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始汗绝不是白日做梦,北宋时期的李元昊在西北作乱,建立西夏国,采取的就是在这一带急攻快打的战术。
    偏偏当年的北宋的军事战略重心都放在辽东的辽国那里,对西北防务并不重视,给李元昊钻了空子。
    此后,范仲淹、韩弼提出步步为营的战略,也就是在西北修筑各种堡垒、城寨,一步步修到西夏国内,修过去后,西夏就是大宋的了。
    这个战略还真的差点把西夏打灭国了。
    此时此刻的大明朝,在西北也有许多城寨、堡垒,其实都是有历史借鉴的。
    大明朝借鉴宋朝在西北广筑城寨、堡垒,形成纵深的战略防线,而固始汗则认为自己可以成为李元昊。
    趁着大明朝和辽东开战之际,大军南下,一举击溃明朝西北的战略纵深。
    击溃明朝的西北防线,固始汗能够得到什么?
    宁夏、甘肃整个军镇,一直都在阻碍蒙古与藏区的全面融合。
    拿下甘肃、宁夏后,瓦剌人就完全可以和青藏地区快速融合。
    不仅如此,宁夏和甘肃是河套地区,河套地区南边的土地是非常肥沃的。
    为什么叫河套?
    这个河是什么?
    当然是黄河!
    黄河的“几”从这里流过。
    古语有云:黄河百害,唯富一套。
    银川有“塞上江南”的美誉,这里属于黄河灌溉渠。
    一旦拿下这里,还能获得大片的肥沃农耕区。
    当年这里就是西夏的立国之本。
    那为何固始汗要越过大漠,从宁夏镇南下?
    如果从甘肃入境,嘉峪关到甘肃和宁夏的分界线,有1200里的纵深。
    脑子正常一点的都不会这么打。
    而且固始汗的战略是快速拿下宁夏镇后,将宁夏镇西边的甘肃镇与陕西省切断,孤立整个甘肃镇。
    当然,他的这个大战略其实还有另一个重要的因素。
    什么因素?
    辽东战火!
    如果将局面拉到更大一个层面,西北和辽东都是大明朝的战略要地。
    这两个地方,同时发生战争,是什么后果?
    告诉你,首先引发的重大危机不是边境,而是朝堂。
    为什么这么说?
    国家的资源总量是恒定的,如果只是辽东发生战争,大家会一致认为将资源调度到辽东。
    但如果现在西北和辽东都爆发了大战争,大家就会权衡、会争论,会出现资源配比问题。
    你要知道,现在朝廷的资源配比大部分是用来发展经济和基础建设。
    突然横插进来战争,而且是两场战争,并且爆发的地点像个近两千里。
    这个时候,对资源的配比难度将会指数级暴涨。
    例如,现在朝堂战争总预算有2000万。
    大家关起门来打断了好几条腿最终决定给西北800万,辽东1200万两。
    结果,半个月之后,消息传来说西北沦陷了一半了。
    这个时候怎么办?
    还是不是800万?
    当然不是了,因为新一轮的争论又开始了,加多少,从哪里加?
    所以啊,这不是简单的数学问题。
    正统历史上,明末最无奈的局面是辽东尽失吗?
    不是!
    是一边要给辽东大量填补军费开支,一边还要疲于应付农民军。
    一旦多出一个独立的战场,就不是简单的一加一等于二这么简单了。
    国家的问题,都是财务、政治、民生、军事等综合问题。
    现在张凡也必然要面临这个问题。
    十月三十日,当陕西省几十万人被动员起来,源源不断有粮食从西安府运输到平凉府,再北上豫望城的时候,远在2700里之外的辽东,也爆发了一场更大规模的战争。
    崇祯八年九月底,皇太极开始秘密动员各部首领,召集军士。
    到了十月中旬,沈阳已经不加遮掩的开始集结大规模的军队。
    整个辽东骤然笼罩在战云之下。
    探子频繁活动,不断有情报送到广宁城和锦州城。
    连普通人都感受到了战争的压力。
    所有的消息都在表明一点:皇太极正在调动大规模的军队,企图发动一场空前规模的战争。
    但没有人知道皇太极会率先攻打哪里,也没有人知道皇太极这一次会调集多少人马。
    闻风而动,更多的情报在送往京师的路上。
    崇祯二年辽东之战,崇祯三年辽河之战,崇祯四年卢象升闪电突进科尔沁草原。
    算下来,崇祯八年的辽东之战,是第四次辽东之战了。
    在之前,北京军事学院的人就对辽东的军事力量进行过比较客观全面的分析。
    尤其是张凡,他提出了《新时代战争论》的理论。
    在这本书中,他简明扼要指出,当今的战争,与过去最大的区别在于,对个人来说,参战门槛大大降低了。
    战争进入到前火器时代。
    什么意思?
    过去一支军队,想要真正成为精锐,需要至少两三年的时间。
    例如射箭这件事,一个士兵得苦练两三年,才能真正在战场上有杀伤力。
    例如挥刀在乱军中砍杀,这件事,也必须长时间训练,才能在出刀速度、力道、角度等方面有进步。
    否则就是乌合之众,乌合之众与没有有什么区别?
    但现在不同了。
    燧发枪的生产产能全面提升,直接改变了战争形式,在东方世界引起了战争革命。
    一个合格的燧发枪士兵,只需要训练三个月,就可以熟练上战场。
    这就是大大降低了个人参战的门槛。
    一旦进入到这个阶段,只要火器的速度跟得上,可参战的人数将会暴涨。
    事实上,无论是大明朝还是辽东的金国,都已经进入前火器时代。
    辽东的关宁军这么多年虽然一直控制在十三万人,但预备役却已经在崇祯八年高达30万人。
    这些预备役在进入战时警备状态后,随时可以征调出来投入战争。
    军委会这些年可没有坐着吃干饭,他们依托水泥路的日渐完善、各地粮仓的建成,以及大明日报的深入,在华北与辽东之间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动员体系。
    而且上海到辽东的海航也已经建成,大批量的军粮从上海府调度辽东。
    而皇太极呢?
    在辽东这些年的改制,大大缓解社会矛盾,兴办儒学,赢得了汉人士大夫阶层的拥戴。
    国内的舆论被皇太极把控得死死的,在征兵这一块,比努尔哈赤时代要容易太多太多。
    毫不夸张的说,在皇太极全民皆兵的战略指导方针下,他可以轻松动员出几十万大军。
    只要他的军费开支能够跟上。

章节目录

我在大明当暴君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画凌烟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画凌烟并收藏我在大明当暴君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