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斋就在临江市新春街129号,紧挨着邮局,马路对面就是一所中学。
按理说学校门口的商铺都是旺铺,人来人往的不是学生就是学生家长,对餐饮行业的店铺来说算得上不错,但是把书画馆开在这种地方就有些不合时宜了。
和其他大门敞开的店铺不同,清平斋的装修是和风风格,大门被一块白色的门帘挡住,人站在外面是看不到里面情况的。
余长生跟着柳鸿志刚一进屋,站在前台的一个三十岁出头的男人就看了过来。
“两位是来喝茶的吗?”
这个三十岁出头的男人穿的是唐式男袍,看起来倒也算干净整洁,但就是这满脸胡茬给人一种很不好惹的感觉。
余长生知道这肯定是老板故意安排的。
要不然一般的书画馆都是美女当前台,给人留下个好的第一印象,怎么可能会请这种猛男作为书画馆的接待?
显然是为了吓唬那些中学生,免得总有调皮的中学生进来捣乱。
“我们约了陈绍元,他现在在馆里吗?”
“你们约了陈馆主?”
前台男人一愣,低头翻看了一本预约薄。
不一会儿的功夫,男人就抬起头问道,“您就是柳鸿志柳老爷子吗?”
“怎么,我看起来不像吗?你们这儿该不会还要身份证登记吧?”
“不用不用,陈馆主他现在就在二楼等您,您直接上去就行了。”
柳鸿志点了点头,带着余长生往二楼走。
“老爷子,你也是第一次来这里?”
之前听柳烟烟说柳鸿志是见老朋友,所以余长生还以为柳鸿志已经来过这书画馆好几次了。
但是现在看柳鸿志连上二楼的楼梯都要先找一下,这才看出柳鸿志应该不常来这儿。
“也不是第一次吧,四十年前来过这里一次。那个时候 清平斋的馆主还不是陈绍元,而是他的师父孟兴贤。不过那个时候我也不是自己来的,我是被我爸带着来的。”
听柳鸿志的意思,这个清平斋开了至少有四十年了。
之前余长生还奇怪为什么把书画馆开在中学的对面,现在看来谁先在这儿的还不真不好说。
清平斋的一楼是茶室,坐着喝茶聊天的人多,算是动室。
而二楼陈列的都是清平斋珍藏的书画和古董,而且不是熟人是不能上二楼的,算是清平斋的静室。
这一动一静,将整个清平斋给盘活了,相互映衬反而让清平斋更有几分别样的韵味。
“您就是柳鸿志柳老爷子吧?我是陈嬛嬛,父亲叫我来接两位。”
父亲?
余长生看了柳鸿志一眼,这和他在车上说的不一样啊。
不是说清平斋的历代馆主都是孤寡一人永不娶妻生子吗?这个陈嬛嬛是怎么回事?
柳鸿志也是一愣,“你的父亲是……”
“清平斋的馆主,陈绍元。”
得到陈嬛嬛确认,柳鸿志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
陈嬛嬛穿着一身紫红色的旗袍,将她身体的曲线给展现得恰到好处。
和那些喜欢穿旗袍拍照的女孩儿不同,陈嬛嬛穿旗袍给人的感觉,就像是这旗袍本来就是为她设计的一样,有种雍容华贵的感觉,艳而不俗。
陈嬛嬛带着两人走进书房,坐在椅子上的陈绍元立马站了起来,热情地向柳鸿志打招呼。
“柳老头,四十年没见了你还是这么精神啊。”
“精神什么呀,我现在拐杖都用上了,比不上当初了。老了,老了。”
两人笑得十分开心,言语间也十分熟络,一点都看不出来两人这是四十年没见了。
“来柳老头,我给你介绍两个后辈。”
陈绍元转身摆手,余长生这才看到房间里还坐着一男一女。
男的穿着一身黑色的翻领夹克,内衬白色衬衣,脸上还留着些许胡茬,看起来很像从电视剧里走出来的那种男人。
而女的穿着半高领的藏青色羊绒衫,白色的直筒牛仔裤,看上去精明干练。
都说衣品如人品,从这两人的穿着打扮上,余长生就能大概推测出两人是什么样的性格。
“这两位是一盛集团的董事,郭子铭先生和郭令美小姐。”
陈绍元刚一介绍完,郭令美就笑着说道,“我们是陈叔您的小辈,叫先生小姐的也太客气了吧。”
陈绍元微微一笑没有说话,就在他准备介绍柳鸿志与余长生的时候,郭令美主动上前一步。
“这位就是柳叔吧,我们俩经常听老爸提起您,说您是临江市的商界传奇人物,让我们这次到临江来一定要拜见您。这是我们给您准备的一点小礼物,希望柳叔您不要嫌弃。”
郭令美将一个礼盒递给柳鸿志,站在一旁的余长生立马上前一步接住了。
这礼盒的包装看起来像月饼,但盒一入手,余长生就感觉这盒子里的东西不一般,就像是有呼吸一样。
活物?
心里纳闷儿的余长生走到一边,当着所有人的面将礼盒给拆开了。
郭令美脸上的笑容一僵,有些尴尬。
郭子铭更是皱着眉头冲余长生喊道,“这是我们送给柳叔的礼物,你是谁?你在干什么?”
都是有钱的大户人家,大家都是比较注重礼节的。
既然这礼物是送给柳鸿志的,那么郭家姐弟肯定是希望这礼盒由柳鸿志亲手拆开,这才显得对他们尊重。
现在柳鸿志都没有说话,余长生拿到礼盒就将它给拆开了,这不明摆着对两人不够尊重吗?这是不是看不起郭家两姐弟呢?
本以为柳鸿志这样的人物,面对这种失礼的行为会主动制止余长生。
谁知道柳鸿志非但没有制止,反而一脸好奇地问道,“怎么了长生,这礼盒有什么问题吗?”
郭家姐弟一听柳鸿志这么说,脸色更难看了。
郭子铭冷哼一声道,“柳叔,我爸可是一直都很敬佩你,所以才嘱咐我们这次来临江一定要带礼物来。这冬虫夏草可是我们托朋友特地从长白山带回来的,您现在这样说,是觉得我们会害您吗?”
按理说学校门口的商铺都是旺铺,人来人往的不是学生就是学生家长,对餐饮行业的店铺来说算得上不错,但是把书画馆开在这种地方就有些不合时宜了。
和其他大门敞开的店铺不同,清平斋的装修是和风风格,大门被一块白色的门帘挡住,人站在外面是看不到里面情况的。
余长生跟着柳鸿志刚一进屋,站在前台的一个三十岁出头的男人就看了过来。
“两位是来喝茶的吗?”
这个三十岁出头的男人穿的是唐式男袍,看起来倒也算干净整洁,但就是这满脸胡茬给人一种很不好惹的感觉。
余长生知道这肯定是老板故意安排的。
要不然一般的书画馆都是美女当前台,给人留下个好的第一印象,怎么可能会请这种猛男作为书画馆的接待?
显然是为了吓唬那些中学生,免得总有调皮的中学生进来捣乱。
“我们约了陈绍元,他现在在馆里吗?”
“你们约了陈馆主?”
前台男人一愣,低头翻看了一本预约薄。
不一会儿的功夫,男人就抬起头问道,“您就是柳鸿志柳老爷子吗?”
“怎么,我看起来不像吗?你们这儿该不会还要身份证登记吧?”
“不用不用,陈馆主他现在就在二楼等您,您直接上去就行了。”
柳鸿志点了点头,带着余长生往二楼走。
“老爷子,你也是第一次来这里?”
之前听柳烟烟说柳鸿志是见老朋友,所以余长生还以为柳鸿志已经来过这书画馆好几次了。
但是现在看柳鸿志连上二楼的楼梯都要先找一下,这才看出柳鸿志应该不常来这儿。
“也不是第一次吧,四十年前来过这里一次。那个时候 清平斋的馆主还不是陈绍元,而是他的师父孟兴贤。不过那个时候我也不是自己来的,我是被我爸带着来的。”
听柳鸿志的意思,这个清平斋开了至少有四十年了。
之前余长生还奇怪为什么把书画馆开在中学的对面,现在看来谁先在这儿的还不真不好说。
清平斋的一楼是茶室,坐着喝茶聊天的人多,算是动室。
而二楼陈列的都是清平斋珍藏的书画和古董,而且不是熟人是不能上二楼的,算是清平斋的静室。
这一动一静,将整个清平斋给盘活了,相互映衬反而让清平斋更有几分别样的韵味。
“您就是柳鸿志柳老爷子吧?我是陈嬛嬛,父亲叫我来接两位。”
父亲?
余长生看了柳鸿志一眼,这和他在车上说的不一样啊。
不是说清平斋的历代馆主都是孤寡一人永不娶妻生子吗?这个陈嬛嬛是怎么回事?
柳鸿志也是一愣,“你的父亲是……”
“清平斋的馆主,陈绍元。”
得到陈嬛嬛确认,柳鸿志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
陈嬛嬛穿着一身紫红色的旗袍,将她身体的曲线给展现得恰到好处。
和那些喜欢穿旗袍拍照的女孩儿不同,陈嬛嬛穿旗袍给人的感觉,就像是这旗袍本来就是为她设计的一样,有种雍容华贵的感觉,艳而不俗。
陈嬛嬛带着两人走进书房,坐在椅子上的陈绍元立马站了起来,热情地向柳鸿志打招呼。
“柳老头,四十年没见了你还是这么精神啊。”
“精神什么呀,我现在拐杖都用上了,比不上当初了。老了,老了。”
两人笑得十分开心,言语间也十分熟络,一点都看不出来两人这是四十年没见了。
“来柳老头,我给你介绍两个后辈。”
陈绍元转身摆手,余长生这才看到房间里还坐着一男一女。
男的穿着一身黑色的翻领夹克,内衬白色衬衣,脸上还留着些许胡茬,看起来很像从电视剧里走出来的那种男人。
而女的穿着半高领的藏青色羊绒衫,白色的直筒牛仔裤,看上去精明干练。
都说衣品如人品,从这两人的穿着打扮上,余长生就能大概推测出两人是什么样的性格。
“这两位是一盛集团的董事,郭子铭先生和郭令美小姐。”
陈绍元刚一介绍完,郭令美就笑着说道,“我们是陈叔您的小辈,叫先生小姐的也太客气了吧。”
陈绍元微微一笑没有说话,就在他准备介绍柳鸿志与余长生的时候,郭令美主动上前一步。
“这位就是柳叔吧,我们俩经常听老爸提起您,说您是临江市的商界传奇人物,让我们这次到临江来一定要拜见您。这是我们给您准备的一点小礼物,希望柳叔您不要嫌弃。”
郭令美将一个礼盒递给柳鸿志,站在一旁的余长生立马上前一步接住了。
这礼盒的包装看起来像月饼,但盒一入手,余长生就感觉这盒子里的东西不一般,就像是有呼吸一样。
活物?
心里纳闷儿的余长生走到一边,当着所有人的面将礼盒给拆开了。
郭令美脸上的笑容一僵,有些尴尬。
郭子铭更是皱着眉头冲余长生喊道,“这是我们送给柳叔的礼物,你是谁?你在干什么?”
都是有钱的大户人家,大家都是比较注重礼节的。
既然这礼物是送给柳鸿志的,那么郭家姐弟肯定是希望这礼盒由柳鸿志亲手拆开,这才显得对他们尊重。
现在柳鸿志都没有说话,余长生拿到礼盒就将它给拆开了,这不明摆着对两人不够尊重吗?这是不是看不起郭家两姐弟呢?
本以为柳鸿志这样的人物,面对这种失礼的行为会主动制止余长生。
谁知道柳鸿志非但没有制止,反而一脸好奇地问道,“怎么了长生,这礼盒有什么问题吗?”
郭家姐弟一听柳鸿志这么说,脸色更难看了。
郭子铭冷哼一声道,“柳叔,我爸可是一直都很敬佩你,所以才嘱咐我们这次来临江一定要带礼物来。这冬虫夏草可是我们托朋友特地从长白山带回来的,您现在这样说,是觉得我们会害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