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此处行军一宿或半日,即可抵达蔡家峪,穿过一处山谷就是平型关……或者穿过北边老爷庙高地与后方的森林,经由西北方向去,通过团城口就能进入繁峙县。”
    陈团长看了眼此地的地势,即使一年过去了,他依然能记清这里的主要地形。
    就在去年,八路军115师与八路军独立团就在此地顶着蔡家峪日军增援部队的猛攻与飞机大炮的狂轰滥炸之下围攻日军辎重队,打出了全面抗战以来第一个大胜。
    而且从头到尾都是胜利,并没有烂尾。
    他当时作为独立团的干部,自然有研究过此地地形,对杨师长交给他的《浑源行政与军事图》很是赞赏。
    特别是沐阳以王庄堡为核心建立根据地,更是让他眼前一亮。
    王庄堡,若是不打通与周围三座县城的大路,那么王庄堡就是如今乱世之中的世外桃源、幻想的乌托邦。
    北有恒山天堑、南有平型关天险,日军想开车过来就必须修路。
    以王庄堡作为交通枢纽,八路军在此地的影响力可以辐射浑源、灵丘、繁峙三县。雁北支队也正好弥补了军区主力、一分区主力与二分区主力之间的三角区防区漏洞,使晋察冀不需要担心西北方向的防线。
    将逃难的老百姓都迁移至王庄堡附近,陈团长在来到这一地区时就已经发现了此地的不同凡响之处。
    “人烟渐浓矣……”
    陈团长有些感慨,去年经过此地时,不说百里之内荒无人烟,就说这村里面一般都看不到活人,只有年老力衰的老人不肯离乡为子女添乱,索性余下少许口粮留在村里静静度过生命中最后几天。
    现在故地重游,道路两旁不但多了不少村落,就是那一块块已经开垦好的土地就足以让战士们心情愉悦。
    太多太多的百姓等着他们去保护,也看过太多太多的生离死别,战士们早就已经看淡了死亡的沉重性。只是偶然见到未曾经历过战火的地方,心情忍不住愉悦起来。
    “过乔沟下白崖台至繁峙?还是北上蔡家峪至王庄堡?”
    陈团长犹豫了一番。
    兵贵神速啊!刚刚传来的情报显示,繁城镇因为120师一部提前增援的原因,已经与敌军开战。现在他们一支队一团早一刻抵达战场,都能让八路军战士们少一些伤亡。
    他最终还是没能抵制住沐阳承诺的那“四十万六五子弹”的诱惑,但也只是让大部队先行一步,他自己则是引团直属骑兵连和警卫班北上王庄堡。
    …
    一路上算不上畅通无阻,他们能深入王庄堡镇腹地,恐怕身上这身草绿色军装占了不小的功劳,他们若是集体换上晋察冀冬季灰色军服,或许每过一个村都会被百姓挡住盘问一番。
    别看他们人数上百、骡马百余匹、每人皆配长短枪,这些百姓却完全不怕他们。只是眼神中的警惕绝对做不了假,陈团长能感受到村内那种紧张的气氛。
    “前面来者何人?”
    又过了一处村庄,只是路上遇到的不是守在村口的老伯,而是全副武装的八路军枪骑兵。
    与他们同样的兵种。
    陈团长在身边警卫的拱卫下上下打量着眼前立着的两名骑兵。
    头上顶着蒙了细绳与“花布的钢盔,脖子和嘴巴用一条围巾围住挡风避寒,身着加了罩袍的晋察冀草绿军装。座下批了布甲的骏马虽矮,但也没能遮掩此马几位健硕的双腿与一块块厚厚的秋膘。
    秋风轻轻一拂,年轻骑兵战士未系好的罩袍被吹得高高飘起,露出了下面的武装。
    一根宽阔的皮带束缚着腰部,将较为宽松的衣物变得紧致,适合战士行动。两根的武装带呈“x”字形状斜挎在身上胸前,左配日式长刀右配日军的手枪,腰带后面隐约还能见到挂着的手榴弹。
    身后似乎背了一个方正而宽大的行囊,里面鼓鼓的不知装了多少东西。
    “我们是一支队的!”
    一团这边立刻有人上前交涉,一支队部队那么多,杨师长麾下游击队也不少,谁知道他们是哪支部队呢?而两边的战士忍不住频频打量对方,不断比较双方身上的装备。
    “我们是雁北支队的。”
    骑兵连战士含糊其辞,只是自称雁北支队的战士,而他们的连长向英在后面静静地看着,一语不发。不懂行的人肯定会以为雁北只有这一个支队。
    而懂的人却也无法搞清其中具体差异,这两个战士至于是雁北哪一个支队的战士,就不得而知了。
    “嗯,我们接到老家书信,受尔家邀请,特来做客。”
    “噢?如此之巧?我表亲正好已经扫清家尘埃,来客或能上前拜见表哥高堂?”
    “哦?沿途皆称赞令堂长寿体健,我等想目睹尊容已久!可能引荐?”
    双方相互打了一会谜语,确认了对方不是日伪军奸细,而是真的友军之后,彼此脸上立刻露出了欣喜的笑容。
    “哎呀,可终于见到了!!”两边战士立刻混成一块,彼此之间没有避嫌,皆是下车面对面交谈起来。
    “好了,继续前进,有我们的朋友引路,我们得跟上!”陈团长高声大喊,战士们立刻收敛了面上的喜悦,各自归队站好。
    向英一眼看到人堆马群里面气势不凡的陈团长,立刻上前与其打招呼,一番交流之后发现这位年轻的同志居然就是一团的团长。
    两人带队又骑了一小时,这下真的是畅通无阻了,有了那几名枪骑兵的口令与手令,沿线村庄连问都不会过问,甚至是夹道欢迎他们离去。
    “向英同志,此地百姓是何时回到家乡耕种的?去年我在此地作战,所过之处寸草不生、粒粮不存,荒无人烟说的就是这里。”
    “不,他们不是回乡的。”
    不料向英只是摇头,陈团长一时间有些摸不着头脑。
    华夏人最是念乡,哪有喜欢在外孤苦飘荡的?哪怕日本人再凶残、伪军再可恶,百姓也会回乡坚守这十亩良田。
    “他们是附近县里逃难而来,见此地安稳,便不再回去了。”

章节目录

抗日之晋北小卒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弈芷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弈芷并收藏抗日之晋北小卒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