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岸边湖州之乱的事当然很快就传到了大周太尉李伯升府中。李伯升对此当然并不敢等闲视之,还是召集了太尉府内的不少人临时召开了军议。参加军议的人并不是前线诸将,而是不少参谋及幕僚。
自古以来的军政制度以两宋时期最为完善、元朝之后才有很大变化。此时的大周宋后在长期的战争压力与积累总结之下拥有比两宋更完善一些的参谋制度。太尉府的地位比起两宋时期也有所提高,几乎恢复到汉时那种三公一般的地位了。
虽然手中并不直接掌管重兵,也没有皇帝才拥有的一些高等级的兵符、却拥有作战方案拟定、人选推荐、粮草后勤组织、训练靠校监管差点等诸多事物的建议权。
“说说看吧,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按照卞元亨等人呈报太尉府的密报,对方只有一艘船?人数最多也不过百人?这也倒罢了。按照我们对逃回来的军士们的仔细审讯,双方根本没有在百步以内开兵见仗,就在半里以外的距离上被对方的几门炮打的落花流水、不但损失了步营还有苏州府的六七艘战船、还在战场上留下了超过一半的人?”李伯升的话透着一股好奇,但下面的人却有一种不好的预感:太尉可能真相信了这些话。
“如果说是对手百余名甚至几十名精兵在近战中或者弓箭以内的距离上击退了我军几百战兵、上千乡勇这倒也不是不可能。毕竟如果是真正的几十上百精锐,那倒也是值得重视的力量。可是按照奏报一艘小船上的几门炮就能在不出兵、不见人影,仅仅依靠炮火的情况下做到这点儿?呵呵,我看是卞元亨手下的军兵们慌张之中连谎报军情都不会了。。。”一名曾经有过前线领兵经历,也同北明交战过的中年幕僚这时没有多少忌讳的冷笑道。
这时候另一名多少有些持重的人则说道:“这件事在下看来最好还是不要太尉府亲自做决定,奏请圣上应该也不是太过麻烦的事情。不管事情的真相是什么,都需要有十足的把握。按照常理,他们有了能轻易击败一个我军从江北调来的步队营指挥的能力,那就至少有了折算几营多则一军的实力,说不定更多。要十拿九稳,必须出动一厢人马、还不能是太差的厢。应该奏请调动天武军右厢五十营左右的人马,方可十拿九稳。这样一来我们太尉府。。。”
这位幕僚一说,其他人也就若有所思起来。
“天武军右厢?”李伯升多少也有些犹豫,同时仔细盘算着形势。随着两宋之后气候的回暖,此时南方人口比南宋嘉定年间一千五百万户左右的高峰还要略高。仅仅包括陈汉和东南大周在内的整个南方就达到了一千八百万户上下的人口。
拥有整个东南精华地带的大周拥有千万户左右的人口、估测在五六千万左右的人口规模。每年的财税也多达折合五千万石左右粮价、就这还有很大的富余,不用皇权下县就能做到。因此依靠着一二十倍于当年三国时代东吴的人口,轻松的可以供养百万大军,只不过同两宋时一样,就算是在战争压力比较大的时候,其中能打的主力也仅仅只有半数左右,不得不维持很多用于绥靖地方而不可能导致战斗力滑坡的防军。
上算堪战的十个军五十万左右的理论编制人马中,天武军并不算是最为精锐的人马。可却是排除江西与江北前线边军之外在大后方腹地中最有战斗力的军了。为了保持更多一些的战斗力,甚至不停的再很多地方调动,不让军队在一个地方常驻以避免滋生腐败。
其他驻扎在东南内地的几个军还有应天府皇宫近卫人马,实际上都不同程度的受到东南富裕地区种种因素的影响不能达到很高的战斗力水准。拥有近百个营五万人马的天武军是大周后方同殿前司并论的精锐。
如果自己奏请调动整个天武军,恐怕就是刚刚登基没几年的大周皇帝允许、也要御驾亲征才放心了,而且那样的行动一定会引起陈汉甚至北明的主意。调动天武军的一个厢正正五十个营两万五千战兵、包括辅兵在内很可能高达三万人的大军几乎也是在内部行动中可以调动的最大兵力了。
不过按照最近的风声,北明在数年前南下未果之后,正打算效仿当年蒙古人的做法从川陕一带发动进攻,回避水师上的弱点进攻陈汉政权。此时的大周外在的压力倒还算是不大。
“这样也好,我今日下午的时候就亲自进宫面圣一趟。。。”李伯生说道。此时的他当然也清楚府上的那些幕僚们打的是什么算盘,用不用调动那么大规模的人马是一回事,但是很显然调动的人马越多,越精锐,从中能够捞到的好处显然也就越多。对自己也不是完全没有利,可以检验一下几年之后在大周皇帝的心中自己的地位究竟如何。
李伯升面见大周皇帝并没有花费太多的周章。同原本的历史不同的是,此时的大周皇帝当然不算是民间造反起家,而是跟随自己的兄弟走军功之路,并且利用领兵大战的机会成就了一番帝业。虽然自己上位的方式是如那宋太祖赵匡胤一样,不过此时的历史遗留下来的前朝影响却不同于那没有经历过靖康耻的宋初。制度的发展、文教普及的程度也同唐末宋初五代十国的年代大不相同。很多市井老百姓都笑谈三国乃至奸臣的年代,再如中古时候一般动不动血雨腥风的兵变、或者搞种种阴谋诡计,也不是不可行,只是风险与成本可是大大增加了。因此在取得帝位之后,大周太祖皇帝不仅仅善待跟随自己一起兵变的武将并委以重任、而且也很少以礼为名摆什么架子。
“关于这件事,我。。。哦不朕。。呵呵,朕已经决定了。就让你亲自来率领天武左厢吧!监军么,就让戴罪立功的卞元亨跟随你一起去就可以了。。。”此时的大周太祖皇帝十分大方的说道。
听到这样的话,李伯升也不由的多少有些欣慰,看起来圣上并没有疏远自己。天武左厢可是要比右厢明显精锐一些的队伍,让自己在没有太监监军的情况下独自统领这样的队伍去执行任务,算是很大的信任了,哪怕这种表面上的信任也有试探的意味。
至于湖州太湖边那些作乱的人,在李伯升看来到已经并没有太过重要了,当然在此时大周太祖皇帝的眼中,这件事也并没有太过的重要。
自古以来的军政制度以两宋时期最为完善、元朝之后才有很大变化。此时的大周宋后在长期的战争压力与积累总结之下拥有比两宋更完善一些的参谋制度。太尉府的地位比起两宋时期也有所提高,几乎恢复到汉时那种三公一般的地位了。
虽然手中并不直接掌管重兵,也没有皇帝才拥有的一些高等级的兵符、却拥有作战方案拟定、人选推荐、粮草后勤组织、训练靠校监管差点等诸多事物的建议权。
“说说看吧,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按照卞元亨等人呈报太尉府的密报,对方只有一艘船?人数最多也不过百人?这也倒罢了。按照我们对逃回来的军士们的仔细审讯,双方根本没有在百步以内开兵见仗,就在半里以外的距离上被对方的几门炮打的落花流水、不但损失了步营还有苏州府的六七艘战船、还在战场上留下了超过一半的人?”李伯升的话透着一股好奇,但下面的人却有一种不好的预感:太尉可能真相信了这些话。
“如果说是对手百余名甚至几十名精兵在近战中或者弓箭以内的距离上击退了我军几百战兵、上千乡勇这倒也不是不可能。毕竟如果是真正的几十上百精锐,那倒也是值得重视的力量。可是按照奏报一艘小船上的几门炮就能在不出兵、不见人影,仅仅依靠炮火的情况下做到这点儿?呵呵,我看是卞元亨手下的军兵们慌张之中连谎报军情都不会了。。。”一名曾经有过前线领兵经历,也同北明交战过的中年幕僚这时没有多少忌讳的冷笑道。
这时候另一名多少有些持重的人则说道:“这件事在下看来最好还是不要太尉府亲自做决定,奏请圣上应该也不是太过麻烦的事情。不管事情的真相是什么,都需要有十足的把握。按照常理,他们有了能轻易击败一个我军从江北调来的步队营指挥的能力,那就至少有了折算几营多则一军的实力,说不定更多。要十拿九稳,必须出动一厢人马、还不能是太差的厢。应该奏请调动天武军右厢五十营左右的人马,方可十拿九稳。这样一来我们太尉府。。。”
这位幕僚一说,其他人也就若有所思起来。
“天武军右厢?”李伯升多少也有些犹豫,同时仔细盘算着形势。随着两宋之后气候的回暖,此时南方人口比南宋嘉定年间一千五百万户左右的高峰还要略高。仅仅包括陈汉和东南大周在内的整个南方就达到了一千八百万户上下的人口。
拥有整个东南精华地带的大周拥有千万户左右的人口、估测在五六千万左右的人口规模。每年的财税也多达折合五千万石左右粮价、就这还有很大的富余,不用皇权下县就能做到。因此依靠着一二十倍于当年三国时代东吴的人口,轻松的可以供养百万大军,只不过同两宋时一样,就算是在战争压力比较大的时候,其中能打的主力也仅仅只有半数左右,不得不维持很多用于绥靖地方而不可能导致战斗力滑坡的防军。
上算堪战的十个军五十万左右的理论编制人马中,天武军并不算是最为精锐的人马。可却是排除江西与江北前线边军之外在大后方腹地中最有战斗力的军了。为了保持更多一些的战斗力,甚至不停的再很多地方调动,不让军队在一个地方常驻以避免滋生腐败。
其他驻扎在东南内地的几个军还有应天府皇宫近卫人马,实际上都不同程度的受到东南富裕地区种种因素的影响不能达到很高的战斗力水准。拥有近百个营五万人马的天武军是大周后方同殿前司并论的精锐。
如果自己奏请调动整个天武军,恐怕就是刚刚登基没几年的大周皇帝允许、也要御驾亲征才放心了,而且那样的行动一定会引起陈汉甚至北明的主意。调动天武军的一个厢正正五十个营两万五千战兵、包括辅兵在内很可能高达三万人的大军几乎也是在内部行动中可以调动的最大兵力了。
不过按照最近的风声,北明在数年前南下未果之后,正打算效仿当年蒙古人的做法从川陕一带发动进攻,回避水师上的弱点进攻陈汉政权。此时的大周外在的压力倒还算是不大。
“这样也好,我今日下午的时候就亲自进宫面圣一趟。。。”李伯生说道。此时的他当然也清楚府上的那些幕僚们打的是什么算盘,用不用调动那么大规模的人马是一回事,但是很显然调动的人马越多,越精锐,从中能够捞到的好处显然也就越多。对自己也不是完全没有利,可以检验一下几年之后在大周皇帝的心中自己的地位究竟如何。
李伯升面见大周皇帝并没有花费太多的周章。同原本的历史不同的是,此时的大周皇帝当然不算是民间造反起家,而是跟随自己的兄弟走军功之路,并且利用领兵大战的机会成就了一番帝业。虽然自己上位的方式是如那宋太祖赵匡胤一样,不过此时的历史遗留下来的前朝影响却不同于那没有经历过靖康耻的宋初。制度的发展、文教普及的程度也同唐末宋初五代十国的年代大不相同。很多市井老百姓都笑谈三国乃至奸臣的年代,再如中古时候一般动不动血雨腥风的兵变、或者搞种种阴谋诡计,也不是不可行,只是风险与成本可是大大增加了。因此在取得帝位之后,大周太祖皇帝不仅仅善待跟随自己一起兵变的武将并委以重任、而且也很少以礼为名摆什么架子。
“关于这件事,我。。。哦不朕。。呵呵,朕已经决定了。就让你亲自来率领天武左厢吧!监军么,就让戴罪立功的卞元亨跟随你一起去就可以了。。。”此时的大周太祖皇帝十分大方的说道。
听到这样的话,李伯升也不由的多少有些欣慰,看起来圣上并没有疏远自己。天武左厢可是要比右厢明显精锐一些的队伍,让自己在没有太监监军的情况下独自统领这样的队伍去执行任务,算是很大的信任了,哪怕这种表面上的信任也有试探的意味。
至于湖州太湖边那些作乱的人,在李伯升看来到已经并没有太过重要了,当然在此时大周太祖皇帝的眼中,这件事也并没有太过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