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宗早有改革田税的心思,这一点,朝中很多重臣都看的明白。只是有人看的明白,却装的糊涂,其中的杰出代表,就是霍家的老首辅,霍君实。而有的人看的明白,却做的糊涂,这个代表,就非张鑫莫属了。
会试榜单一出,张鑫这个主考官,自然就是很多考生的座师,门庭若市,家里客人和弟子,皆是来往不绝。
文人们聚在一起,吃了些酒,吟诗作对之余,还抱有一腔爱国之心,自然有人就要谈及国事了。美人在怀,美酒在手,再谈谈国事,指点江山,文人的人生理想,也差不多实现个九成了。
谈及国事,自然有人提及赋税一事,据说张鑫当时吃了些酒,口气颇大地告诉众人,殿试必定要考赋税,让弟子们回去,好好准备。哪里都有刺头,弟子里面自然也有人不信服,反问了几句,据说张鑫还口出狂言,表示他想的事情,就是皇上想的事情,哪里容得下小小儒生质问于他。
之后,肃宗召了张鑫,还有礼部和国子监的官员进宫,讨论了赋税一事。
若是张鑫并没有参与殿试考题的讨论,即使他在酒宴上口出狂言,肃宗顶多心里记他一笔,擅自揣测上意,居心不轨,日后不可重用。
可是偏偏,张鑫刚好参加了殿试考题的讨论,肃宗回想起张鑫在宫里说的一言一语,都和酒宴上的狂言狂语对的上好。看起来,是肃宗想改革赋税,实际上,却是张鑫引着他,一路走到了张鑫想要的结果。
作为帝王的人,自尊心向来都是最强的。眼下自己分明被张鑫牵着鼻子走了一圈,肃宗心里,如何耐的下这股子火气。过了两天,肃宗就下了饬令,把张鑫最看重的翰林院位置给撤了,又把他的清贵名声毁了个精光。
这事到了这里,京城众人也都明白了,的确是张鑫狂妄自大,言语上犯了大忌。只是,这些个酒宴上的话,如何传到了皇上耳中。要知道,能参加张鑫酒宴的,多半是他的私交好友,至亲至信的弟子。众人猜测,要么是张鑫的好友弟子出卖了他,要么就是酒宴当天,张府上藏了锦衣卫的人。思及锦衣卫的办事风格,众人感慨之余,更是约束自家子弟,切莫妄言。更有人家,直接就关了子弟在家读书,不许吃酒,更不许聚会。
等众人查明真相的时候,张鑫也听说了此事。只是作为酒宴上口吐狂言的当事人,张鑫却一点儿也不记得,自己什么时候说过这么狂妄自大的话。他年轻的时候,是有几分疏狂,可是进了翰林院之后,他处处小心,绝对不多说一个字,更不会对人谈及皇帝。
如何这次吃了酒,就传出这么些狂言狂语来了。而且,张鑫怎么都想不起来,自己究竟是何时说了这事。
这个事情,张鑫想不明白,如意郡主府的长史马文远,却是十分清楚。
这些个狂言狂语,自然不是张鑫说的。
可是,马文远却有无数种方法,把这些话,按在张鑫的头上。
会试之后,张鑫的家中,办了无数的酒宴,张鑫自然喝了不少的酒,可是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作为一个混迹官场多年的人来说,张鑫心中是很有数的。只是,有些话,张鑫没有说,很多人都觉得,是他说的。
每次酒宴,马文远就要让人传一句话,张鑫的弟子门生听了,总要讨论一二,赋税之事,本就是要进官场的人,都要关注的事情。一讨论,总有人引用恩师张鑫的言论来支持自己的看法。至于这些言论,是不是张鑫亲口说的,就不得而知了。
这些个话传来传去,最后就总结成两句,一句就是,张鑫说了,皇上要动赋税。第二句就是,张鑫说了,殿试要考赋税。
锦衣卫的人,的确没有亲口听到张鑫说出这两句话。可是,老虎还有打盹的时候,张鑫又不是最当权的官员,锦衣卫并没有时时刻刻盯着他。没听见这么两句话,也很正常。而张鑫的弟子门生,很多人都知道张鑫说了这么两句话。这样一来,这些话不是真的,也成了真的。
王锦鹏知道之后,必定要告诉肃宗。而肃宗知道以后,必定怒不可遏。帝王之尊,如何容得下张鑫这样的自作聪明。锦衣卫明察暗访,得出的结论,就是张鑫必定说了这两句话,因为他的门生故旧,亲朋好友,很多人都听说了这两句话。
肃宗大怒,一口气撸掉了几个张鑫一派的官员,王叔平的几个弟子,自然也大受波折。很多人努力了多年,就等着时机一到,往上爬的。被张鑫这么一连累,失去圣心,前途一片晦暗。而今年新进的贡士,投在张鑫门下的那一批人,也跟着倒了大霉。还没入朝为官,却在皇帝心中留下了坏印象,日后只怕也没什么前程了。
张鑫一事,波及范围极广,虽然没有人入狱,虽然没有人被杀,可是王叔平一派的势力,经了此事,元气大伤。
王叔平一派的人,损失有多大,对张鑫就有多痛恨。除去王派人马,京城里面最怒火攻心的,就是五皇子周琋。夺嫡的三位皇子之中,太子最名正言顺,却是势力最薄弱的一派。而五皇子虽然最年少,却是实力最强的一派。
如果说三皇子拉拢了一些文官,那么五皇子,就得了文武两派不少官员的心。他母亲淑妃沈薇,就是安定侯兼户部尚书沈允的女儿。沈家原先握着河间一带的军权,自沈允之后,又握了大楚一朝的财政,权势极盛。而沈允的妻子,也就是淑妃的母亲,正是王叔平的女儿。有王氏坐镇,五皇子和王叔平一派的人马,本就十分亲近。
这次张鑫的事情一出,五皇子突然就被人断了一边臂膀,心中的恨意,自然是滔天不绝。他外祖父这般精明,他外祖母这般筹谋,谁想一切都毁在了张鑫这个蠢物手中。
会试榜单一出,张鑫这个主考官,自然就是很多考生的座师,门庭若市,家里客人和弟子,皆是来往不绝。
文人们聚在一起,吃了些酒,吟诗作对之余,还抱有一腔爱国之心,自然有人就要谈及国事了。美人在怀,美酒在手,再谈谈国事,指点江山,文人的人生理想,也差不多实现个九成了。
谈及国事,自然有人提及赋税一事,据说张鑫当时吃了些酒,口气颇大地告诉众人,殿试必定要考赋税,让弟子们回去,好好准备。哪里都有刺头,弟子里面自然也有人不信服,反问了几句,据说张鑫还口出狂言,表示他想的事情,就是皇上想的事情,哪里容得下小小儒生质问于他。
之后,肃宗召了张鑫,还有礼部和国子监的官员进宫,讨论了赋税一事。
若是张鑫并没有参与殿试考题的讨论,即使他在酒宴上口出狂言,肃宗顶多心里记他一笔,擅自揣测上意,居心不轨,日后不可重用。
可是偏偏,张鑫刚好参加了殿试考题的讨论,肃宗回想起张鑫在宫里说的一言一语,都和酒宴上的狂言狂语对的上好。看起来,是肃宗想改革赋税,实际上,却是张鑫引着他,一路走到了张鑫想要的结果。
作为帝王的人,自尊心向来都是最强的。眼下自己分明被张鑫牵着鼻子走了一圈,肃宗心里,如何耐的下这股子火气。过了两天,肃宗就下了饬令,把张鑫最看重的翰林院位置给撤了,又把他的清贵名声毁了个精光。
这事到了这里,京城众人也都明白了,的确是张鑫狂妄自大,言语上犯了大忌。只是,这些个酒宴上的话,如何传到了皇上耳中。要知道,能参加张鑫酒宴的,多半是他的私交好友,至亲至信的弟子。众人猜测,要么是张鑫的好友弟子出卖了他,要么就是酒宴当天,张府上藏了锦衣卫的人。思及锦衣卫的办事风格,众人感慨之余,更是约束自家子弟,切莫妄言。更有人家,直接就关了子弟在家读书,不许吃酒,更不许聚会。
等众人查明真相的时候,张鑫也听说了此事。只是作为酒宴上口吐狂言的当事人,张鑫却一点儿也不记得,自己什么时候说过这么狂妄自大的话。他年轻的时候,是有几分疏狂,可是进了翰林院之后,他处处小心,绝对不多说一个字,更不会对人谈及皇帝。
如何这次吃了酒,就传出这么些狂言狂语来了。而且,张鑫怎么都想不起来,自己究竟是何时说了这事。
这个事情,张鑫想不明白,如意郡主府的长史马文远,却是十分清楚。
这些个狂言狂语,自然不是张鑫说的。
可是,马文远却有无数种方法,把这些话,按在张鑫的头上。
会试之后,张鑫的家中,办了无数的酒宴,张鑫自然喝了不少的酒,可是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作为一个混迹官场多年的人来说,张鑫心中是很有数的。只是,有些话,张鑫没有说,很多人都觉得,是他说的。
每次酒宴,马文远就要让人传一句话,张鑫的弟子门生听了,总要讨论一二,赋税之事,本就是要进官场的人,都要关注的事情。一讨论,总有人引用恩师张鑫的言论来支持自己的看法。至于这些言论,是不是张鑫亲口说的,就不得而知了。
这些个话传来传去,最后就总结成两句,一句就是,张鑫说了,皇上要动赋税。第二句就是,张鑫说了,殿试要考赋税。
锦衣卫的人,的确没有亲口听到张鑫说出这两句话。可是,老虎还有打盹的时候,张鑫又不是最当权的官员,锦衣卫并没有时时刻刻盯着他。没听见这么两句话,也很正常。而张鑫的弟子门生,很多人都知道张鑫说了这么两句话。这样一来,这些话不是真的,也成了真的。
王锦鹏知道之后,必定要告诉肃宗。而肃宗知道以后,必定怒不可遏。帝王之尊,如何容得下张鑫这样的自作聪明。锦衣卫明察暗访,得出的结论,就是张鑫必定说了这两句话,因为他的门生故旧,亲朋好友,很多人都听说了这两句话。
肃宗大怒,一口气撸掉了几个张鑫一派的官员,王叔平的几个弟子,自然也大受波折。很多人努力了多年,就等着时机一到,往上爬的。被张鑫这么一连累,失去圣心,前途一片晦暗。而今年新进的贡士,投在张鑫门下的那一批人,也跟着倒了大霉。还没入朝为官,却在皇帝心中留下了坏印象,日后只怕也没什么前程了。
张鑫一事,波及范围极广,虽然没有人入狱,虽然没有人被杀,可是王叔平一派的势力,经了此事,元气大伤。
王叔平一派的人,损失有多大,对张鑫就有多痛恨。除去王派人马,京城里面最怒火攻心的,就是五皇子周琋。夺嫡的三位皇子之中,太子最名正言顺,却是势力最薄弱的一派。而五皇子虽然最年少,却是实力最强的一派。
如果说三皇子拉拢了一些文官,那么五皇子,就得了文武两派不少官员的心。他母亲淑妃沈薇,就是安定侯兼户部尚书沈允的女儿。沈家原先握着河间一带的军权,自沈允之后,又握了大楚一朝的财政,权势极盛。而沈允的妻子,也就是淑妃的母亲,正是王叔平的女儿。有王氏坐镇,五皇子和王叔平一派的人马,本就十分亲近。
这次张鑫的事情一出,五皇子突然就被人断了一边臂膀,心中的恨意,自然是滔天不绝。他外祖父这般精明,他外祖母这般筹谋,谁想一切都毁在了张鑫这个蠢物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