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能农场主 作者:弦歌雅意
分卷阅读344
年也会有几场婚宴酒席要吃,每年都会有几个孩子出生,这就是村里不断兴旺的表现。
卫靖泽和老汉却在忙活着另一件事儿——跟别人租田。
卫靖泽、江延宗和老汉三个人商量着,还是要跟那些出去打工的人租田,他们因为是农村户口,所以这田是肯定会分到手里的,只是多和少的问题,而且因为一年到头都在外,人家也不会在中途突然后悔,说田不给你种了之类的,要知道许多人其实并没有什么契约精神,在利益面前,亲兄弟能反目,亲父子能想杀,更何况是一纸合约。真没有什么约束力。
因此,三个人想着这样的人就算是要后悔,也是等到一年工作以后,回到家里了,可能才会后悔,平时在外面,也顾不上这些。
是不是亲戚,倒是不重要了。
这年头,帮别人种田不是什么新鲜事儿,经常听说谁家很勤劳,种了二十多亩田之类的,其中十多亩都是帮别人家种的。
这个年代,种田并不是什么赚钱的活儿,所以许多人都不爱种田了,把田交给别人,也并不想获利,只想有个人帮忙种着,别把田荒芜了就成。
卫靖泽这边不仅是租了房,而且会给钱,按照一亩租一年的费用计算,先付定金,一年之后付清剩下的款项。
这天,天气还算晴朗,老汉也忙活完了一段落,卫靖泽便将手上的活儿放了放,跟着老汉去拜访第一个跟人家租田的人。
农村中,许多人家的情况是大同小异,这第一家便是因为在家种田没什么奔头,加上孩子都大了,读书要钱,以后娶媳妇之类的也要钱,所以夫妻两个都在外面忙活,家里的田就种不上了,以前都是交给村里的堂兄弟种着的,这不趁着人家刚回来,就跟人家说说这个事儿。
农村的亲戚关系七弯八拐的,老汉没有说,直到双方见面了,对方叫老汉做三舅姥爷,卫靖泽才知道,原来两家还有拐着弯的亲,只是这亲戚关系有点远。
双方寒暄过后,第一问题当然还是问在外面过得怎么样的之类,除了爱吹牛的人,一般都会比较谦虚地说,在外面混的不怎么样,赚的是辛苦钱之类的,这里面的套路大家都明白。
这些事情聊过之后,老汉就说起了自己真正的意图来。
“我们是打算一亩田五百块租一年,你们家也有六亩田,我们一年给你们三千,租下你家的田一年,你看可以不?”
这个皮肤黝黑的汉子都有些愣住了,说:“三舅爷,你莫不是开玩笑的吧?”
“我大老远跑来,就是为了跟你开个玩笑?我吃饱了撑得?”老汉说话也不怎么客气。
对方反而松了一口气,说:“这事儿就跟摊上掉馅饼儿似得,白捡的好处,咱们活这么大的岁数了,都知道这世上没有那种白得的好处,这吃了一口馅饼,说不定就咬着了一个鱼钩子呢!”
年纪越大的人,越谨慎,倒不是因为胆子变小了,而是因为吃过的亏多了,很多事情不免多思量一番,真的是这样的吗,事情真的会这么顺利吗?所以少了年轻人的锐气和闯劲了。
老汉接话说:“你这担心是没错的,毕竟你们还要养活这么一家人不是?可是你想想,咱们两个村这么近,我骗了你,我能跑哪儿去?我那花了大价钱盖得房子就那么不要了?你这田我能带着走?”
那汉子顿时沉默了,老汉说的句句在理。
现在都说农民好,有自己的田,就算是在外面混不下去了,还能回去种田,至少有口饭吃,可是他们不知道那块田真的是鸡肋,而且是甩不开的,在农村里,有农村户口,必然会分到田地的,还不能荒芜了。
这田不能变现,不能流转,你能种但是不能卖,只因为所有权在国家手里,反正这地要怎么着都不是你说了算的。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不能离开,所以他们想尽了各种办法离开,就算是田地必须种,那就把田托付给别人种,自己也不要什么好处,只要给我种了田就行了。
如今,突然听说有人租田,能啥也不干就得几千块,真是跟做梦一样啊!三千块,放在城里并不算多少钱,可是在农村,一个人一年的花费可能还不到三千块呢!
“那……你们租了我的田,是要干什么?”
老汉说:“当然是种了。”
“种田?那你们岂不是要亏死了?”
旁边那汉子的娘忍不住插话说:“这你就不晓得了,他们村种田的,每年收入好几万呢!他们村的田有的是人抢着种!他们村现在没什么多的田了,所以就来租咱们的田了吧?”
老汉笑呵呵的说:“是的,村里的田不够用了,所以就出来找田种了。”
汉子有些讶异,说:“我倒是听说过一些,但是也没想那么多,这粮食卖得再贵,能贵到哪里去?现在看来,是我想错了,你们种粮食也能赚不少钱呢!”
祖孙两个只是笑笑。
那个汉子继续念念有词地说:“说来奇怪,我们种的粮食就卖不出去,你们村的粮食就别人抢着要,难道你们有什么特别的法子?不对啊,大家种田都是一样种,应该都差不多吧?”
那老婶子又开腔了:“你这傻子,人家赚钱的本事怎么能告诉你?要我说,他们这法子也挺好,咱们啥也不干就收了三千块,比给别个种要好多了。就这三千块,够你家两个读书的学费了。”
被自家老娘这么一劝,汉子倒是不好意思继续追问了,其实这个事儿是稳赚不赔的,他一听就知道了,当然只有答应的份儿了。
事儿说好了之后,也不等别的时候,就当下,写了条子,摁了手印,现场交付了一千五。
揣着这一千五,一家人心里也是十分高兴,相对于在外打工来说,三千并不算很多,可是这跟白捡的似得,别提多开心了。
搞定了第一家,后面的事情也简单多了,农村人务实,说得再多不如给钱痛快。
老汉和卫靖泽这掏钱的速度,可是让大家喜欢得不得了,不日,便有好些人来打听这个事儿了,多是家里的田自家懒得种了,想要直接交给爷孙两个种的,不过三个人应该商量好了,尽量收那些劳动力都在外打工的家里没什么人能干活的那种,免得半路出什么幺蛾子。
第244章 大雪至
这年头,出去打工赚钱是大趋势,一个村留下来种田的基本上不见年轻人,都是老一辈的,而且一个人要帮好几家人种。这还是特别能干特别勤劳的人家。
许多人把自己的田托付给别人,每年也就收个三五百块,或者收几担谷子给自家的老人孩子吃,只能说聊胜于无。
卫靖泽和老汉包田的事儿,相比较起来,无疑是十分赚的。
在这一月份,不
分卷阅读344
-
分卷阅读344
年也会有几场婚宴酒席要吃,每年都会有几个孩子出生,这就是村里不断兴旺的表现。
卫靖泽和老汉却在忙活着另一件事儿——跟别人租田。
卫靖泽、江延宗和老汉三个人商量着,还是要跟那些出去打工的人租田,他们因为是农村户口,所以这田是肯定会分到手里的,只是多和少的问题,而且因为一年到头都在外,人家也不会在中途突然后悔,说田不给你种了之类的,要知道许多人其实并没有什么契约精神,在利益面前,亲兄弟能反目,亲父子能想杀,更何况是一纸合约。真没有什么约束力。
因此,三个人想着这样的人就算是要后悔,也是等到一年工作以后,回到家里了,可能才会后悔,平时在外面,也顾不上这些。
是不是亲戚,倒是不重要了。
这年头,帮别人种田不是什么新鲜事儿,经常听说谁家很勤劳,种了二十多亩田之类的,其中十多亩都是帮别人家种的。
这个年代,种田并不是什么赚钱的活儿,所以许多人都不爱种田了,把田交给别人,也并不想获利,只想有个人帮忙种着,别把田荒芜了就成。
卫靖泽这边不仅是租了房,而且会给钱,按照一亩租一年的费用计算,先付定金,一年之后付清剩下的款项。
这天,天气还算晴朗,老汉也忙活完了一段落,卫靖泽便将手上的活儿放了放,跟着老汉去拜访第一个跟人家租田的人。
农村中,许多人家的情况是大同小异,这第一家便是因为在家种田没什么奔头,加上孩子都大了,读书要钱,以后娶媳妇之类的也要钱,所以夫妻两个都在外面忙活,家里的田就种不上了,以前都是交给村里的堂兄弟种着的,这不趁着人家刚回来,就跟人家说说这个事儿。
农村的亲戚关系七弯八拐的,老汉没有说,直到双方见面了,对方叫老汉做三舅姥爷,卫靖泽才知道,原来两家还有拐着弯的亲,只是这亲戚关系有点远。
双方寒暄过后,第一问题当然还是问在外面过得怎么样的之类,除了爱吹牛的人,一般都会比较谦虚地说,在外面混的不怎么样,赚的是辛苦钱之类的,这里面的套路大家都明白。
这些事情聊过之后,老汉就说起了自己真正的意图来。
“我们是打算一亩田五百块租一年,你们家也有六亩田,我们一年给你们三千,租下你家的田一年,你看可以不?”
这个皮肤黝黑的汉子都有些愣住了,说:“三舅爷,你莫不是开玩笑的吧?”
“我大老远跑来,就是为了跟你开个玩笑?我吃饱了撑得?”老汉说话也不怎么客气。
对方反而松了一口气,说:“这事儿就跟摊上掉馅饼儿似得,白捡的好处,咱们活这么大的岁数了,都知道这世上没有那种白得的好处,这吃了一口馅饼,说不定就咬着了一个鱼钩子呢!”
年纪越大的人,越谨慎,倒不是因为胆子变小了,而是因为吃过的亏多了,很多事情不免多思量一番,真的是这样的吗,事情真的会这么顺利吗?所以少了年轻人的锐气和闯劲了。
老汉接话说:“你这担心是没错的,毕竟你们还要养活这么一家人不是?可是你想想,咱们两个村这么近,我骗了你,我能跑哪儿去?我那花了大价钱盖得房子就那么不要了?你这田我能带着走?”
那汉子顿时沉默了,老汉说的句句在理。
现在都说农民好,有自己的田,就算是在外面混不下去了,还能回去种田,至少有口饭吃,可是他们不知道那块田真的是鸡肋,而且是甩不开的,在农村里,有农村户口,必然会分到田地的,还不能荒芜了。
这田不能变现,不能流转,你能种但是不能卖,只因为所有权在国家手里,反正这地要怎么着都不是你说了算的。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不能离开,所以他们想尽了各种办法离开,就算是田地必须种,那就把田托付给别人种,自己也不要什么好处,只要给我种了田就行了。
如今,突然听说有人租田,能啥也不干就得几千块,真是跟做梦一样啊!三千块,放在城里并不算多少钱,可是在农村,一个人一年的花费可能还不到三千块呢!
“那……你们租了我的田,是要干什么?”
老汉说:“当然是种了。”
“种田?那你们岂不是要亏死了?”
旁边那汉子的娘忍不住插话说:“这你就不晓得了,他们村种田的,每年收入好几万呢!他们村的田有的是人抢着种!他们村现在没什么多的田了,所以就来租咱们的田了吧?”
老汉笑呵呵的说:“是的,村里的田不够用了,所以就出来找田种了。”
汉子有些讶异,说:“我倒是听说过一些,但是也没想那么多,这粮食卖得再贵,能贵到哪里去?现在看来,是我想错了,你们种粮食也能赚不少钱呢!”
祖孙两个只是笑笑。
那个汉子继续念念有词地说:“说来奇怪,我们种的粮食就卖不出去,你们村的粮食就别人抢着要,难道你们有什么特别的法子?不对啊,大家种田都是一样种,应该都差不多吧?”
那老婶子又开腔了:“你这傻子,人家赚钱的本事怎么能告诉你?要我说,他们这法子也挺好,咱们啥也不干就收了三千块,比给别个种要好多了。就这三千块,够你家两个读书的学费了。”
被自家老娘这么一劝,汉子倒是不好意思继续追问了,其实这个事儿是稳赚不赔的,他一听就知道了,当然只有答应的份儿了。
事儿说好了之后,也不等别的时候,就当下,写了条子,摁了手印,现场交付了一千五。
揣着这一千五,一家人心里也是十分高兴,相对于在外打工来说,三千并不算很多,可是这跟白捡的似得,别提多开心了。
搞定了第一家,后面的事情也简单多了,农村人务实,说得再多不如给钱痛快。
老汉和卫靖泽这掏钱的速度,可是让大家喜欢得不得了,不日,便有好些人来打听这个事儿了,多是家里的田自家懒得种了,想要直接交给爷孙两个种的,不过三个人应该商量好了,尽量收那些劳动力都在外打工的家里没什么人能干活的那种,免得半路出什么幺蛾子。
第244章 大雪至
这年头,出去打工赚钱是大趋势,一个村留下来种田的基本上不见年轻人,都是老一辈的,而且一个人要帮好几家人种。这还是特别能干特别勤劳的人家。
许多人把自己的田托付给别人,每年也就收个三五百块,或者收几担谷子给自家的老人孩子吃,只能说聊胜于无。
卫靖泽和老汉包田的事儿,相比较起来,无疑是十分赚的。
在这一月份,不
分卷阅读3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