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仇与死怨永远没有可比性,因为人是种自私的动物,只要侵犯了个人的利益,那甭管是什么交情,最后都得反目成仇,这就是“人”,人不是圣贤,谁都不能免俗。
陈叔达这辈子干过好事,也干过坏事,于国来讲,他一生的政绩可圈可点,在大唐开国之初,署理繁杂的国政立下了汗马功劳。于私来说,陈叔达对于门生后辈要比萧瑀强的多,最起码他从来不收孝敬。
李承乾曾经听过一段短言:一个人一辈子坏事做尽,可只做了一件好事,人们就会认为浪子回头,是个好人,也愿意给他机会。可做了一辈子好事的人,只做了一件坏事,那就不可原谅,就是自甘堕落,就是不容于天地,就要受到千夫所指,一辈子休想改变人们对于他恶评。
从严格意义来说,陈叔达属于后者,就是因为小儿子做了这么一件错事,亲朋好友们都对他恨之入骨,没人记得老陈有过多少功劳,也没人记得自己受过他多少恩惠,对于这个开国宰相,有的只是无尽的指责与谩骂。
陈绍德在东市被处决后,中书省接到了无数的弹劾老陈的本章,轻者说他教子无方,重则说他教唆儿子坑害同僚与晚辈。即使三法司已经证明与陈叔达无关,他们也丝毫不在意,全都是以破鼓万人捶的姿态攻击着这位昔日的宰相。
在老年丧子和海一样奏本的双重打击下,陈叔达一病不起,御医们诊治的结果是药石无罔,也就是这几天的事了。对于陈叔达病倒的事,李承乾很不满意,人死如灯灭,人家儿子都死了,用不用还这么搞啊,难道非要人死全家吗?
大唐律法写的很清楚,犯到那条治那条,不大搞株连之罪,凭什么抄人家老头的后路,真有德行,有本事,也不体现在这上面吧!
对于这样本子,李承乾没心情看,只是告诉长孙无忌和岑文本去请示皇帝,换了身衣服后,随即就出宫,打算去江国府看看,陈家三子已经请了长假,估计时间差不多了。
叫了一声太子后,李承乾拦下了挣扎着要起来了陈叔达,都病成这模样了,那里还讲这些虚礼。坐在床边,淡笑道:“陈相,跟孤就不用拘泥于那些礼数了,没必要,来,靠着这个舒服一点。”
恩,感激的点了点头后,陈叔达对三兄弟挥了挥手,示意他们先下去。然后露出勉强的笑容对李承乾说:“殿下,今日之事,往日之果,老臣不怨别人。绍德那孩子从小执拗,虽然他不爱说话,但老臣知道,在几个中他是最有智慧的。......”
李承乾不厌其烦的听着老头说自己的小儿子,看得出来,他对于这个少子很是看重,对于他也赋予很大的希望。用老陈的话说,陈绍德与他年轻的时候很像,文章好,机敏且很守孝道。
陈叔达不在乎有多少人弹劾他,早在贞观初他从相位下来的时候就有过千夫所指的觉悟,让他接受不了的是儿子的死。因为武德朝站错队的原因,陈叔达不可能给他提供好的台阶,所以就安排一个清水衙门给他。
本想着十年二十年后,混混资历,也会还有出头之日,重振江国公府的雄风。可谁能想到就因为一场寿宴的面子问题,就搭上了儿子的一条命呢!正所谓千金难买早知道,早知道事情会严重成这样,那寿宴办不办又能怎么样,总好过白发人送黑发人吧!
“陈相,绍德官箴不错,房相也曾多次夸奖过他,可人死如灯灭,这些都是有定数的,您老要节哀顺变啊!”,李承乾是个不信命的,可现在他不得不用最厌烦的一套来宽慰陈叔达。
陈绍德与窦宽的遭遇差不多,可选择却截然相反,李承乾相信,以他文笔上的能耐,如果挺过了这一关,再熬了十几二十年,一部侍郎还是没问题。所以在当天抓住他的时候,李承乾就表示过很可惜,毕竟中规中矩的当官才是正道。
“这次孤来带了不少补品,您老多用一点,身体也会好上很多。人岁数大了,这身子骨经不住折腾,凡是看开一点。孤已经让内卫去打招呼了,今后不会有人再到府上来闹。你是国家的功臣,家中有事的话,让政德去东宫,孤不会坐视不管的。”
“太子殿下不念昔日的无礼,处处与陈家方便,老臣即羞愧又感激!至于将来,没有将来了,老臣自己的身体,自己知道,现在已经是油尽灯枯了,吃什么都用了。老臣去后,想葬回吴兴,政德他们几个也会丁忧回籍,如此算是对大伙有个交代了。”
依照惯例,陈叔达这样的官儿去世后,那是一定要追以谥号,陪葬皇陵,以示哀荣的。可老头儿这么说显然是不想要这份荣誉,打算让儿子们扶灵回乡,退出长安,退出官场,这样一来也就不用碍人眼了。
看在他昔日功劳的份上,皇帝也会告诫那些人不赶尽杀绝,让陈家的香火不至于断绝,他到九泉之下跟祖宗也算是有个交代了。
恩,老陈的意思,李承乾当然明白,内卫不可能护他们一辈子,这确实是摆脱事非旋涡的好办法,给子孙留一条退路。要不然就凭他三个儿子的本事,江国公府倒台是小事,早晚让人家吃的连骨头都不剩。
别看那些参他的官干活的时候不怎么样,窝窝囊囊的,可整起人来确个个都是行家里手,老陈的决策毋庸置疑是英明的。
又安慰了陈叔达几句,李承乾就看到他呼吸急促起来,所以赶紧叫陈政德兄弟三人叫进来,眼见着老陈磕磕巴巴的交代他们几句后撒手人寰了。
来未必是福,去未必是祸,也许陈叔达的死对于陈家来说是一件好事,因为只有死才能得到同情与宽恕,只有死才能让陈家幸免于难,这与他当年和自己交易的目的是一样的。官场险恶,居长安者,大不易,这么风烛残年的老者为了子孙后代,也算是耗尽心血了。
贞观十四年春,长安,江国公府,李承乾心情很是寂落,因为在这个万物复苏的季节他又送走了一位开国功臣。........
陈叔达这辈子干过好事,也干过坏事,于国来讲,他一生的政绩可圈可点,在大唐开国之初,署理繁杂的国政立下了汗马功劳。于私来说,陈叔达对于门生后辈要比萧瑀强的多,最起码他从来不收孝敬。
李承乾曾经听过一段短言:一个人一辈子坏事做尽,可只做了一件好事,人们就会认为浪子回头,是个好人,也愿意给他机会。可做了一辈子好事的人,只做了一件坏事,那就不可原谅,就是自甘堕落,就是不容于天地,就要受到千夫所指,一辈子休想改变人们对于他恶评。
从严格意义来说,陈叔达属于后者,就是因为小儿子做了这么一件错事,亲朋好友们都对他恨之入骨,没人记得老陈有过多少功劳,也没人记得自己受过他多少恩惠,对于这个开国宰相,有的只是无尽的指责与谩骂。
陈绍德在东市被处决后,中书省接到了无数的弹劾老陈的本章,轻者说他教子无方,重则说他教唆儿子坑害同僚与晚辈。即使三法司已经证明与陈叔达无关,他们也丝毫不在意,全都是以破鼓万人捶的姿态攻击着这位昔日的宰相。
在老年丧子和海一样奏本的双重打击下,陈叔达一病不起,御医们诊治的结果是药石无罔,也就是这几天的事了。对于陈叔达病倒的事,李承乾很不满意,人死如灯灭,人家儿子都死了,用不用还这么搞啊,难道非要人死全家吗?
大唐律法写的很清楚,犯到那条治那条,不大搞株连之罪,凭什么抄人家老头的后路,真有德行,有本事,也不体现在这上面吧!
对于这样本子,李承乾没心情看,只是告诉长孙无忌和岑文本去请示皇帝,换了身衣服后,随即就出宫,打算去江国府看看,陈家三子已经请了长假,估计时间差不多了。
叫了一声太子后,李承乾拦下了挣扎着要起来了陈叔达,都病成这模样了,那里还讲这些虚礼。坐在床边,淡笑道:“陈相,跟孤就不用拘泥于那些礼数了,没必要,来,靠着这个舒服一点。”
恩,感激的点了点头后,陈叔达对三兄弟挥了挥手,示意他们先下去。然后露出勉强的笑容对李承乾说:“殿下,今日之事,往日之果,老臣不怨别人。绍德那孩子从小执拗,虽然他不爱说话,但老臣知道,在几个中他是最有智慧的。......”
李承乾不厌其烦的听着老头说自己的小儿子,看得出来,他对于这个少子很是看重,对于他也赋予很大的希望。用老陈的话说,陈绍德与他年轻的时候很像,文章好,机敏且很守孝道。
陈叔达不在乎有多少人弹劾他,早在贞观初他从相位下来的时候就有过千夫所指的觉悟,让他接受不了的是儿子的死。因为武德朝站错队的原因,陈叔达不可能给他提供好的台阶,所以就安排一个清水衙门给他。
本想着十年二十年后,混混资历,也会还有出头之日,重振江国公府的雄风。可谁能想到就因为一场寿宴的面子问题,就搭上了儿子的一条命呢!正所谓千金难买早知道,早知道事情会严重成这样,那寿宴办不办又能怎么样,总好过白发人送黑发人吧!
“陈相,绍德官箴不错,房相也曾多次夸奖过他,可人死如灯灭,这些都是有定数的,您老要节哀顺变啊!”,李承乾是个不信命的,可现在他不得不用最厌烦的一套来宽慰陈叔达。
陈绍德与窦宽的遭遇差不多,可选择却截然相反,李承乾相信,以他文笔上的能耐,如果挺过了这一关,再熬了十几二十年,一部侍郎还是没问题。所以在当天抓住他的时候,李承乾就表示过很可惜,毕竟中规中矩的当官才是正道。
“这次孤来带了不少补品,您老多用一点,身体也会好上很多。人岁数大了,这身子骨经不住折腾,凡是看开一点。孤已经让内卫去打招呼了,今后不会有人再到府上来闹。你是国家的功臣,家中有事的话,让政德去东宫,孤不会坐视不管的。”
“太子殿下不念昔日的无礼,处处与陈家方便,老臣即羞愧又感激!至于将来,没有将来了,老臣自己的身体,自己知道,现在已经是油尽灯枯了,吃什么都用了。老臣去后,想葬回吴兴,政德他们几个也会丁忧回籍,如此算是对大伙有个交代了。”
依照惯例,陈叔达这样的官儿去世后,那是一定要追以谥号,陪葬皇陵,以示哀荣的。可老头儿这么说显然是不想要这份荣誉,打算让儿子们扶灵回乡,退出长安,退出官场,这样一来也就不用碍人眼了。
看在他昔日功劳的份上,皇帝也会告诫那些人不赶尽杀绝,让陈家的香火不至于断绝,他到九泉之下跟祖宗也算是有个交代了。
恩,老陈的意思,李承乾当然明白,内卫不可能护他们一辈子,这确实是摆脱事非旋涡的好办法,给子孙留一条退路。要不然就凭他三个儿子的本事,江国公府倒台是小事,早晚让人家吃的连骨头都不剩。
别看那些参他的官干活的时候不怎么样,窝窝囊囊的,可整起人来确个个都是行家里手,老陈的决策毋庸置疑是英明的。
又安慰了陈叔达几句,李承乾就看到他呼吸急促起来,所以赶紧叫陈政德兄弟三人叫进来,眼见着老陈磕磕巴巴的交代他们几句后撒手人寰了。
来未必是福,去未必是祸,也许陈叔达的死对于陈家来说是一件好事,因为只有死才能得到同情与宽恕,只有死才能让陈家幸免于难,这与他当年和自己交易的目的是一样的。官场险恶,居长安者,大不易,这么风烛残年的老者为了子孙后代,也算是耗尽心血了。
贞观十四年春,长安,江国公府,李承乾心情很是寂落,因为在这个万物复苏的季节他又送走了一位开国功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