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同样是想让他唱歌,但跟路上遇到的那几个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路上遇到那五个家伙,纯粹就是找麻烦的。
而这里这群人,眼含期待,态度友好。
“那个乐器能借我一下吗?”方寒指了指边上一把风笛。
这应该是把苏格兰风笛。
算是比较有英吉利特色的乐器了。
芬森立即跑过去将风笛拿了过来,还很仔细的用桌上的湿巾擦拭了一遍。
他平时就喜欢风笛,时不时的会拿出来吹一吹。
没想到,方寒居然也会。
方寒接过风笛,稍微试了试。
音质不错。
而在场的人此时也都安静了下来,静静的等待着。
方寒深吸了一口气,然后,便吹动了起来。
风笛的声音很特别。
管乐的时空感很强,同时也像是某种历史的回音,像是从古代高原战场吹来的风。
带着些许的苍凉以及悲伤。
但它的声音并不低沉,甚至是有些明亮的。
这时,芬森整个人已经有点傻了。
方寒他吹得太好了。
甚至是完美。
他几乎从未见过有人能把风笛吹得这么好听。
即便是他在网络上看的那些所谓的风笛大师,都没有方寒吹得这么好。
同时,芬森也被吹出的节奏深深迷住了。
现场所有人的感受几乎和芬森一样,有些人甚至已经闭上了眼睛,享受着这隐隐高昂,又隐隐悲凉的风笛声。
德耶巴的目光,稍显呆滞。
他从小就喜欢说唱,后来也一直玩的是说唱。
在他内心深处,他甚至觉得说唱才是音乐的最终形式,因为自由,因为无拘无束。
可此时,他的这种认知,正在快速的消弭。
他从来没有听说过风笛这种乐器,更不要说听了。
但是,此时的他已经彻底被征服了。
而他也终于意识到了某种东西,这世界上,音乐便是音乐,从来就不分什么形式。
因为无论什么形式的音乐,到了极致,都会打动你,让你为之着迷和震撼。
前奏吹完,方寒的嘴唇也离开了风笛。
嗓子里,开始哼唱起来。
if-you-miss-the-train-i'm-on
(若你错过了我搭乘的那般列车)
you-will-know-that-i-am-gone
(你应该明白,我已离开)
you-can-hear-the-whistle-blow-a-hundred-miles
(你听那绵延上百英里的汽笛声)
a-hundred-miles, a-hundred-miles
(一百英里一百英里的载着我远去)
a-hundred-miles, a-hundred-miles
(一百英里又是一百英里,再回不去)
you-can-hear-the-whistle-blow-a-hundred-miles
(那绵延百英里的汽笛,会告诉你我离去的消息)
方寒的嗓音,深沉而悠远。
同时,也给人营造了一个具体而动人的画面。
男人坐在列车里,友人停留在月台,一个继续驶向远方,一个已经到站。
从此,天各一方,从此相隔山海。
疾驰的列车仿佛就是我们的人生,始终在往前开。
而在这趟人生的列车上,有人来有人走,有人上车也有人下车。
可无论我们再不舍,可无论我们再挽留,也无济于事。
我们的人生,甚至不会为我们自己而停留。
盛夏的眼里已经噙满了泪水,她听懂了。
方寒的人生列车上,拉赫已经到站了……
星辰抱着双臂靠在棚子的杆子上,目光眺望着远方的漆黑,嗓子里发出轻声的叹息。
很多人都羡慕方寒,羡慕他盛名无双,羡慕他天赋卓绝。
随随便便便能唱出无数人一辈子都唱不出的经典。
可又有多少人知道,很多时候,极致的天赋也意味着极致的情感。
而很多时候,这种极致的共情能力,所产生的精神负担也极其重的。
你能明白唱歌把自己唱到近乎自闭与崩溃吗?
不能。
所以,你成不了方寒。
第一段唱完,方寒依旧哼着节奏。
即便是鼻腔里发出的哼吟,那是那么的令人迷醉。
哼唱半段后,风笛再次被吹起。
随着风笛的再次响起,很多人已经有点顶不住了。
这里是汽车旅馆,平时来住的大多都是些货运人员,他们生命中大半的时间都是在路上。
他们每天所经历的就是方寒歌里所唱的那样。
一百英里、一百英里、又是一百英里。
仿佛,永远都没有尽头一般。
几个女人,甚至已经开始偷偷抹眼泪了。
这首歌的曲调和歌词,对他们这些跑货运的来说,太杀人。
ps:新书发布了哟,大家支持一下嘛,给个评论啥的都行。
路上遇到那五个家伙,纯粹就是找麻烦的。
而这里这群人,眼含期待,态度友好。
“那个乐器能借我一下吗?”方寒指了指边上一把风笛。
这应该是把苏格兰风笛。
算是比较有英吉利特色的乐器了。
芬森立即跑过去将风笛拿了过来,还很仔细的用桌上的湿巾擦拭了一遍。
他平时就喜欢风笛,时不时的会拿出来吹一吹。
没想到,方寒居然也会。
方寒接过风笛,稍微试了试。
音质不错。
而在场的人此时也都安静了下来,静静的等待着。
方寒深吸了一口气,然后,便吹动了起来。
风笛的声音很特别。
管乐的时空感很强,同时也像是某种历史的回音,像是从古代高原战场吹来的风。
带着些许的苍凉以及悲伤。
但它的声音并不低沉,甚至是有些明亮的。
这时,芬森整个人已经有点傻了。
方寒他吹得太好了。
甚至是完美。
他几乎从未见过有人能把风笛吹得这么好听。
即便是他在网络上看的那些所谓的风笛大师,都没有方寒吹得这么好。
同时,芬森也被吹出的节奏深深迷住了。
现场所有人的感受几乎和芬森一样,有些人甚至已经闭上了眼睛,享受着这隐隐高昂,又隐隐悲凉的风笛声。
德耶巴的目光,稍显呆滞。
他从小就喜欢说唱,后来也一直玩的是说唱。
在他内心深处,他甚至觉得说唱才是音乐的最终形式,因为自由,因为无拘无束。
可此时,他的这种认知,正在快速的消弭。
他从来没有听说过风笛这种乐器,更不要说听了。
但是,此时的他已经彻底被征服了。
而他也终于意识到了某种东西,这世界上,音乐便是音乐,从来就不分什么形式。
因为无论什么形式的音乐,到了极致,都会打动你,让你为之着迷和震撼。
前奏吹完,方寒的嘴唇也离开了风笛。
嗓子里,开始哼唱起来。
if-you-miss-the-train-i'm-on
(若你错过了我搭乘的那般列车)
you-will-know-that-i-am-gone
(你应该明白,我已离开)
you-can-hear-the-whistle-blow-a-hundred-miles
(你听那绵延上百英里的汽笛声)
a-hundred-miles, a-hundred-miles
(一百英里一百英里的载着我远去)
a-hundred-miles, a-hundred-miles
(一百英里又是一百英里,再回不去)
you-can-hear-the-whistle-blow-a-hundred-miles
(那绵延百英里的汽笛,会告诉你我离去的消息)
方寒的嗓音,深沉而悠远。
同时,也给人营造了一个具体而动人的画面。
男人坐在列车里,友人停留在月台,一个继续驶向远方,一个已经到站。
从此,天各一方,从此相隔山海。
疾驰的列车仿佛就是我们的人生,始终在往前开。
而在这趟人生的列车上,有人来有人走,有人上车也有人下车。
可无论我们再不舍,可无论我们再挽留,也无济于事。
我们的人生,甚至不会为我们自己而停留。
盛夏的眼里已经噙满了泪水,她听懂了。
方寒的人生列车上,拉赫已经到站了……
星辰抱着双臂靠在棚子的杆子上,目光眺望着远方的漆黑,嗓子里发出轻声的叹息。
很多人都羡慕方寒,羡慕他盛名无双,羡慕他天赋卓绝。
随随便便便能唱出无数人一辈子都唱不出的经典。
可又有多少人知道,很多时候,极致的天赋也意味着极致的情感。
而很多时候,这种极致的共情能力,所产生的精神负担也极其重的。
你能明白唱歌把自己唱到近乎自闭与崩溃吗?
不能。
所以,你成不了方寒。
第一段唱完,方寒依旧哼着节奏。
即便是鼻腔里发出的哼吟,那是那么的令人迷醉。
哼唱半段后,风笛再次被吹起。
随着风笛的再次响起,很多人已经有点顶不住了。
这里是汽车旅馆,平时来住的大多都是些货运人员,他们生命中大半的时间都是在路上。
他们每天所经历的就是方寒歌里所唱的那样。
一百英里、一百英里、又是一百英里。
仿佛,永远都没有尽头一般。
几个女人,甚至已经开始偷偷抹眼泪了。
这首歌的曲调和歌词,对他们这些跑货运的来说,太杀人。
ps:新书发布了哟,大家支持一下嘛,给个评论啥的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