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大明星的惊叹
第319章 大明星的惊叹
“方大哥,夏雨大哥刚两千元买了一幅字。”刚坐下来,许晴就帮忙开口。
方醒早就注意到了。
“夏雨先生……”
许晴郁闷地说道:“你们先生来,先生去的,也太客套了吧?”
呃!
方醒只好说道:“那就叫夏大哥、圆圆姐?”
夏雨和圆圆欣喜不已,连忙说道:“那我们也就占便宜咯!”
能认识这种顶级的收藏家,他们就挺高兴的。现在,还拉近了关系,自然是喜不胜收。
“夏大哥什么时候玩收藏的?”方醒问道。
夏雨摇头:“也不算什么收藏,以前我不是拍了几部戏,都是跟古董有关的吗?所以接触了一些相关知识,感觉挺有趣,于是有空就看一看。
不过,我这连三脚猫功夫都算不上,看不准。”
许晴窃笑不已:“他在电视剧里面,可是大杀四方呀!”
此话一出,圆圆也忍不住笑出声来。
方醒接过那幅字,打开,典型的瘦金体。
“我看这幅字,挺像宋徽宗赵佶的笔迹,所以就忍不住买了下来。”夏雨解释。
方醒笑道:“眼光不错,看得挺准。”
“啊!这是真的?”许晴和圆圆都露出不可思议的表情。
别说她们了,就连夏雨都瞪大眼睛:“不会吧?真品?”
“仿的!”方醒。
顿时,许晴等三人无语:闹呢?
故意耍我们玩呗!
明明是仿的,还说什么眼光不错,看得挺准。
“你们这什么表情呀?仿的也分情况,也可能是古董,也值钱的呀!圆圆姐没接触过也就算了,但丫头你跟我这么久,这都不知道?”方醒白了一眼他们。
“哦!这么说,这是后世仿的,但不是现代,是这个意思吧?”夏雨立即懂了。他怎么说也算是了解过的,说开了就很容易明白。
“没错!我说眼光不错,看得挺准,可不是调侃。这幅字,仿得非常相似,恐怕宋徽宗自己看了都以为是自己写的。
而仿写这幅字的人,也是一位皇帝。”方醒说道。
“这么巧?”圆圆微微把头发往耳背撩了一下,很淑女。
方醒觉得她挺漂亮的,附和自己的审美观。
“这哪能说是巧?金章宗没听说过吧?”
三人齐齐摇头。
“没听过也不奇怪,金朝第六位皇帝。虽然是金朝的皇帝,但很敬仰汉文化,习汉字,通汉学,精音律,书法学宋徽宗,笔迹酷似,以致后人难分彼此。
他临摹宋徽宗的笔迹,从古到今,可是骗了不少后人。”
最出名的,就是现藏大英博物馆的顾恺之《女史箴图》古摹本,图卷左端书有《女史箴》一则,明清以来诸画谱均认定为徽宗手书,后来经过外山军治氏仔细辨识,才确认它出自完颜璟之手。
接着,方醒从多方面分析,指出这幅字是金章宗临摹的,有理有据,条理清晰,让人听得心旷神怡,直呼666。
“你两千元入手,捡大漏啦!这幅字,怎么说也值二十万以上。”
夏雨听完很高兴,能捡漏,谁不高兴呀!
几十万对他来说,不算什么,毕竟年收入过千万的人。然而,这就跟自己中了彩票一样,心情是完全不一样的。
“皇帝临摹另一位皇帝的,感觉挺有意思。”圆圆托着腮帮说道。
按理说,都是皇帝,谁都不服谁,不会刻意去学其他皇帝的手艺。
“哈哈!历史上那么多皇帝,总会有一些奇葩的嘛!尤其是那些当皇帝不怎么行,喜欢玩艺术的。历史上多着呢!”
虽然当皇帝不怎么样,但对文化艺术的发展,确实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像后周世宗柴荣,这位精明强干的皇帝在位仅五年,但“五代第一明君”一边忙着理家治国,一边开疆扩土,百忙之中还不忘搞点自己的小爱好——烧造瓷器。
柴窑就是他搞出来的,号称中国历代“诸窑之冠”,中国古代窑工素有“片柴值千金”的说法。
以前,大家以为柴窑瓷器都失传了。后来在日本发现一件,但也被能得到公认。前几个月,系统奖励了几件给方醒,大家终于才看到柴窑瓷器的真容。
南唐后主李煜,如果不做皇帝,以他在文化界的建树,一生应该是辉煌的,艺术成就更是了得。精于书画,谙于音律,工于诗文,词尤为五代之冠,被称为“千古词帝”。
宋徽宗赵佶创造出瘦金体,绘画也非常了得,可谓是一代艺术家。
明宣宗朱瞻基喜玩香炉,就搞出了大名鼎鼎的宣德炉。
明景泰帝朱祁钰大爱景泰蓝工艺,明成化帝弄出名震后世的斗彩鸡缸杯等等。
这些皇帝,都在艺术上搞出了自己的成绩,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中华艺术文化如此璀璨,真少不了他们的功劳。
至于其他的功和过,暂且不说,一码归一码。
圆圆打量着屋子的内部,忍不住问:“这里的都是古董吗?”
许晴代为回答:“基本上是吧!我们坐的椅子,茶几、茶杯,那些花瓶等等。”
圆圆一脸惊讶,小心翼翼地拿起一个杯子:“要是我,我就不舍的拿出来用,摔坏了要心疼死。”
许晴也赞成:“就是,像这个杯子,一百多万呢!”
夏雨一听,连忙认真看了那些杯子,大吃一惊:“一整套的花神杯?我的天!”
他也听说过花神杯的大名,十二花神杯以十二只瓷杯为一套,每只杯上按一年十二个月中的某月各绘一种应时花卉,指代历史上的著名女性,并题上相应的诗句。
“一个杯子一百多万?”圆圆立即放了回去。
“这不夸张,我听说,前两年拍卖了一套,成交价三千多万呢!一套就十二个杯子,平均下来,可是两百多万呀!”夏雨惊叹道。
由于薄如脱胎的杯体,花神杯的烧制极其困难,成品率极低,且十分容易破损,故此后的各朝均只见有个别月份的杯子零星出现,成套完整保存者堪称旷世奇珍。
好家伙!
圆圆暗暗咋舌,一套杯子就三千多万,这一个厅的东西,不得一个亿起步?
不愧是大收藏家呀!
(本章完)
“方大哥,夏雨大哥刚两千元买了一幅字。”刚坐下来,许晴就帮忙开口。
方醒早就注意到了。
“夏雨先生……”
许晴郁闷地说道:“你们先生来,先生去的,也太客套了吧?”
呃!
方醒只好说道:“那就叫夏大哥、圆圆姐?”
夏雨和圆圆欣喜不已,连忙说道:“那我们也就占便宜咯!”
能认识这种顶级的收藏家,他们就挺高兴的。现在,还拉近了关系,自然是喜不胜收。
“夏大哥什么时候玩收藏的?”方醒问道。
夏雨摇头:“也不算什么收藏,以前我不是拍了几部戏,都是跟古董有关的吗?所以接触了一些相关知识,感觉挺有趣,于是有空就看一看。
不过,我这连三脚猫功夫都算不上,看不准。”
许晴窃笑不已:“他在电视剧里面,可是大杀四方呀!”
此话一出,圆圆也忍不住笑出声来。
方醒接过那幅字,打开,典型的瘦金体。
“我看这幅字,挺像宋徽宗赵佶的笔迹,所以就忍不住买了下来。”夏雨解释。
方醒笑道:“眼光不错,看得挺准。”
“啊!这是真的?”许晴和圆圆都露出不可思议的表情。
别说她们了,就连夏雨都瞪大眼睛:“不会吧?真品?”
“仿的!”方醒。
顿时,许晴等三人无语:闹呢?
故意耍我们玩呗!
明明是仿的,还说什么眼光不错,看得挺准。
“你们这什么表情呀?仿的也分情况,也可能是古董,也值钱的呀!圆圆姐没接触过也就算了,但丫头你跟我这么久,这都不知道?”方醒白了一眼他们。
“哦!这么说,这是后世仿的,但不是现代,是这个意思吧?”夏雨立即懂了。他怎么说也算是了解过的,说开了就很容易明白。
“没错!我说眼光不错,看得挺准,可不是调侃。这幅字,仿得非常相似,恐怕宋徽宗自己看了都以为是自己写的。
而仿写这幅字的人,也是一位皇帝。”方醒说道。
“这么巧?”圆圆微微把头发往耳背撩了一下,很淑女。
方醒觉得她挺漂亮的,附和自己的审美观。
“这哪能说是巧?金章宗没听说过吧?”
三人齐齐摇头。
“没听过也不奇怪,金朝第六位皇帝。虽然是金朝的皇帝,但很敬仰汉文化,习汉字,通汉学,精音律,书法学宋徽宗,笔迹酷似,以致后人难分彼此。
他临摹宋徽宗的笔迹,从古到今,可是骗了不少后人。”
最出名的,就是现藏大英博物馆的顾恺之《女史箴图》古摹本,图卷左端书有《女史箴》一则,明清以来诸画谱均认定为徽宗手书,后来经过外山军治氏仔细辨识,才确认它出自完颜璟之手。
接着,方醒从多方面分析,指出这幅字是金章宗临摹的,有理有据,条理清晰,让人听得心旷神怡,直呼666。
“你两千元入手,捡大漏啦!这幅字,怎么说也值二十万以上。”
夏雨听完很高兴,能捡漏,谁不高兴呀!
几十万对他来说,不算什么,毕竟年收入过千万的人。然而,这就跟自己中了彩票一样,心情是完全不一样的。
“皇帝临摹另一位皇帝的,感觉挺有意思。”圆圆托着腮帮说道。
按理说,都是皇帝,谁都不服谁,不会刻意去学其他皇帝的手艺。
“哈哈!历史上那么多皇帝,总会有一些奇葩的嘛!尤其是那些当皇帝不怎么行,喜欢玩艺术的。历史上多着呢!”
虽然当皇帝不怎么样,但对文化艺术的发展,确实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像后周世宗柴荣,这位精明强干的皇帝在位仅五年,但“五代第一明君”一边忙着理家治国,一边开疆扩土,百忙之中还不忘搞点自己的小爱好——烧造瓷器。
柴窑就是他搞出来的,号称中国历代“诸窑之冠”,中国古代窑工素有“片柴值千金”的说法。
以前,大家以为柴窑瓷器都失传了。后来在日本发现一件,但也被能得到公认。前几个月,系统奖励了几件给方醒,大家终于才看到柴窑瓷器的真容。
南唐后主李煜,如果不做皇帝,以他在文化界的建树,一生应该是辉煌的,艺术成就更是了得。精于书画,谙于音律,工于诗文,词尤为五代之冠,被称为“千古词帝”。
宋徽宗赵佶创造出瘦金体,绘画也非常了得,可谓是一代艺术家。
明宣宗朱瞻基喜玩香炉,就搞出了大名鼎鼎的宣德炉。
明景泰帝朱祁钰大爱景泰蓝工艺,明成化帝弄出名震后世的斗彩鸡缸杯等等。
这些皇帝,都在艺术上搞出了自己的成绩,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中华艺术文化如此璀璨,真少不了他们的功劳。
至于其他的功和过,暂且不说,一码归一码。
圆圆打量着屋子的内部,忍不住问:“这里的都是古董吗?”
许晴代为回答:“基本上是吧!我们坐的椅子,茶几、茶杯,那些花瓶等等。”
圆圆一脸惊讶,小心翼翼地拿起一个杯子:“要是我,我就不舍的拿出来用,摔坏了要心疼死。”
许晴也赞成:“就是,像这个杯子,一百多万呢!”
夏雨一听,连忙认真看了那些杯子,大吃一惊:“一整套的花神杯?我的天!”
他也听说过花神杯的大名,十二花神杯以十二只瓷杯为一套,每只杯上按一年十二个月中的某月各绘一种应时花卉,指代历史上的著名女性,并题上相应的诗句。
“一个杯子一百多万?”圆圆立即放了回去。
“这不夸张,我听说,前两年拍卖了一套,成交价三千多万呢!一套就十二个杯子,平均下来,可是两百多万呀!”夏雨惊叹道。
由于薄如脱胎的杯体,花神杯的烧制极其困难,成品率极低,且十分容易破损,故此后的各朝均只见有个别月份的杯子零星出现,成套完整保存者堪称旷世奇珍。
好家伙!
圆圆暗暗咋舌,一套杯子就三千多万,这一个厅的东西,不得一个亿起步?
不愧是大收藏家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