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脑瓜子机灵的暴动农夫看到前排成片倒下,立马脚底抹油离开大部队,朝着远离查尔斯城镇的方向发力狂奔。
由于这支农民起义军组织混乱,几乎全都依靠各个头领的个人威望来约束部队,根本没有行刑队宪兵队之类的‘特殊兵种’维持秩序,更别提去惩戒逃兵了!
结果其他人看到那些‘机灵鬼’跑路后屁事没有,立刻引发群体效应。
查尔斯城镇的守军太凶残了,他们不想死!
于是,逃跑的人越来越多,但这么大一支队伍里,总是有那么一部分死脑筋非要钻牛角尖,或者天生有一种蜜汁优越感,总觉得自己能行!
这一小撮人裹挟着那些脑子发懵,反应力迟钝的暴动农夫,顶着对面的三段式射击,继续向前迈步。
然而,每一轮排枪下来,都会打醒打倒一群人,再加上对面查尔斯城镇围墙上还不断射出成片铅弹,和下面的环形胸垒形成了上下交叉火力,使得这支勇敢的队伍没等走到阵前十米范围内,就全部倒下和崩溃……
实际上,第一波三轮排枪过后,这支2000多人的叛军队伍就形成了两极分化,逃跑的人和愣头青一股朝前,一股向后,将厚实稳重的大队伍拉扯开,变得越来越单薄。
随着朝前的队伍死伤越发惨重,哪怕是那些反应迟钝的暴动农夫也回过神来,加入到逃跑的队伍里。
最后的结果就是,短短几分钟的时间,2000多人组成的大部队轰然散去!
后方站在哨塔上,手举单筒望远镜的李维看到这一幕后,嘴角划起一丝冷笑,对身边的传令兵吩咐道:“告诉卡尔少校,可以执行计划了!”
李维的命令并没有影响到前线的战斗,暴动的农夫崩溃后,呆在环形胸垒中的第一线列步兵团士兵立刻在各自军官的带领下,以连队乃至小队为单位,挺着刺刀杀了出去。
第一线列步兵团的连队大致为一百人左右,加上军乐队等勤务人员,则是一百出头。
在第一线列步兵团中,军乐队等杂务人员也是具备战斗力的,只不过没有配备燧发枪,而是腰刀和自卫用的燧发手铳。
千万不要小瞧军乐队在排队枪毙时代的重要性,军乐队在这个时代线列步兵队伍中的地位,仅次于指挥官!
线列步兵顾名思义,是依靠线列方阵作战的步兵,而要维持方阵的整体行动,就必须依赖于鼓点和节拍等声响来调整,不然的话上了战场很容易走乱。
到了战场上,线列步兵都是肩并肩前进,要是大家脚步凌乱,前脚尖踩后脚跟,很容易让整个队列方阵出现混乱,在战场上这与自杀没什么区别。
然而,在军乐鼓点的配合下,只要经过一定的严格训练,队列就很少会出现混乱。
为此,在排队枪毙时代的战场上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禁止瞄准指挥官和军乐队射击。
最初,这条规则在各国中还有很多人遵守,直到拿破仑崛起以后,这小子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打破规则,拿破仑甚至主动教导麾下部队上了战场一定要先射杀敌方的指挥官和军乐队,打乱敌军军阵的节奏鼓点,为己方进攻创造机会。
于是,这条潜规则就彻底报废掉了……
即便如此,欧洲各国也不敢废除军乐队这个兵种,顶多让原本走在最前面的指挥官跟在队伍侧后方。
后来到了21世纪,军乐队不光成为各国仪仗队的标准配置,还深入到各大高校乃至中小学!
当然,这个时代陆军的很多东西都成为后世标准的雏形。
比如说最常见的踏正步,最初的原型不是小胡子的阅兵仪式,而是来自于线列步兵踩着鼓点往前走!
在战场上为了保证士兵们的步伐一致,精锐的线列步兵在训练时都被要求尽可能抬高腿脚,这样做更容易同时落下脚步,防止互相踩脚后跟的现象出现。
后来就演变成了踏正步!
理所当然的,踏正步时的前后摆手姿势也是从线列步兵这里传出去的,线列步兵在前进的时候,都是一手扛枪另一只手来回摆动,以便于跟周围的人形成一致的节奏点。
就连后世现代军队的军制都是从欧洲的线列步兵时代传过去的,也就是俗称的近代。
这个时期的连队就是一个基本战术单位,一个连队大概在一百人左右,各国标准不一,每个连队都会形成一个标准线列方阵,在战场上以方阵为整体机动。
因此,这个时代最低级的军官就是指挥这个方阵的。
连队中少尉是最低等的,然后是中尉和上尉,一般而言,资深中尉或上尉会成为一个连队的主官。
到了少校一级,那就是跨入中级军官的门槛,属于另一个层次的军官了。
这个世界的法兰西王国中,连队之上的战斗单位就是战斗营,少校和中校一般担任战斗营的正副职。
不过不少欧洲国家还会在营之上设立兵团一档,但兵团一般都是临时拉几个营拼凑起来的。
兵团的指挥官最低也是上校,可以说,上校已经是可以独挡一面的准高级军官了。
再往上的将军,地位已经堪比各国的中上层贵族!
显而易见的,这种近代军事体制一直延续到后世,后世也是到了少尉才算是正规军官,少尉之下只是士官而已。
士官在近代的原型则是那些兵士长,也就是俗称的老兵。
不是老兵油子,是立过功的老兵!
在连队方阵中,每一排的士兵一般都是固定不变的,这样方便管理,并且由一位少尉负责。
后世中的排级作战单位就是由此演变过来的,这也是少尉成为排级军官的来源。
在基层,只有班一级的作战单位是后世自行演变出来的,和排队枪毙时代没有太大关系。
毫不夸张的说,排队枪毙时代的军事体制影响了全世界!
原因无它,欧洲在殖民扩张中,将他们的军事体制传遍世界!
由于这支农民起义军组织混乱,几乎全都依靠各个头领的个人威望来约束部队,根本没有行刑队宪兵队之类的‘特殊兵种’维持秩序,更别提去惩戒逃兵了!
结果其他人看到那些‘机灵鬼’跑路后屁事没有,立刻引发群体效应。
查尔斯城镇的守军太凶残了,他们不想死!
于是,逃跑的人越来越多,但这么大一支队伍里,总是有那么一部分死脑筋非要钻牛角尖,或者天生有一种蜜汁优越感,总觉得自己能行!
这一小撮人裹挟着那些脑子发懵,反应力迟钝的暴动农夫,顶着对面的三段式射击,继续向前迈步。
然而,每一轮排枪下来,都会打醒打倒一群人,再加上对面查尔斯城镇围墙上还不断射出成片铅弹,和下面的环形胸垒形成了上下交叉火力,使得这支勇敢的队伍没等走到阵前十米范围内,就全部倒下和崩溃……
实际上,第一波三轮排枪过后,这支2000多人的叛军队伍就形成了两极分化,逃跑的人和愣头青一股朝前,一股向后,将厚实稳重的大队伍拉扯开,变得越来越单薄。
随着朝前的队伍死伤越发惨重,哪怕是那些反应迟钝的暴动农夫也回过神来,加入到逃跑的队伍里。
最后的结果就是,短短几分钟的时间,2000多人组成的大部队轰然散去!
后方站在哨塔上,手举单筒望远镜的李维看到这一幕后,嘴角划起一丝冷笑,对身边的传令兵吩咐道:“告诉卡尔少校,可以执行计划了!”
李维的命令并没有影响到前线的战斗,暴动的农夫崩溃后,呆在环形胸垒中的第一线列步兵团士兵立刻在各自军官的带领下,以连队乃至小队为单位,挺着刺刀杀了出去。
第一线列步兵团的连队大致为一百人左右,加上军乐队等勤务人员,则是一百出头。
在第一线列步兵团中,军乐队等杂务人员也是具备战斗力的,只不过没有配备燧发枪,而是腰刀和自卫用的燧发手铳。
千万不要小瞧军乐队在排队枪毙时代的重要性,军乐队在这个时代线列步兵队伍中的地位,仅次于指挥官!
线列步兵顾名思义,是依靠线列方阵作战的步兵,而要维持方阵的整体行动,就必须依赖于鼓点和节拍等声响来调整,不然的话上了战场很容易走乱。
到了战场上,线列步兵都是肩并肩前进,要是大家脚步凌乱,前脚尖踩后脚跟,很容易让整个队列方阵出现混乱,在战场上这与自杀没什么区别。
然而,在军乐鼓点的配合下,只要经过一定的严格训练,队列就很少会出现混乱。
为此,在排队枪毙时代的战场上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禁止瞄准指挥官和军乐队射击。
最初,这条规则在各国中还有很多人遵守,直到拿破仑崛起以后,这小子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打破规则,拿破仑甚至主动教导麾下部队上了战场一定要先射杀敌方的指挥官和军乐队,打乱敌军军阵的节奏鼓点,为己方进攻创造机会。
于是,这条潜规则就彻底报废掉了……
即便如此,欧洲各国也不敢废除军乐队这个兵种,顶多让原本走在最前面的指挥官跟在队伍侧后方。
后来到了21世纪,军乐队不光成为各国仪仗队的标准配置,还深入到各大高校乃至中小学!
当然,这个时代陆军的很多东西都成为后世标准的雏形。
比如说最常见的踏正步,最初的原型不是小胡子的阅兵仪式,而是来自于线列步兵踩着鼓点往前走!
在战场上为了保证士兵们的步伐一致,精锐的线列步兵在训练时都被要求尽可能抬高腿脚,这样做更容易同时落下脚步,防止互相踩脚后跟的现象出现。
后来就演变成了踏正步!
理所当然的,踏正步时的前后摆手姿势也是从线列步兵这里传出去的,线列步兵在前进的时候,都是一手扛枪另一只手来回摆动,以便于跟周围的人形成一致的节奏点。
就连后世现代军队的军制都是从欧洲的线列步兵时代传过去的,也就是俗称的近代。
这个时期的连队就是一个基本战术单位,一个连队大概在一百人左右,各国标准不一,每个连队都会形成一个标准线列方阵,在战场上以方阵为整体机动。
因此,这个时代最低级的军官就是指挥这个方阵的。
连队中少尉是最低等的,然后是中尉和上尉,一般而言,资深中尉或上尉会成为一个连队的主官。
到了少校一级,那就是跨入中级军官的门槛,属于另一个层次的军官了。
这个世界的法兰西王国中,连队之上的战斗单位就是战斗营,少校和中校一般担任战斗营的正副职。
不过不少欧洲国家还会在营之上设立兵团一档,但兵团一般都是临时拉几个营拼凑起来的。
兵团的指挥官最低也是上校,可以说,上校已经是可以独挡一面的准高级军官了。
再往上的将军,地位已经堪比各国的中上层贵族!
显而易见的,这种近代军事体制一直延续到后世,后世也是到了少尉才算是正规军官,少尉之下只是士官而已。
士官在近代的原型则是那些兵士长,也就是俗称的老兵。
不是老兵油子,是立过功的老兵!
在连队方阵中,每一排的士兵一般都是固定不变的,这样方便管理,并且由一位少尉负责。
后世中的排级作战单位就是由此演变过来的,这也是少尉成为排级军官的来源。
在基层,只有班一级的作战单位是后世自行演变出来的,和排队枪毙时代没有太大关系。
毫不夸张的说,排队枪毙时代的军事体制影响了全世界!
原因无它,欧洲在殖民扩张中,将他们的军事体制传遍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