学堂了,到时候要话那么多钱,他这心里实在不好受。
陈宁雅见两人吵了一架都不吭声,晒然道:“行了,大过年的这是做给谁看呢,有一点大丫头说得对,事情都发生了,埋怨并不能改变什么,反而会徒增怨恨,我们应该做的是如何想办法去解决,迎难而上。
当然,大丫头也有不对的地方,老大毕竟是哥哥,跟哥哥说话不能这么冲,有什么事情我们可以好好商量。
娘知道因为念书的事情老大压力大,不过有压力就有动力,知道爹娘辛苦,挣钱不易,就应该好好用功,也别好高骛远,娘只希望你脚踏实地,每天都进步一点点就行,读书这条路辛苦,能走多远就走多远,咱们也不强求。”
温元良犹如醍醐灌顶,将陈宁雅的话反复琢磨几遍就想通了,不好意思地红着脸跟她道歉。
温元贞也主动道歉,三人又恢复了来时的欢乐。
说话间,一行人进了村,此时村路上还有不少人走动,大家看到陈宁雅也会主动打招呼,陈宁雅含笑一一回应,大家看了反倒惊了,还以为邓氏跟以前一样眼高于顶谁都不搭理,现在看来似乎变了不少,难怪温家这一年日子过得这么好,看来男人没个贤内助还真不行。
陈宁雅压根不知道她只是回应一下村里又有她的传说了。
三人回到家里,两个孩子的手脚已经冻得不行,陈宁雅赶紧让他们进新的灶屋取暖,新灶屋的地面没有铺木板,而是用石灰泥土小石子抹平,石头是邕江里捞上来的那种光滑小圆石,保证不会磕脚。
灶台在最里面一侧,按照陈宁雅的意思安置了两个锅,可以同时烧火也能隔开使用,一口锅做饭,一口锅烧水,速度快了不少,除此之外边上还有两个小灶,用来煲汤熬药之类的。
整个灶屋也就灶台那侧地面脏一些,其他地方比人家堂屋还干净,里头还有两张烧火用的小椅子,孩子们进去之后直接拎着小椅子坐在灶口烤火。
陈宁雅取了几个芋艿过来,往灶口一扔,同他们说道:“一会儿烤好了就挖出来,娘现在做饭。”
两人不约而同点后,死死盯着灶口,哈喇子都快流下来了。
那边温有山也把水缸提满了,满头大汗进来问道:“娘子,咱们明天吃啥?”
温有山干活的时候陈宁雅他们也到了镇上,跟其他村民打过招呼,三人直接往集市上冲,目标明确,猪肉什么的先来个几斤,还有猪蹄之类的,至于那些下水都是抢手货,反正他们三到猪肉摊上啥也见不着。
买了肉之后陈宁雅又去杂货铺要了些油盐酱醋和其他调料,七七八八装了满筐。
两个孩子有心想帮忙,陈宁雅却拉着他们进了一间粮铺。
温元贞这段时间负责做饭,家中粮食多少心里还是有数的,看她娘又要买粮,赶忙将人拉住,“娘,咱家现在不缺粮,你可别再买粮了,多了咱们也弄不回去。”
更重要的是现在粮食太贵了。
温元良也在一旁附和,“是啊,娘,你忘了我们后院坡地上种的那些芋艿了吗?现在地窖里堆了不少,够我们吃上几个月了。”
陈宁雅当然没忘,见两个孩子嘴皮子噼里啪啦的,有些哭笑不得,“谁跟你们说我要买粮了,我只是进去问问有没有菜种,咱们家以前没有院子,种菜经常被偷不说,还容易招来小东西,现在有了院墙就不一样了,别的不说,种几垄青菜肯定没问题,到时候在墙根下围个篱笆还能养些小鸡小鸭,以后你们就能天天吃上鸡蛋了。”
两个孩子被陈宁雅画的大饼弄得晕乎乎,稀里糊涂地就跟她进了粮铺。
大过年的粮铺里的生意还是不错的,省吃俭用一整年的百姓有钱的都会买上一两斤细粮,铺子里人来人往,大多买了东西就走人,像陈宁雅这般带着孩子瞎逛的还真没有,掌柜的让小二招呼客人,起身走向陈宁雅,“这位娘子想买些什么?”
“掌柜的,你们这里可有菜种卖?”陈宁雅问道。
掌柜的愣了一下,压根没想到对方要的不是粮食而是种子,不过他还真有,“您先候着,我给您取去,不知道这位娘子想要买多少?哪些品种?”
说着,掌柜从后院提了两大袋子进来,里面是好些小袋子,看样子种类还真不少,这年头地里种的都是粮食,大家买菜种也就买一点点,掌柜这里的东西虽然品种丰富,但数量不多。
陈宁雅看了一圈,她也不知道种什么好,掌柜的只问了两句心里就有底了。
三人走出粮铺的时候温元良的背篓里也装满了东西,小家伙嘟着嘴气得直跳脚,“奸商!分明就是欺负娘不懂故意诓娘,买的这都是些什么玩意儿!”
说起这个温元良就生气,在他看来只要买些芦菔和白菘种子就行了,这两样不仅好养活又好吃,还好存放,可在掌柜的忽悠下,他娘不仅买了这两样菜种,还买了黄瓜丝瓜豌豆黄豆韭菜葱姜蒜。
在他看来葱姜蒜这些山里就有,压根不用自己种,更让他不能接受的是他娘还额外买了三样他听都没听过的菜种,也不知道能不能养得活,毕竟那三样菜种就花了一百文钱,要是养不活这一百文钱就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已经知道挣钱不易的温元良那心是真的不停地滴血。
回去的路上,小家伙一直碎碎念,念到连温元贞都受不了了,小姑娘眼睛一瞪,不高兴地撅起了嘴,“哥,我以前怎么没发现你比奶奶还会念!都是都买好了就买了,你就是念到家也改变不了这个事实,还不如好好琢磨怎么种菜。”
温元良一噎,耷拉着脑袋顿时不吭声了,温元贞说的是事实他也知道,只是因为过年后他就要去学堂了,到时候要话那么多钱,他这心里实在不好受。
陈宁雅见两人吵了一架都不吭声,晒然道:“行了,大过年的这是做给谁看呢,有一点大丫头说得对,事情都发生了,埋怨并不能改变什么,反而会徒增怨恨,我们应该做的是如何想办法去解决,迎难而上。
当然,大丫头也有不对的地方,老大毕竟是哥哥,跟哥哥说话不能这么冲,有什么事情我们可以好好商量。
娘知道因为念书的事情老大压力大,不过有压力就有动力,知道爹娘辛苦,挣钱不易,就应该好好用功,也别好高骛远,娘只希望你脚踏实地,每天都进步一点点就行,读书这条路辛苦,能走多远就走多远,咱们也不强求。”
温元良犹如醍醐灌顶,将陈宁雅的话反复琢磨几遍就想通了,不好意思地红着脸跟她道歉。
温元贞也主动道歉,三人又恢复了来时的欢乐。
说话间,一行人进了村,此时村路上还有不少人走动,大家看到陈宁雅也会主动打招呼,陈宁雅含笑一一回应,大家看了反倒惊了,还以为邓氏跟以前一样眼高于顶谁都不搭理,现在看来似乎变了不少,难怪温家这一年日子过得这么好,看来男人没个贤内助还真不行。
陈宁雅压根不知道她只是回应一下村里又有她的传说了。
三人回到家里,两个孩子的手脚已经冻得不行,陈宁雅赶紧让他们进新的灶屋取暖,新灶屋的地面没有铺木板,而是用石灰泥土小石子抹平,石头是邕江里捞上来的那种光滑小圆石,保证不会磕脚。
灶台在最里面一侧,按照陈宁雅的意思安置了两个锅,可以同时烧火也能隔开使用,一口锅做饭,一口锅烧水,速度快了不少,除此之外边上还有两个小灶,用来煲汤熬药之类的。
整个灶屋也就灶台那侧地面脏一些,其他地方比人家堂屋还干净,里头还有两张烧火用的小椅子,孩子们进去之后直接拎着小椅子坐在灶口烤火。
陈宁雅取了几个芋艿过来,往灶口一扔,同他们说道:“一会儿烤好了就挖出来,娘现在做饭。”
两人不约而同点后,死死盯着灶口,哈喇子都快流下来了。
那边温有山也把水缸提满了,满头大汗进来问道:“娘子,咱们明天吃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