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辆独轮车,两辆独轮车...十辆独轮车...二十辆独轮车...很多寒门学子都诧异的看着独轮车的到来。
不过等独轮车上的两个大木桶给卸了下来之后,馒头,米饭,肉包,羊肉,鱼汤,咸菜...一一的出现,春娘欣喜的站在独轮车的旁边对着干活的寒门学子喊道:“孩子们,都不要干了,都来吃饭吧...!”
姚逸微微走上前,看着桶中许多好吃的食物,有些惊讶的看着春娘问道:“这位婶婶,这些东西我们也可以吃?”
姚逸以为这些食物都是送给刚才干活的工匠的,因为食物真的是太丰富了,这些寒门学子其中很多已经三月不知道肉味了。
他们更是不会想到,齐王已经给了他们住的地方,还给了那么多生活的东西,现在齐王还给他们饭吃,这真的是很大的感动。
“是你们吃的...都不要客气,公子说了,你们能吃多少,就吃多少,虽然说现在公子不能给你们发钱,但是吃食还是一定会保证的,这是我们公子对你们的一些心意...!”
春娘说我,所有的那些寒门学子都是感觉到了一丝来自心底的温暖。
这件事情很快也在长安城中引起了一些反响,在百姓的心中,李佑的形象再次得到了正面的褒扬,不过,在那些世家门阀的心中,李佑做的事情,就好像在做一些小孩才会做的幼稚的行为。
所有人都对李佑资助寒门学子的行为做出了不屑的情绪,怎么说呢...此时的大唐虽然说已经有了平等的态度,但是却没有做出平等的帮助。
说一个例子,清朝的时候,京城的位置大家都知道,一名广东的考生几乎是隔了“十万八千里”,他们怎么去参加考试、又怎么解决这路上的开销?
要知道那个时候是没有飞机高铁的,即便是坐马车,没有个把月也是休想到达目的地,不像现在这么方便,可以提前在网上订好了酒店,在考试前一天到达就行。
那个时候需要在路上住好久,衣食住行各种各样的花销加起来就多了去了。
如果是富贵人家也就罢了,寒门学子怎么花销得起呢?
首先要明白一点,能够前往北京参加的考试,最低也是会试。
为了避免寒门学子因为没有路费而弃考,历代王朝都会给予考生一定的补助。
以清代为例,近一点的省份如河北可以拿到4两银子,安徽的考生离得远可以拿到20两,广东、海南等地的考生则可以拿到30两之多,折合成今天的购买力在2万元以上!
事实上,但凡是获得了参加会试的资格,一路上是不需要什么花销的,因为朝廷出面帮助考生食宿全免!
怎么样区分考生和非考生呢?
朝廷为考生每人都安排了专车,称为“公车”,晚清康有为、梁启超等考生发起的上书,也是因此而得名为“公车上书”的。
公车也不是随随便便的一辆车,礼部会特制一面小黄旗,上书“礼部会试”字样。
看完了这些,是不是觉得古代的考生很舒服,福利很好?
事实上考生的福利还远远不止这些,因为公车路过沿途关卡都是免检的,所以他们也是中国最早的“代购”。
因为身份特殊,土匪强盗看见了公车,也是万万不敢劫道的。
否则上头追究下来,地方各级官员为了保住乌纱帽,一定会尽全力剿匪。
除了经济保障和安全保障,一旦具备进京会试的资格,原本贫寒的家庭也能够立马富裕。
身为未来的官员,地方上的地主富绅为了拉拢巴结,自然少不了各种各样的好处,可能连宝贝女儿都能送上门,为的就是和这群未来官员搞好关系。
有着这么多的福利和好处,即便是寒门学子,一旦过了乡试,就不可能再贫寒了。
可是大唐却不是这样,大唐的寒门学子一点都没有得到朝廷的眷顾,一切都还要靠自己,别说公车了,他们上京的所有钱,都是家中省吃俭用的钱,这些钱还不是很多,更重要的是,他们上京考试,百分之八十甚至是九十是落选的。
没有了朝廷的正面支持和出面,寒门学子的价值很小很小,所以李佑他此时做的事情就显得很幼稚,很傻,很天真,都说李泰喜欢文人,那么他为什么不去资助寒门学子。
我想很多人一定会认为资助寒门学子是一招好棋,花一点点的钱,就能得到寒门学子的心,何乐而不为。
但是事实上,这只是你的想法而已...朝廷不去大力的支持,仅仅是开了一个裂口,那么你在做这样的事情,那就是很可笑的。
魏王李泰和房遗爱在一起的时候,两人提到了李佑的这次资助寒门学子的事情,两人一起用了两个成语来形容李佑所做的事情。
第一个就是哗众取宠,其次就是得不偿失。
哗众取宠就不用说了,嘲笑李佑故意的在晒自己的善良,而得不偿失是什么意思,很简单,那些寒门学子,现在你给了他帮助,但是只要他们考上了科举之后。
娶一个豪门的妻子,那么他们就不再是寒门了,以前李佑的那些善行就全部变成了寒门学子的污点,反而有些成为豪门女婿的寒门学子还会刻意的去擦拭这段不光彩的过去。
这也是为什么李泰和其他的世家门阀,都没有去做资助寒门学子的原因,没有什么价值,那些出头的寒门学子太少了,如果真的有人出头了,直接将那个寒门学子给变成自己人就可以了,很简单呀...!
但是...李佑做的事情又并不是那么的一点意义都没有,至少花了一点钱,他收到了两个人的好感,第一位就是唐朝的皇帝李世民。
李世民是想大力支持寒门学子的人,只是,很多时候,李世民要考虑的东西有很多,所以他能做的就是开一个裂口,其他的李世民暂时还无能为力。
因为此时的大唐,还有五姓七望,还有关陇集团,和他自己建立的山东集团,他不可能直接将这些都推翻这些,所以他希望寒门学子可以出头,但是却没有能力帮助他们。
李佑的做法,直接是挑中了李世民的心,就在第二天,李世民就下令,将宫中的很多藏书送到了李佑建立的暂时安置寒门学子的竹屋。
而送来这些藏书的,就是那位从寒门走上来的官员马周...!
..................................
马周是寒门学子的代表,马周是真正的寒门,家中没有任何当官的父辈,而且家境贫寒,马周幼年失去父母,尤其精通《诗经》《左传》,长大后因放荡不羁而不被乡亲尊重。
武德年间,补授博州助教,每天都饮酒,不把讲授当回事。
刺史达奚恕多次斥责,马周就愤然离职,在曹、汴之间游荡,又被浚仪令崔贤首侮辱,于是在气怒之下西游长安。宿于新丰的旅店中,店主只招待诸商贩不照顾马周,马周于是要了一斗八升酒,悠然独饮,店主深感惊奇。
到了京师,寄住在中郎将常何家中。
后来就在这位中郎将常何家中...李世民四请马周,跟着就扶摇直上。
最后还被李世民选为太子李治的宰辅之一,李世民对马周的青眼有加,也是马周效忠李世民最大的原因。
..............................
艳阳高照,春娘又来了,这次春娘按照李佑的吩咐,给学子们做了很多的红烧鱼,因为李佑不知道从哪里听到的,鱼肉补脑。
现在竹屋已经盖了一百间,来到此地的寒门学子已经近三百五十人。
春娘大喊一声:“孩子们...吃饭了...!”
跟着你就可以看到,竹屋中三三两两的读书人会结伴而出,手中拿着各自的托盘一起微笑的走出竹屋,当然了,也有看书看入迷的读书人,好在这些寒门学子比较友爱,谁看书入迷,他们会给对方带一些饭菜。
“婶婶,今天吃什么呀?”
来到了春娘的身边,有些嘴甜的学子就会喊春娘婶婶,而春娘对这句婶婶也很欢喜,立即答道:“今天吃红烧鱼...还有鸡汤,菘菜,咸菜,馒头,米饭,管饱...!”
“哇...!”
听完了今天的菜式之后,很多学子都露出了开心的表情。
春娘则是笑道:“公子说了,鱼呀可以补脑,你们是读书人,就是要多补补脑子,都快点来打饭...来,来,来...!”
就在春娘喊着大家来打饭的时候,一位年纪大约四十左右的中年男子露出微笑的表情走到了春娘的身边,看了看春娘桶中的饭菜问道:“请问...这些我也可以吃吗...?”
春娘一看来人,也是一生粗布麻衣的文士打扮,一看就知道家中贫苦,所以春娘想都没有想的回答:“当然可以...来,奴家给先生一个托盘,先生想要吃什么,就和奴家说...!”
“那真是太感谢了,不过,我吃得有点多,不知道...有没有限制?”中年男子再次不好意思的问了一声。
“没有限制,我家公子说了,和体力劳动者相比,学子们都是脑力劳动者,他们也需要吃好,喝好,只是我家公子最近囊中羞涩,只能给这些寒门学子一些基本的保障,不然的话,我家公子还会给学子们准备牛奶的...!”
“已经很好了,已经很好了...!”中年男子微微感动,看着自己托盘中的红烧鱼,米饭,菘菜,馒头,和一盏木碗装着的鸡汤。
中年男子微微的道:“本官科考的时候,吃的仅仅只是杂粮馒头,住的是山野老庙,殿下宅心仁厚,本官要替大唐的寒门学子感谢他...!”
“本官...?”春娘也是一愣,看着对方问道:“先生,您是...?”
中年男子看着春娘微微一笑:“容本官吃了这些,再来和您说本官是谁...!”
不过等独轮车上的两个大木桶给卸了下来之后,馒头,米饭,肉包,羊肉,鱼汤,咸菜...一一的出现,春娘欣喜的站在独轮车的旁边对着干活的寒门学子喊道:“孩子们,都不要干了,都来吃饭吧...!”
姚逸微微走上前,看着桶中许多好吃的食物,有些惊讶的看着春娘问道:“这位婶婶,这些东西我们也可以吃?”
姚逸以为这些食物都是送给刚才干活的工匠的,因为食物真的是太丰富了,这些寒门学子其中很多已经三月不知道肉味了。
他们更是不会想到,齐王已经给了他们住的地方,还给了那么多生活的东西,现在齐王还给他们饭吃,这真的是很大的感动。
“是你们吃的...都不要客气,公子说了,你们能吃多少,就吃多少,虽然说现在公子不能给你们发钱,但是吃食还是一定会保证的,这是我们公子对你们的一些心意...!”
春娘说我,所有的那些寒门学子都是感觉到了一丝来自心底的温暖。
这件事情很快也在长安城中引起了一些反响,在百姓的心中,李佑的形象再次得到了正面的褒扬,不过,在那些世家门阀的心中,李佑做的事情,就好像在做一些小孩才会做的幼稚的行为。
所有人都对李佑资助寒门学子的行为做出了不屑的情绪,怎么说呢...此时的大唐虽然说已经有了平等的态度,但是却没有做出平等的帮助。
说一个例子,清朝的时候,京城的位置大家都知道,一名广东的考生几乎是隔了“十万八千里”,他们怎么去参加考试、又怎么解决这路上的开销?
要知道那个时候是没有飞机高铁的,即便是坐马车,没有个把月也是休想到达目的地,不像现在这么方便,可以提前在网上订好了酒店,在考试前一天到达就行。
那个时候需要在路上住好久,衣食住行各种各样的花销加起来就多了去了。
如果是富贵人家也就罢了,寒门学子怎么花销得起呢?
首先要明白一点,能够前往北京参加的考试,最低也是会试。
为了避免寒门学子因为没有路费而弃考,历代王朝都会给予考生一定的补助。
以清代为例,近一点的省份如河北可以拿到4两银子,安徽的考生离得远可以拿到20两,广东、海南等地的考生则可以拿到30两之多,折合成今天的购买力在2万元以上!
事实上,但凡是获得了参加会试的资格,一路上是不需要什么花销的,因为朝廷出面帮助考生食宿全免!
怎么样区分考生和非考生呢?
朝廷为考生每人都安排了专车,称为“公车”,晚清康有为、梁启超等考生发起的上书,也是因此而得名为“公车上书”的。
公车也不是随随便便的一辆车,礼部会特制一面小黄旗,上书“礼部会试”字样。
看完了这些,是不是觉得古代的考生很舒服,福利很好?
事实上考生的福利还远远不止这些,因为公车路过沿途关卡都是免检的,所以他们也是中国最早的“代购”。
因为身份特殊,土匪强盗看见了公车,也是万万不敢劫道的。
否则上头追究下来,地方各级官员为了保住乌纱帽,一定会尽全力剿匪。
除了经济保障和安全保障,一旦具备进京会试的资格,原本贫寒的家庭也能够立马富裕。
身为未来的官员,地方上的地主富绅为了拉拢巴结,自然少不了各种各样的好处,可能连宝贝女儿都能送上门,为的就是和这群未来官员搞好关系。
有着这么多的福利和好处,即便是寒门学子,一旦过了乡试,就不可能再贫寒了。
可是大唐却不是这样,大唐的寒门学子一点都没有得到朝廷的眷顾,一切都还要靠自己,别说公车了,他们上京的所有钱,都是家中省吃俭用的钱,这些钱还不是很多,更重要的是,他们上京考试,百分之八十甚至是九十是落选的。
没有了朝廷的正面支持和出面,寒门学子的价值很小很小,所以李佑他此时做的事情就显得很幼稚,很傻,很天真,都说李泰喜欢文人,那么他为什么不去资助寒门学子。
我想很多人一定会认为资助寒门学子是一招好棋,花一点点的钱,就能得到寒门学子的心,何乐而不为。
但是事实上,这只是你的想法而已...朝廷不去大力的支持,仅仅是开了一个裂口,那么你在做这样的事情,那就是很可笑的。
魏王李泰和房遗爱在一起的时候,两人提到了李佑的这次资助寒门学子的事情,两人一起用了两个成语来形容李佑所做的事情。
第一个就是哗众取宠,其次就是得不偿失。
哗众取宠就不用说了,嘲笑李佑故意的在晒自己的善良,而得不偿失是什么意思,很简单,那些寒门学子,现在你给了他帮助,但是只要他们考上了科举之后。
娶一个豪门的妻子,那么他们就不再是寒门了,以前李佑的那些善行就全部变成了寒门学子的污点,反而有些成为豪门女婿的寒门学子还会刻意的去擦拭这段不光彩的过去。
这也是为什么李泰和其他的世家门阀,都没有去做资助寒门学子的原因,没有什么价值,那些出头的寒门学子太少了,如果真的有人出头了,直接将那个寒门学子给变成自己人就可以了,很简单呀...!
但是...李佑做的事情又并不是那么的一点意义都没有,至少花了一点钱,他收到了两个人的好感,第一位就是唐朝的皇帝李世民。
李世民是想大力支持寒门学子的人,只是,很多时候,李世民要考虑的东西有很多,所以他能做的就是开一个裂口,其他的李世民暂时还无能为力。
因为此时的大唐,还有五姓七望,还有关陇集团,和他自己建立的山东集团,他不可能直接将这些都推翻这些,所以他希望寒门学子可以出头,但是却没有能力帮助他们。
李佑的做法,直接是挑中了李世民的心,就在第二天,李世民就下令,将宫中的很多藏书送到了李佑建立的暂时安置寒门学子的竹屋。
而送来这些藏书的,就是那位从寒门走上来的官员马周...!
..................................
马周是寒门学子的代表,马周是真正的寒门,家中没有任何当官的父辈,而且家境贫寒,马周幼年失去父母,尤其精通《诗经》《左传》,长大后因放荡不羁而不被乡亲尊重。
武德年间,补授博州助教,每天都饮酒,不把讲授当回事。
刺史达奚恕多次斥责,马周就愤然离职,在曹、汴之间游荡,又被浚仪令崔贤首侮辱,于是在气怒之下西游长安。宿于新丰的旅店中,店主只招待诸商贩不照顾马周,马周于是要了一斗八升酒,悠然独饮,店主深感惊奇。
到了京师,寄住在中郎将常何家中。
后来就在这位中郎将常何家中...李世民四请马周,跟着就扶摇直上。
最后还被李世民选为太子李治的宰辅之一,李世民对马周的青眼有加,也是马周效忠李世民最大的原因。
..............................
艳阳高照,春娘又来了,这次春娘按照李佑的吩咐,给学子们做了很多的红烧鱼,因为李佑不知道从哪里听到的,鱼肉补脑。
现在竹屋已经盖了一百间,来到此地的寒门学子已经近三百五十人。
春娘大喊一声:“孩子们...吃饭了...!”
跟着你就可以看到,竹屋中三三两两的读书人会结伴而出,手中拿着各自的托盘一起微笑的走出竹屋,当然了,也有看书看入迷的读书人,好在这些寒门学子比较友爱,谁看书入迷,他们会给对方带一些饭菜。
“婶婶,今天吃什么呀?”
来到了春娘的身边,有些嘴甜的学子就会喊春娘婶婶,而春娘对这句婶婶也很欢喜,立即答道:“今天吃红烧鱼...还有鸡汤,菘菜,咸菜,馒头,米饭,管饱...!”
“哇...!”
听完了今天的菜式之后,很多学子都露出了开心的表情。
春娘则是笑道:“公子说了,鱼呀可以补脑,你们是读书人,就是要多补补脑子,都快点来打饭...来,来,来...!”
就在春娘喊着大家来打饭的时候,一位年纪大约四十左右的中年男子露出微笑的表情走到了春娘的身边,看了看春娘桶中的饭菜问道:“请问...这些我也可以吃吗...?”
春娘一看来人,也是一生粗布麻衣的文士打扮,一看就知道家中贫苦,所以春娘想都没有想的回答:“当然可以...来,奴家给先生一个托盘,先生想要吃什么,就和奴家说...!”
“那真是太感谢了,不过,我吃得有点多,不知道...有没有限制?”中年男子再次不好意思的问了一声。
“没有限制,我家公子说了,和体力劳动者相比,学子们都是脑力劳动者,他们也需要吃好,喝好,只是我家公子最近囊中羞涩,只能给这些寒门学子一些基本的保障,不然的话,我家公子还会给学子们准备牛奶的...!”
“已经很好了,已经很好了...!”中年男子微微感动,看着自己托盘中的红烧鱼,米饭,菘菜,馒头,和一盏木碗装着的鸡汤。
中年男子微微的道:“本官科考的时候,吃的仅仅只是杂粮馒头,住的是山野老庙,殿下宅心仁厚,本官要替大唐的寒门学子感谢他...!”
“本官...?”春娘也是一愣,看着对方问道:“先生,您是...?”
中年男子看着春娘微微一笑:“容本官吃了这些,再来和您说本官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