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虽然不明白少爷为何如此吩咐,安梅还是应了。
    水温稍微有些烫,但是更加的舒服,厉景琛舒展了身体在水中闭上了眼睛,左手更是浸泡在水中,被打过的地方火辣辣的疼,在宫中给十皇子当伴读的五天来,他多则被打十下、少则一天也要被打上五下,一旦祁承轩回答错误、或者回答的不好,受罚的就都是厉景琛。
    厉景琛皱眉,祁承轩脾性恶劣的很,有时候就故意装作不知道,害他受罚,当然,所有的错误都是祁承轩故意犯的,只是有些时候犯的很拙劣,故意让厉景琛看出来,看厉景琛受罚了,还会朝着他眨眨眼。有了这么一个脾气古怪恶劣的主子,厉景琛觉得生活好黑暗。
    “唉。”
    皇子读书并不是外人想象的那么悠闲,东书房每天的上课时间都很早,五更(寅时,三到五点)刚过,天还全黑着,皇子们就要打着灯笼到东书房上学,上午文课,修习四书五经、诸子学问等,中午由侍卫送来饭食,老师和皇子分桌而食后有半个时辰的休息时间,休息后便开始了下午的武课,到校场学习武功骑射,一直到下午的黄昏时分,方始完成一天的学业。风雨无阻,寒暑不歇,要比普通人家的孩子还要辛苦百倍。
    由此,作为伴读就更加的辛苦,差不多寅时初刻就要起床梳洗,在皇子们到达东书房时候等候在书房内。伴读说来好听,其实并不只是伴读,充当的也是皇子们的小厮,端茶倒水、提包拎箱都是他们来做,当然也有小太监们帮忙,但是书房内不允许闲杂人等的进入,就只能是伴读们伺候了。
    遇到好点儿的主子还轻快些,遇到那些脾性古怪、刁钻的,就有的苦了。恰好,祁承轩就是后者,今日更是让厉景琛一定要早早的去了东书房,还交代了一定要比任何人都要早,厉景琛只能够比往日更是早了两刻钟起床,天黑沉沉的,压得他想要缩进衣服里睡回笼觉。
    被清早带着寒意的风一吹,厉景琛哆嗦了一下,彻底的失去了睡意,跟在包大通的身后慢慢吞吞的往里面走着。自从第一日后,每一天都是包大通候在宫门口等着厉景琛,带他进去。厉景琛看了一眼包大通,也不知十皇子用了什么法子收了这个人,还使得包大通心甘情愿的跟着他,说不定是血腥的恐怖吧,想到这个,就想到那日躺倒在地上脑袋开花的小火者,祁承轩的冷血由来已久啊!
    “厉校尉里面请。”不知不觉东书房就到了,此刻除了晨起伺候的太监、宫女,四周都静悄悄的。
    厉景琛拱手,“多谢小公公引路。”
    “使不得,使不得,都是奴应该做的。”包大通避过去,摇着手说道:“校尉进去吧,十皇子等着呢!”
    “嗯!”厉景琛整理了一下身上的衣衫就走了进去,就看到昏暗的书房里头一个黑黑的影子,看起来鬼鬼祟祟。厉景琛警惕起来,迈进去的脚又缩了回来,宫中肮脏事儿多的是,他可不想因此被卷进去。
    怎知,那个鬼祟的黑影看到了厉景琛,一双眼睛在黑暗中更显明亮,黑影不悦的说道:“躲着做啥,进来。”
    一听,是十皇子的声音,厉景琛就皱了眉头,也不知他如此鬼祟是做什么!心中叹息,他现在和祁承轩就是一条绳子上的蚂蚱,祁承轩无论做什么,他都是有份儿的。
    厉景琛走进去正要行礼,被祁承轩不耐烦的挥手打断,“到门口守着,要是有人来了,就咳一声。”
    “……是。”厉景琛无奈的又走到门口,观察着是否有人过来,同时也不忘看里面祁承轩究竟在做什么。
    皇子们读书笔墨纸砚都是直接放在书房内的,并不像伴读还要随身带着,此刻就见到祁承轩来到七皇子祁珺池的桌边,拿起七皇子新得来的端砚翻开了一番,随后放下,只听黑暗中传来嗤笑和轻微的嘟哝声,“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嘛!”
    厉景琛微愕,没有想到祁承轩花了这么一番功夫,就是为了看一块端砚。昨日祁珺池带来了一块皇帝赏他的端砚来,虽并没有炫耀什么,但言语姿态上透露出的高傲无法让人忽视,特别是在课间休息时挑起的话题,总是和砚台有关。要说七皇子的这方端砚的确了得,听说是前朝大文豪的所有物,其体重轻,质刚柔,摸上去寂寞无纤响,按之如小儿肌肤,温软嫩却不滑手,研墨特别易发,加之端砚上的纹路雕刻绮丽,技艺巧夺天空,一看就不是凡物,能够得到这么一方砚台,可见皇上对七皇子的宠爱。也不知,这么好的一方砚台,七皇子为何没有带回去而是放在了书房里头。
    眉头微皱,厉景琛想到七皇子祁珺池是淑妃梁氏的儿子,梁氏是晟国公的嫡女,亦即府中大房妾侍梁氏的同族姐姐,他还有一个妹妹,那就是孝漓公主。
    还待继续思虑下去,厉景琛就被祁承轩扯了一下,不耐烦的说道:“发什么呆,还不快走,等他们来得差不多了再进去。”
    被祁承轩扯着,厉景琛不得不加快步子走着,心中好笑,就是为了看一块砚台折腾这么多,但也有些为祁承轩心疼,不受宠的皇子和世家里头不受宠的庶子没什么两样,甚至过的更加不好。
    到了一个拐角,两个人藏了起来,祁承轩抱着胳臂靠在墙上闭目养神,厉景琛见他没有什么事,也就微阖着眼睛,四周安静微凉,二人静候着时间的到来。
    “喂,你家不是挺有钱,明儿也给我弄一块那样的端砚来。”祁承轩突然开口,语气满不在乎的。
    厉景琛嘴角抽搐,开口就要一块前朝有名的古董砚台来,他怎么不去抢的。这些话,厉景琛不敢说,也就按捺下性子对着祁承轩解释,“殿下,七皇子的端砚是前朝古物,十分难得,微臣家小业小,弄不来这样的东西。”
    “哦,原来这样啊。”祁承轩貌似恍然大悟,当厉景琛以为他放弃这个念头的时候,他又说道:
    “那就给我弄块上好的端砚来,这应该能够做到吧?”
    口气听起来像是在商量,实则根本不是那么一回事儿。在祁承轩斜眯的眼睛注视下,厉景琛只能够说道:“这个臣可以弄到,明日就给殿下带来。”
    “嗯,这就是了。时间到了,走吧!”说完就率先往前走了。
    厉景琛恨得磨牙,谁说十皇子可怜的了,他要收回自己话,上好的端砚库房中还有一块,还是娘亲的嫁妆,唉,只能够拿出来了。厉景琛咬牙切齿,殊不知走在前面的祁承轩翘起了嘴角,有恶趣味成功的兴味、有条件得到满足的喜悦,看起来尤为惑人。
    作者有话要说:  天啊,我竟然又晕车了,昨天好难受,就没有更新,哭泣
    注:
    1关于皇子读书的规定,参考于清朝皇子读书,不是自创。
    2端砚的讲诉来自于百度百科,端砚乃我国四大名砚,“其材料取于广东肇庆高要县东南端溪之烂河山(又称斧柯山)因其体重而轻,质刚而柔,摸之寂寞无纤响,按之如小儿肌肤,温软嫩而不滑且有不损毫,宜发墨的特点。自唐代问世以来,端砚便颇受文人学士青睐。加上纹理绮丽,各具名目,加工技艺亦愈纷繁,地位越来越高,以致升到我国石砚之首,长盛不衰。”
    ☆、第二二章:七皇子池、砚台破碎(补全)
    回到东书房的时候,书房内已经来了不少人,厉景琛跟在变得木讷呆板的祁承轩身后走到了位于角落里的位置,将书箱内的笔墨纸砚和书籍拿出来后就开始了温故昨日一日学到的内容,厉景琛就算是有一世经历的所知所学依然不敢托大,反而比过往更加的认真努力,这也让他发现了过去自己的不足之处。
    给皇子们上课的都是朝中的有能之士或者当世大儒,他们的见识学问当然不是其他普通的夫子可以比拟的,所教授的东西让厉景琛十分的感兴趣,学起来更加的认真。
    与厉景琛的用功不同,祁承轩只是撑着脑袋呆呆的看着窗外的天空,寅时后的天空看似黑暗却格外的清朗干净,带着晨起的寒意让人格外的振奋精神,祁承轩仿佛看痴了,外表看起来就更加的呆滞,这也符合他展现在别人眼中的形象。
    小小的角落内,祁承轩和厉景琛都是安静的,安静的发呆、安静的看书,他们一向如此,初始还有人偷偷的打量这两个人一眼,毕竟十皇子的呆愣、厉景琛父亲的罪臣身份都是京中有名的。久而久之看多了也就失了兴趣,他们自有自己的热闹。
    来的最晚的是七皇子祁珺池,十五岁的少年郎正是长身体的时候,看起来瘦高瘦高的,如果厉景琛仔细的看七皇子会发现他的眉目间有着诡异的熟悉感,只是厉景琛的目光从来没有在七皇子的身上停留过超过片刻,至此都没有发现。
    祁珺池的母妃是容德淑贤四位大妃之一的淑妃,淑妃深受皇上宠爱,诞下一男一女两个孩子,不说祁珺池得到皇帝的偏疼,淑妃所生的小皇女更是惹得陛下抱不离手,疼爱至骨,出生不久就得到陛下赐封,是那么多公主中唯一一个出生不满三岁便得封公主的皇女,淑妃更是有些母凭女贵,地位仅次于皇后与玉贵妃。
    据宫中小道消息称,陛下抱着孝漓公主的时候,曾小声的说道,孝漓真像我们的孩子,她长得很像你。
    此小道消息是否可信不得而知,但在宫中小宫女小太监中流传甚广,甚至有人说皇上为何宠爱淑妃是因为淑妃肖似皇上心中的佳人,而孝漓公主就是像那个人。但这个小道消息也就在私底下传传,要是传进了主子们的耳中,可得要扒了一层皮的。
    当然这些都是外话,此刻东书房内因为七皇子祁珺池的到来顿时变得安静,虽然都是龙子皇孙,但也有高低之别,像众位皇子中年龄最长的七皇子祁珺池就是其中身份最高贵的,不仅仅是母亲的地位高,也有他得到皇帝偏疼有关,说不定一等成年就会被封王,身份自是不同。
    大齐朝男子十八岁成年行冠礼,自此便可娶妻纳妾,成年的皇子更是要进入前朝参与政事,而十五岁的祁珺池还有三岁便可成年。
    祁珺池对着大家笑了笑,就坐到了靠前的位置里,他的伴读此刻已经早早的站在那儿等候,行礼过后小心翼翼的坐到了祁珺池身侧的位置上,只坐了稍许的位置,看起来随时都会掉下去一样。伴读有些紧张,双手不安的抓在一起,因为用力指骨泛白,指甲掐进了肉里,出现了弯月痕的凹陷,但伴读仿佛不知道疼一般,依然牢牢的抓着没有松开。
    祁珺池未发现自己伴读的异常,如往常一般打开了书册开始温书,看到不懂或者有收获的地方就拿了笔沾了墨汁圈点出来,要想长久的得到父皇的宠爱,光靠聪明伶俐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拿出一番本事来。看得太过入神,手中的湖笔用力的戳到砚台上也不自知,只听咔嗒一声,有什么东西落在了地上发出清脆的声音,声音不大,但引得伴读狠狠的哆嗦了一下,随即抿紧了嘴努力恢复正常。
    声音祁珺池也听到了,皱起了眉头,他抬眼看了一眼,这一看了不得,父皇送给他的古物端砚竟然出现了一个缺口,使得一方好砚立刻变成了残缺品,一下子少了灵气,变成了凡物一般。
    认真看书和用功看天的厉景琛和祁承轩是被书房内的呵斥声吵醒的,循声望去,正是七皇子在训斥他的伴读。
    “让你好好保管砚台,你就是这么保管的吗?”七皇子不顾砚台上的黑色墨汁拿在手中,黑墨染了一手。甩动的时候,墨点飞溅,伴读的身上已经黑乌。
    “殿下,不是我弄的,我研好磨后还是好好的,回来后也没有碰过砚台,所以砚台怎么坏的我并不知晓。”伴读抿着嘴,因为七皇子像对待下人一般待他心里面有些不忿,虽说他父亲官位不显,却也有建安侯的爵位,是京中清贵一流,很有几分才学。七皇子像是训斥下人一般训斥他,让伴读十分的不满。
    祁珺池并未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有什么不对,反而冷哼一声,“还敢狡辩,我的东西一向是你保管,如今出了差错就是你保管不得力,理当受到责罚,而不是开口狡辩,我不过是开口说了你几句,你就不满起来。你父母就是这般教导你伺候皇子的吗?谁给你的胆子,让你顶撞皇子的!哼哼,建安侯难道不想要他的爵位了吗?”
    伴读的手垂在身侧握得极紧,垂着头咬着牙不敢吭声。
    恰在此时,不知道是何人小声的嘀咕了一句,“刚才十皇子经过这里的。”
    厉景琛皱眉,好像在哪里听到过这个声音。
    伴读一听,就像是找到了挨骂的理由,立刻目光灼灼的看向了角落内的祁承轩,厉景琛顺带着被关照了一下。
    厉景琛飞快的扫了一眼祁承轩,初初听到七皇子的砚台坏了之后,厉景琛就在怀疑,是不是祁承轩做的,毕竟他抓着七皇子的砚台研究了一段时间,可是复一思量又觉不对,祁承轩残暴、性情无端了一些,但绝不是喜好做阴私不入流手段的人,所以厉景琛选择相信祁承轩。只是被人怀疑,他或多或少想要知道此刻祁承轩的表情是如何的?
    只见祁承轩呆呆的收回看天的目光,仿佛才注意到祁珺池他们的目光,讷讷的开口,“七皇兄,找我吗?可是我不想离开这里。”
    祁承轩如此一说,大家恍然,忘记了他们这位兄弟/殿下是个奇怪的人,一旦坐到位置上就不挪窝的人。那么刚才开口的人其心就值得思量了,大概那人才是真正打碎砚台的人,提到十皇子只不过是为了推卸自己的责任罢了。
    自以为了解祁承轩的众人控制得好的只是移开了目光继续做起了自己的事情,控制得不好的露出了轻蔑的表情,只是这些人收敛的很好,神情中的轻蔑转瞬即逝。在外人的眼中,祁承轩讷讷的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微微有些胆怯的凑到厉景琛身边,小声的询问,“怀疑我,吗?”但事实却非如此,凑到厉景琛耳边的祁承轩淡淡的问道,虽然是疑问的句子,还为此加了一个语气词,但祁承轩的口气却是肯定的,平淡的让人有些害怕,带着拿石头砸人的淡漠。
    厉景琛垂着眼,翻了一页书页,用着同样淡然的语气说道:“殿下是个正大光明的人,不会做这种事情。”按照厉景琛的理解,要是祁承轩存心要弄坏砚台,肯定会当着七皇子的面弄坏,还让七皇子吃哑巴亏,这才符合祁承轩恶劣的脾气。退一万步讲,真的是祁承轩先头弄坏的,他也不会摆成没坏的样子,而是会明目张胆的放在那里,让来的人一样就看到砚台坏掉了,之后站在一边看好戏。
    也不知道是厉景琛哪一点取悦了祁承轩,祁承轩扯了扯嘴角算是露出一个笑容,“嗯,我就是坦荡磊落的君子。”还肯定的点点头。
    “……”厉景琛扭头,无法直视祁承轩的脸。
    祁承轩轻飘飘的话就洗清了自己的嫌疑,未让此事牵涉到自己,但七皇子那儿并未因此而停下,祁珺池拿着砚台环视四周,眯着眼睛思量着究竟是谁才是弄坏自己砚台的真凶,砚台乃父皇赏赐,平白弄坏了那也是对父皇的不敬。

章节目录

嫡子策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祈幽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祈幽并收藏嫡子策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