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首陀罗贱民古拉格,从坐了不知多久的英国军舰上走了下来。
他背着一个行军背囊,古拉格清晰的记得,在印度受训期间的英国教官,足足用棍子揍了他十三次让他牢记,行军背囊的使用规范和重要性!
不过作为一个出生就在社会底层挣扎的首陀罗,古拉格对此并没有感到任何不妥,甚至他更喜欢呆在英国的军队之中。
至少这里面不会有吠舍们的歧视!
在古拉格的家乡,他这种贱民是很难见到婆罗门和刹帝利的,那种高高在上的种姓贵族也不会故意过来刁难他们,让古拉格难受的反倒是那些仅仅比首陀罗高一级的吠舍。
殴打、谩骂、吐唾沫乃至难以言喻的折磨,是吠舍们对首陀罗经常采取的‘游戏’。
吠舍没有资格去高档的富人区居住,所以只能跟首陀罗们杂居在一起,似乎只有肆意的欺凌首陀罗,才能让并不富裕的吠舍们感到种姓身份上的优越感。
事实也的确如此!
哪怕是混得最差的吠舍,也可以对古拉格这种首陀罗肆意殴打!
不过,在英属印度军队中,古拉格没有这种被歧视和欺辱的经历,因为他的同伴们全都是首陀罗,甚至还有更低级的,不配称之为人的达利特存在!
在达利特士兵身上,古拉格找到了久违的,身为人类的感觉。
同时,古拉格也终于明白,那些吠舍为何总是喜欢找他不自在的原因。
英属印度仆从军中,没有一个吠舍,更不用说刹帝利和婆罗门了。
婆罗门就是一群印度教的神棍,不参军可以理解。
刹帝利不加入到英属印度仆从军中,主要是因为这支军队是伦敦政府打算用到欧洲战场上的。
傲慢的英国佬怎么放心让被他们轻松征服的印度人去领导军队?
给李维政权送战绩也不是这么个送法啊,好歹要让李维政权的军队有损失吧!
伦敦政府是不在意印度仆从军死伤多重,但他们在意印度仆从军能造成多少敌人的死伤。
理所当然的,英国佬拒绝印度土邦的刹帝利们过来当中高层军官。
无法当中高级军官,印度刹帝利们难不成还会过来当基层小官和大头兵?
别开玩笑了,没看军队里全都是首陀罗和达利特么?!
刹帝利不愿意,吠舍自然也不愿意,而印度的吠舍其实就是平民阶级,根本没有什么军事才能,也没有人上过军校(这时候的印度土邦好像没有正规军校)。
所以,这帮印度吠舍在英国佬眼里,连基层军官都不配当。
让吠舍们跟首陀罗和达利特一样当小兵,他们当然不乐意!
吠舍又不是吃不饱饭的贱民!
结果就是,这批印度仆从军中清一色的首陀罗和达利特。
没有被种姓制度束缚思想的英国佬,倒是不在意这些肮脏的种姓会带来不详巴拉巴拉的,甚至感觉这些听话乖巧的首陀罗和达利特,十分容易管教。
虽然训练的时候比较笨拙,但只要用棍子多敲打几遍,记忆力还是不错的。
并且,无论英国教官怎么惩罚这些首陀罗和达利特,已经被奴性限制住自己思维模式的首陀罗和达利特们,都不敢有丝毫反抗!
为了让这些印度仆从军在战场上能发挥出用途,除了死亡率较高的基层军官外,所有的中高级军官全都是英国人担任。
现在古拉格所在的兵团指挥官,就是他原本受训时的主教官。
随着法兰西国防军在欧洲战场上屡战屡胜,欧陆各国的军事制度开始不约而同的抄袭李维政府制定的编制标准。
开始了师团营连的建制设立。
这支建立不久的印度仆从军,就是按照此类编制建立的。
古拉格的行军背囊中,并没有武器,都是他行军时使用的私人物品而已。
所有从英国军舰上下来的印度士兵,都没有武器,伦敦政府可没有能力在印度次大陆内,短时间武装起来超过十万大军!
因此,这些印度士兵都是运到埃及地区,才会领取到武器。
而在印度次大陆训练的时候,古拉格等印度士兵,都是在一批火枪上,轮换着训练使用。
英国教官对他们使用火枪的要求不高,能熟练的装填弹药和抬枪射击就够了。
除此之外,古拉格这些印度士兵还进行了冷兵器的训练。
当然,都是最基础的冷兵器——大刀长矛。
训练长矛的突刺和大刀的劈砍等基本动作。
长矛的训练和火枪刺刀的训练还合并在一起!
英国教官对这些印度士兵的武器使用熟练度的要求真的很低,仅仅只是要求他们会用而已。
反倒是对印度士兵的服从性和纪律性训练要求很高,尤其是在队列训练时,稍有差错就会一顿棍棒伺候。
古拉格对一次训练的印象额外深刻,他们的英国教官让他们拿着木棍进行实战演练,说这次谁敢不听从命令,就会按照战场刑法当众处决!
然后,古拉格一行人听到英国教官命令他们向一处悬崖走去!
那次训练结束后,古拉格所在的连队中,有十多人被拖出去枪毙!
自此以后,古拉格就对战场命令有种深入骨髓的恐惧。
在英国军官的引领下,古拉格这队人很快排成行军纵列,来到一处军营。
到了军营歇息下来后,古拉格才知道他们已经来到了非洲的埃及。
理所当然的,古拉格并没有听说过埃及这个国家……
此时的埃及还是奥斯曼帝国的殖民地,不过自从奥斯曼帝国加入第四次反法同盟后,奥斯曼帝国就允许伦敦政府以埃及作为进攻希腊的后方基地。
伦敦政府根本不需要将来自印度次大陆的印度仆从军运送饶过南非好望角,绕一个大圈子进入地中海。
英国军舰和运输船只需要把印度仆从军运送到埃及,然后让印度仆从军从陆地上抵达地中海,就可以再次乘坐英国的地中海舰队登陆希腊半岛。
在希腊共和国‘反出’第四次反法同盟后,英国人就霸道的在爱琴海领域占据了大量岛屿,作为进攻的前哨基地使用。
至于希腊共和国的海军?
好吧,在英国皇家海军眼里,希腊共和国的海军只配打渔!
经过数天的跋涉后,古拉格终于来到了一处海港城市……外郊的军营中。
在这里,古拉格总算是看到了真正的,发配给他们的武器!
然后,古拉格领到了一把砍刀……
古拉格领取到砍刀后,满脑子问号,看着那些领取到火枪的同伴,不禁困惑道:“为什么我没有枪?”
跟古拉格一样发出疑问的可不是少数,而是大多数,古拉格所在的连队中,只有一成的士兵领取到了火枪,还都是二手货!
伦敦政府算了一笔账,他们觉得印度士兵的生命不值得他们提供造价不菲的火枪,甚至伦敦政府的财政大臣在内阁会议上,公开指出,一杆滑膛枪的价格高于一名印度士兵!
除此之外,伦敦政府认为天生胆小怯懦的印度贱民和奴隶,上了战场根本无法运用红衫军的排队枪毙战术,只能使用原始的人海冲锋战术,用人命去填敌人的枪林弹雨。
既然如此,他们为何还要花费大量的金钱给印度士兵装备火枪?
当然,如果有部分印度仆从军在战场上有不错的表现,可以考虑给他们全员列装上火枪。
而古拉格所在的这个连队中,能拿到滑膛枪的士兵,都是训练期间射击成绩最好的那一小撮人以及军官!
古拉格挥舞了一下这把大刀,发现它的重量很轻,有点像他在家乡城市中,见到过的黑帮斗殴使用过的长刀。
显而易见的,这把大刀的质量很有问题……
不知能坚持到砍死第几个人?
只是,在训练期间饱受折磨带来的服从性,让古拉格不敢去找军官们询问这个问题,包括他的同伴在内,都只是互相之间抱怨几句而已。
印度士兵的服从性再一次得到英国将军们的赞扬,他们对自己手中领到质量下乘,价格低廉的大刀长矛,没有任何怨言。
这种事情要是放在红衫军中,简直是无法想象的!
又浑浑噩噩过了几天,在军官们的训斥下,熟悉了自己手里领取到的武器后,抱着大头巾的古拉格,再次跟着大部队登上了让他作呕的军舰。
哪怕他已经吐习惯了,古拉格对于漂洋过海仍然没有任何好感。
要知道,登船的时候,古拉格所在的连队是超编的,结果到了埃及,活下来的连队变成缺额了……
很显然,英国军官连坐船减员的问题都算进去了。
正如伦敦政府财政大臣所说的那般,印度士兵真的太廉价了,他们根本不需要任何军饷报酬,只要管吃管住,就有的是首陀罗和达利特争先恐后的加入到仆从军中。
哦对了,在英国军队中,这些印度仆从军的正式称号为欧洲远征军。
英国人为头脑,印度人为手脚,数量仿佛无穷尽的欧洲远征军,开始浩浩荡荡的朝着英国人控制的爱琴海岛屿挺进。
这自然不可能隐瞒住隔壁的希腊共和国!
亚里士多德政府的外交部门,对英国公使进行了强烈谴责,而英国公使则甩下一份最后通牒后,就逍遥离开了希腊!
最后通牒的内容很简单,让希腊共和国重返第四次反法同盟并对神圣同盟宣战!
到了那时候,这支欧洲远征军就不是希腊共和国的敌人,而是他们的盟军!
如果亚里士多德没有被行政点化的话,或许会真的同意。
毕竟这次伦敦政府依靠雄厚的财力,布下的阵势非常大。
伦敦政府在节省了大量火枪消耗后,发现他们能征召的印度兵远远不止十万人!
只需要搞定那些印度土邦王公,英属印度殖民政府就可以源源不断的用食物诱惑大量的首陀罗和达利特参军入伍。
并且从印度反馈回来的消息称,这些印度士兵除了有些懦弱外,几乎没有任何缺陷,十分听话!
拿到英国最后通牒的亚里士多德政府,转身就投入到神圣同盟的怀抱当中。
亚里士多德在雅典公开宣讲,希腊人希望能拥有一片和平的故土,但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却用战争威胁,为了希腊共和国的领土和主权完整,希腊共和国将会加入到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的对手那面。
理由很充分,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
虽然希腊不少人对于加入神圣同盟感到不对劲,但英国连欧洲远征军都准备好了,难不成要单独硬抗英国人的入侵?
同样的道理,塞尔维亚王国政府也对希腊共和国的加入有很大异议,塞尔维亚王国地方政府联名上奏给李维这个塞尔维亚国王,想要让他拒绝希腊共和国加入到神圣同盟中,让希腊共和国自生自灭!
很显然,这在政治上是非常幼稚的行为!
即便亚里士多德和他的内阁已经被李维行政点化,但李维一旦做出这番举动,希腊共和国内部必然会引起极端仇视,到时候发动革命推翻亚里士多德的统治也未必不可能。
反正只要希腊共和国跳反的速度够快,伦敦政府那面也不是不可以接受。
实际上,希腊政府中不少人都比较倾向于反法同盟而不是神圣同盟,如果不是亚里士多德,希腊绝不会走上加入神圣同盟这条道路。
自然而然的,塞尔维亚王国地方政府的联名上奏被李维严词拒绝了,还顺带着训斥了一顿,警告那些地方政府官员,再多管闲事就通通回家吃老米!
此时,法兰西帝国如日中天,塞尔维亚王国还要和保加利亚王国共同面对奥斯曼帝国的进攻,自然不敢违背李维的意志。
罗马尼亚王国需要提防俄罗斯帝国南下,对奥斯曼帝国的战争提供不了多少助力。
不过,巴尔干三小强面对奥斯曼帝国入侵的时候,表现出来的战斗意志倒是出乎李维预料,李维政府根本不需要做任何动员和鼓励!
他背着一个行军背囊,古拉格清晰的记得,在印度受训期间的英国教官,足足用棍子揍了他十三次让他牢记,行军背囊的使用规范和重要性!
不过作为一个出生就在社会底层挣扎的首陀罗,古拉格对此并没有感到任何不妥,甚至他更喜欢呆在英国的军队之中。
至少这里面不会有吠舍们的歧视!
在古拉格的家乡,他这种贱民是很难见到婆罗门和刹帝利的,那种高高在上的种姓贵族也不会故意过来刁难他们,让古拉格难受的反倒是那些仅仅比首陀罗高一级的吠舍。
殴打、谩骂、吐唾沫乃至难以言喻的折磨,是吠舍们对首陀罗经常采取的‘游戏’。
吠舍没有资格去高档的富人区居住,所以只能跟首陀罗们杂居在一起,似乎只有肆意的欺凌首陀罗,才能让并不富裕的吠舍们感到种姓身份上的优越感。
事实也的确如此!
哪怕是混得最差的吠舍,也可以对古拉格这种首陀罗肆意殴打!
不过,在英属印度军队中,古拉格没有这种被歧视和欺辱的经历,因为他的同伴们全都是首陀罗,甚至还有更低级的,不配称之为人的达利特存在!
在达利特士兵身上,古拉格找到了久违的,身为人类的感觉。
同时,古拉格也终于明白,那些吠舍为何总是喜欢找他不自在的原因。
英属印度仆从军中,没有一个吠舍,更不用说刹帝利和婆罗门了。
婆罗门就是一群印度教的神棍,不参军可以理解。
刹帝利不加入到英属印度仆从军中,主要是因为这支军队是伦敦政府打算用到欧洲战场上的。
傲慢的英国佬怎么放心让被他们轻松征服的印度人去领导军队?
给李维政权送战绩也不是这么个送法啊,好歹要让李维政权的军队有损失吧!
伦敦政府是不在意印度仆从军死伤多重,但他们在意印度仆从军能造成多少敌人的死伤。
理所当然的,英国佬拒绝印度土邦的刹帝利们过来当中高层军官。
无法当中高级军官,印度刹帝利们难不成还会过来当基层小官和大头兵?
别开玩笑了,没看军队里全都是首陀罗和达利特么?!
刹帝利不愿意,吠舍自然也不愿意,而印度的吠舍其实就是平民阶级,根本没有什么军事才能,也没有人上过军校(这时候的印度土邦好像没有正规军校)。
所以,这帮印度吠舍在英国佬眼里,连基层军官都不配当。
让吠舍们跟首陀罗和达利特一样当小兵,他们当然不乐意!
吠舍又不是吃不饱饭的贱民!
结果就是,这批印度仆从军中清一色的首陀罗和达利特。
没有被种姓制度束缚思想的英国佬,倒是不在意这些肮脏的种姓会带来不详巴拉巴拉的,甚至感觉这些听话乖巧的首陀罗和达利特,十分容易管教。
虽然训练的时候比较笨拙,但只要用棍子多敲打几遍,记忆力还是不错的。
并且,无论英国教官怎么惩罚这些首陀罗和达利特,已经被奴性限制住自己思维模式的首陀罗和达利特们,都不敢有丝毫反抗!
为了让这些印度仆从军在战场上能发挥出用途,除了死亡率较高的基层军官外,所有的中高级军官全都是英国人担任。
现在古拉格所在的兵团指挥官,就是他原本受训时的主教官。
随着法兰西国防军在欧洲战场上屡战屡胜,欧陆各国的军事制度开始不约而同的抄袭李维政府制定的编制标准。
开始了师团营连的建制设立。
这支建立不久的印度仆从军,就是按照此类编制建立的。
古拉格的行军背囊中,并没有武器,都是他行军时使用的私人物品而已。
所有从英国军舰上下来的印度士兵,都没有武器,伦敦政府可没有能力在印度次大陆内,短时间武装起来超过十万大军!
因此,这些印度士兵都是运到埃及地区,才会领取到武器。
而在印度次大陆训练的时候,古拉格等印度士兵,都是在一批火枪上,轮换着训练使用。
英国教官对他们使用火枪的要求不高,能熟练的装填弹药和抬枪射击就够了。
除此之外,古拉格这些印度士兵还进行了冷兵器的训练。
当然,都是最基础的冷兵器——大刀长矛。
训练长矛的突刺和大刀的劈砍等基本动作。
长矛的训练和火枪刺刀的训练还合并在一起!
英国教官对这些印度士兵的武器使用熟练度的要求真的很低,仅仅只是要求他们会用而已。
反倒是对印度士兵的服从性和纪律性训练要求很高,尤其是在队列训练时,稍有差错就会一顿棍棒伺候。
古拉格对一次训练的印象额外深刻,他们的英国教官让他们拿着木棍进行实战演练,说这次谁敢不听从命令,就会按照战场刑法当众处决!
然后,古拉格一行人听到英国教官命令他们向一处悬崖走去!
那次训练结束后,古拉格所在的连队中,有十多人被拖出去枪毙!
自此以后,古拉格就对战场命令有种深入骨髓的恐惧。
在英国军官的引领下,古拉格这队人很快排成行军纵列,来到一处军营。
到了军营歇息下来后,古拉格才知道他们已经来到了非洲的埃及。
理所当然的,古拉格并没有听说过埃及这个国家……
此时的埃及还是奥斯曼帝国的殖民地,不过自从奥斯曼帝国加入第四次反法同盟后,奥斯曼帝国就允许伦敦政府以埃及作为进攻希腊的后方基地。
伦敦政府根本不需要将来自印度次大陆的印度仆从军运送饶过南非好望角,绕一个大圈子进入地中海。
英国军舰和运输船只需要把印度仆从军运送到埃及,然后让印度仆从军从陆地上抵达地中海,就可以再次乘坐英国的地中海舰队登陆希腊半岛。
在希腊共和国‘反出’第四次反法同盟后,英国人就霸道的在爱琴海领域占据了大量岛屿,作为进攻的前哨基地使用。
至于希腊共和国的海军?
好吧,在英国皇家海军眼里,希腊共和国的海军只配打渔!
经过数天的跋涉后,古拉格终于来到了一处海港城市……外郊的军营中。
在这里,古拉格总算是看到了真正的,发配给他们的武器!
然后,古拉格领到了一把砍刀……
古拉格领取到砍刀后,满脑子问号,看着那些领取到火枪的同伴,不禁困惑道:“为什么我没有枪?”
跟古拉格一样发出疑问的可不是少数,而是大多数,古拉格所在的连队中,只有一成的士兵领取到了火枪,还都是二手货!
伦敦政府算了一笔账,他们觉得印度士兵的生命不值得他们提供造价不菲的火枪,甚至伦敦政府的财政大臣在内阁会议上,公开指出,一杆滑膛枪的价格高于一名印度士兵!
除此之外,伦敦政府认为天生胆小怯懦的印度贱民和奴隶,上了战场根本无法运用红衫军的排队枪毙战术,只能使用原始的人海冲锋战术,用人命去填敌人的枪林弹雨。
既然如此,他们为何还要花费大量的金钱给印度士兵装备火枪?
当然,如果有部分印度仆从军在战场上有不错的表现,可以考虑给他们全员列装上火枪。
而古拉格所在的这个连队中,能拿到滑膛枪的士兵,都是训练期间射击成绩最好的那一小撮人以及军官!
古拉格挥舞了一下这把大刀,发现它的重量很轻,有点像他在家乡城市中,见到过的黑帮斗殴使用过的长刀。
显而易见的,这把大刀的质量很有问题……
不知能坚持到砍死第几个人?
只是,在训练期间饱受折磨带来的服从性,让古拉格不敢去找军官们询问这个问题,包括他的同伴在内,都只是互相之间抱怨几句而已。
印度士兵的服从性再一次得到英国将军们的赞扬,他们对自己手中领到质量下乘,价格低廉的大刀长矛,没有任何怨言。
这种事情要是放在红衫军中,简直是无法想象的!
又浑浑噩噩过了几天,在军官们的训斥下,熟悉了自己手里领取到的武器后,抱着大头巾的古拉格,再次跟着大部队登上了让他作呕的军舰。
哪怕他已经吐习惯了,古拉格对于漂洋过海仍然没有任何好感。
要知道,登船的时候,古拉格所在的连队是超编的,结果到了埃及,活下来的连队变成缺额了……
很显然,英国军官连坐船减员的问题都算进去了。
正如伦敦政府财政大臣所说的那般,印度士兵真的太廉价了,他们根本不需要任何军饷报酬,只要管吃管住,就有的是首陀罗和达利特争先恐后的加入到仆从军中。
哦对了,在英国军队中,这些印度仆从军的正式称号为欧洲远征军。
英国人为头脑,印度人为手脚,数量仿佛无穷尽的欧洲远征军,开始浩浩荡荡的朝着英国人控制的爱琴海岛屿挺进。
这自然不可能隐瞒住隔壁的希腊共和国!
亚里士多德政府的外交部门,对英国公使进行了强烈谴责,而英国公使则甩下一份最后通牒后,就逍遥离开了希腊!
最后通牒的内容很简单,让希腊共和国重返第四次反法同盟并对神圣同盟宣战!
到了那时候,这支欧洲远征军就不是希腊共和国的敌人,而是他们的盟军!
如果亚里士多德没有被行政点化的话,或许会真的同意。
毕竟这次伦敦政府依靠雄厚的财力,布下的阵势非常大。
伦敦政府在节省了大量火枪消耗后,发现他们能征召的印度兵远远不止十万人!
只需要搞定那些印度土邦王公,英属印度殖民政府就可以源源不断的用食物诱惑大量的首陀罗和达利特参军入伍。
并且从印度反馈回来的消息称,这些印度士兵除了有些懦弱外,几乎没有任何缺陷,十分听话!
拿到英国最后通牒的亚里士多德政府,转身就投入到神圣同盟的怀抱当中。
亚里士多德在雅典公开宣讲,希腊人希望能拥有一片和平的故土,但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却用战争威胁,为了希腊共和国的领土和主权完整,希腊共和国将会加入到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的对手那面。
理由很充分,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
虽然希腊不少人对于加入神圣同盟感到不对劲,但英国连欧洲远征军都准备好了,难不成要单独硬抗英国人的入侵?
同样的道理,塞尔维亚王国政府也对希腊共和国的加入有很大异议,塞尔维亚王国地方政府联名上奏给李维这个塞尔维亚国王,想要让他拒绝希腊共和国加入到神圣同盟中,让希腊共和国自生自灭!
很显然,这在政治上是非常幼稚的行为!
即便亚里士多德和他的内阁已经被李维行政点化,但李维一旦做出这番举动,希腊共和国内部必然会引起极端仇视,到时候发动革命推翻亚里士多德的统治也未必不可能。
反正只要希腊共和国跳反的速度够快,伦敦政府那面也不是不可以接受。
实际上,希腊政府中不少人都比较倾向于反法同盟而不是神圣同盟,如果不是亚里士多德,希腊绝不会走上加入神圣同盟这条道路。
自然而然的,塞尔维亚王国地方政府的联名上奏被李维严词拒绝了,还顺带着训斥了一顿,警告那些地方政府官员,再多管闲事就通通回家吃老米!
此时,法兰西帝国如日中天,塞尔维亚王国还要和保加利亚王国共同面对奥斯曼帝国的进攻,自然不敢违背李维的意志。
罗马尼亚王国需要提防俄罗斯帝国南下,对奥斯曼帝国的战争提供不了多少助力。
不过,巴尔干三小强面对奥斯曼帝国入侵的时候,表现出来的战斗意志倒是出乎李维预料,李维政府根本不需要做任何动员和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