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希孟是打算将分田铺开之后,孤立横涧山,到时候下手,也就瓜熟蒂落了,可谁知道竟然提前出了事,,这就没办法了,肉送到了嘴边,不能不吃。
    不过这个横涧山也有点麻烦,倒不是说他们战斗力如何,而是这块肉有点太大了。
    “上位,卑职询问过来。”费聚主动介绍,知院老张认为定远无险可守,他就把主力放在了横涧山。
    可是他又担心下面的人跑了,就下令把家眷也带上。
    老张以为有家人捏在手里,就不怕士兵逃跑了。
    可他忽略了另一个问题,两三万士兵,算上家眷,一下子就快十万人了。
    这么多人,吃喝拉撒,可不是个小数目。
    横涧山的道路又崎岖难行,必须从定远等地征调粮食。这就相当于马谡守街亭,灵甫上孟良崮,能不能后生不知道,反正是置之死地了。
    而这边占据驴牌寨之后,开始推行分田,等于是釜底抽薪,老百姓站在了红巾这边,豪强都被处置了,征不到粮食,就算有了粮食,老百姓也不会给他们运送。
    横涧山的处境一下子就艰难起来。
    在这种情况下,老张能选择的道路不多,要么就集中全力,跟红巾军拼命,要么就严令死守,能撑多长时间,就是多长时间。
    只要元廷派兵,他还有活路。
    那老张选择哪条路呢?
    目前还不清楚,不过他的部下开始提前选择了,有人偷偷跑了,有人干脆来投靠朱元璋。
    听费聚介绍之后,张希孟忍不住道:“主公,眼下的横涧山已经人心离散,正是下手的好机会!”
    老朱微微怔了怔……他倒不是思考作战的事情,而是琢磨着横涧山快十万人,不是个小数目,安顿下来,就是两三万个家庭,就要写几万张田契。
    想到这里,老朱的手不由得抽搐起来,这个上位不好当啊!
    不过不管怎么说,也不能为了这点小事,放下一大块肥肉不吃!
    “横涧山最好能速战速决,不要伤损太多百姓,这些人多数是定远的百姓,让他们回家,安顿妥当。”老朱斟酌着说道。
    张希孟立刻点头,“主公英明,我琢磨着能不能想办法,把老张骗出来,然后给他致命一击?”
    这个设想立刻得到了大家伙的热议,商量了好半天,却还没有一个确当办法。说到底众人还是对老张没啥太多的了解。
    那谁熟悉老张呢?
    贾鲁!
    这位曾经做过老张的上司,在围攻濠州的时候,贾鲁还曾经打算调动老张所部,前去助战。
    “老大人,也该出个主意啊!”张希孟笑嘻嘻道:“莫非您老人家还是觉得主公不能成事?”
    贾鲁气得瞪了张希孟一眼,“小子胡说!老夫需要深思熟虑,又岂能像你一样,随便雌黄!”
    贾鲁呵斥了张希孟,立刻转向了朱元璋,“主公,要让我说,老张是个胆子不大的人,想让他主动出来,势必登天。毕竟我曾经给他三道手谕,他都没有动静,只是搪塞敷衍而已。”
    一听这话,大家伙泄气了。
    彼时大军围困濠州,老张都不敢过来,现在风向完全变了,老张又怎么敢出来?
    引蛇出洞不管用了,那就直捣黄龙!
    让那些投降的士兵当先导,直接杀进去!
    贾鲁沉吟道:“老张几万人马,经营了许久,可以说是易守难攻,主公又不愿意杀戮太过……老夫思前想后,老张手下有个万户,叫杨臻,早年曾经在老夫手下做事,我倒是可以写一封信,劝说杨臻,只是……”
    “只是什么?”朱元璋问道:“老大人有不方便之处?”
    “不是!”贾鲁急忙道:“杨臻的老家在滁州,家大人多,主公推行分田令,势必会撼动杨家。纵然给他写了书信,只怕他也不愿意弃暗投明。”
    这话一出口,大家伙都语塞了。
    有得必有失,你想得到百姓的支持,就不免冲击豪门大户的利益。
    这世上能有什么两全其美的办法吗?
    似乎是不存在的。
    大户多吃一口,百姓就少吃一口,尤其是在农业社会,极致内卷,就是这么个无奈的局面。
    朱元璋沉吟了片刻,冷冷道:“既然不愿意弃暗投明,那就调兵围困,切断横涧山和外面的道路,逼着老张出来送死!”
    这个办法不错,大家伙不由得为之一振。
    可就在这时候,张希孟突然道:“主公,围困横涧山固然是好的。只是诱降杨臻也不是不可能。就算他不愿意降,他手下呢?我们已经落实了分田,又有几百士兵慕名而来,干脆就让他们见识一下分田之后的效果……想不想过这种日子,只要他们想,就去劝说横涧山的士兵,解决了老张,放几万人出来,定远周围的土地,还有宝公河,濠水两岸的田地,全都是大家伙的!”
    张希孟说完,竟然让不少人贾鲁也是一阵吃惊。
    还能这么干?
    过去劝降,都是劝降领头的,又是威逼利诱,又是金钱美女的。
    张希孟却是打开了新的思路,咱从普通士兵下手。
    不爱投降好啊,那就让底层士兵裹挟着你投降!
    张希孟这招已经不能用笋来形容了,简直是榴莲拌臭豆腐,盖了帽了!
    老朱稍微迟疑,立刻点头,甚至露出了欣赏的眼神。
    哪怕有贾鲁和李善长在,张希孟依旧稳坐第一心腹的位置,这可不只是他跟随老朱时间早,更是因为张希孟眼界高明,总能想出出人意料的办法。
    就这么办了!
    也没有别的说的,老朱就安排投降过来的士兵,去驴牌寨,沿着宝公河,放眼瞧去,看看是怎么分田的,大家伙觉得怎么样!
    这帮士兵只是听说分田,觉得老张没前途,这才过来……可是当他们亲眼见证之后,简直是五体投地!
    他们注意到其中一家,一共五口人,爹娘养了三个儿子,全都成年了……过去只是租田种,辛苦一年,一半要交田租,剩下的连口粮都不够,还欠着地主家不少钱,眼瞧着儿子越来越大,根本娶不起媳妇,一家人整天唉声叹气。
    可是现在的情况完全不一样了,一家人的口粮田就是十五亩,足够吃饱肚子了。还给他们分了差不多三十亩山坡地,可以用来种桑,种果树,填补家用。
    这些全都是不用纳税的,一家人的基本温饱已经没问题了。
    然后是二十五亩流转田,这是需要纳税的,根据给他们的纳税额度,视收获程度,一年三石到五石不等。
    “你们算算,二十五亩田,好年头足有五十石收获,年景差点,也有三十石。交了田赋,剩下都是俺们的。只要没有大灾,两年俺家就能盖个大房子,就能给大儿子娶个媳妇。再有个三五年,三个儿子都能成亲了。”
    老头喜滋滋算着:“俺这身体还能干十年,到时候孙子也大了,到了那时候,俺就往葡萄架下面一趟,让孙子在身边,成天爷爷爷爷的叫着,可不要太美哩!”
    一群士兵听得津津有味,笑逐颜开,仿佛自己老了,也能过上这样富足且安逸的生活。
    正在老头说着,他的小儿子突然过来了。
    “爹,用不着两年,明年就能给大哥娶媳妇了。”
    老头一怔。
    这个小儿子朗声道:“俺打算投军了……给朱将军当兵,咱们还能多分五亩口粮田!还有人给咱家们干活!俺还听说了,不是抄了沐家吗?有不少耕地的牛!谁家积极投军,谁家愿意担负差役,替朱将军做事,就给一头牛!爹,你说说,咱要是有一头牛,那该多好啊!”
    老头听到这话,豁然站起,一双饱经沧桑的老眼,死死盯着儿子。
    母亲端着水瓢过来,听到这话,也吓得把水瓢扔在了地上,惶恐惊问:“老头子!三儿说啥?”
    儿子迈步过来,拾起了水瓢,对母亲轻声道:“娘,孩儿想投军!”
    “不行!”
    老太太一把抱住儿子,用力捶打,泪如雨下。
    “咱家刚过了好日子,你就丧荡游魂找死去了,你让娘怎么说!”
    正在这时,突然老头低吼起来,“闭嘴!”
    他一扭头,抓住三儿子的胳膊,又瞪着老伴,怒斥道:“别的兵都是害人的,不能当!给朱将军当兵,那是长脸的好事!三儿,你给爹听着,到了朱将军手下,不能怕死,不能跑了。咱,咱要知恩图报!”
    儿子点头,“爹,儿子知道了!”
    老头点了点头,突然一脸严肃道:“别着急……把你大哥二哥叫过来,咱们商议商议,你要去投军,那就要先给你说媳妇,他们年纪是大了,也要往后等等!”
    ……
    投降士兵带着一肚子收获,分批返回了横涧山,足足五天的时间过去了。
    夜色之中,朱元璋率领着两千人,摸到了横涧山附近,没有等太久,差不多二更天,三盏孔明灯当空升起,横涧山寨门洞开。
    一群士兵撒腿跑过来,昂着头,喜滋滋道:“朱将军,快杀进去吧!”

章节目录

大明第一臣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青史尽成灰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青史尽成灰并收藏大明第一臣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