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香袅袅,丝竹声声,长袖飘荡,若是不知道的人看见,还以为庆寿宫内正举办一场小型家宴呢。
曹皇后因为失去先手,没有料到苗氏此行目的,故而以不变应万变,多是听苗氏言语,揣摩苗氏的心思。
不说话,那就只能够喝茶了,很快,曹皇后身前的茶杯便空了,便喊道:“云钗,上茶!”
云钗自后方帘子内出来,端着茶壶,为曹皇后续了一杯,当然续杯不是主要目的,茶壶之下,藏着一张纸条,云钗倒茶的同时,曹皇后已经将纸条上的内容过目完毕,双目重新恢复了光彩,气势也昂扬几分。
一开始她还以为苗氏此来是兴师问罪来的,想要将赵昕抢回去,虽然曹皇后笃信自己日后必然能够夺得赵昕的抚养权,到底要花一番功夫,若是没有处理好,还会惹来一身骚,毕竟苗氏是赵昕生母。
眼下得云钗通风报信,既然苗氏不是兴师问罪来的,那不过是一些利益交换罢了。苗氏是个聪明人,知道为自己儿子寻一棵大树。
云钗给苗氏及赵昕续杯毕,也算是茶过一轮了,曹皇后率先打开天窗问道:“妹妹此来,仅仅是为了谢我教导昕儿吗?”
曹皇后突然变得强势,苗氏有几分不适应,楞了一下,却也明白该说的终究要说,对赵昕道:“昕儿,还是你来说吧!”这是苗氏与赵昕商议的结果,有些话还是赵昕来说更方便一些,若是有争议苗氏也可从中转圜。
赵昕自座位上起身,径直来到大殿中央,曹皇后举手,下人们知道意思,丝竹管弦之声禁绝,舞蹈也停歇下来。
赵昕跪拜下来,深吸了一口气,道:“母后几日教导,令儿臣豁然开朗,恍然大悟,日后愿长居庆寿宫,日夜聆听母后教训!”
这不是之前已经确定了的事情吗?为什么还要再来一遍,曹皇后心中犹疑,一时间没有回答。
苗氏在一旁道:“姐姐出生高门,学识渊博,远非妹妹我这等小户人家可比,若是姐姐不弃,愿教导昕儿,则三生之幸。倘若不愿,妹妹日后便再也不打扰姐姐了。”言罢,也是躬身一拜。
两人这双簧唱得,曹皇后双目微微眯起,终于明白为什么苗氏要来这么一出了。
若是之前,则曹皇后收养赵昕是因为苗氏教子无方,惹怒天子,收养赵昕是她有皇后之德。
现在收养赵昕,则是因为苗氏有识人之明,自知之明,为赵昕找了一个好师傅,说不得消息传出去,外人还要视苗氏为当代孟母呢。
曹皇后笑了,自己被算计了,当然,她并不会拒绝这场交易,因为这是双赢的局面,自己同样能够得到好名声。堂堂正正的阳谋,那就堂堂正正地答应下来吧。
曹皇后走下来,站在赵昕身前,道:“你也知道我出身武将世家,家风一向严肃,治家如治军,若是任务完不成——”
赵昕答应道:“若是完不成,孩儿甘愿受责罚。”
“这孩子有点小聪明,就一副天老大我老二的样子,姐姐你可要好好治治他。”苗氏也在一旁帮腔道。
曹皇后将赵昕扶起来,眼神颇为复杂,她不知道自己这个选择正确不正确,现在显然是以她为主,日后主客变换,以此子心智,怕是必然。
自己是不是请了一个祖宗过来。曹皇后心中暗道,只是事已至此,再无反悔的机会了。
接下来的氛围就颇为活跃了,都是苗氏在说一些赵昕的囧事,殿内外洋溢着快乐的氛围。
当然赵昕的脸色是黑黑的,老娘怎么什么都往外面说,能不能够给他留一点自尊。
晚餐也是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下结束,赵昕说日后每日清晨都要去拜见苗氏,曹皇后也答应了,历朝历代皆以孝治天下,这个理由说到赵祯那里去都是合理的。
就这样,二皇子赵昕抚养权的转移,就一个下午的功夫就结束了,无论朝中内外,知道这个消息后,心中隐隐有感,太子之位已定。
苗氏为赵昕找到了靠山;
曹皇后为自己的权力寻到了根基;
赵昕为自己未来的前路铺上了路基;
至于赵祯,嗯,这一切的背后,都是这个男人在操控。看起来他什么都没有做,但其实做的最多的就是他。
接下来一个月内,关于赵昕的传闻在朝野内外传递,比如他生下来便聪颖通达,一岁能言,两岁能跑,三岁开始识字,四岁知晓国朝大事,五岁就已经开始阅读前朝史书了。
以上这些故事属于才的部分,但若是想要成为太子,仅仅是有才显然是不够的。无才无德是蠢材,有才无德是奸人,有德无才是普通人,而只有有才有德才能够肩负起万兆苍生重担。
比如苗氏带赵昕向曹皇后求学的故事,就体现了赵昕孜孜好学的精神。
这其中,流传最广的故事,便是前些日子三皇子赵曦病重时,赵昕说的那些话,经过一番渲染之后,整个故事已经变成了下面这个样子。
是日,会天大雪,三皇子病重,诸妃嫔悲啼不止,凄切万分,唯二皇子赵昕毅然直言道:“哭有用耶?可见哭声吓退西虏乎?不过自乱人心。当延请名医,整备汤药,时查病情,如此可无虞也。”帝闻言惊异之,诏令行之,而后三皇子果病愈。时人以为二皇子之功也。
整个故事的内核,已经从赵昕无礼顶撞赵祯,变成了赵昕勇敢果毅,救助弟弟的故事了。
即便是当事人的赵昕在事后听见这个故事,也是一脸懵懂,好家伙,同一个故事,愣是给说出花来。
当时在场的人,没有一个出来指出这个故事的不同版本,因为她们明白,是谁希望这个故事流传,哪怕是朱才人,也是缄默不言,只是心中暗自叹息,自己儿子晚了几年降生,失去了时机,否则现在风光的便是自己了。
总而言之,赵祯通过一系列微操,将赵昕的名声打了出去,接下来,就是最后一步——正式册封太子。
曹皇后因为失去先手,没有料到苗氏此行目的,故而以不变应万变,多是听苗氏言语,揣摩苗氏的心思。
不说话,那就只能够喝茶了,很快,曹皇后身前的茶杯便空了,便喊道:“云钗,上茶!”
云钗自后方帘子内出来,端着茶壶,为曹皇后续了一杯,当然续杯不是主要目的,茶壶之下,藏着一张纸条,云钗倒茶的同时,曹皇后已经将纸条上的内容过目完毕,双目重新恢复了光彩,气势也昂扬几分。
一开始她还以为苗氏此来是兴师问罪来的,想要将赵昕抢回去,虽然曹皇后笃信自己日后必然能够夺得赵昕的抚养权,到底要花一番功夫,若是没有处理好,还会惹来一身骚,毕竟苗氏是赵昕生母。
眼下得云钗通风报信,既然苗氏不是兴师问罪来的,那不过是一些利益交换罢了。苗氏是个聪明人,知道为自己儿子寻一棵大树。
云钗给苗氏及赵昕续杯毕,也算是茶过一轮了,曹皇后率先打开天窗问道:“妹妹此来,仅仅是为了谢我教导昕儿吗?”
曹皇后突然变得强势,苗氏有几分不适应,楞了一下,却也明白该说的终究要说,对赵昕道:“昕儿,还是你来说吧!”这是苗氏与赵昕商议的结果,有些话还是赵昕来说更方便一些,若是有争议苗氏也可从中转圜。
赵昕自座位上起身,径直来到大殿中央,曹皇后举手,下人们知道意思,丝竹管弦之声禁绝,舞蹈也停歇下来。
赵昕跪拜下来,深吸了一口气,道:“母后几日教导,令儿臣豁然开朗,恍然大悟,日后愿长居庆寿宫,日夜聆听母后教训!”
这不是之前已经确定了的事情吗?为什么还要再来一遍,曹皇后心中犹疑,一时间没有回答。
苗氏在一旁道:“姐姐出生高门,学识渊博,远非妹妹我这等小户人家可比,若是姐姐不弃,愿教导昕儿,则三生之幸。倘若不愿,妹妹日后便再也不打扰姐姐了。”言罢,也是躬身一拜。
两人这双簧唱得,曹皇后双目微微眯起,终于明白为什么苗氏要来这么一出了。
若是之前,则曹皇后收养赵昕是因为苗氏教子无方,惹怒天子,收养赵昕是她有皇后之德。
现在收养赵昕,则是因为苗氏有识人之明,自知之明,为赵昕找了一个好师傅,说不得消息传出去,外人还要视苗氏为当代孟母呢。
曹皇后笑了,自己被算计了,当然,她并不会拒绝这场交易,因为这是双赢的局面,自己同样能够得到好名声。堂堂正正的阳谋,那就堂堂正正地答应下来吧。
曹皇后走下来,站在赵昕身前,道:“你也知道我出身武将世家,家风一向严肃,治家如治军,若是任务完不成——”
赵昕答应道:“若是完不成,孩儿甘愿受责罚。”
“这孩子有点小聪明,就一副天老大我老二的样子,姐姐你可要好好治治他。”苗氏也在一旁帮腔道。
曹皇后将赵昕扶起来,眼神颇为复杂,她不知道自己这个选择正确不正确,现在显然是以她为主,日后主客变换,以此子心智,怕是必然。
自己是不是请了一个祖宗过来。曹皇后心中暗道,只是事已至此,再无反悔的机会了。
接下来的氛围就颇为活跃了,都是苗氏在说一些赵昕的囧事,殿内外洋溢着快乐的氛围。
当然赵昕的脸色是黑黑的,老娘怎么什么都往外面说,能不能够给他留一点自尊。
晚餐也是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下结束,赵昕说日后每日清晨都要去拜见苗氏,曹皇后也答应了,历朝历代皆以孝治天下,这个理由说到赵祯那里去都是合理的。
就这样,二皇子赵昕抚养权的转移,就一个下午的功夫就结束了,无论朝中内外,知道这个消息后,心中隐隐有感,太子之位已定。
苗氏为赵昕找到了靠山;
曹皇后为自己的权力寻到了根基;
赵昕为自己未来的前路铺上了路基;
至于赵祯,嗯,这一切的背后,都是这个男人在操控。看起来他什么都没有做,但其实做的最多的就是他。
接下来一个月内,关于赵昕的传闻在朝野内外传递,比如他生下来便聪颖通达,一岁能言,两岁能跑,三岁开始识字,四岁知晓国朝大事,五岁就已经开始阅读前朝史书了。
以上这些故事属于才的部分,但若是想要成为太子,仅仅是有才显然是不够的。无才无德是蠢材,有才无德是奸人,有德无才是普通人,而只有有才有德才能够肩负起万兆苍生重担。
比如苗氏带赵昕向曹皇后求学的故事,就体现了赵昕孜孜好学的精神。
这其中,流传最广的故事,便是前些日子三皇子赵曦病重时,赵昕说的那些话,经过一番渲染之后,整个故事已经变成了下面这个样子。
是日,会天大雪,三皇子病重,诸妃嫔悲啼不止,凄切万分,唯二皇子赵昕毅然直言道:“哭有用耶?可见哭声吓退西虏乎?不过自乱人心。当延请名医,整备汤药,时查病情,如此可无虞也。”帝闻言惊异之,诏令行之,而后三皇子果病愈。时人以为二皇子之功也。
整个故事的内核,已经从赵昕无礼顶撞赵祯,变成了赵昕勇敢果毅,救助弟弟的故事了。
即便是当事人的赵昕在事后听见这个故事,也是一脸懵懂,好家伙,同一个故事,愣是给说出花来。
当时在场的人,没有一个出来指出这个故事的不同版本,因为她们明白,是谁希望这个故事流传,哪怕是朱才人,也是缄默不言,只是心中暗自叹息,自己儿子晚了几年降生,失去了时机,否则现在风光的便是自己了。
总而言之,赵祯通过一系列微操,将赵昕的名声打了出去,接下来,就是最后一步——正式册封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