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磊是十一月末才回的京城,在香港足足呆了近半个月,也被各路媒体骂了整整半个月。
一回来,就听说董北国让廖凡义出席研讨会的消息。
齐磊都替廖老师冤得慌,“老董就这么打发你的?”
廖凡义还不知道怎么回事儿,“对啊,做个说明而已,简单!”
齐磊,“”
回身默默地掏出手机,给老秦打电话,“谁出的馊主意?把北广也带上了?这不欺负老实人吗?”
老秦直言不讳,“领导!”
“咳咳。”齐磊平复了一下心情,“当我什么都没说!”
老秦登时就笑了,“怎么?你也有怕的?”
齐磊,“还好吧!”
“装!接着装。我可是听说,你在香港被骂的不轻,咱们这边不少媒体都转载报道了。”
老秦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明显就是看齐磊热闹。
齐磊哪听不出来,心说,这帮人啊,没一个好东西!
不过也没当回事儿,还有心和老秦一起调侃,“那我看也没怎么着啊!反响怎么就不大呢?”
老秦一听,“谁让你找的靠山够大呢?毕竟是中传嘛!”
按理来说,香港那边的消息传回来,内地还要开研讨会,各家电影厂、公司也都是反对的,借香港舆论炒作一波,是谁都能想到的反制方式。
只不过,正如老秦所说,毕竟中传是央视和北广的背景。
这两家对各大电影厂,还有私人公司,倒是没什么掣肘,但是你别忘了,这两家毕竟都是国字头的。
谁也说不准,背后到底有多大的政府推力。
所以,大伙儿都在观望,没人傻呵呵的当这个出头鸟。
可其实,上面根本就没往这方向想,纯粹是齐磊临时起意。
只不过,事情出来之后,觉得这个想法还不错,只是阻力比较大,所以上面持观望态度。
要是能把香港的资源利用起来,又不带来多少负面影响,那当然是好的。
可如果,各方面的反响甚为激烈,又带来不可控的影响,那自然也就不了了之了。
反正是,先看看研讨会到底能开出个什么结果再做决定。
总之,难题甩给北广和齐磊了。
可怜廖凡义还啥也不知道呢,以为就是找个地方讲传播学,没啥大不了的。
齐磊倒是知道,可惜也仅仅只是同情一下廖老师,提醒都没提醒。
反而,“没事儿!!那帮人估计不会给你好脸色,到时候硬气点儿,都是装的,咱不怕哈!”
廖凡义皱眉,怎么感觉你小子眼神不太对呢?
可是转念一想,装的我怕他们干啥?又不能把我怎么样?
脖子一梗,“我怕他们?哪个衙门口儿的不知道吗?管得着咱吗?”
那是相当硬气。
说完,自己都愣了。。要放在从前,廖教授为人师表,是绝对说不出这么“年轻”的话的。
可是现在,怎么顺嘴就冒出来了?
这是和齐磊呆的时间长了啊,和他一样幼稚了!
可问题是,幼稚、冲动这都只是齐磊的伪装啊,他表面幼稚,心里可脏着呢!
这次之所以帮着老董挖坑,是因为在职场,尤其是像大学这种体制内的单位,帮领导背锅其实不是坏事儿。
给董背锅背锅,别人想背都没那个机会。
“行!!”对于廖凡义的话,齐磊使劲点着头,“廖老师,你就是太仁义。这回我也不说话,全交给你了!”
廖凡义:“”
总感觉哪不太对,但凡换个人,廖凡义都觉得这是在坑他。
可是,董北国和齐磊,那肯定不能吧?这两人和他的关系
廖凡义认定,是不可能的。
这次研讨会命名为影视文化发展研讨会。
之前说了,参会的都是国内影视圈的头面人物。
比如几位影帝、影后级别的知名演员。
这个年代,对于这些演员来说,参加上面会议不是什么新鲜事儿,因为所属单位本来就是各文工团、话剧团和表演院校。
发个通知,人就到了。
再比如,一些知名的幕后工作者,导演、编剧都有。
然后是各娱乐公司,以及私营电影制作机构的老板了。
这里面最大牌面的当然是华宜那两兄弟。
最后,是各大电影厂。
后世年轻人听的熟悉一点的,像是京城电影制片厂、峨眉厂、魔都译制厂、儿童厂等等。
这些电影厂都是改革开放之前的产物,有的甚至解放前就有了,属于体制内单位。
早年间,承担影视宣传任务,拍的片子也都以正片为主。
改革开放之后,和老旧国企差不多,基本都玩不转了。
除了,京城、长春、魔都等少数几个电影厂还能倚靠政府生存外,其它的电影制片厂日子就不那么好过了。
就比方说什么广西电影制片厂、峨眉电影制片厂、潇湘厂等等,完全适应不了市场经济的大潮,只能说还剩一口气。
但是,你别觉得这些厂牌完全是体制内的产物,没有可取之处。
喜爱老电影的大概能有一些了解,几乎每家都有一两部值得称道的好片子。
制作水平,其实都不差。
问题还是出在身处体制内,天然的对市场经济接受度不高。
电影、电视在国内,直到二十一世纪之初,还是政治宣传任务的倾向更多,冷不丁改商业模式,它就不是一套东西,肯定适应不了。
再加上,从九十年代初开始,电影行业开始寻求出路,就学错人了。
当时,绝大多数四代、五代导演更倾向于欧洲学派,也就是文艺电影。
在九十年代生活过的人都有印象,那时候,欧洲三大电影节在国内的影响力远超奥斯卡。
国内的导演也都跟魔怔了一样,拍了不少不能上映的艺术片。
直到2000年,可以这么说,国内可以称得上是商业片导演的就一个冯大炮,老谋子都是玩艺术片玩魔怔的。
可想而知,偏艺术的电影路线对上娱乐化的港片、好莱坞电影,那死的得多惨吧!
说句公道话,后世很多人认为中国电影不行,这种不行,其实仅仅只是二十一世纪之初到14、15年,这十年的商业片不行。
八九十年代的中国电影,其实水准是相当高。
即便是在这十年之间,我们的文艺片水平也没退步。
问题还是出在商业片上,资本掌控下的电影市场进入野蛮生长的状态导致的。
至于当下,看看上面参加研讨会的这些人就知道了。
国内影视圈儿,从厂牌到负责人,从演员到导演编剧,就靠那么点大的市场苟延残喘呢,一个个穷的嗷嗷叫,然后你要把港圈引进来?
就明着说让我们死呗?
可想而知,反对的声音得有多大。
研讨会还没开呢,就已经是暗流涌动了。
首先,是齐磊唯一的盟友,央视邹成斌。
之所以说他是盟友,是因为邹成斌是唯一赞成齐磊这番操作的。
因为最大的受益者是中传制作中心啊!
如果把香港电影放进来,必然流向中传,他能不愿意吗?
所以,这段时间,邹成斌就没闲着,利用一切关系,想在研讨会上争取更多的支持。
只不过,邹台没想到的是,还没等到运作出什么成果呢,上面的电话就来了。
明确的告诉他,不要参与,甚至要把中传从中摘出来,起码要是一个中立的态度。
邹成斌虽然一百个不愿意,可是上级指示他也是要执行的,于是很不情愿的退出了。
上面明摆着,就是让齐磊,让北广去孤军奋战。
可是问题来了,目前国内之所以没有太大的舆论压力,各厂、行业内没有对于研讨会的议题公开发声,忌惮的就是央视。
现在好了,央视中立了,摘干净了,明确表态,这是北广和齐磊的个人想法,不代表中传。
那就说明,上面也是中立的呗!
那
谁还怕你北广和齐磊呢?
11月17号,也就是齐磊从香港回来的第三天。
华宜老板通过一家知名的娱乐杂志,率先就研讨会议题展开了讨论。
明确表示,引入香港制片机制,对国内电影市场的发展有百害而无一利,会彻底摧毁国内电影行业。
随后,京城电影厂的厂长也在公开场合谈起了一个最现实的问题。
“目前,国内全民所有的影视自作厂牌有四十家,民营制作机构之中,数得上数的也有二十几家。”
“这六十几家电影制作机构,分八个亿的票房还是举步维艰的状态,这个时候再把香港同仁请进来?”
“不是不愿意让他们进来,而是我们的体量太小了,就那么一点票房,怎么养活这么多人?”
某知名演员,“小齐总做生意是好手,可他根本不懂电影市场!”
某导演耿直得很,“北广搞好他们的学问就好了吧?手伸的有点长了,电影圈的事没那么简单。”
会还没开呢,舆论的讨论已经开始了。
观众当然希望港圈能够进来,可是在一边倒的意见领袖面前,他们根本就没有发声渠道,成了“被沉默的螺旋”。
渐渐的,连老百姓也觉得,把香港电影引进来可能不是什么好事儿。
关键是,华宜的那两个老板紧接着又接受了一次采访,说的还是这个事儿。
这回有高人指点,一下切中了老百姓的g点。
“电影是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的文化缩影。”
“香港电影虽然成功,可是毕竟受英国文化影响那么多年,已经不能代表东方文化了。所以我们认为,这个事儿真的要慎重!”
不管在什么时候,撩拨民族情绪都是杀招。
齐磊看到新闻都看乐了,“特么的,这话他们还真有脸说得出来?”
后世,内地电影摆烂的局面,没有一家公司是无辜的,包括华宜。
“把你也记小本本上!”
一旁的廖凡义整个人都不好了,心说,你还有工夫记小本本呢?
他清醒了,发现这事儿不太对,董北国在坑他。
“石头,这会能开消停吗?”
却不想,齐磊很惋惜地看了他一眼,“廖老师,可惜了。”
说完,优哉游哉的去找陈兴福了。
那边,雏鹰班第二期的选拔还没结束呢,齐磊去关心关心。
弄的廖凡义直懵,可惜什么?
正想着呢,董北国的电话来了,“来我办公室一趟!”
廖凡义一听,正好,和老董说说,这事儿你还是让别人上吧,我不行!
结果到了校长办公室,还没等他开口,董北国抢先一步。
“研讨会你别去了,我自己应付吧!”
廖凡义差点没哭出来,老董还是好人啊!知道难度大,不让他顶这个雷,这是爱护下属啊!
从董北国那儿出来,廖凡义也去找陈兴福,又和齐磊碰了对面儿。
“董校找我了。”
齐磊一听,一点不意外,而且他都知道董北国找他干什么。
“怎么?不让你参加研讨会了?”
廖凡义,“你怎知道?”
齐磊不答,依旧摇头,“可惜了!”
说的廖凡义莫名其妙的,到底可惜什么啊?不顶这个雷还不好吗?
却是陈姥爷听了冷笑一声,“咱们学校,一老一少两个人精,他当然知道董校心里想什么。”
廖凡义瞪眼,“不是因为难度太大?那到底可惜啥啊?”
只见陈姥爷笑了,看向齐磊,“肯定不是因为难度大,董校替你去背锅。”
“其实我也想知道,老董想什么呢?”
“呃。”齐磊一窘,“这个嘛,我不好说,你们还是问董校去吧!”
回头,齐磊在综合楼遇到董北国了,两个老奸巨猾的凑到一块儿。
董北国,“邹成斌怂了。”
齐磊,“他肯定不是自己怂的,是上面有人压了他一头。”
董北国,“所以,就剩咱俩了。”
齐磊,“就剩咱俩好啊!成了功劳,都算咱北广的。”
董北国,“这个锅也可以背!背下来,我还能多要点钱。”
齐磊点头,“往死里要,欠咱们的!”
之前有央视挡在前面,廖凡义上去,顶多算是帮董北国背锅,这是老董有意培养廖老师。
可是现在,央视撤走了,上面明摆着是让北广自己扛下这件事,那就得董北国自己上了。
因为,这也是替领导背锅,而且是上面的大领导。
董北国倒不用上面培养,他都这么大岁数了,还培养什么?
不过,老董倒是和齐磊学会了“贼不走空”的本事。
这么大个锅背下来,那不要点好处,还说得过去了?
当然了,要好处也好,背锅也罢,得有一个前提。那就是,这个研讨会,得研究出点真东西来。
否则,上去就被各路神仙喷死,光挨骂了,那让你们背锅还有什么用?
所以,最后还是得看齐磊和董北国的本事。
看他们能不能在围殴之下活下来,甚至打赢。
。
月票投币口
推荐票投币口
一回来,就听说董北国让廖凡义出席研讨会的消息。
齐磊都替廖老师冤得慌,“老董就这么打发你的?”
廖凡义还不知道怎么回事儿,“对啊,做个说明而已,简单!”
齐磊,“”
回身默默地掏出手机,给老秦打电话,“谁出的馊主意?把北广也带上了?这不欺负老实人吗?”
老秦直言不讳,“领导!”
“咳咳。”齐磊平复了一下心情,“当我什么都没说!”
老秦登时就笑了,“怎么?你也有怕的?”
齐磊,“还好吧!”
“装!接着装。我可是听说,你在香港被骂的不轻,咱们这边不少媒体都转载报道了。”
老秦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明显就是看齐磊热闹。
齐磊哪听不出来,心说,这帮人啊,没一个好东西!
不过也没当回事儿,还有心和老秦一起调侃,“那我看也没怎么着啊!反响怎么就不大呢?”
老秦一听,“谁让你找的靠山够大呢?毕竟是中传嘛!”
按理来说,香港那边的消息传回来,内地还要开研讨会,各家电影厂、公司也都是反对的,借香港舆论炒作一波,是谁都能想到的反制方式。
只不过,正如老秦所说,毕竟中传是央视和北广的背景。
这两家对各大电影厂,还有私人公司,倒是没什么掣肘,但是你别忘了,这两家毕竟都是国字头的。
谁也说不准,背后到底有多大的政府推力。
所以,大伙儿都在观望,没人傻呵呵的当这个出头鸟。
可其实,上面根本就没往这方向想,纯粹是齐磊临时起意。
只不过,事情出来之后,觉得这个想法还不错,只是阻力比较大,所以上面持观望态度。
要是能把香港的资源利用起来,又不带来多少负面影响,那当然是好的。
可如果,各方面的反响甚为激烈,又带来不可控的影响,那自然也就不了了之了。
反正是,先看看研讨会到底能开出个什么结果再做决定。
总之,难题甩给北广和齐磊了。
可怜廖凡义还啥也不知道呢,以为就是找个地方讲传播学,没啥大不了的。
齐磊倒是知道,可惜也仅仅只是同情一下廖老师,提醒都没提醒。
反而,“没事儿!!那帮人估计不会给你好脸色,到时候硬气点儿,都是装的,咱不怕哈!”
廖凡义皱眉,怎么感觉你小子眼神不太对呢?
可是转念一想,装的我怕他们干啥?又不能把我怎么样?
脖子一梗,“我怕他们?哪个衙门口儿的不知道吗?管得着咱吗?”
那是相当硬气。
说完,自己都愣了。。要放在从前,廖教授为人师表,是绝对说不出这么“年轻”的话的。
可是现在,怎么顺嘴就冒出来了?
这是和齐磊呆的时间长了啊,和他一样幼稚了!
可问题是,幼稚、冲动这都只是齐磊的伪装啊,他表面幼稚,心里可脏着呢!
这次之所以帮着老董挖坑,是因为在职场,尤其是像大学这种体制内的单位,帮领导背锅其实不是坏事儿。
给董背锅背锅,别人想背都没那个机会。
“行!!”对于廖凡义的话,齐磊使劲点着头,“廖老师,你就是太仁义。这回我也不说话,全交给你了!”
廖凡义:“”
总感觉哪不太对,但凡换个人,廖凡义都觉得这是在坑他。
可是,董北国和齐磊,那肯定不能吧?这两人和他的关系
廖凡义认定,是不可能的。
这次研讨会命名为影视文化发展研讨会。
之前说了,参会的都是国内影视圈的头面人物。
比如几位影帝、影后级别的知名演员。
这个年代,对于这些演员来说,参加上面会议不是什么新鲜事儿,因为所属单位本来就是各文工团、话剧团和表演院校。
发个通知,人就到了。
再比如,一些知名的幕后工作者,导演、编剧都有。
然后是各娱乐公司,以及私营电影制作机构的老板了。
这里面最大牌面的当然是华宜那两兄弟。
最后,是各大电影厂。
后世年轻人听的熟悉一点的,像是京城电影制片厂、峨眉厂、魔都译制厂、儿童厂等等。
这些电影厂都是改革开放之前的产物,有的甚至解放前就有了,属于体制内单位。
早年间,承担影视宣传任务,拍的片子也都以正片为主。
改革开放之后,和老旧国企差不多,基本都玩不转了。
除了,京城、长春、魔都等少数几个电影厂还能倚靠政府生存外,其它的电影制片厂日子就不那么好过了。
就比方说什么广西电影制片厂、峨眉电影制片厂、潇湘厂等等,完全适应不了市场经济的大潮,只能说还剩一口气。
但是,你别觉得这些厂牌完全是体制内的产物,没有可取之处。
喜爱老电影的大概能有一些了解,几乎每家都有一两部值得称道的好片子。
制作水平,其实都不差。
问题还是出在身处体制内,天然的对市场经济接受度不高。
电影、电视在国内,直到二十一世纪之初,还是政治宣传任务的倾向更多,冷不丁改商业模式,它就不是一套东西,肯定适应不了。
再加上,从九十年代初开始,电影行业开始寻求出路,就学错人了。
当时,绝大多数四代、五代导演更倾向于欧洲学派,也就是文艺电影。
在九十年代生活过的人都有印象,那时候,欧洲三大电影节在国内的影响力远超奥斯卡。
国内的导演也都跟魔怔了一样,拍了不少不能上映的艺术片。
直到2000年,可以这么说,国内可以称得上是商业片导演的就一个冯大炮,老谋子都是玩艺术片玩魔怔的。
可想而知,偏艺术的电影路线对上娱乐化的港片、好莱坞电影,那死的得多惨吧!
说句公道话,后世很多人认为中国电影不行,这种不行,其实仅仅只是二十一世纪之初到14、15年,这十年的商业片不行。
八九十年代的中国电影,其实水准是相当高。
即便是在这十年之间,我们的文艺片水平也没退步。
问题还是出在商业片上,资本掌控下的电影市场进入野蛮生长的状态导致的。
至于当下,看看上面参加研讨会的这些人就知道了。
国内影视圈儿,从厂牌到负责人,从演员到导演编剧,就靠那么点大的市场苟延残喘呢,一个个穷的嗷嗷叫,然后你要把港圈引进来?
就明着说让我们死呗?
可想而知,反对的声音得有多大。
研讨会还没开呢,就已经是暗流涌动了。
首先,是齐磊唯一的盟友,央视邹成斌。
之所以说他是盟友,是因为邹成斌是唯一赞成齐磊这番操作的。
因为最大的受益者是中传制作中心啊!
如果把香港电影放进来,必然流向中传,他能不愿意吗?
所以,这段时间,邹成斌就没闲着,利用一切关系,想在研讨会上争取更多的支持。
只不过,邹台没想到的是,还没等到运作出什么成果呢,上面的电话就来了。
明确的告诉他,不要参与,甚至要把中传从中摘出来,起码要是一个中立的态度。
邹成斌虽然一百个不愿意,可是上级指示他也是要执行的,于是很不情愿的退出了。
上面明摆着,就是让齐磊,让北广去孤军奋战。
可是问题来了,目前国内之所以没有太大的舆论压力,各厂、行业内没有对于研讨会的议题公开发声,忌惮的就是央视。
现在好了,央视中立了,摘干净了,明确表态,这是北广和齐磊的个人想法,不代表中传。
那就说明,上面也是中立的呗!
那
谁还怕你北广和齐磊呢?
11月17号,也就是齐磊从香港回来的第三天。
华宜老板通过一家知名的娱乐杂志,率先就研讨会议题展开了讨论。
明确表示,引入香港制片机制,对国内电影市场的发展有百害而无一利,会彻底摧毁国内电影行业。
随后,京城电影厂的厂长也在公开场合谈起了一个最现实的问题。
“目前,国内全民所有的影视自作厂牌有四十家,民营制作机构之中,数得上数的也有二十几家。”
“这六十几家电影制作机构,分八个亿的票房还是举步维艰的状态,这个时候再把香港同仁请进来?”
“不是不愿意让他们进来,而是我们的体量太小了,就那么一点票房,怎么养活这么多人?”
某知名演员,“小齐总做生意是好手,可他根本不懂电影市场!”
某导演耿直得很,“北广搞好他们的学问就好了吧?手伸的有点长了,电影圈的事没那么简单。”
会还没开呢,舆论的讨论已经开始了。
观众当然希望港圈能够进来,可是在一边倒的意见领袖面前,他们根本就没有发声渠道,成了“被沉默的螺旋”。
渐渐的,连老百姓也觉得,把香港电影引进来可能不是什么好事儿。
关键是,华宜的那两个老板紧接着又接受了一次采访,说的还是这个事儿。
这回有高人指点,一下切中了老百姓的g点。
“电影是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的文化缩影。”
“香港电影虽然成功,可是毕竟受英国文化影响那么多年,已经不能代表东方文化了。所以我们认为,这个事儿真的要慎重!”
不管在什么时候,撩拨民族情绪都是杀招。
齐磊看到新闻都看乐了,“特么的,这话他们还真有脸说得出来?”
后世,内地电影摆烂的局面,没有一家公司是无辜的,包括华宜。
“把你也记小本本上!”
一旁的廖凡义整个人都不好了,心说,你还有工夫记小本本呢?
他清醒了,发现这事儿不太对,董北国在坑他。
“石头,这会能开消停吗?”
却不想,齐磊很惋惜地看了他一眼,“廖老师,可惜了。”
说完,优哉游哉的去找陈兴福了。
那边,雏鹰班第二期的选拔还没结束呢,齐磊去关心关心。
弄的廖凡义直懵,可惜什么?
正想着呢,董北国的电话来了,“来我办公室一趟!”
廖凡义一听,正好,和老董说说,这事儿你还是让别人上吧,我不行!
结果到了校长办公室,还没等他开口,董北国抢先一步。
“研讨会你别去了,我自己应付吧!”
廖凡义差点没哭出来,老董还是好人啊!知道难度大,不让他顶这个雷,这是爱护下属啊!
从董北国那儿出来,廖凡义也去找陈兴福,又和齐磊碰了对面儿。
“董校找我了。”
齐磊一听,一点不意外,而且他都知道董北国找他干什么。
“怎么?不让你参加研讨会了?”
廖凡义,“你怎知道?”
齐磊不答,依旧摇头,“可惜了!”
说的廖凡义莫名其妙的,到底可惜什么啊?不顶这个雷还不好吗?
却是陈姥爷听了冷笑一声,“咱们学校,一老一少两个人精,他当然知道董校心里想什么。”
廖凡义瞪眼,“不是因为难度太大?那到底可惜啥啊?”
只见陈姥爷笑了,看向齐磊,“肯定不是因为难度大,董校替你去背锅。”
“其实我也想知道,老董想什么呢?”
“呃。”齐磊一窘,“这个嘛,我不好说,你们还是问董校去吧!”
回头,齐磊在综合楼遇到董北国了,两个老奸巨猾的凑到一块儿。
董北国,“邹成斌怂了。”
齐磊,“他肯定不是自己怂的,是上面有人压了他一头。”
董北国,“所以,就剩咱俩了。”
齐磊,“就剩咱俩好啊!成了功劳,都算咱北广的。”
董北国,“这个锅也可以背!背下来,我还能多要点钱。”
齐磊点头,“往死里要,欠咱们的!”
之前有央视挡在前面,廖凡义上去,顶多算是帮董北国背锅,这是老董有意培养廖老师。
可是现在,央视撤走了,上面明摆着是让北广自己扛下这件事,那就得董北国自己上了。
因为,这也是替领导背锅,而且是上面的大领导。
董北国倒不用上面培养,他都这么大岁数了,还培养什么?
不过,老董倒是和齐磊学会了“贼不走空”的本事。
这么大个锅背下来,那不要点好处,还说得过去了?
当然了,要好处也好,背锅也罢,得有一个前提。那就是,这个研讨会,得研究出点真东西来。
否则,上去就被各路神仙喷死,光挨骂了,那让你们背锅还有什么用?
所以,最后还是得看齐磊和董北国的本事。
看他们能不能在围殴之下活下来,甚至打赢。
。
月票投币口
推荐票投币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