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1章 公主和亲
唐奇送走了长公主殷悦后,终于有时间和邻国交涉,如果能达成他先前的预想,必能奠定殷国百年的基业。
大臣们很是激动,唐奇对于国家的见解,完全超出当年时代的见解,注定将计入史册,成为浓墨重彩的功绩。
唐奇通过投其所好,和六国的国主关系稍缓,但是执拗的胡国不肯妥协,国主胡德顺态度坚决,不肯和殷国缓和关系。
弑涩龙盟中的大军,其中有三分之一就来自胡国,现在归降的士兵也属胡国的最多。
但胡国不肯和殷国交好还有两个原因,其中一个是若干年前胡国使者请求结缔友好盟约,直接被原身不屑一顾地回绝掉,当时胡国丢了很大的脸面,要不是当年国内天灾人祸,没有余地和殷国周旋,不然胡国向殷国开战!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胡国十年前更换上的神秘国师,据说这位国师法力无边,甚至能够窥探天机,他当年察觉到殷国会有异变,而胡国若与之交好的话,必会受其极大的影响。
胡德顺极为推崇这位国师,毕竟当年自己上位的时候,正是因为这位国师的预言,不然按照正常的长幼有序,偌大的胡国皇室,怎么轮得到他来当皇帝?
胡德顺将国师的话视为天命,自从得知不与殷国交好的预言后,便一直和殷国作对,在后来七国结盟形成时,也是做出极大的贡献。
毕竟国师口中不能与殷国交好,正面跟殷国作对,不正好达成这个的目的?
胡国从不掩盖对殷国的厌恶,就连胡国民众都对殷国颇有微词。
主要还是因为殷国商人擅长经商的缘故,基本上是领先胡国商人一头,后者自然不会坐视不管,仗着在胡地的人脉打压殷商,还散布关于殷国不好的流言。
胡德顺是知道这件事,对于这种地头蛇欺压外来的行为,他本应该制止胡商,但想到对象是殷国人,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坐视不管。
久而久之,胡国民众对殷国的印象就变差了,在他们眼里殷国和蛮夷一样,是个野蛮无礼的落后国度,这也刚好称了胡德顺的心意。
原身知道不和的原因,但是他自恃身份尊贵,没必要在乎这弹丸之地,完全没把胡国放在心上。
直到成立弑龙盟,原身都没感觉到压力,还是一副傲慢自大的姿态。
唐奇得知前因后果后,觉得这个问题有些头疼,这里和现代完全不同,因为国师占卜的结果,胡国改变了对殷国的态度。
但唐奇作为进入很多世界的人,的确也见过真正能预言的先知,还有精通周易算命的隐居道士,他是亲身体验过这其中的玄妙,不敢轻易否定掉国师的术法。
毕竟世界之大,无奇不有,万一这国师是个真大师,那唐奇岂不是成了刚愎自负之人。
唐奇面带愁苦,盯着面上的砚台发呆,如果想要和胡国交好的话,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正是这个神秘的国师。
但他也不能直接杀了对方,毕竟国师在胡国的地位,是仅次于皇帝陛下的存在,甚至在某些特殊的场合下,国师的地位还高于皇帝。
像这样身份特殊的国师,如果派暗卫直接杀了的话,殷国和胡国的关系才真正是不死不休。
唐奇喝了口茶,先攻破弑龙盟中的六国,至于这个执拗的胡国,留到最后解决。
殷国使者前去和六国谈和,分别提出双方的意见,传达到主城让唐奇决定。
原本招降弑龙盟里的士兵有些惊慌,他们的背叛对于七国来说,可是个不小的打击,如果唐奇为了和七国结交,把这些士兵交给七国,那他们的下场可想而知。
不少士兵隐隐开始后悔,原本就是叛离家人和故土,现在居然面对着这样的困境。
刘锐虽然是殷国人,但是手下的将领,除却尹长安和刘庄池之外,大多都是七国的将领,现在面临极大的威胁。
当时劝降弑龙盟的时候,有不少将领都是冲着刘锐去的,现在殷国要和邻国结交盟约,他们就处在极其尴尬的位置。
刘锐也有点心慌,这不是他不信任唐奇,而是他和唐奇共同处事过程中,发现对方对和平的念想迫切,如果说用最小的伤亡达成盟约,这些别国的叛军被交出去不无可能。
尹长安相较于刘锐镇定许多,他对唐奇的认识更深刻,这人虽然追求国家和平共处,但也有不可逾越的底线,虽说当时在极北之地时,劝降的队伍没排上用场,但是留下的影响力还是有的,唐奇必不可能为了利益,将这群人交给七国。
唐奇的确也是这样的打算,他不是个薄情寡义的伪君子,当年许诺过要好好对弑龙盟的人,就不会违背自己曾经的约定。
他给殷国使者说的条件中,就有七国不追责弑龙盟中叛离的士兵,不能因为这件事而迁怒他们的家人。
而且还有一个条件,如果现在劝降的人想回到故国生活,七国的人不能够为难对方。
唐奇为这群弑龙盟的人争取利益,毕竟大家都一齐并肩作战过,他理应照顾好叛离弑龙盟的人。
六国对于这个条件反应不一,有三国是脸色铁青,这些叛离国家的士兵,殷国还要他们给予优待,怎么可能!直接撵走了殷国使者,拒绝在和殷国和谈。
还有一个国主很是圆滑,他同意了殷国的提议,和殷国达成百年缔约。
他国家在七国里算得上最小,和殷国的纷争也不足挂齿,眼见着殷国一天天变得强大,作为小国没有底气拒绝对方,万一殷国大军压境,他们根本没有支撑的实力。
还有两个国家态度摇摆不定,没有直接回应殷国的请求。
他们都是四处倒的墙头草,见着胡国坚决不和谈的态度,又看见三国因为弑龙盟的原因拒绝,仅仅有一个小国同意提议,权衡利弊,最终还是倒向拒绝的态度。
当然这两国也带着趁火打劫的态度,他们这样暧昧不明的态度,能够让迫切求和的殷国让出更大利益。
如果殷国能够多给些好处,他们自然会倒向对方。
唐奇送走了长公主殷悦后,终于有时间和邻国交涉,如果能达成他先前的预想,必能奠定殷国百年的基业。
大臣们很是激动,唐奇对于国家的见解,完全超出当年时代的见解,注定将计入史册,成为浓墨重彩的功绩。
唐奇通过投其所好,和六国的国主关系稍缓,但是执拗的胡国不肯妥协,国主胡德顺态度坚决,不肯和殷国缓和关系。
弑涩龙盟中的大军,其中有三分之一就来自胡国,现在归降的士兵也属胡国的最多。
但胡国不肯和殷国交好还有两个原因,其中一个是若干年前胡国使者请求结缔友好盟约,直接被原身不屑一顾地回绝掉,当时胡国丢了很大的脸面,要不是当年国内天灾人祸,没有余地和殷国周旋,不然胡国向殷国开战!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胡国十年前更换上的神秘国师,据说这位国师法力无边,甚至能够窥探天机,他当年察觉到殷国会有异变,而胡国若与之交好的话,必会受其极大的影响。
胡德顺极为推崇这位国师,毕竟当年自己上位的时候,正是因为这位国师的预言,不然按照正常的长幼有序,偌大的胡国皇室,怎么轮得到他来当皇帝?
胡德顺将国师的话视为天命,自从得知不与殷国交好的预言后,便一直和殷国作对,在后来七国结盟形成时,也是做出极大的贡献。
毕竟国师口中不能与殷国交好,正面跟殷国作对,不正好达成这个的目的?
胡国从不掩盖对殷国的厌恶,就连胡国民众都对殷国颇有微词。
主要还是因为殷国商人擅长经商的缘故,基本上是领先胡国商人一头,后者自然不会坐视不管,仗着在胡地的人脉打压殷商,还散布关于殷国不好的流言。
胡德顺是知道这件事,对于这种地头蛇欺压外来的行为,他本应该制止胡商,但想到对象是殷国人,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坐视不管。
久而久之,胡国民众对殷国的印象就变差了,在他们眼里殷国和蛮夷一样,是个野蛮无礼的落后国度,这也刚好称了胡德顺的心意。
原身知道不和的原因,但是他自恃身份尊贵,没必要在乎这弹丸之地,完全没把胡国放在心上。
直到成立弑龙盟,原身都没感觉到压力,还是一副傲慢自大的姿态。
唐奇得知前因后果后,觉得这个问题有些头疼,这里和现代完全不同,因为国师占卜的结果,胡国改变了对殷国的态度。
但唐奇作为进入很多世界的人,的确也见过真正能预言的先知,还有精通周易算命的隐居道士,他是亲身体验过这其中的玄妙,不敢轻易否定掉国师的术法。
毕竟世界之大,无奇不有,万一这国师是个真大师,那唐奇岂不是成了刚愎自负之人。
唐奇面带愁苦,盯着面上的砚台发呆,如果想要和胡国交好的话,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正是这个神秘的国师。
但他也不能直接杀了对方,毕竟国师在胡国的地位,是仅次于皇帝陛下的存在,甚至在某些特殊的场合下,国师的地位还高于皇帝。
像这样身份特殊的国师,如果派暗卫直接杀了的话,殷国和胡国的关系才真正是不死不休。
唐奇喝了口茶,先攻破弑龙盟中的六国,至于这个执拗的胡国,留到最后解决。
殷国使者前去和六国谈和,分别提出双方的意见,传达到主城让唐奇决定。
原本招降弑龙盟里的士兵有些惊慌,他们的背叛对于七国来说,可是个不小的打击,如果唐奇为了和七国结交,把这些士兵交给七国,那他们的下场可想而知。
不少士兵隐隐开始后悔,原本就是叛离家人和故土,现在居然面对着这样的困境。
刘锐虽然是殷国人,但是手下的将领,除却尹长安和刘庄池之外,大多都是七国的将领,现在面临极大的威胁。
当时劝降弑龙盟的时候,有不少将领都是冲着刘锐去的,现在殷国要和邻国结交盟约,他们就处在极其尴尬的位置。
刘锐也有点心慌,这不是他不信任唐奇,而是他和唐奇共同处事过程中,发现对方对和平的念想迫切,如果说用最小的伤亡达成盟约,这些别国的叛军被交出去不无可能。
尹长安相较于刘锐镇定许多,他对唐奇的认识更深刻,这人虽然追求国家和平共处,但也有不可逾越的底线,虽说当时在极北之地时,劝降的队伍没排上用场,但是留下的影响力还是有的,唐奇必不可能为了利益,将这群人交给七国。
唐奇的确也是这样的打算,他不是个薄情寡义的伪君子,当年许诺过要好好对弑龙盟的人,就不会违背自己曾经的约定。
他给殷国使者说的条件中,就有七国不追责弑龙盟中叛离的士兵,不能因为这件事而迁怒他们的家人。
而且还有一个条件,如果现在劝降的人想回到故国生活,七国的人不能够为难对方。
唐奇为这群弑龙盟的人争取利益,毕竟大家都一齐并肩作战过,他理应照顾好叛离弑龙盟的人。
六国对于这个条件反应不一,有三国是脸色铁青,这些叛离国家的士兵,殷国还要他们给予优待,怎么可能!直接撵走了殷国使者,拒绝在和殷国和谈。
还有一个国主很是圆滑,他同意了殷国的提议,和殷国达成百年缔约。
他国家在七国里算得上最小,和殷国的纷争也不足挂齿,眼见着殷国一天天变得强大,作为小国没有底气拒绝对方,万一殷国大军压境,他们根本没有支撑的实力。
还有两个国家态度摇摆不定,没有直接回应殷国的请求。
他们都是四处倒的墙头草,见着胡国坚决不和谈的态度,又看见三国因为弑龙盟的原因拒绝,仅仅有一个小国同意提议,权衡利弊,最终还是倒向拒绝的态度。
当然这两国也带着趁火打劫的态度,他们这样暧昧不明的态度,能够让迫切求和的殷国让出更大利益。
如果殷国能够多给些好处,他们自然会倒向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