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五章美食
十年寒窗。
这四个对天下读书人,不论古今都是十分具有重量的,为安居乐业而读书,为平天下而读书,为匡扶正义而读书,还有为民族复兴崛起而读书。
当初年少时藏在心中的梦想,在刻骨艰难的读书过程中不断磨练,不断的继续,最后读成的人,永远都不会忘记这段历史和梦想。
即便老了,但是这份读书人的记忆,已经印如血脉中了。
饮冰十年,难凉热血。
王世襄先生毫无疑问是个读书人,而且还是个读成了的人,只不过因为看破了一些东西,最后放弃了一些,等老了的时候,给自己找了一个‘老来闲’的借口,假装自己已经忘了当初读书时的梦想。
但是有些东西,是无法被遗忘的,也不是装傻能够解决的,如果他真的忘记了,又怎么会在申奥成功后多次想国内组委会提出具有华夏文化特色的开幕仪式建议?
王耀唱的这段是粤曲《紫钗记》,是从昆曲《紫钗记》中二次创作的一个粤曲曲目,作者是近代著名的剧作家唐涤生先生。
《紫钗记》被誉为临川四梦之第一梦,故事背景选自传奇小说《霍小玉传》。
故事讲述陇西才子李益在长安应试时遇到了霍家小玉,以拾得紫钗为聘,修鸳鸯盟,可刚刚新婚就中了状元,当地权贵卢太尉让新及第的都上门,唯独李益没来。
于是卢太尉使坏让李益立即启程去玉门关任职,不得返京。
一去三年,小玉家在这期间也衰败的快,甚至到了典珠卖钗的地步,而卖的紫钗正好落在卢太尉手中,待李益回长安,卢太尉拿钗给李益骗说小玉已变心改嫁,又不让其返家,软禁太尉府中,逼其与自己女儿成亲。幸有黄衣侠客和好友相助,最后男女主人公冰释前嫌共结连理。
故事通过一个被迫害的打压的柔弱状元和一个坚毅女性的曲折爱情故事,来表达一种现实主义中的理想状态,尽管里尽磨难,但是最终都会有一个好的结果。
从旧社会走来的老人们都是遍体鳞伤,最好的青春和才华奉献给了这个社会和国家,然而在老年时却因飞速发展的社会以及一种被抛弃状态生活者。
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
伟大的领导人曾经这么对祖国的花朵说,因为他们是希望,但是这种希望不是针对年轻人,也针对有一些还有想法的所有人,包括老年人。
这个社会全部都在为年轻人和未来服务,所有人都在忽略老人的生存需求和状态,很多人老年人因为没有了劳动力之后,感觉丧失了社会价值,被社会所遗弃。
而现在的年轻人和主流社会也理所当然的觉得很多老人不需要什么生存空间,忘记了今天的一切,都是当年这些老人用血汗生命换来的。
王世襄先生这种人面对王耀的邀请,都会说出‘老而不死是为贼’这种消极的话,让王耀确实很诧异。
不过还好,王耀用一小段唱词点燃了老人心中的不甘。
凭什么?
“真是诛心之策啊。”启功先生看了看兴高采烈去厨房亲自下厨的王世襄先生,转头对王耀轻笑道。
王耀嘿嘿一笑。
“不过你也别太得意,没那么容易。”启功先生又笑着摇摇头,把手上的书递给他“抓紧看,这家伙收藏了很多孤本。”
王耀眸子一亮。
华夏是美食文化发达的文明,甚至都可以骄傲的不加上之一,影响了整个亚太地区不说,种类做法以及口味更是囊括整个西方美食,除非一些特殊当地食材的影响。
而华夏自古也出了不少有名的吃货,比如大名鼎鼎的苏轼,东坡肉就不用说了,连说出‘君子远庖厨’的孔子也是个美食家。
《论语·乡党》中有一段孔子对于美食的定义。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
惟酒无量,不及乱。
不撤姜食。
祭于公,不宿肉。
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
食不言,寝不语。
还有曹操,李渔,张岱等著名文学家也都是美食爱好者,
食色性也,永远是不变的主题。
而近代也有很多美食家,王世襄先生自然算是一个,被誉为当代京城第一烹饪圣手。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刚刚走出那十年阴影,曾经被打成右派的几位文学家,王世襄,吴祖光,汪曾祺,黄宗江,范用,黄永玉等人还组了一个社团,叫做‘好吃会’。
老友们聚在一起攒局,每个人都带一道菜,而王世襄先生早年以一道简单的‘闷葱’独占鳌头多年。
而这个‘好吃会’的前身,是一个叫做‘二流堂’的文人组织,里面有许多位为新龙国文化和艺术做出巨大贡献的先生们,在当年被打成右派,自嘲自己无所事事像个二流子似得,所以起了个这个名字。
被誉为文艺界泥石流的汪曾祺大师对王世襄先生的闷葱到死都死念念不忘。
这位华夏最后一个士大夫的文学大师为什么被起了个文艺泥石流的名头,主要是因为写作风格清奇,他的诗一般都是这样的。
‘凡花大都是五瓣,栀子花却是六瓣。山歌云:“栀子花开六瓣头。”
栀子花粗粗大大,色白,近蒂处微绿,极香,香气简直有点叫人受不了,我的家乡人说是:“碰鼻子香”。
栀子花粗粗大大,又香得掸都掸不开,于是为文雅人不取,以为品格不高。
栀子花说:“去你妈的,我就是要这样香,香得痛痛快快,你们他妈的管得着吗!”’
让人猝不及防的风格,讽刺中带着真实的表达叫人欲罢不能。
可惜这位先生去世的太早,要不然王耀一定求这位先生写一个剧本。
不过王世襄先生的手艺真的是让人惊讶,王耀是一个对口舌之欲十分淡漠的人,在他眼中食物只有一个作用,就是来填饱肚子,然后满足自己的消耗和营养供给。
他也吃过不少有名的餐厅,在好莱坞那几个月天天被哈维拉去吃国际顶级大厨,在国内也被吴天来拉去不少饭局。
但是王耀从来没体验过这种吃起来差点咬到舌头的感觉,他还是第一次被食物如此吸引。
“贱笑了贱笑了。”启功先生有些讪笑的对王世襄先生说道,毕竟王耀恨不得把盘子都舔干净的举动真的有些冒失。
“孩子能吃是好事儿啊,正在长身体,都怪这个老头,做东西怪癖从来不给足量。”夫人袁荃猷看着王耀的吃相满脸慈爱“能吃是服气啊。”
“这美食跟菜不一样,是用来品的,就跟那戏一样,得懂才能吃,你这小子太有辱斯文了啊。”王世襄先生剔着牙教育道。
“先生,不是我不懂规矩,是真的太好吃了,吃了您做的东西,我感觉以前吃的可能都是猪粮。”王耀含糊不清道。
“少拍马屁,菜是没有了,不过你可以再来碗饭,这些菜汤足够了。”王世襄先生轻笑道。
“那我就不客气了。”王耀嘿嘿一下,又去盛了一碗。
“要不你把锅都端来吧,也不用跟他们客气了,冰箱里还有咸菜,也不错。”启功先生在后面笑道。
“嘿?启先生您这是有备而来啊,不过这小子也忒能吃了。”王世襄先生笑道。
“现在饭量还小了不少,以前真的一人能吃一蒸箱不掺水。”启功先生笑道。
“戏确实不错,音也好,是个好苗子,不错不错。”王世襄先生轻笑道。
“所以您是准备出马了?”启功先生问道。
“咱这戴罪之身。”王世襄先生笑着摇摇头。
“镕基见了这孩子一面。”启功先生说道。
王世襄先生身子一僵,差异的看着启功先生“你替他做的有些多了吧。”
“不是,是人家主动要求的。”启功先生笑着摇摇头。
“您给我说说句实话,这小子到底是干嘛的。”王世襄先生沉声道。
“我也说不上,他说他就像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现在弄了一些产业,不小,主要是学校专供那些快灭绝的老手艺,然后到国外倒卖,其次是扶贫,还有就是文物,他跟小马在筹划博物馆的大事情。”启功先生笑道。
王世襄先生皱起眉“这真的不是小啊,都惊动党中央了。”
“说句不吉利的,咱们的年纪都差不多了,还怕什么?有机会,就该去做想做的事情,不能到真的力不足的时候,才有些遗憾。”启功先生轻声笑道。
王世襄先生沉默下来,摆弄着玉石筷子,不知在想些什么。
“袁姨,着咸菜也太好吃了。”王耀捧着一个大碗跟袁荃猷回来,赞不绝口。
“你要是喜欢,家里又新腌了点,你走时给你装点。”袁荃猷慈爱道。
“那我就不客气了。”王耀憨厚一笑。
“小子。”王世襄先生敲了敲桌子。
王耀放下筷子,正襟危坐。
十年寒窗。
这四个对天下读书人,不论古今都是十分具有重量的,为安居乐业而读书,为平天下而读书,为匡扶正义而读书,还有为民族复兴崛起而读书。
当初年少时藏在心中的梦想,在刻骨艰难的读书过程中不断磨练,不断的继续,最后读成的人,永远都不会忘记这段历史和梦想。
即便老了,但是这份读书人的记忆,已经印如血脉中了。
饮冰十年,难凉热血。
王世襄先生毫无疑问是个读书人,而且还是个读成了的人,只不过因为看破了一些东西,最后放弃了一些,等老了的时候,给自己找了一个‘老来闲’的借口,假装自己已经忘了当初读书时的梦想。
但是有些东西,是无法被遗忘的,也不是装傻能够解决的,如果他真的忘记了,又怎么会在申奥成功后多次想国内组委会提出具有华夏文化特色的开幕仪式建议?
王耀唱的这段是粤曲《紫钗记》,是从昆曲《紫钗记》中二次创作的一个粤曲曲目,作者是近代著名的剧作家唐涤生先生。
《紫钗记》被誉为临川四梦之第一梦,故事背景选自传奇小说《霍小玉传》。
故事讲述陇西才子李益在长安应试时遇到了霍家小玉,以拾得紫钗为聘,修鸳鸯盟,可刚刚新婚就中了状元,当地权贵卢太尉让新及第的都上门,唯独李益没来。
于是卢太尉使坏让李益立即启程去玉门关任职,不得返京。
一去三年,小玉家在这期间也衰败的快,甚至到了典珠卖钗的地步,而卖的紫钗正好落在卢太尉手中,待李益回长安,卢太尉拿钗给李益骗说小玉已变心改嫁,又不让其返家,软禁太尉府中,逼其与自己女儿成亲。幸有黄衣侠客和好友相助,最后男女主人公冰释前嫌共结连理。
故事通过一个被迫害的打压的柔弱状元和一个坚毅女性的曲折爱情故事,来表达一种现实主义中的理想状态,尽管里尽磨难,但是最终都会有一个好的结果。
从旧社会走来的老人们都是遍体鳞伤,最好的青春和才华奉献给了这个社会和国家,然而在老年时却因飞速发展的社会以及一种被抛弃状态生活者。
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
伟大的领导人曾经这么对祖国的花朵说,因为他们是希望,但是这种希望不是针对年轻人,也针对有一些还有想法的所有人,包括老年人。
这个社会全部都在为年轻人和未来服务,所有人都在忽略老人的生存需求和状态,很多人老年人因为没有了劳动力之后,感觉丧失了社会价值,被社会所遗弃。
而现在的年轻人和主流社会也理所当然的觉得很多老人不需要什么生存空间,忘记了今天的一切,都是当年这些老人用血汗生命换来的。
王世襄先生这种人面对王耀的邀请,都会说出‘老而不死是为贼’这种消极的话,让王耀确实很诧异。
不过还好,王耀用一小段唱词点燃了老人心中的不甘。
凭什么?
“真是诛心之策啊。”启功先生看了看兴高采烈去厨房亲自下厨的王世襄先生,转头对王耀轻笑道。
王耀嘿嘿一笑。
“不过你也别太得意,没那么容易。”启功先生又笑着摇摇头,把手上的书递给他“抓紧看,这家伙收藏了很多孤本。”
王耀眸子一亮。
华夏是美食文化发达的文明,甚至都可以骄傲的不加上之一,影响了整个亚太地区不说,种类做法以及口味更是囊括整个西方美食,除非一些特殊当地食材的影响。
而华夏自古也出了不少有名的吃货,比如大名鼎鼎的苏轼,东坡肉就不用说了,连说出‘君子远庖厨’的孔子也是个美食家。
《论语·乡党》中有一段孔子对于美食的定义。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
惟酒无量,不及乱。
不撤姜食。
祭于公,不宿肉。
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
食不言,寝不语。
还有曹操,李渔,张岱等著名文学家也都是美食爱好者,
食色性也,永远是不变的主题。
而近代也有很多美食家,王世襄先生自然算是一个,被誉为当代京城第一烹饪圣手。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刚刚走出那十年阴影,曾经被打成右派的几位文学家,王世襄,吴祖光,汪曾祺,黄宗江,范用,黄永玉等人还组了一个社团,叫做‘好吃会’。
老友们聚在一起攒局,每个人都带一道菜,而王世襄先生早年以一道简单的‘闷葱’独占鳌头多年。
而这个‘好吃会’的前身,是一个叫做‘二流堂’的文人组织,里面有许多位为新龙国文化和艺术做出巨大贡献的先生们,在当年被打成右派,自嘲自己无所事事像个二流子似得,所以起了个这个名字。
被誉为文艺界泥石流的汪曾祺大师对王世襄先生的闷葱到死都死念念不忘。
这位华夏最后一个士大夫的文学大师为什么被起了个文艺泥石流的名头,主要是因为写作风格清奇,他的诗一般都是这样的。
‘凡花大都是五瓣,栀子花却是六瓣。山歌云:“栀子花开六瓣头。”
栀子花粗粗大大,色白,近蒂处微绿,极香,香气简直有点叫人受不了,我的家乡人说是:“碰鼻子香”。
栀子花粗粗大大,又香得掸都掸不开,于是为文雅人不取,以为品格不高。
栀子花说:“去你妈的,我就是要这样香,香得痛痛快快,你们他妈的管得着吗!”’
让人猝不及防的风格,讽刺中带着真实的表达叫人欲罢不能。
可惜这位先生去世的太早,要不然王耀一定求这位先生写一个剧本。
不过王世襄先生的手艺真的是让人惊讶,王耀是一个对口舌之欲十分淡漠的人,在他眼中食物只有一个作用,就是来填饱肚子,然后满足自己的消耗和营养供给。
他也吃过不少有名的餐厅,在好莱坞那几个月天天被哈维拉去吃国际顶级大厨,在国内也被吴天来拉去不少饭局。
但是王耀从来没体验过这种吃起来差点咬到舌头的感觉,他还是第一次被食物如此吸引。
“贱笑了贱笑了。”启功先生有些讪笑的对王世襄先生说道,毕竟王耀恨不得把盘子都舔干净的举动真的有些冒失。
“孩子能吃是好事儿啊,正在长身体,都怪这个老头,做东西怪癖从来不给足量。”夫人袁荃猷看着王耀的吃相满脸慈爱“能吃是服气啊。”
“这美食跟菜不一样,是用来品的,就跟那戏一样,得懂才能吃,你这小子太有辱斯文了啊。”王世襄先生剔着牙教育道。
“先生,不是我不懂规矩,是真的太好吃了,吃了您做的东西,我感觉以前吃的可能都是猪粮。”王耀含糊不清道。
“少拍马屁,菜是没有了,不过你可以再来碗饭,这些菜汤足够了。”王世襄先生轻笑道。
“那我就不客气了。”王耀嘿嘿一下,又去盛了一碗。
“要不你把锅都端来吧,也不用跟他们客气了,冰箱里还有咸菜,也不错。”启功先生在后面笑道。
“嘿?启先生您这是有备而来啊,不过这小子也忒能吃了。”王世襄先生笑道。
“现在饭量还小了不少,以前真的一人能吃一蒸箱不掺水。”启功先生笑道。
“戏确实不错,音也好,是个好苗子,不错不错。”王世襄先生轻笑道。
“所以您是准备出马了?”启功先生问道。
“咱这戴罪之身。”王世襄先生笑着摇摇头。
“镕基见了这孩子一面。”启功先生说道。
王世襄先生身子一僵,差异的看着启功先生“你替他做的有些多了吧。”
“不是,是人家主动要求的。”启功先生笑着摇摇头。
“您给我说说句实话,这小子到底是干嘛的。”王世襄先生沉声道。
“我也说不上,他说他就像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现在弄了一些产业,不小,主要是学校专供那些快灭绝的老手艺,然后到国外倒卖,其次是扶贫,还有就是文物,他跟小马在筹划博物馆的大事情。”启功先生笑道。
王世襄先生皱起眉“这真的不是小啊,都惊动党中央了。”
“说句不吉利的,咱们的年纪都差不多了,还怕什么?有机会,就该去做想做的事情,不能到真的力不足的时候,才有些遗憾。”启功先生轻声笑道。
王世襄先生沉默下来,摆弄着玉石筷子,不知在想些什么。
“袁姨,着咸菜也太好吃了。”王耀捧着一个大碗跟袁荃猷回来,赞不绝口。
“你要是喜欢,家里又新腌了点,你走时给你装点。”袁荃猷慈爱道。
“那我就不客气了。”王耀憨厚一笑。
“小子。”王世襄先生敲了敲桌子。
王耀放下筷子,正襟危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