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七百六十九章 朝堂论断
轩辕霖听着众人的议论纷纷,最后把眼神投到右相身边,“右相对此有何看法?”
“启禀主上,老臣拙见,刑部那件灭口案子,确实影响甚大。如今又传出冤假错案的嫌疑。为了证明逸王和刑部的清白,请主上让苦主进京,重新审定此案。”右相话音未落,站在对面的左相就开口反驳了。
“右相此言差异,逸王自从跟着刑部学习侦查断案之后,一直勤勤恳恳。为了侦查案情的进展,好几天不眠不休。有时为了一个线索,逸王也是快马加鞭的赶往事发地查看情况。俗话说的好,没功劳也有苦劳。怎么能单凭一个什么都不是的人就能抹杀这一切?”
左相说完,直接向主上进言,“请主上明察,如果如此放任一个不明真相的人来左右朝堂。不但是对逸王和刑部的不信任,也是对逸王名声的侮辱。”
“臣复议左相的看法,刑部如此辛苦破解的案子,岂是随便一个什么人都能推翻的。要是传出去,岂不让百姓看笑话。”韩炳仁跪在地上一脸郑重的开口。从开始阻拦人进京开始,众人已经把他归类到逸王这一边。趁着这个机会,索性表明立场。等到逸王成就大事,也有他的一席之地。
“禀主上,听说苦主一路上京,经历很多坎坷,而且还有爱心人士相送。事情早就传开了,既然已经如此,还不如光明正大的查一查的好。只要事情明了,不管是对刑部还是对苦主,也算是有了一个交代。”
说话的人是夏宏哲,自从当了工部尚书之后,他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耗在工部了。就连夏老爷子劝他注意身体,都不奏效。
因为他也知道自己资历尚浅,只有勤勉,才能在工部站得住脚。当然,他这种勤劳的名声也早就穿到了主上的耳朵里。
对于夏宏哲的识时务,轩辕霖还是很满意的。当时破格录用夏宏哲的时候,他也是冒了很大风险的,有很大一部分就是看在夏老的人品上才下的赌注。
谁让当时工部是个很大的肥差,稍作犹豫就容易被几方的势力瓜分掉。他也是在没办法的情况下才出此下策的。没想到夏宏哲如此给力,果然有当初夏老的风范。
现在听夏宏哲如此一分析,轩辕霖眯了眯眼,下意识的就看了眼轩辕允的方向。结果自己那个皇子,仍然是一副眼观鼻鼻观心的状态,好像从头到尾都没有要发言的意思。
“允王,你对此可以看法?”这小子,身为皇家的一份子,想要安静,岂是那么容易的?
听主上这么一问,很多大臣都把眼神落到了轩辕允的身上。特别是左相那一拨的,此时更为紧张,眼下谁不知道逸王和允王是两个对立的存在。
真不知道此时主上是何用意?就连轩辕逸也似有似无的看了他一眼,才扭过头去。
被父皇点名,轩辕允也没有意外,直接躬身施礼,“启禀父皇,虽然这件事儿臣不便发表意见,既然父皇问,儿臣心里倒是有一点想法。”
说着,他也不管各方探视的目光,直接开口,“刑部处理的案子也不是这一两,偶尔有一两个不同意见也没什么奇怪的。只要查清了事实还双方一个公道就好。如果压着不管,只会让整件事在民间随意发酵,严重者就会闹的民怨沸腾,于朝廷不利,这就是儿臣的意见。”
说完之后,轩辕允又退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只是还没等主上开口呢。礼部尚书就站了出来。
“启禀主上,如果真如允王所言让刑部重新翻案彻查,岂不是也是对逸王的不信任?万一有人从做手脚,逸王和刑部岂不是平白的被人扣上办事不利的帽子?”
“刘尚书此言差异,允王刚才不是说了么?此时他不便插言。既然是主上询问,就算是彻查,也是主上亲自点名派将。谁人敢如此大胆,在主上的眼皮底下弄虚作假?”兵部尚书温良瞅了眼刘尚书,不等他跪求就直接开口反驳了。
“兵家有云,最忌无事生非之人。凡事查明真相,对所有人都好。在事实面前,对就是对,错就是错,哪用如此口舌之争?”
“温大人,不是本官不愿意让主上彻查,这······这简直就是无犀之谈么。如果人人都喊着有苦衷,朝廷都要管一管,岂不荒废朝政?”刘尚书气的脖子一梗,直接反驳。
“刘尚书,凡事不要杞人忧天好不好,晋越这么多年。苦主进京告状的有几次?”温良说着,直接向外跨了一步,“启禀主上,臣也赞成重审此案。”
刘尚书被怼了一下,脸色涨红,倒是没有理由开口反驳。温良说的没错,晋越王朝这么多年,确实很少遇见告御状的。想到这里,他心里也开始犯了嘀咕,难道真有冤案不成?
左相看着大家争持来争持去的,心里很是气愤,但是此时他已经不能再阻止了。如果太过刻意,反而对逸儿影响不好。
“启禀主上,既然几位大人都如此注重此案,那就让刑部从新审理一遍,也就是再费些时日而已。”左相说着,看了眼刑部尚书的位置。
“禀主上,老臣愿意重审此案,请主上定夺。”刑部尚书顶着众人的压力,接下了这个烫手山芋。
轩辕霖坐在首位上,看着满朝的武大臣,眯着眼扫视了一圈,“既然众爱卿都希望重审,那就交给大理寺主持吧?大理寺卿可在?”
“臣在,”
“此案就交给大理寺直接审问!”
“臣遵旨。”
众人一听,哪里还有什么不明白的,主上这是让行不避嫌了。
也是,案子本身就是刑部那里出了错,再交过去也就没什么意义了。但是大理寺不同,任何人都不会质疑大理寺的判决。
一般能启用大理寺三堂会审的,本就不是一般的案件。而且大理寺的刑罚很严重,就连升堂,也是三人同时进行,根本无法作弊。
“启禀主上,老臣拙见,刑部那件灭口案子,确实影响甚大。如今又传出冤假错案的嫌疑。为了证明逸王和刑部的清白,请主上让苦主进京,重新审定此案。”右相话音未落,站在对面的左相就开口反驳了。
“右相此言差异,逸王自从跟着刑部学习侦查断案之后,一直勤勤恳恳。为了侦查案情的进展,好几天不眠不休。有时为了一个线索,逸王也是快马加鞭的赶往事发地查看情况。俗话说的好,没功劳也有苦劳。怎么能单凭一个什么都不是的人就能抹杀这一切?”
左相说完,直接向主上进言,“请主上明察,如果如此放任一个不明真相的人来左右朝堂。不但是对逸王和刑部的不信任,也是对逸王名声的侮辱。”
“臣复议左相的看法,刑部如此辛苦破解的案子,岂是随便一个什么人都能推翻的。要是传出去,岂不让百姓看笑话。”韩炳仁跪在地上一脸郑重的开口。从开始阻拦人进京开始,众人已经把他归类到逸王这一边。趁着这个机会,索性表明立场。等到逸王成就大事,也有他的一席之地。
“禀主上,听说苦主一路上京,经历很多坎坷,而且还有爱心人士相送。事情早就传开了,既然已经如此,还不如光明正大的查一查的好。只要事情明了,不管是对刑部还是对苦主,也算是有了一个交代。”
说话的人是夏宏哲,自从当了工部尚书之后,他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耗在工部了。就连夏老爷子劝他注意身体,都不奏效。
因为他也知道自己资历尚浅,只有勤勉,才能在工部站得住脚。当然,他这种勤劳的名声也早就穿到了主上的耳朵里。
对于夏宏哲的识时务,轩辕霖还是很满意的。当时破格录用夏宏哲的时候,他也是冒了很大风险的,有很大一部分就是看在夏老的人品上才下的赌注。
谁让当时工部是个很大的肥差,稍作犹豫就容易被几方的势力瓜分掉。他也是在没办法的情况下才出此下策的。没想到夏宏哲如此给力,果然有当初夏老的风范。
现在听夏宏哲如此一分析,轩辕霖眯了眯眼,下意识的就看了眼轩辕允的方向。结果自己那个皇子,仍然是一副眼观鼻鼻观心的状态,好像从头到尾都没有要发言的意思。
“允王,你对此可以看法?”这小子,身为皇家的一份子,想要安静,岂是那么容易的?
听主上这么一问,很多大臣都把眼神落到了轩辕允的身上。特别是左相那一拨的,此时更为紧张,眼下谁不知道逸王和允王是两个对立的存在。
真不知道此时主上是何用意?就连轩辕逸也似有似无的看了他一眼,才扭过头去。
被父皇点名,轩辕允也没有意外,直接躬身施礼,“启禀父皇,虽然这件事儿臣不便发表意见,既然父皇问,儿臣心里倒是有一点想法。”
说着,他也不管各方探视的目光,直接开口,“刑部处理的案子也不是这一两,偶尔有一两个不同意见也没什么奇怪的。只要查清了事实还双方一个公道就好。如果压着不管,只会让整件事在民间随意发酵,严重者就会闹的民怨沸腾,于朝廷不利,这就是儿臣的意见。”
说完之后,轩辕允又退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只是还没等主上开口呢。礼部尚书就站了出来。
“启禀主上,如果真如允王所言让刑部重新翻案彻查,岂不是也是对逸王的不信任?万一有人从做手脚,逸王和刑部岂不是平白的被人扣上办事不利的帽子?”
“刘尚书此言差异,允王刚才不是说了么?此时他不便插言。既然是主上询问,就算是彻查,也是主上亲自点名派将。谁人敢如此大胆,在主上的眼皮底下弄虚作假?”兵部尚书温良瞅了眼刘尚书,不等他跪求就直接开口反驳了。
“兵家有云,最忌无事生非之人。凡事查明真相,对所有人都好。在事实面前,对就是对,错就是错,哪用如此口舌之争?”
“温大人,不是本官不愿意让主上彻查,这······这简直就是无犀之谈么。如果人人都喊着有苦衷,朝廷都要管一管,岂不荒废朝政?”刘尚书气的脖子一梗,直接反驳。
“刘尚书,凡事不要杞人忧天好不好,晋越这么多年。苦主进京告状的有几次?”温良说着,直接向外跨了一步,“启禀主上,臣也赞成重审此案。”
刘尚书被怼了一下,脸色涨红,倒是没有理由开口反驳。温良说的没错,晋越王朝这么多年,确实很少遇见告御状的。想到这里,他心里也开始犯了嘀咕,难道真有冤案不成?
左相看着大家争持来争持去的,心里很是气愤,但是此时他已经不能再阻止了。如果太过刻意,反而对逸儿影响不好。
“启禀主上,既然几位大人都如此注重此案,那就让刑部从新审理一遍,也就是再费些时日而已。”左相说着,看了眼刑部尚书的位置。
“禀主上,老臣愿意重审此案,请主上定夺。”刑部尚书顶着众人的压力,接下了这个烫手山芋。
轩辕霖坐在首位上,看着满朝的武大臣,眯着眼扫视了一圈,“既然众爱卿都希望重审,那就交给大理寺主持吧?大理寺卿可在?”
“臣在,”
“此案就交给大理寺直接审问!”
“臣遵旨。”
众人一听,哪里还有什么不明白的,主上这是让行不避嫌了。
也是,案子本身就是刑部那里出了错,再交过去也就没什么意义了。但是大理寺不同,任何人都不会质疑大理寺的判决。
一般能启用大理寺三堂会审的,本就不是一般的案件。而且大理寺的刑罚很严重,就连升堂,也是三人同时进行,根本无法作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