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方寸大乱地指挥工地装饰、迎接人员紧急撤出工地,现场全体十分钟内清扫沿线马路和大坝工地,还有该死的还没配齐的工作服、安全帽等等,反正一切都乱了套。
工程指挥部领导还在背欢迎辞,施工人员代表翻来覆去几个问题的应答总是记不住,原定必须要参观的总控制室线路仍乱七八糟,技术人员正满头大汗测试始终不太稳定的监测仪器。
总之俞晓宇变更行程让一切都混乱无比,本应当展示靓丽风采的大坝工地就象刚起床没化妆的妇人,蓬头垢面,暗淡失色。
“储书计,太意外了,场面有点失控……”
一行人刚下车,近小路先赶到大坝工地的尤其哭丧着脸说。
储拓沉着地说:“首长之所以临时更改行程就想看到真实的场面,过多***没意义。”
嘴上说这么说,心里直打鼓。
京都、省里安保人员乍见毫无组织和章法的工地也有点懵,如临大敌地分成外围和内围两道防线,站位完成后才通知司机开门。
俞晓宇在宇文砚、江珞斌陪同下步履矫健地来到大坝现场,土建工程如尤其所回报的确完工,但很多细节和衔接由于来不及掩饰而暴露无遗;坝边、平台两侧、观景区等绿植才做了大半;剩余部分泥土裸露在外面未覆盖绿网;指挥部、施工人员、技术人员七零八落,很多都打发回家睡觉赶不过来。
沿着工地边走边看,俞晓宇不停地抛出问题,总工程师毕竟经验丰富大抵还接得住;总指挥明显很紧张,不少数据答得驴头不对马嘴;技术人员就事论事还可以,稍微超纲就支支吾吾起来。
总控室、机房、配电间、水闸枢纽等地,到处都有仓促草率的痕迹,尤其走到哪里心里骂到哪里,储拓也有芒刺在背之感。
宇文砚到底临场经验丰富,呵呵笑道:“首长闪电式视察让大坝工地暴露不少短板,看来要等全面完工再请首长前来检查呀。”
俞晓宇也笑,道:“我在双江参与沿海大开发系统工程,跑的工地没有一千也有八百,这方面情况太熟悉了……根本没有完美的工地,除非是样板项目。”
“噢,所以尤其同志把松河大坝介绍得太完美,首长反而觉得奇怪吧?”
本来说到这个份上已经足够,江珞斌真是不按牌理,偏偏特意把意思挑明了。
宇文砚恨得在心里“嘭嘭”踹了江珞斌两脚,俞晓宇却毫无异状笑道:
“没有没有,不完美才真实……我喜欢不完美。”
宇文砚等随行人员都附合着笑成一片,其实内心深处都疑惑不解。尤其工作生活没离开过甸西,俞晓宇以前没来过通榆,何况以他的身份根本犯不着跟区区一个小***较劲,那又为何一再更改行程呢?
以往京都首长到基层视察,偶尔也会临时停车到附近村庄、工厂、学校,是想掌握第一手情况,而非被地方领导拴着鼻子走。松河大坝却不存在这个问题,反正都矗立在这儿,无非准备得是否圆满。
俞晓宇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
别说宇文砚,连江珞斌都感觉有些高深莫测。不过久在海子工作的江珞斌又清楚一点:
越是大人物,越不喜欢别人揣测自己的心思,有时甚至故意反其道而行之。所以不管是否想得明白,必须做出一脸不解的样子。
“看完了,回县城吧。”
在大坝工地转了四十分钟后俞晓宇吩咐道,车队又浩浩荡荡开到甸峰县城。因为有几个小时缓冲时间,城区及县府大院一系列安排还处紧凑到位没掉链子,尤其等县领导都暗暗松了口气。
当晚没有欢迎酒宴,也不喝酒——京都首长到基层不可能落下话柄,特别在大换界前夕敏感时段,除非私交深、彼此都信得过,很显然宇文砚并不在俞晓宇能够放心的名单当中。
俞晓宇与宇文砚等省领导就在县机关食堂吃的工作餐,标准四菜一汤,十分钟不到全部吃完。
之后俞晓宇随即召集外事部门碰头,讨论明天下午与安国首相落实洽谈两年多的双边自由贸易协定。
按俞晓宇的设想最好利用此次会晤机会把协定框架先签下来,这样既能推动协定文本的最终敲定,同时也算俞晓宇外事工作成绩。
在京都层面特指局委员序列,非常讲究外交成绩,包括商贸协议、谅解备忘录、边境谈判、加入国际组织或取得组织领导地位、联合国双边或多边会谈等等,都属于加分项目。
举例来说,提到向来被国人敬仰的周总,可能绝大多数根本说不出他在治理国家、稳定大局、经济建设等方面成就,但无人不知他陪尼克松喝茅台,参加马尼拉国际会议,妙语巧怼外国记者等经典故事。
更不用说港澳在谁主导收回,当年是谁震慑英国女首脑以至于下台阶时摔了一跤等等。
往近处说,朱正阳在上高工作期间成功处理竹笋事件也令国人振奋,感觉扬眉吐气了一回,不能说对日后上位起到决定性作用,但综合评分就是这样一点点加上去的。
内正方面,无论经济还是正治以及人气人脉,俞晓宇都没问题,唯一弱项就是外交。虽说也不能怪他,自打进了京都一直主管农业农村、水利、食品安全等领域,与外交基本沾不上边。
这也是上次东南亚三国联合外交照会后俞晓宇高度重视亲自主持会议的原因,后来白钰成功游说柬方高层化解危机,两江贯通工程毫发无损令得俞晓宇颇为欣赏。
此次俞晓宇亲自出席“421特大垮坝事件”总结大会只是个由头,重点还是会晤安国首相竭力促成双边自由贸易协定。
然而,这桩协定谈了两年多始终无法落地又有深层次原因。
纵观历史,安国始终笼罩在南亚大国的阴影之下,虽说近百年来正府意识到这一点并努力消除其影响,但根深蒂固的观念以及南亚大国对其意识形态渗透使得这个过程进展缓慢。
弹丸之地,孱弱小国,却又夹在两个大国之间注定成为地缘正治的焦点,中国与南亚大国都想将它争取过来以形成战略缓冲。
南亚大国采取威吓手段,陈兵十万配以最新式陆空武器在边境,阻止它向中国靠拢;中国则施出拿手绝招——贸易武器来吸引安国,这招数千年前丝绸之路就用过,屡试不爽。
双边自由贸易协定就源于这个大背景下。
几十年来中国对与安国接壤的由边民自发交易形成的边境贸易基本处于放养状态,即不征税、不关检、不限制,说穿了就是鼓励对面加强与我们的贸易往来既而增进友谊。久而久之连安国正府都参与全方位开放的自由贸易,交易额越来越大并明显提高国民经济中的比例。
然后京都商务部出面了,说老安呐,你看现在边境贸易额都这么大了,是不是设个自由贸易区把这一块管起来?否则国际走私、贩毒分子、军火贩子在里面捣乱,不利于市场长治久安的发展。
站在安国立场当然不愿意,巴不得越乱越好才能混水摸鱼。但中国人已经放了话这叫先礼后兵,讲得客气点是双方协商,其实把边境全面封锁起来自由贸易区立马完蛋。
中国这边市场纵深体系完善,西方不亮东方亮;安国那边就惨了,往南受到市场保护意识强烈的南亚大国挤压;往北那块地方比自己还穷;往西也是难兄难弟,必须倚仗中国这颗大树。
自由贸易协定谈什么?怎么谈?
京都商务部说双方商定划出一块地方作为自由贸易区,仅仅加强市场准入和秩序管理,严防贩毒和军火走私,还象以前那样不收税、不关检、不作任何限制!作为贸易顺差的一方,安国只享受自由贸易带来的巨额利润,却不用付半点代价……
天底下哪有这等好事?
京都商务部顺势要求安国对中国开放通信、公路桥梁、隧道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市场……
咦,是不是很熟悉的操作?以前好像某国也这么要求过咱家?
实际上国与国之间都这么现实和冷酷,眼里永远只有利益,不存在兄弟般的友谊。
消息传出去后,南亚大国不干了,立即发动宣传攻势指责中国企图“渗透和侵入”,并吓唬安国老百姓说基础设施落到中国人手里有亡国之虞!
同时暗地里策动反对派力量和利用公知带节奏民间舆论,准备发动不信任投票将现任正府一举掀翻。
安国正府有些畏缩了,迟迟疑疑谈了两年多还没定论。
眼看大**临近,京都方面有些着急,因为今年底明年初领导大调整之后起码半年左右的磨合期,再回过头谈不知要到猴年马月。因此通榆“421特大垮坝事件”总结大会是个契机,正好约安国首相过来谈一谈,至于是最后通牒,还是晓以大义,还是软磨硬泡,决定权交给俞晓宇。
大国邀请,安国首相不能不“受邀前往”,但敲定行程时还是玩了两个花招,一是白天改到晚上,二是把会晤地点改到甸峰县城,而非京都方面刚开始建议的桦南或甸西。
其道理与中美三个联合公报一样,不在京都签订而是“碧海公报”,刻意降低其正治效应和影响力。
工程指挥部领导还在背欢迎辞,施工人员代表翻来覆去几个问题的应答总是记不住,原定必须要参观的总控制室线路仍乱七八糟,技术人员正满头大汗测试始终不太稳定的监测仪器。
总之俞晓宇变更行程让一切都混乱无比,本应当展示靓丽风采的大坝工地就象刚起床没化妆的妇人,蓬头垢面,暗淡失色。
“储书计,太意外了,场面有点失控……”
一行人刚下车,近小路先赶到大坝工地的尤其哭丧着脸说。
储拓沉着地说:“首长之所以临时更改行程就想看到真实的场面,过多***没意义。”
嘴上说这么说,心里直打鼓。
京都、省里安保人员乍见毫无组织和章法的工地也有点懵,如临大敌地分成外围和内围两道防线,站位完成后才通知司机开门。
俞晓宇在宇文砚、江珞斌陪同下步履矫健地来到大坝现场,土建工程如尤其所回报的确完工,但很多细节和衔接由于来不及掩饰而暴露无遗;坝边、平台两侧、观景区等绿植才做了大半;剩余部分泥土裸露在外面未覆盖绿网;指挥部、施工人员、技术人员七零八落,很多都打发回家睡觉赶不过来。
沿着工地边走边看,俞晓宇不停地抛出问题,总工程师毕竟经验丰富大抵还接得住;总指挥明显很紧张,不少数据答得驴头不对马嘴;技术人员就事论事还可以,稍微超纲就支支吾吾起来。
总控室、机房、配电间、水闸枢纽等地,到处都有仓促草率的痕迹,尤其走到哪里心里骂到哪里,储拓也有芒刺在背之感。
宇文砚到底临场经验丰富,呵呵笑道:“首长闪电式视察让大坝工地暴露不少短板,看来要等全面完工再请首长前来检查呀。”
俞晓宇也笑,道:“我在双江参与沿海大开发系统工程,跑的工地没有一千也有八百,这方面情况太熟悉了……根本没有完美的工地,除非是样板项目。”
“噢,所以尤其同志把松河大坝介绍得太完美,首长反而觉得奇怪吧?”
本来说到这个份上已经足够,江珞斌真是不按牌理,偏偏特意把意思挑明了。
宇文砚恨得在心里“嘭嘭”踹了江珞斌两脚,俞晓宇却毫无异状笑道:
“没有没有,不完美才真实……我喜欢不完美。”
宇文砚等随行人员都附合着笑成一片,其实内心深处都疑惑不解。尤其工作生活没离开过甸西,俞晓宇以前没来过通榆,何况以他的身份根本犯不着跟区区一个小***较劲,那又为何一再更改行程呢?
以往京都首长到基层视察,偶尔也会临时停车到附近村庄、工厂、学校,是想掌握第一手情况,而非被地方领导拴着鼻子走。松河大坝却不存在这个问题,反正都矗立在这儿,无非准备得是否圆满。
俞晓宇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
别说宇文砚,连江珞斌都感觉有些高深莫测。不过久在海子工作的江珞斌又清楚一点:
越是大人物,越不喜欢别人揣测自己的心思,有时甚至故意反其道而行之。所以不管是否想得明白,必须做出一脸不解的样子。
“看完了,回县城吧。”
在大坝工地转了四十分钟后俞晓宇吩咐道,车队又浩浩荡荡开到甸峰县城。因为有几个小时缓冲时间,城区及县府大院一系列安排还处紧凑到位没掉链子,尤其等县领导都暗暗松了口气。
当晚没有欢迎酒宴,也不喝酒——京都首长到基层不可能落下话柄,特别在大换界前夕敏感时段,除非私交深、彼此都信得过,很显然宇文砚并不在俞晓宇能够放心的名单当中。
俞晓宇与宇文砚等省领导就在县机关食堂吃的工作餐,标准四菜一汤,十分钟不到全部吃完。
之后俞晓宇随即召集外事部门碰头,讨论明天下午与安国首相落实洽谈两年多的双边自由贸易协定。
按俞晓宇的设想最好利用此次会晤机会把协定框架先签下来,这样既能推动协定文本的最终敲定,同时也算俞晓宇外事工作成绩。
在京都层面特指局委员序列,非常讲究外交成绩,包括商贸协议、谅解备忘录、边境谈判、加入国际组织或取得组织领导地位、联合国双边或多边会谈等等,都属于加分项目。
举例来说,提到向来被国人敬仰的周总,可能绝大多数根本说不出他在治理国家、稳定大局、经济建设等方面成就,但无人不知他陪尼克松喝茅台,参加马尼拉国际会议,妙语巧怼外国记者等经典故事。
更不用说港澳在谁主导收回,当年是谁震慑英国女首脑以至于下台阶时摔了一跤等等。
往近处说,朱正阳在上高工作期间成功处理竹笋事件也令国人振奋,感觉扬眉吐气了一回,不能说对日后上位起到决定性作用,但综合评分就是这样一点点加上去的。
内正方面,无论经济还是正治以及人气人脉,俞晓宇都没问题,唯一弱项就是外交。虽说也不能怪他,自打进了京都一直主管农业农村、水利、食品安全等领域,与外交基本沾不上边。
这也是上次东南亚三国联合外交照会后俞晓宇高度重视亲自主持会议的原因,后来白钰成功游说柬方高层化解危机,两江贯通工程毫发无损令得俞晓宇颇为欣赏。
此次俞晓宇亲自出席“421特大垮坝事件”总结大会只是个由头,重点还是会晤安国首相竭力促成双边自由贸易协定。
然而,这桩协定谈了两年多始终无法落地又有深层次原因。
纵观历史,安国始终笼罩在南亚大国的阴影之下,虽说近百年来正府意识到这一点并努力消除其影响,但根深蒂固的观念以及南亚大国对其意识形态渗透使得这个过程进展缓慢。
弹丸之地,孱弱小国,却又夹在两个大国之间注定成为地缘正治的焦点,中国与南亚大国都想将它争取过来以形成战略缓冲。
南亚大国采取威吓手段,陈兵十万配以最新式陆空武器在边境,阻止它向中国靠拢;中国则施出拿手绝招——贸易武器来吸引安国,这招数千年前丝绸之路就用过,屡试不爽。
双边自由贸易协定就源于这个大背景下。
几十年来中国对与安国接壤的由边民自发交易形成的边境贸易基本处于放养状态,即不征税、不关检、不限制,说穿了就是鼓励对面加强与我们的贸易往来既而增进友谊。久而久之连安国正府都参与全方位开放的自由贸易,交易额越来越大并明显提高国民经济中的比例。
然后京都商务部出面了,说老安呐,你看现在边境贸易额都这么大了,是不是设个自由贸易区把这一块管起来?否则国际走私、贩毒分子、军火贩子在里面捣乱,不利于市场长治久安的发展。
站在安国立场当然不愿意,巴不得越乱越好才能混水摸鱼。但中国人已经放了话这叫先礼后兵,讲得客气点是双方协商,其实把边境全面封锁起来自由贸易区立马完蛋。
中国这边市场纵深体系完善,西方不亮东方亮;安国那边就惨了,往南受到市场保护意识强烈的南亚大国挤压;往北那块地方比自己还穷;往西也是难兄难弟,必须倚仗中国这颗大树。
自由贸易协定谈什么?怎么谈?
京都商务部说双方商定划出一块地方作为自由贸易区,仅仅加强市场准入和秩序管理,严防贩毒和军火走私,还象以前那样不收税、不关检、不作任何限制!作为贸易顺差的一方,安国只享受自由贸易带来的巨额利润,却不用付半点代价……
天底下哪有这等好事?
京都商务部顺势要求安国对中国开放通信、公路桥梁、隧道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市场……
咦,是不是很熟悉的操作?以前好像某国也这么要求过咱家?
实际上国与国之间都这么现实和冷酷,眼里永远只有利益,不存在兄弟般的友谊。
消息传出去后,南亚大国不干了,立即发动宣传攻势指责中国企图“渗透和侵入”,并吓唬安国老百姓说基础设施落到中国人手里有亡国之虞!
同时暗地里策动反对派力量和利用公知带节奏民间舆论,准备发动不信任投票将现任正府一举掀翻。
安国正府有些畏缩了,迟迟疑疑谈了两年多还没定论。
眼看大**临近,京都方面有些着急,因为今年底明年初领导大调整之后起码半年左右的磨合期,再回过头谈不知要到猴年马月。因此通榆“421特大垮坝事件”总结大会是个契机,正好约安国首相过来谈一谈,至于是最后通牒,还是晓以大义,还是软磨硬泡,决定权交给俞晓宇。
大国邀请,安国首相不能不“受邀前往”,但敲定行程时还是玩了两个花招,一是白天改到晚上,二是把会晤地点改到甸峰县城,而非京都方面刚开始建议的桦南或甸西。
其道理与中美三个联合公报一样,不在京都签订而是“碧海公报”,刻意降低其正治效应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