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崇彝《道咸以来朝野散记》:“穿葛纱,冠用万丝帽,是以细生葛组成者,色深黄;其余纱衣,冠用白罗纬帽。单衣之期,或用纬帽,或用暖帽,以视天气之冷暖。”
弁
古代一种尊贵的冠,为男子穿礼服时所戴。吉礼之服用冕,通常礼服用弁。弁主要有爵弁、皮弁。爵弁据说是没有上延的冕,色似雀头赤而微黑,用于祭祀。皮弁用白鹿皮做成,类顶,类似今日瓜皮帽,鹿皮各个缝合处缀有一行行闪光玉石,用于田猎战伐。由汉至明,弁的形制虽有差异,但始终是法服主要内容之一。《诗.卫风.淇奥》:“有匪君子,充耳琇莹,会弁如星。”郑玄笺:“会谓弁之缝中,饰之以玉,皪皪而处,状似星也。天子之朝,服皮弁以视朝。”《隋书.何稠传》:“魏、晋以来,皮弁有缨而无笄导。稠曰:‘此古田猎之服也。今服以入朝,宜变其制。’故弁施象牙簪导,自稠始也。”明王三聘《古今事物考.冠服.弁》:“《大明诸司职掌》云:‘皇帝皮弁,用乌纱帽之,前后各十二缝,每缝各缀五采处十二,以为饰。玉簪导,红组缨。朔望视朝,降诏、降香、进表、四夷朝贡、朝觐用之。’”
冕
古代帝王、诸侯及卿大夫在举行祭祀等大典时所戴的大礼冠。外黑色,里朱色。冕顶有长方板,称为延,后高前低,略向前倾。延之前端缀有数串小圆玉,谓之旒。冕加在发髻上,要横插一长笄(簪),以别住冕。笄的两端绕颔下系一小丝带,谓之紘;又各用一条名叫枕的丝绳挂下一个绵丸,谓之纩,纩下端饰玉,谓之珎。因两珎正当左右两耳,故又名充耳、塞耳。旒、松、纩都是冕的部件。天子的冕十二旒(一说前后各有十二旒),诸侯九,上大夫七,下大夫五。历代之制大略相同。南北朝以后,只有帝王可以戴冕,因用以专称皇帝的礼冠。《淮南子.主术训》:“古之王者,冕而前旒。”高诱注:“冕,王者冠也。”唐王维《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巾
一种通常用于裹头的织物。始用于庶人,东汉流行开来。西汉的巾多约发,东汉的巾多裹头,以一块布帛罩在头上以为风雅,称幅巾。其质料较著者为纶巾,其样式有襙头、帢等。隋唐巾裹俗称幞头,“裁出脚,后幞发”,四角皆成带状。幞头内加进一个固定饰物,覆在发髻上,裹出各种形状,称巾子。宋除幞头外,有笼巾,架在梁冠之上,为高级官员服饰。明保留了笼巾,一般士人则多用四方平定巾,又有系束发髻的网巾。妇女也裹巾。宋明以来,文人仿古,以裹巾为雅,正式的冠帽很少有人过问。《释名.释首饰》:“士冠,庶人巾。”《玉篇.巾部》:“巾,佩巾也,本以拭物,后人著之于头。”《汉书.贾山传》:“赦罪人,怜其亡(无)发,赐之巾。”《后汉书.冯衍传》:“乃共罢兵,幅巾降于河内。”李贤注:“不加冠帻,但以一幅巾饰首而已。”元字文懋昭《金志.男女冠服》:“妇人辫发盘髻,亦无冠。自灭辽侵宋,渐有文饰。妇人或裹逍遥,或裹头巾,随其所好。”《胡氏杂抄.姚氏记事编》:“明季服色,俱有等级,乡绅、举贡、秀才,俱戴巾,百姓戴帽。寒天绒巾绒帽,夏天鬃巾鬃帽。又有一等士大夫子弟,戴飘飘巾,即前后披一片者;纯阳巾,前后披盘云者。庶民极富,不许戴巾。今概用貂鼠、狐皮缨帽,不分等级,佣工贱役,与现任官员,一体乱戴。”
纶巾
古时头巾名。幅巾的一种,以丝带编成,一般为青色。相传为三国时诸葛亮所创,又称“诸葛巾”。后被视作儒将的装束。《晋书.谢安传》:“[谢]万著白纶巾,鹤氅裘,履版而前。”宋陈与义《晚晴野望》诗云:“洞庭微雨后,凉气入纶巾。”明王圻《三才图会.衣服.诸葛巾》:“诸葛巾,此名纶巾,诸葛武侯尝服纶巾,执羽扇,指挥军事,正此巾也。因其人而名之。”
帼
亦写作“簂”。古代妇女覆于发上的饰巾。后以“巾帼”代称妇女。《后汉书.乌桓鲜卑传》:“妇人至嫁时......饰以金碧,犹中国有簂、步摇。”《后汉书.舆服志下》:“二千石夫人,绀缯簂。”《晋书.宣帝纪》:“诸葛亮数挑战,帝不出,因遗帝巾帼,妇人之饰。”《玉篇.巾部》:“帼,覆发上也。”《隋书.五行志上》:“后主好令宫人以白越布折额,状如髽帼。”
幞头
亦名折上巾。又名软裹。一种包头的软巾。相传始于北周武帝。始名帕头,至唐始称为幞头。初以纱罗为之,后因其软而不挺,乃用桐木片作一山子衫在纱内,使顶高起。裹幞头时除在额前打两结外,又在脑后扎成两脚,自然下垂。后取消前面的结,又用铜、铁丝为干,将软脚撑起,成为硬脚。唐时皇帝所用幞头硬脚上曲,人臣则下垂。五代渐趋平直。至宋,幞头以藤织草巾子作里,用纱作表,再涂以漆,称为“幞头帽子”,可以随意脱戴。其式样有直角、局脚、交脚、朝天、顺风等,身分不同,式样也不同。皇帝或官僚的展脚幞头、两脚向两侧平直伸长,身份低的公差、仆役则多戴无脚幞头。因幞头所用纱罗通常为青黑色,故也称“乌纱”。后代俗称为“乌纱帽”。
花冠
古代一种用花朵串成冠状的头饰。始见于唐代。初以纸、绢、通草等为材料制成,后乃簪戴真花,至宋代,插戴花冠习俗尤为流行,已不限于妇女,男子亦爱戴饰。传世的麦积山五代壁画、宋人《宫乐图》、《女孝经图》及南燕薰殿旧藏《历代帝后像》等绘画中皆有当时妇女戴花冠情状。唐张说《苏幕遮》:“绣装帕额宝花冠,夷歌骑舞借人看。”唐张鷟《朝野佥载》卷三:“睿宗先天二年正月十五、十六夜......宫女千数,衣罗绮,曳锦绣,耀珠翠,施香粉,一花冠,一巾帔,皆万钱。”唐白居易《长恨歌》:“云鬓半垂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宋杨万里有诗云:“春色何须羯鼓催,君王元日领春回。牡丹芍药蔷薇朵,都向千官帽上开。”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六:“正月十四日,车驾幸五岳观迎祥池,有对御。至晚还内围子,亲从官皆顶球头大帽,簪花。”
顾姑冠
“顾姑”亦写作“姑姑”、“故故”、“固姑”、“罟罟”、“古库勒”等。金、元贵族妇女所戴的帽子。高二尺许,形圆,以铁丝或桦木为骨,外包红罗,缀以珠翠等。今敦煌莫高窟、安西榆林窟等元代壁画及传世南熏殿《历代帝后像》图中均有具体描绘。宋孟珙〈蒙鞑备录〉:“凡诸酋之妻,则有顾姑冠,用铁丝结成,形如竹夫人,长三尺许,用红青锦绣,或珠金饰之。其上又有杖一枝,用戏青绒饰。”《长春真人西游记》:“妇人冠以桦皮,高二尺许,往往以皂褐笼之。富者以红绡,其末如鹅鸭,故名‘故故’,大忌人触,出入庐帐须低回。”明叶子奇《草木子.杂制》:“元朝后妃及大臣正室,皆带‘姑姑’、衣大袍,其次即带皮帽。‘姑姑’高圆二尺许,用红色罗盖。”
冠顶
亦称“顶子”。清代官员朝冠和吉服冠上的顶饰。其制度定于满清贵族入关以前,至顺治二年、八年、九年复定,康熙、雍正、乾隆时又加更定。须按品级戴用,不得僭越,一般所称“几品顶戴”,即是指其按品所戴的顶子。官员如被革职或降职,即须革掉或摘去其原来所戴的冠顶。其规定大体为,朝冠顶子:文一品,顶红宝石;武一品同。文二品,顶珊瑚;武二品同。文三品,顶珊瑚;武三品蓝宝石。文四品,顶青金石;武四品同。文五品,顶水晶;武五品同。文六品,顶砗磲;武六品同。文七品,顶素金;武七品同。文八品,阴文镂花金顶;武八品同。文九品,阳文镂花金顶;武九品同。未入流,同文九品,吉服冠顶子:文一品,顶珊瑚;武同。文二品,镂花珊瑚;武同。文三品,蓝宝石;武同。文四品,青金石;武同。文五品,水晶;武同。文六品,砗磲;武同。文七品,素金;武同。文八品,阴文镂花金顶;武八品同。文九品,阳文镂花金顶;武同。未入流,同文九品。皇帝、皇子则特殊,其常服冠与吉服冠皆用红绒结顶。
花翎
清代官服附件。即冠上向后垂拖的一根孔雀尾的翎羽,也称“孔雀翎”。其尾端有像眼睛一般一圈灿烂鲜明者,叫“眼”,不单眼、双眼、三眼花翎之别,无眼者称蓝翎。翎羽插在用玉、珐琅或花瓷制成的翎管之内。清初,花翎极贵重,唯接近皇的近侍、禁卫亦城内外的武职官员、王府护卫人员、立有军功者、皇帝特赐者可戴。亲王、郡王、贝勒向例不戴,唯领兵、随围时戴之。汉人和外任文臣亦极赏戴者。后因亲每兼将军军务,郡王、贝勒时有赏戴,汉人也有因封爵赏戴或文臣而兼提督、巡抚衔者,乃渐普遍戴之。及道光间,开捐官之例,花翎蓝翎可由捐而得,乃变内廷颁赏而成为自置戴用。据《大清会典》,贝子戴三眼孔雀翎;镇国公、辅国公、和硕额附戴二眼孔雀翎;内大臣,一等、二等、三等侍卫,前锋、护军统领,前锋、护军参领,诸王府长史,一等护卫戴一眼;贝勒府司仪长,王府、贝勒府二三等护卫戴染蓝翎。各省驻防之辉、副都统并督抚、提镇蒙赐者止戴一眼花翎。清王士禛《分甘余话》:“本朝侍卫皆于冠上戴孔雀翎,以目晕(即所谓眼)之多寡为品之等级。武臣提督及总兵亦有赐者,后文臣督抚亦或蒙赐,得之者为幸。”
带
古代服装无纽扣,一般用丝条系结,然后在腰间束带。束衣之带有大带和带。
大带,丝织,用于束外衣。打结于前,两头垂下,称绅。仕宦上朝可以插笏。
革带,皮制,在裳下衣内,用以系韠或挂佩。战国时期,革带两端有带钩联结,称钩络带。魏晋南北朝以后渐不用带钩,而用带扣。革带中还有若干小带下垂,以悬挂什物,称蹀躞带。唐开以后还流行于妇女。宋承前制,其公服大带由两条皮带组成,一条围于前,钻有圆孔,藉以穿插扣针,两端以金银为饰,称铊尾。一条缀有一排并列的饰片,称銙。銙的质料和数量视职位高低而异。这个装有銙的一面必须佩在腰的后背。《战国策.赵策》:“[赵武灵王]遂赐周绍胡服衣冠,具带黄金师比,以傅王子也。”五代马缟《中华古今注.文武品阶腰带》:“盖古革带也。自三代已来,降至秦汉,皆庶人服之。而贵贱通以铜为銙,以革为鞓。六品以上用银为銙,九品以上及庶人以铁为銙。沿至贞观二年,高祖三品已上金为銙,服绿,庶人以铁为銙,服白。向下捶垂头而取顺合,呼挞尾。汉中兴,每以端午赐百僚乌犀腰带。魏武帝赐宫人金隐起师子銙腰带,以助将军之勇也。高祖贞观中,端午赐文官黑玳瑁带,武官黑银腰带,示色不更改故也。”清叶梦珠《阅世编.冠服》:“带则紧束于腰,缀以金玉银角,方圆四斤,一、二品玉,三、四品金,五品花银,六、七品素银,八品银镶乌角,九品而下乌角不镶。”
弁
古代一种尊贵的冠,为男子穿礼服时所戴。吉礼之服用冕,通常礼服用弁。弁主要有爵弁、皮弁。爵弁据说是没有上延的冕,色似雀头赤而微黑,用于祭祀。皮弁用白鹿皮做成,类顶,类似今日瓜皮帽,鹿皮各个缝合处缀有一行行闪光玉石,用于田猎战伐。由汉至明,弁的形制虽有差异,但始终是法服主要内容之一。《诗.卫风.淇奥》:“有匪君子,充耳琇莹,会弁如星。”郑玄笺:“会谓弁之缝中,饰之以玉,皪皪而处,状似星也。天子之朝,服皮弁以视朝。”《隋书.何稠传》:“魏、晋以来,皮弁有缨而无笄导。稠曰:‘此古田猎之服也。今服以入朝,宜变其制。’故弁施象牙簪导,自稠始也。”明王三聘《古今事物考.冠服.弁》:“《大明诸司职掌》云:‘皇帝皮弁,用乌纱帽之,前后各十二缝,每缝各缀五采处十二,以为饰。玉簪导,红组缨。朔望视朝,降诏、降香、进表、四夷朝贡、朝觐用之。’”
冕
古代帝王、诸侯及卿大夫在举行祭祀等大典时所戴的大礼冠。外黑色,里朱色。冕顶有长方板,称为延,后高前低,略向前倾。延之前端缀有数串小圆玉,谓之旒。冕加在发髻上,要横插一长笄(簪),以别住冕。笄的两端绕颔下系一小丝带,谓之紘;又各用一条名叫枕的丝绳挂下一个绵丸,谓之纩,纩下端饰玉,谓之珎。因两珎正当左右两耳,故又名充耳、塞耳。旒、松、纩都是冕的部件。天子的冕十二旒(一说前后各有十二旒),诸侯九,上大夫七,下大夫五。历代之制大略相同。南北朝以后,只有帝王可以戴冕,因用以专称皇帝的礼冠。《淮南子.主术训》:“古之王者,冕而前旒。”高诱注:“冕,王者冠也。”唐王维《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巾
一种通常用于裹头的织物。始用于庶人,东汉流行开来。西汉的巾多约发,东汉的巾多裹头,以一块布帛罩在头上以为风雅,称幅巾。其质料较著者为纶巾,其样式有襙头、帢等。隋唐巾裹俗称幞头,“裁出脚,后幞发”,四角皆成带状。幞头内加进一个固定饰物,覆在发髻上,裹出各种形状,称巾子。宋除幞头外,有笼巾,架在梁冠之上,为高级官员服饰。明保留了笼巾,一般士人则多用四方平定巾,又有系束发髻的网巾。妇女也裹巾。宋明以来,文人仿古,以裹巾为雅,正式的冠帽很少有人过问。《释名.释首饰》:“士冠,庶人巾。”《玉篇.巾部》:“巾,佩巾也,本以拭物,后人著之于头。”《汉书.贾山传》:“赦罪人,怜其亡(无)发,赐之巾。”《后汉书.冯衍传》:“乃共罢兵,幅巾降于河内。”李贤注:“不加冠帻,但以一幅巾饰首而已。”元字文懋昭《金志.男女冠服》:“妇人辫发盘髻,亦无冠。自灭辽侵宋,渐有文饰。妇人或裹逍遥,或裹头巾,随其所好。”《胡氏杂抄.姚氏记事编》:“明季服色,俱有等级,乡绅、举贡、秀才,俱戴巾,百姓戴帽。寒天绒巾绒帽,夏天鬃巾鬃帽。又有一等士大夫子弟,戴飘飘巾,即前后披一片者;纯阳巾,前后披盘云者。庶民极富,不许戴巾。今概用貂鼠、狐皮缨帽,不分等级,佣工贱役,与现任官员,一体乱戴。”
纶巾
古时头巾名。幅巾的一种,以丝带编成,一般为青色。相传为三国时诸葛亮所创,又称“诸葛巾”。后被视作儒将的装束。《晋书.谢安传》:“[谢]万著白纶巾,鹤氅裘,履版而前。”宋陈与义《晚晴野望》诗云:“洞庭微雨后,凉气入纶巾。”明王圻《三才图会.衣服.诸葛巾》:“诸葛巾,此名纶巾,诸葛武侯尝服纶巾,执羽扇,指挥军事,正此巾也。因其人而名之。”
帼
亦写作“簂”。古代妇女覆于发上的饰巾。后以“巾帼”代称妇女。《后汉书.乌桓鲜卑传》:“妇人至嫁时......饰以金碧,犹中国有簂、步摇。”《后汉书.舆服志下》:“二千石夫人,绀缯簂。”《晋书.宣帝纪》:“诸葛亮数挑战,帝不出,因遗帝巾帼,妇人之饰。”《玉篇.巾部》:“帼,覆发上也。”《隋书.五行志上》:“后主好令宫人以白越布折额,状如髽帼。”
幞头
亦名折上巾。又名软裹。一种包头的软巾。相传始于北周武帝。始名帕头,至唐始称为幞头。初以纱罗为之,后因其软而不挺,乃用桐木片作一山子衫在纱内,使顶高起。裹幞头时除在额前打两结外,又在脑后扎成两脚,自然下垂。后取消前面的结,又用铜、铁丝为干,将软脚撑起,成为硬脚。唐时皇帝所用幞头硬脚上曲,人臣则下垂。五代渐趋平直。至宋,幞头以藤织草巾子作里,用纱作表,再涂以漆,称为“幞头帽子”,可以随意脱戴。其式样有直角、局脚、交脚、朝天、顺风等,身分不同,式样也不同。皇帝或官僚的展脚幞头、两脚向两侧平直伸长,身份低的公差、仆役则多戴无脚幞头。因幞头所用纱罗通常为青黑色,故也称“乌纱”。后代俗称为“乌纱帽”。
花冠
古代一种用花朵串成冠状的头饰。始见于唐代。初以纸、绢、通草等为材料制成,后乃簪戴真花,至宋代,插戴花冠习俗尤为流行,已不限于妇女,男子亦爱戴饰。传世的麦积山五代壁画、宋人《宫乐图》、《女孝经图》及南燕薰殿旧藏《历代帝后像》等绘画中皆有当时妇女戴花冠情状。唐张说《苏幕遮》:“绣装帕额宝花冠,夷歌骑舞借人看。”唐张鷟《朝野佥载》卷三:“睿宗先天二年正月十五、十六夜......宫女千数,衣罗绮,曳锦绣,耀珠翠,施香粉,一花冠,一巾帔,皆万钱。”唐白居易《长恨歌》:“云鬓半垂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宋杨万里有诗云:“春色何须羯鼓催,君王元日领春回。牡丹芍药蔷薇朵,都向千官帽上开。”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六:“正月十四日,车驾幸五岳观迎祥池,有对御。至晚还内围子,亲从官皆顶球头大帽,簪花。”
顾姑冠
“顾姑”亦写作“姑姑”、“故故”、“固姑”、“罟罟”、“古库勒”等。金、元贵族妇女所戴的帽子。高二尺许,形圆,以铁丝或桦木为骨,外包红罗,缀以珠翠等。今敦煌莫高窟、安西榆林窟等元代壁画及传世南熏殿《历代帝后像》图中均有具体描绘。宋孟珙〈蒙鞑备录〉:“凡诸酋之妻,则有顾姑冠,用铁丝结成,形如竹夫人,长三尺许,用红青锦绣,或珠金饰之。其上又有杖一枝,用戏青绒饰。”《长春真人西游记》:“妇人冠以桦皮,高二尺许,往往以皂褐笼之。富者以红绡,其末如鹅鸭,故名‘故故’,大忌人触,出入庐帐须低回。”明叶子奇《草木子.杂制》:“元朝后妃及大臣正室,皆带‘姑姑’、衣大袍,其次即带皮帽。‘姑姑’高圆二尺许,用红色罗盖。”
冠顶
亦称“顶子”。清代官员朝冠和吉服冠上的顶饰。其制度定于满清贵族入关以前,至顺治二年、八年、九年复定,康熙、雍正、乾隆时又加更定。须按品级戴用,不得僭越,一般所称“几品顶戴”,即是指其按品所戴的顶子。官员如被革职或降职,即须革掉或摘去其原来所戴的冠顶。其规定大体为,朝冠顶子:文一品,顶红宝石;武一品同。文二品,顶珊瑚;武二品同。文三品,顶珊瑚;武三品蓝宝石。文四品,顶青金石;武四品同。文五品,顶水晶;武五品同。文六品,顶砗磲;武六品同。文七品,顶素金;武七品同。文八品,阴文镂花金顶;武八品同。文九品,阳文镂花金顶;武九品同。未入流,同文九品,吉服冠顶子:文一品,顶珊瑚;武同。文二品,镂花珊瑚;武同。文三品,蓝宝石;武同。文四品,青金石;武同。文五品,水晶;武同。文六品,砗磲;武同。文七品,素金;武同。文八品,阴文镂花金顶;武八品同。文九品,阳文镂花金顶;武同。未入流,同文九品。皇帝、皇子则特殊,其常服冠与吉服冠皆用红绒结顶。
花翎
清代官服附件。即冠上向后垂拖的一根孔雀尾的翎羽,也称“孔雀翎”。其尾端有像眼睛一般一圈灿烂鲜明者,叫“眼”,不单眼、双眼、三眼花翎之别,无眼者称蓝翎。翎羽插在用玉、珐琅或花瓷制成的翎管之内。清初,花翎极贵重,唯接近皇的近侍、禁卫亦城内外的武职官员、王府护卫人员、立有军功者、皇帝特赐者可戴。亲王、郡王、贝勒向例不戴,唯领兵、随围时戴之。汉人和外任文臣亦极赏戴者。后因亲每兼将军军务,郡王、贝勒时有赏戴,汉人也有因封爵赏戴或文臣而兼提督、巡抚衔者,乃渐普遍戴之。及道光间,开捐官之例,花翎蓝翎可由捐而得,乃变内廷颁赏而成为自置戴用。据《大清会典》,贝子戴三眼孔雀翎;镇国公、辅国公、和硕额附戴二眼孔雀翎;内大臣,一等、二等、三等侍卫,前锋、护军统领,前锋、护军参领,诸王府长史,一等护卫戴一眼;贝勒府司仪长,王府、贝勒府二三等护卫戴染蓝翎。各省驻防之辉、副都统并督抚、提镇蒙赐者止戴一眼花翎。清王士禛《分甘余话》:“本朝侍卫皆于冠上戴孔雀翎,以目晕(即所谓眼)之多寡为品之等级。武臣提督及总兵亦有赐者,后文臣督抚亦或蒙赐,得之者为幸。”
带
古代服装无纽扣,一般用丝条系结,然后在腰间束带。束衣之带有大带和带。
大带,丝织,用于束外衣。打结于前,两头垂下,称绅。仕宦上朝可以插笏。
革带,皮制,在裳下衣内,用以系韠或挂佩。战国时期,革带两端有带钩联结,称钩络带。魏晋南北朝以后渐不用带钩,而用带扣。革带中还有若干小带下垂,以悬挂什物,称蹀躞带。唐开以后还流行于妇女。宋承前制,其公服大带由两条皮带组成,一条围于前,钻有圆孔,藉以穿插扣针,两端以金银为饰,称铊尾。一条缀有一排并列的饰片,称銙。銙的质料和数量视职位高低而异。这个装有銙的一面必须佩在腰的后背。《战国策.赵策》:“[赵武灵王]遂赐周绍胡服衣冠,具带黄金师比,以傅王子也。”五代马缟《中华古今注.文武品阶腰带》:“盖古革带也。自三代已来,降至秦汉,皆庶人服之。而贵贱通以铜为銙,以革为鞓。六品以上用银为銙,九品以上及庶人以铁为銙。沿至贞观二年,高祖三品已上金为銙,服绿,庶人以铁为銙,服白。向下捶垂头而取顺合,呼挞尾。汉中兴,每以端午赐百僚乌犀腰带。魏武帝赐宫人金隐起师子銙腰带,以助将军之勇也。高祖贞观中,端午赐文官黑玳瑁带,武官黑银腰带,示色不更改故也。”清叶梦珠《阅世编.冠服》:“带则紧束于腰,缀以金玉银角,方圆四斤,一、二品玉,三、四品金,五品花银,六、七品素银,八品银镶乌角,九品而下乌角不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