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也别觉得吓唬吓唬就能好,在她看来,如果赵森早一年出生,能在六哥死前生出来,她现在还是个秉政的太后呢,手握实权,像是刘太后高太后一样威风八面,哪用像现在这么无聊。”
林玄礼:“想的真挺美。我跟你说,欺负孤儿寡母可是赵家传统技能。啊!”
被皇后无情肘击,吐着小舌头假装昏迷,呼的一下睡着了。
第二天一早。
林玄礼懒得出门挨冻,在屋里练完一套劈挂掌,气定神闲浑身舒展。想在房梁上挂一个吊环上去玩,可惜这个要求被集体否决,因为太像上吊。只好原地拉伸:“我那天该上朝?明天还是后天?”
王繁英穿着睡衣和兔毛拖鞋,懒洋洋的靠在椅子里,侍女捧着五尺长的头发慢慢梳理成发髻。俩人一起睡觉,头发都比平常乱一些。“今天,官家好不容易回京,就该各部官员瞻仰天颜。现在才四点多,你起得太早。”
“天一直黑着我哪知道是什么时候。先把发落官员的旨意发到中书省,让那俩依附刘后的废物滚蛋。英英你想什么呢?肾虚了吗?”
“胡说八道,只要感情深厚又配合默契是不会肾虚的,阴阳互生,可以生生不息,你快看点正经书吧。”说着就丢过去一本素女经。
赵森来问安时就看到叔叔心不在焉的吸溜羊肉臊子面,嘎吱嘎吱的吃还没变绿的腊八蒜,另一只手中握着一本书,他不仅敬佩,还觉得压力挺大:“叔叔,您手不释卷,也要保重身体。舟车劳顿之后,看书不急于一时。”
“我知道。”林玄礼挤挤眼:“看正经书当然不急于一时。”
“哦。”回宫到现在还没做作业的小宝立刻松了口气:“是古金温的小说么?已经查出来是谁了,路上没说,婶婶叫我留着消息,等您回来再说。她们在京城又出了几本书。”
“好呀,等我下朝回来召见他们。”林玄礼看看书,看看他,觉得现在还没到青少年那啥教育的年代,就气定神闲的收起书,没遮住书名就随手扔在旁边,继续吃面就蒜:“华梅,你叫人准备整套的书,给赵信奴送过去,叫他画画累了看着玩。我赐给他一套宅子,那宅子在哪儿?”
华梅如实奏报:“官家,旨意发到吏部,他们正在安排。要看赵信奴的官职,还有官家召见他的次数,再行安排。”要是常常召见,就住的近一点,小一点,别让官家等急了。要是不着急召见,那就随便安排了。
赵森吃面时偷瞄书名:啊,是这本书!只闻其名,没读过内容!
今日不是朔望大朝的日子,但官家好不容易回来了,就该是大朝会。
群臣都看到官家的气色极好,走过来的样子一身轻松,精神饱满,梳理又修剪的小胡子看起来整洁英俊,儒雅又威严,笑起来胡子翘翘的,又很亲切。皇后难得又穿了一身凤冠霞帔,盛装出席。
太子跟在官家身后,抿着嘴强忍着笑意,似乎刚听了什么极好笑的笑话。
林玄礼:“读吧。”
礼部尚书接过旨意,开始高声宣读这篇《褒奖王皇后和太子监国秉政期间配合默契,认真谨慎,干的好棒棒》的文章,这是个辞藻华丽,引经据典的骈文。
读起来朗朗上口,又慷慨大气,令人如听仙乐耳暂明。唯独有一点令相关部门觉得奇怪,中书省和翰林都没收到拟旨的命令,这是谁写的?
王繁英自己写的。
她作揖:“多谢官家夸奖,臣妾愧不敢当。”
读完这个,又读了翰林院写的《满朝官员同心协力,诸事料理的井井有条,非常好非常好》骈文。
从政事堂开始,开始禀报这三个月的季度总结,国内发生的大事,国外的大事,各地民生民情,社会事件,刑事案件,秋收之后处决的罪犯,入伍的士兵数目,民间对于官家出兵帮助辽国的舆论导向,最近风靡文坛影响力巨大的几篇散文。
眨眼睛给官家堆了三十多本他今天要看的报告,摞在一起足有二尺高。
苏辙又替哥哥递交了因病致仕的辞呈:“家兄苏轼感年官家厚爱,情愿以死报答圣恩,但他缠绵病榻,实不愿尸位素餐,占据丞相的位置,阻碍后进之人。苏轼辞去官职,安心休养,参禅打坐。”
林玄礼惆怅的叹了口气:“好,呈上来。”
大庆殿的大朝会结束,林玄礼宣布:“今天中午大宴群臣,庆贺朕凯旋归来,也慰劳诸位臣工的辛苦。因为朕出门在外,宫中这次宴会没什么新菜,你们不要介意。”
移步到书房中见丞相们和枢密使,打算说些私房话。先批准了苏轼请辞的奏本:“让舍人拟旨,给苏轼加节度使衔,封太子太傅,好好夸赞他修缮的黄河,到现在没有大洪水发生,是他的功劳。”
章惇感觉自己真是老了,现在竟不觉得快意。做好心理准备,把请辞的奏本拿出来。
章楶是枢密使,知道许多内情,忧心忡忡的问:“已经过了许多天,辽国该派人来报丧了,新君即位,也应该派人来告知。官家,您觉得敖卢斡有能力平定国内叛乱吗?”
国主驾崩和新君即位这种事,必须告知其他国家。当初秘不发丧,官家配合了装作不知道,那么现在呢?
林玄礼惊觉不妙,这很反常:“是啊。”
章惇心说:这么大个事儿,还是您亲耳听说回来告诉我们的,现在您好像忘了。这像话吗?
--
林玄礼:“想的真挺美。我跟你说,欺负孤儿寡母可是赵家传统技能。啊!”
被皇后无情肘击,吐着小舌头假装昏迷,呼的一下睡着了。
第二天一早。
林玄礼懒得出门挨冻,在屋里练完一套劈挂掌,气定神闲浑身舒展。想在房梁上挂一个吊环上去玩,可惜这个要求被集体否决,因为太像上吊。只好原地拉伸:“我那天该上朝?明天还是后天?”
王繁英穿着睡衣和兔毛拖鞋,懒洋洋的靠在椅子里,侍女捧着五尺长的头发慢慢梳理成发髻。俩人一起睡觉,头发都比平常乱一些。“今天,官家好不容易回京,就该各部官员瞻仰天颜。现在才四点多,你起得太早。”
“天一直黑着我哪知道是什么时候。先把发落官员的旨意发到中书省,让那俩依附刘后的废物滚蛋。英英你想什么呢?肾虚了吗?”
“胡说八道,只要感情深厚又配合默契是不会肾虚的,阴阳互生,可以生生不息,你快看点正经书吧。”说着就丢过去一本素女经。
赵森来问安时就看到叔叔心不在焉的吸溜羊肉臊子面,嘎吱嘎吱的吃还没变绿的腊八蒜,另一只手中握着一本书,他不仅敬佩,还觉得压力挺大:“叔叔,您手不释卷,也要保重身体。舟车劳顿之后,看书不急于一时。”
“我知道。”林玄礼挤挤眼:“看正经书当然不急于一时。”
“哦。”回宫到现在还没做作业的小宝立刻松了口气:“是古金温的小说么?已经查出来是谁了,路上没说,婶婶叫我留着消息,等您回来再说。她们在京城又出了几本书。”
“好呀,等我下朝回来召见他们。”林玄礼看看书,看看他,觉得现在还没到青少年那啥教育的年代,就气定神闲的收起书,没遮住书名就随手扔在旁边,继续吃面就蒜:“华梅,你叫人准备整套的书,给赵信奴送过去,叫他画画累了看着玩。我赐给他一套宅子,那宅子在哪儿?”
华梅如实奏报:“官家,旨意发到吏部,他们正在安排。要看赵信奴的官职,还有官家召见他的次数,再行安排。”要是常常召见,就住的近一点,小一点,别让官家等急了。要是不着急召见,那就随便安排了。
赵森吃面时偷瞄书名:啊,是这本书!只闻其名,没读过内容!
今日不是朔望大朝的日子,但官家好不容易回来了,就该是大朝会。
群臣都看到官家的气色极好,走过来的样子一身轻松,精神饱满,梳理又修剪的小胡子看起来整洁英俊,儒雅又威严,笑起来胡子翘翘的,又很亲切。皇后难得又穿了一身凤冠霞帔,盛装出席。
太子跟在官家身后,抿着嘴强忍着笑意,似乎刚听了什么极好笑的笑话。
林玄礼:“读吧。”
礼部尚书接过旨意,开始高声宣读这篇《褒奖王皇后和太子监国秉政期间配合默契,认真谨慎,干的好棒棒》的文章,这是个辞藻华丽,引经据典的骈文。
读起来朗朗上口,又慷慨大气,令人如听仙乐耳暂明。唯独有一点令相关部门觉得奇怪,中书省和翰林都没收到拟旨的命令,这是谁写的?
王繁英自己写的。
她作揖:“多谢官家夸奖,臣妾愧不敢当。”
读完这个,又读了翰林院写的《满朝官员同心协力,诸事料理的井井有条,非常好非常好》骈文。
从政事堂开始,开始禀报这三个月的季度总结,国内发生的大事,国外的大事,各地民生民情,社会事件,刑事案件,秋收之后处决的罪犯,入伍的士兵数目,民间对于官家出兵帮助辽国的舆论导向,最近风靡文坛影响力巨大的几篇散文。
眨眼睛给官家堆了三十多本他今天要看的报告,摞在一起足有二尺高。
苏辙又替哥哥递交了因病致仕的辞呈:“家兄苏轼感年官家厚爱,情愿以死报答圣恩,但他缠绵病榻,实不愿尸位素餐,占据丞相的位置,阻碍后进之人。苏轼辞去官职,安心休养,参禅打坐。”
林玄礼惆怅的叹了口气:“好,呈上来。”
大庆殿的大朝会结束,林玄礼宣布:“今天中午大宴群臣,庆贺朕凯旋归来,也慰劳诸位臣工的辛苦。因为朕出门在外,宫中这次宴会没什么新菜,你们不要介意。”
移步到书房中见丞相们和枢密使,打算说些私房话。先批准了苏轼请辞的奏本:“让舍人拟旨,给苏轼加节度使衔,封太子太傅,好好夸赞他修缮的黄河,到现在没有大洪水发生,是他的功劳。”
章惇感觉自己真是老了,现在竟不觉得快意。做好心理准备,把请辞的奏本拿出来。
章楶是枢密使,知道许多内情,忧心忡忡的问:“已经过了许多天,辽国该派人来报丧了,新君即位,也应该派人来告知。官家,您觉得敖卢斡有能力平定国内叛乱吗?”
国主驾崩和新君即位这种事,必须告知其他国家。当初秘不发丧,官家配合了装作不知道,那么现在呢?
林玄礼惊觉不妙,这很反常:“是啊。”
章惇心说:这么大个事儿,还是您亲耳听说回来告诉我们的,现在您好像忘了。这像话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