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似乎又回到了西游的剧情之下,水陆法会依然会召开,只不过不是因为李世民去了一趟地府。
当然这一切的功劳,皆是哪个慈眉善目的老僧。
这些日子,老僧每天夜里都要准时降临李世民的寝宫,连续数日从不缺席。
水陆法会召集了有名的僧人1200名,这些僧人讲经说法各显手段,很自然的三藏法师脱颖而出,当法会举行到第七天的时候,这位三藏法师已然成为长安城中最炙手可热的人物。
这一日李世民也慕名而来一观法会盛况,正值此时又是三藏法师登坛讲经,也不知为何今日三藏讲经,竟然天降霞光,如此异象让李世民都觉得叹为观止。
不过就在此时,一个慈眉善目的老僧突然走进法会,并且打断了三藏讲经。
“你这小乘教法,度不得亡者超生,只可浑俗和光而已。我有大乘佛法三藏,能超亡者升天,能度难人脱苦,能修无量寿身,能作无来无去。”老僧当众说出这番话,引得世人皆惊,而这又正好说到了李世民的心坎里。
当即李世民便询问道:“大师所说大乘佛法在何处?”
“在大西天天竺国大雷音寺,我佛如来处。能解百怨之结,能消无妄之灾。”老僧说完这番话朝身后一招,接着一个沙弥走出,手中捧着两物。
那是一件宝光熠熠的袈裟,和一柄镶嵌九环的佛门锡杖。
紧接着老僧继续说道:“若有人能前往西天求取大乘真经,这锦襕袈裟与九环锡杖便赠予取经之人。”
说到此处,那老僧身上忽然霞光大作,接着腾云而起,在空中显露出另一番模样,不是观音又是何人?
观音显露原身,空中又飘下一张简帖,上面写着‘礼上大唐君,西方有妙文。程途十万八千里,大乘进殷勤。此经回上国,能超鬼出群。若有肯去者,求正果金身。’。
这简帖直接落在李世民手中,等李世民看完上面内容,心中自然已经有了派人去西天求取真经的想法。
这一幕与西游的开篇依旧十分相似,看样子在观音的一番运转之下,一切又回到了佛门制定的正轨上。
等观音走后,李世民的目光也自然地落在了年轻的三藏法师身上,很显然在这诸多僧人中,也只有他最适合前往西天取经了。
而且李世民也注意到,三藏的法号居然与观音所说的大乘三藏佛法同名,这不正是天意吗?
三藏西行,对于李世民来说也是一件大事,这一日李世民在太极殿中为三藏送行,在满朝文武的见证下,亲自为三藏披上了锦襕袈裟,递上了九环锡杖。
眼看这流程到这也就该结束了,可不知为何李世民突然一阵头晕目眩,而后竟然对着三藏脱口而出:“朕欲与法师结为兄弟,从此往后你便是大唐御弟,此去西天代表大唐西行,有此身份一路也方便许多。”
然而就在李世民做出这个决定后,太极殿中响起了此起彼伏的反对之声。
“陛下不可!”
“请陛下三思!”
“陛下乃人皇,怎可随意与人结为兄弟?”
听到如此多的反对声音,李世民也是微微愣了一下,他也开始后悔自己怎么会说这样的话?
要知道李唐立国便自称是老子后人,更是以道教为国教,如果自己真与僧人结为异姓兄弟,岂不是与国策相悖?
李世民一时有些左右为难,自己可是皇帝金口玉言,说出去的话再反悔也是不行的。
此刻大明宫上空的云层之中,一个慈眉善目的长眉老僧正注视着太极殿中的一举一动,也不知道为何观音总是喜欢以这个形象出现?
“陛下,太祖皇帝定下祖制:道大佛小,先老后释,国之本系,起自柱下。陛下此举有违祖制,万万不可行。陛下若为西行,可赐三藏法师文牒,加盖大唐国玺。”就在一切看似要沿着原有的剧情走下去时,魏征忽然出列说道。
李世民正愁不知如何是好,魏征的劝谏简直就是雪中送炭,他几乎想也没想的就说道:“爱卿说的有理,便依卿所奏,赐三藏法师国书文牒,另外再从禁军中挑选两名得力之人护送法师西行。”
云层之上老僧面色阴沉,他没想到一切都很顺利的时候,魏征为何会突然出现搅局?
强压下心中怒火,他也只能默认了这个结果。
至少他一番谋划三藏终究还是在预定的时间开始了西行,虽然有些小小的出入,倒也不影响后面的计划,现在就等着几个月后三藏行至两界山了。
此时沈行知还不知道,三藏还是在预定的时间踏上了西行之路,几个月后就会来到自己所在的地方。
倒是三藏少了唐皇御弟这个名头,对取经来说没有本质的影响,但一些微妙的变化却也开始悄然出现。
不过此时倒是有一个让沈行知意想不到的人出现在了两界山。
“大人,夫人来了!”就在两界关一片愁云惨淡的时候,姜璃突然出现在了这个她不该出现的地方。
而且这次姜璃还不是一个人来的,与他同来的足有上百位素叶镇的百姓,他们走了两天为两界山的守军送来了食物和少量的饮用水。
“你来这干什么?不知道这里是战场吗?”沈行知一见面没有对姜璃嘘寒问暖,反倒有些责备。
“妾身亦是大唐子民,将士们在前线保家卫国,身为大唐百姓尽些绵薄之力有何不可?百姓们可都是自发前来的。”姜璃白了沈行知一眼,而后很是不服气的说道。
沈行知被姜璃呛的无言以对,看到眼前百姓们热情的样子,他心中除了感动哪还有责备。
就算对姜璃,沈行知其实也并无责备之意,只是这两界山如今十分凶险,他是在担心姜璃的安危。
百姓自发劳军,沈行知也不好说什么,见天色已晚,他便让百姓在关楼下休息一夜,明日一早返回素叶镇。
不过等安顿好百姓后,沈行知没有和姜璃在一起,反倒是单独召见了裴行俭。
“明日一早你就带五百将士和百姓返回素叶镇,而后立刻组织百姓退往龟兹,这两界山已无法坚守,虽说身为军人应该战死沙场,但无谓的牺牲也不值得,留着有用之躯,有朝一日再打败突厥。”一见面沈行知就直接说道,竟然是要裴行俭带着两界山的唐军退走。
裴行俭万万没想到沈行知会做这样的决定,不过他也意识到有些不对劲,于是开口问道:“那大人您呢?”
“待你们走后,我会出关与突厥大军决一死战。虽然继续坚守亦是徒劳,但大唐国土也不能拱手让人,我身为碎叶县令,便是战死也不能让外族踏过两界山半步。”沈行知很平静的说着自己的计划,他的身份确实不允许他就这样放弃两界山。
说到底哪怕结局是早已注定的,沈行知这个碎叶县令也不能任由突厥大军进入大唐地界,他要么能够击退敌军,要么就只能战死。
“好你个没良心的,你这是要独自寻死啊!你是要我守寡吗?”不知何时姜璃已经来到了屋外,显然也听到了沈行知的安排。
“大人,弟兄们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我等愿与大人坚守两界山,哪怕战至最后一人,人在关在,绝不后退!”裴行俭身上有着大唐军人的军魂,哪怕沈行知有意让他们保存有用之躯,他也没有离开的意思。
然而下一刻沈行知却板着脸认真的说道:“两界关司仓佐裴行俭,你想要违抗军令吗?”
沈行知直接以军令质问裴行俭,下一刻裴行俭猛地抱拳单膝跪下,坚定却又无奈的吼道:“属下领命!”
“明日一早护送夫人和百姓离开。”沈行知最后说了一句,便挥手示意裴行俭下去。
等到裴行俭离开之后,沈行知忽然面露笑容的看着姜璃,而后语气轻柔的说道:“我知夫人乃是聪慧之人,定然明白我这样做的道理,这些将士和百姓本不该受这无妄之灾,这一切皆因我而起,便由我一人承担便好。”
“夫人不远万里来寻我,我却没能给你安稳的生活,不过等我战死之后,朝廷肯定会给夫人优厚的抚恤,应该足够你衣食无忧。你我只有夫妻之名,若遇良人夫人便自托付终身吧!”沈行知确实是一副交代后事的样子,说话间从怀中取出了那纸婚约,打算还给姜璃。
沈行知此举其实多少也有些无可奈何,他明白接下来就是自己真正的杀劫,那些百姓和唐军纯粹就是受了自己的无妄之灾。
要想破此杀劫,只有击败突厥大军,与其让这些普通人在这里,使自己畏首畏尾,还不如让他们离开自己好放手一战。
然而姜璃的反应也出乎了沈行知的预料,她既没有接婚约,也没有歇斯底里的埋怨沈行知,或者表现出生离死别的痛苦。
只见姜璃对着沈行知莞尔一笑,而后平静的说道:“爹爹曾经告诉我,当自认为无法坚持时,一定要再继续坚持,定然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姜璃看向沈行知的目光满是柔情,而且眼神之中还有从未有过的坚定,好像她坚信沈行知能够守住两界山。
当然这一切的功劳,皆是哪个慈眉善目的老僧。
这些日子,老僧每天夜里都要准时降临李世民的寝宫,连续数日从不缺席。
水陆法会召集了有名的僧人1200名,这些僧人讲经说法各显手段,很自然的三藏法师脱颖而出,当法会举行到第七天的时候,这位三藏法师已然成为长安城中最炙手可热的人物。
这一日李世民也慕名而来一观法会盛况,正值此时又是三藏法师登坛讲经,也不知为何今日三藏讲经,竟然天降霞光,如此异象让李世民都觉得叹为观止。
不过就在此时,一个慈眉善目的老僧突然走进法会,并且打断了三藏讲经。
“你这小乘教法,度不得亡者超生,只可浑俗和光而已。我有大乘佛法三藏,能超亡者升天,能度难人脱苦,能修无量寿身,能作无来无去。”老僧当众说出这番话,引得世人皆惊,而这又正好说到了李世民的心坎里。
当即李世民便询问道:“大师所说大乘佛法在何处?”
“在大西天天竺国大雷音寺,我佛如来处。能解百怨之结,能消无妄之灾。”老僧说完这番话朝身后一招,接着一个沙弥走出,手中捧着两物。
那是一件宝光熠熠的袈裟,和一柄镶嵌九环的佛门锡杖。
紧接着老僧继续说道:“若有人能前往西天求取大乘真经,这锦襕袈裟与九环锡杖便赠予取经之人。”
说到此处,那老僧身上忽然霞光大作,接着腾云而起,在空中显露出另一番模样,不是观音又是何人?
观音显露原身,空中又飘下一张简帖,上面写着‘礼上大唐君,西方有妙文。程途十万八千里,大乘进殷勤。此经回上国,能超鬼出群。若有肯去者,求正果金身。’。
这简帖直接落在李世民手中,等李世民看完上面内容,心中自然已经有了派人去西天求取真经的想法。
这一幕与西游的开篇依旧十分相似,看样子在观音的一番运转之下,一切又回到了佛门制定的正轨上。
等观音走后,李世民的目光也自然地落在了年轻的三藏法师身上,很显然在这诸多僧人中,也只有他最适合前往西天取经了。
而且李世民也注意到,三藏的法号居然与观音所说的大乘三藏佛法同名,这不正是天意吗?
三藏西行,对于李世民来说也是一件大事,这一日李世民在太极殿中为三藏送行,在满朝文武的见证下,亲自为三藏披上了锦襕袈裟,递上了九环锡杖。
眼看这流程到这也就该结束了,可不知为何李世民突然一阵头晕目眩,而后竟然对着三藏脱口而出:“朕欲与法师结为兄弟,从此往后你便是大唐御弟,此去西天代表大唐西行,有此身份一路也方便许多。”
然而就在李世民做出这个决定后,太极殿中响起了此起彼伏的反对之声。
“陛下不可!”
“请陛下三思!”
“陛下乃人皇,怎可随意与人结为兄弟?”
听到如此多的反对声音,李世民也是微微愣了一下,他也开始后悔自己怎么会说这样的话?
要知道李唐立国便自称是老子后人,更是以道教为国教,如果自己真与僧人结为异姓兄弟,岂不是与国策相悖?
李世民一时有些左右为难,自己可是皇帝金口玉言,说出去的话再反悔也是不行的。
此刻大明宫上空的云层之中,一个慈眉善目的长眉老僧正注视着太极殿中的一举一动,也不知道为何观音总是喜欢以这个形象出现?
“陛下,太祖皇帝定下祖制:道大佛小,先老后释,国之本系,起自柱下。陛下此举有违祖制,万万不可行。陛下若为西行,可赐三藏法师文牒,加盖大唐国玺。”就在一切看似要沿着原有的剧情走下去时,魏征忽然出列说道。
李世民正愁不知如何是好,魏征的劝谏简直就是雪中送炭,他几乎想也没想的就说道:“爱卿说的有理,便依卿所奏,赐三藏法师国书文牒,另外再从禁军中挑选两名得力之人护送法师西行。”
云层之上老僧面色阴沉,他没想到一切都很顺利的时候,魏征为何会突然出现搅局?
强压下心中怒火,他也只能默认了这个结果。
至少他一番谋划三藏终究还是在预定的时间开始了西行,虽然有些小小的出入,倒也不影响后面的计划,现在就等着几个月后三藏行至两界山了。
此时沈行知还不知道,三藏还是在预定的时间踏上了西行之路,几个月后就会来到自己所在的地方。
倒是三藏少了唐皇御弟这个名头,对取经来说没有本质的影响,但一些微妙的变化却也开始悄然出现。
不过此时倒是有一个让沈行知意想不到的人出现在了两界山。
“大人,夫人来了!”就在两界关一片愁云惨淡的时候,姜璃突然出现在了这个她不该出现的地方。
而且这次姜璃还不是一个人来的,与他同来的足有上百位素叶镇的百姓,他们走了两天为两界山的守军送来了食物和少量的饮用水。
“你来这干什么?不知道这里是战场吗?”沈行知一见面没有对姜璃嘘寒问暖,反倒有些责备。
“妾身亦是大唐子民,将士们在前线保家卫国,身为大唐百姓尽些绵薄之力有何不可?百姓们可都是自发前来的。”姜璃白了沈行知一眼,而后很是不服气的说道。
沈行知被姜璃呛的无言以对,看到眼前百姓们热情的样子,他心中除了感动哪还有责备。
就算对姜璃,沈行知其实也并无责备之意,只是这两界山如今十分凶险,他是在担心姜璃的安危。
百姓自发劳军,沈行知也不好说什么,见天色已晚,他便让百姓在关楼下休息一夜,明日一早返回素叶镇。
不过等安顿好百姓后,沈行知没有和姜璃在一起,反倒是单独召见了裴行俭。
“明日一早你就带五百将士和百姓返回素叶镇,而后立刻组织百姓退往龟兹,这两界山已无法坚守,虽说身为军人应该战死沙场,但无谓的牺牲也不值得,留着有用之躯,有朝一日再打败突厥。”一见面沈行知就直接说道,竟然是要裴行俭带着两界山的唐军退走。
裴行俭万万没想到沈行知会做这样的决定,不过他也意识到有些不对劲,于是开口问道:“那大人您呢?”
“待你们走后,我会出关与突厥大军决一死战。虽然继续坚守亦是徒劳,但大唐国土也不能拱手让人,我身为碎叶县令,便是战死也不能让外族踏过两界山半步。”沈行知很平静的说着自己的计划,他的身份确实不允许他就这样放弃两界山。
说到底哪怕结局是早已注定的,沈行知这个碎叶县令也不能任由突厥大军进入大唐地界,他要么能够击退敌军,要么就只能战死。
“好你个没良心的,你这是要独自寻死啊!你是要我守寡吗?”不知何时姜璃已经来到了屋外,显然也听到了沈行知的安排。
“大人,弟兄们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我等愿与大人坚守两界山,哪怕战至最后一人,人在关在,绝不后退!”裴行俭身上有着大唐军人的军魂,哪怕沈行知有意让他们保存有用之躯,他也没有离开的意思。
然而下一刻沈行知却板着脸认真的说道:“两界关司仓佐裴行俭,你想要违抗军令吗?”
沈行知直接以军令质问裴行俭,下一刻裴行俭猛地抱拳单膝跪下,坚定却又无奈的吼道:“属下领命!”
“明日一早护送夫人和百姓离开。”沈行知最后说了一句,便挥手示意裴行俭下去。
等到裴行俭离开之后,沈行知忽然面露笑容的看着姜璃,而后语气轻柔的说道:“我知夫人乃是聪慧之人,定然明白我这样做的道理,这些将士和百姓本不该受这无妄之灾,这一切皆因我而起,便由我一人承担便好。”
“夫人不远万里来寻我,我却没能给你安稳的生活,不过等我战死之后,朝廷肯定会给夫人优厚的抚恤,应该足够你衣食无忧。你我只有夫妻之名,若遇良人夫人便自托付终身吧!”沈行知确实是一副交代后事的样子,说话间从怀中取出了那纸婚约,打算还给姜璃。
沈行知此举其实多少也有些无可奈何,他明白接下来就是自己真正的杀劫,那些百姓和唐军纯粹就是受了自己的无妄之灾。
要想破此杀劫,只有击败突厥大军,与其让这些普通人在这里,使自己畏首畏尾,还不如让他们离开自己好放手一战。
然而姜璃的反应也出乎了沈行知的预料,她既没有接婚约,也没有歇斯底里的埋怨沈行知,或者表现出生离死别的痛苦。
只见姜璃对着沈行知莞尔一笑,而后平静的说道:“爹爹曾经告诉我,当自认为无法坚持时,一定要再继续坚持,定然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姜璃看向沈行知的目光满是柔情,而且眼神之中还有从未有过的坚定,好像她坚信沈行知能够守住两界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