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师道点名叫几军指挥使来讲《火器在山地战中的应用》以及《如何在山地战中克制火器》。
这题目挺大,足足讲了小半个时辰。
林玄礼听的连连点头,有些欢喜。
[乾顺手里虽然没有火器,也没有制作方式,但他肯定掌握了数据,研究透了。 ]
[没有火器研究如何反制就等于是闭门造车。]
[但是这指挥使说得对,那是山,重型火炮难以在山路上行进,军队没法抬着发射火箭的床弩满山跑。现在的山路也不算什么正经山路,敌人容易躲藏,更容易设下滚木礌石的陷阱。万一被他们俘获了火器,朕就他娘的亏大了。]
[六哥:冷静啊礼子,决不能让李乾顺得意的唱《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这首歌。]
[呸呸呸,不吉利。]
一直讲到西夏山势地形、河流城寨、运粮路途、存储粮草容易被破坏,后续补给困难会导致当年五路伐夏的悲剧重演……
姚雄试图说的婉转一点:“官家,这西夏境内的山,未经修建的多。山上可没有青石小路、铁索栏杆。山上道路崎岖,半个月没人走过的地方,那小路就被肆意生长的树枝野草覆盖住,非本地人绝不知道。有些地方牵着马,马都上不去,官家,大宋的火器虽好……”
但是很难搬到山上!也很难运用在狭窄崎岖的山路上,从下往上的射程和在平地上的射程不一样,这个试过了,距离几乎能缩短一半以上,而且缺乏实战训练。
林玄礼微微皱眉:“山路崎岖,西夏人在这样崎岖的山路上设伏么?伏击谁?山与山之间没有大路?商旅们惯用的商路?”
姚雄只好举例说明。
种师道凝重的说:“以上这些问题,并非决定性的因素。官家,最重要的是,李乾顺在西夏境内竟然算是个贤明的君王,现在这些西夏人也宁愿为其效死力。官家虽有仁君之名,但西夏境内不曾传诵官家的美名,有道是‘天雨虽宽不润无根之草;佛法虽广不度无缘之人’,官家广施恩慧,也不曾有一分一毫落在党项人身上,反而是李乾顺待他们宽厚仁慈、节俭朴素,唯才是举。对于李乾顺来说,人心可用。
对西夏人来说,大宋是不义之师,他们虽然不敢做什么,但一定不肯顺服,要镇压以十万计的、不顺服的百姓,需要分兵数万。大宋可以号称三十万兵马,但算上官家带来的三万骑兵,总共十五万军队。”
[深受西夏人爱戴的李乾顺…真特么恶心。]
[李乾顺就不能压迫盘剥一下西夏人吗……]
[他大概也知道,如果不做个明君,就要亡国。靠。]
种师道总结道:“官家若要战胜西夏,侵吞土地,不难,要想彻底灭掉西夏,难。汉武帝坐拥精兵猛将,也没能灭了匈奴。恕臣力有不及,不能为官家分忧解难。”
各军指挥使们纷纷表示赞同。
林玄礼叹了口气:“继续说。”
种师道在地图上指指画画:“官家要教训李乾顺,臣以为可以,而且不难。他派了三四个奸细,臣等出兵为官家夺取他三四个大城,给李乾顺以重创,又不必深入腹地,不会逼的他逃窜。虽不能消官家心头之恨,但这样的成本最低,又可以宣扬李乾顺的罪行,令西夏百姓悉知。”
魏季礼在旁边突然开口:“官家,您还记得六国论吗?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大宋雄兵三十万陈列边境,宗主国问罪于臣属国,臣以为不必发兵征讨,可以令西夏王割让城池赔罪,以消官家心头之恨。”
作者有话要说: 昨天在晚上十点之前都没写出来,就纠结于打不打,输不输的问题…等我想明白也太晚了!!困死_(:з”∠)_
第197章 派人出使西夏(虫)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魏季礼,提出了一个逼迫西夏割让城池赔礼道歉的美好建议。
这可以给西夏一个十足的教训,一次稳准狠的羞辱,又能避免任何危机,就算大伙费尽全力也没能拦住官家想要御驾亲征的心,这个战略计划也能保证官家安然无恙。打打边关的城池是不会有危险的!
种师道连连鼓掌:“魏相公妙计啊!”
众人纷纷附和:“真妙!”
“正该如此,大宋乃是□□上国,岂能轻易灭掉一个臣属国。”
“诛其罪,吊其民,如时雨降,民大悦。官家且耐心些,等到李乾顺老迈昏庸,西夏百姓民不聊生时,大宋自然能灭了西夏。”
“魏相公真乃辅国之臣。”
不想打仗的指挥使:“真是上兵伐谋,不战而屈人之兵。”
魏季礼矜持的点点头,颇有些得意,又不好意思明说。
林玄礼沉吟了一会,说实话这样也蛮爽的,刚刚他们提出的地形、人心、民心、军力等各种问题,也确实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别说是古代,就算到了近现代史上,也有一些土地因为诸多原因没有强行收服回来。发起战争时,确实得有足够大的赢面才行,不能一时兴起。心里精分的探讨了三千字,沉静下来,问:“魏季礼,你怎么想出来的。”
魏季礼略有点尴尬,心说,因为最近在写文章骂秦始皇,指桑骂槐——官家派人出海求仙求药、官家热爱练兵和修路,官家想在度量衡方面定的更精准更微细,凡此种种,就差一个修造宫殿和收入六国佳丽,就能和秦始皇对等了。
--
这题目挺大,足足讲了小半个时辰。
林玄礼听的连连点头,有些欢喜。
[乾顺手里虽然没有火器,也没有制作方式,但他肯定掌握了数据,研究透了。 ]
[没有火器研究如何反制就等于是闭门造车。]
[但是这指挥使说得对,那是山,重型火炮难以在山路上行进,军队没法抬着发射火箭的床弩满山跑。现在的山路也不算什么正经山路,敌人容易躲藏,更容易设下滚木礌石的陷阱。万一被他们俘获了火器,朕就他娘的亏大了。]
[六哥:冷静啊礼子,决不能让李乾顺得意的唱《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这首歌。]
[呸呸呸,不吉利。]
一直讲到西夏山势地形、河流城寨、运粮路途、存储粮草容易被破坏,后续补给困难会导致当年五路伐夏的悲剧重演……
姚雄试图说的婉转一点:“官家,这西夏境内的山,未经修建的多。山上可没有青石小路、铁索栏杆。山上道路崎岖,半个月没人走过的地方,那小路就被肆意生长的树枝野草覆盖住,非本地人绝不知道。有些地方牵着马,马都上不去,官家,大宋的火器虽好……”
但是很难搬到山上!也很难运用在狭窄崎岖的山路上,从下往上的射程和在平地上的射程不一样,这个试过了,距离几乎能缩短一半以上,而且缺乏实战训练。
林玄礼微微皱眉:“山路崎岖,西夏人在这样崎岖的山路上设伏么?伏击谁?山与山之间没有大路?商旅们惯用的商路?”
姚雄只好举例说明。
种师道凝重的说:“以上这些问题,并非决定性的因素。官家,最重要的是,李乾顺在西夏境内竟然算是个贤明的君王,现在这些西夏人也宁愿为其效死力。官家虽有仁君之名,但西夏境内不曾传诵官家的美名,有道是‘天雨虽宽不润无根之草;佛法虽广不度无缘之人’,官家广施恩慧,也不曾有一分一毫落在党项人身上,反而是李乾顺待他们宽厚仁慈、节俭朴素,唯才是举。对于李乾顺来说,人心可用。
对西夏人来说,大宋是不义之师,他们虽然不敢做什么,但一定不肯顺服,要镇压以十万计的、不顺服的百姓,需要分兵数万。大宋可以号称三十万兵马,但算上官家带来的三万骑兵,总共十五万军队。”
[深受西夏人爱戴的李乾顺…真特么恶心。]
[李乾顺就不能压迫盘剥一下西夏人吗……]
[他大概也知道,如果不做个明君,就要亡国。靠。]
种师道总结道:“官家若要战胜西夏,侵吞土地,不难,要想彻底灭掉西夏,难。汉武帝坐拥精兵猛将,也没能灭了匈奴。恕臣力有不及,不能为官家分忧解难。”
各军指挥使们纷纷表示赞同。
林玄礼叹了口气:“继续说。”
种师道在地图上指指画画:“官家要教训李乾顺,臣以为可以,而且不难。他派了三四个奸细,臣等出兵为官家夺取他三四个大城,给李乾顺以重创,又不必深入腹地,不会逼的他逃窜。虽不能消官家心头之恨,但这样的成本最低,又可以宣扬李乾顺的罪行,令西夏百姓悉知。”
魏季礼在旁边突然开口:“官家,您还记得六国论吗?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大宋雄兵三十万陈列边境,宗主国问罪于臣属国,臣以为不必发兵征讨,可以令西夏王割让城池赔罪,以消官家心头之恨。”
作者有话要说: 昨天在晚上十点之前都没写出来,就纠结于打不打,输不输的问题…等我想明白也太晚了!!困死_(:з”∠)_
第197章 派人出使西夏(虫)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魏季礼,提出了一个逼迫西夏割让城池赔礼道歉的美好建议。
这可以给西夏一个十足的教训,一次稳准狠的羞辱,又能避免任何危机,就算大伙费尽全力也没能拦住官家想要御驾亲征的心,这个战略计划也能保证官家安然无恙。打打边关的城池是不会有危险的!
种师道连连鼓掌:“魏相公妙计啊!”
众人纷纷附和:“真妙!”
“正该如此,大宋乃是□□上国,岂能轻易灭掉一个臣属国。”
“诛其罪,吊其民,如时雨降,民大悦。官家且耐心些,等到李乾顺老迈昏庸,西夏百姓民不聊生时,大宋自然能灭了西夏。”
“魏相公真乃辅国之臣。”
不想打仗的指挥使:“真是上兵伐谋,不战而屈人之兵。”
魏季礼矜持的点点头,颇有些得意,又不好意思明说。
林玄礼沉吟了一会,说实话这样也蛮爽的,刚刚他们提出的地形、人心、民心、军力等各种问题,也确实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别说是古代,就算到了近现代史上,也有一些土地因为诸多原因没有强行收服回来。发起战争时,确实得有足够大的赢面才行,不能一时兴起。心里精分的探讨了三千字,沉静下来,问:“魏季礼,你怎么想出来的。”
魏季礼略有点尴尬,心说,因为最近在写文章骂秦始皇,指桑骂槐——官家派人出海求仙求药、官家热爱练兵和修路,官家想在度量衡方面定的更精准更微细,凡此种种,就差一个修造宫殿和收入六国佳丽,就能和秦始皇对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