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点过李淳风后,长孙冲当日就到东宫跟李承乾作了详细的汇报,在他看来道门所积攒的财物都是不义之财,是民脂民膏,既然找上门来挨宰了,那为什么要放过呢,这也算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了。
对于长孙冲的这种腔调,李承乾是抱着赞赏的态度的,道门这颗树太大,根也太深了,对于这样的教派只能小火慢炖,一点点的剥皮,能挤出点血来就挤出点,总比花国库的财帛强吧!
这不,仅仅过五天,李淳风就屁颠屁颠的跑到了东宫求见,名目就是给没出生小王子送典仪,看看人家多会来事,宗室勋贵们的礼还没到呢,人家就这真金白银的就送来了!......
看着道门给出的礼单,李承乾不由的轻笑一下,随即把单子又推了回去,淡淡说道:“淳风,道门的心意,孤领了,可这东西孤不能收,这不合规矩!”
开玩笑,李淳风玩的这一手,李承乾太明白了,先花点小钱把人的嘴堵上,然后再意思一下,把朝廷糊弄过去,这叫花小钱,办大事,用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利益,不仅减少了道门的损失,还在皇帝那露了一回脸,两全其美。
“太子殿下,这可是我家师叔特意吩咐的,他老人家说了,东宫添人进口不仅寓意着国祚绵长,更是天下稳定之兆,将来道门还要指望太孙多多去照顾呢!”
哦,送钱不行,就改戴高帽了,太孙的称谓都整出来,这话要是说给李恪他们听,那肯定是事半功倍了,可李承乾不吃这套。
大位的承继,光看诏书有什么用,杨勇和建成都是有诏书,他们的儿子继承大位了吗?自古以来,想要承继大统说到底都是要看实力的,说的再好听有什么用呢!
“淳风,话可不能乱说,什么太孙,不要说现在还不知道是男是女,就算是个王子,按照礼法最多就是个郡王。
至于说关照道门,那更是说笑了,道门是国教,受宗室和百姓的敬仰,即使孤也得敬着的,所以这话说的就有些过了。”
哎,油盐不进啊,早就跟那些老家伙说了,太子要是那么好解决的角色,这么多年来那些栽在他手上的世家大族,岂不是都是酒囊饭袋了。
再说了,东宫敢和户部、工部掺和这么大工程,就说明人家根本就不缺钱,没有那金刚钻,谁敢在这上头丢人现眼啊。
反而现在是咱们上赶着人家,想在皇帝那买个好,扭转这被动的局面,这么抠抠搜搜,别特么事没办好,再招了厌恶,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殿下就是殿下,依然是不肯接受臣子们的馈赠,大唐有殿下这样的储君,是社稷之福啊!”
这话还真不是李淳风故意拍马屁,除了面前这位爷外,其他的皇子,只要你给的“孝敬”到位了,那一准屁事没有,立马把事给你办了。
就拿吴王来说,前些日子礼部有个郎官犯了律法,虽然还不至于砍头,但降级使用那是肯定了。可人家呢,就是因为走了吴王的门路,让岑文本在皇帝那说了几句,什么事也都没有了,该怎么干还怎么干不是。
“殿下,其实今儿臣还是另有要事的,昨日,工部尚书阎立德拿着阁单到我司,调走了不少的精通风水之术的人员,说是您要主持修建一批永备的河堤大坝,因为范围太广,他们那里的人手不够,所以从臣这里借调一些。”
看,终于说道正题上了不是,说那些没有的干嘛,既然是来拍马屁的,那咱该是啥就是啥呗。
点了点后,李承乾随即正色道:“是啊,自贞观元年以来,各道州几乎每年都会因洪涝的问题,造成粮食减产,百姓流离失所。不仅给朝廷造成了沉重的负担,更是小民百姓们纷纷破家,苦不堪言。”
“孤已经上奏了陛下,并得到圣命,一点点的勘探,一点点的修,这不是一蹴而成的事,着急也是无济于事。……此项工程将成为我大唐的一项基本国策,永远的施行下去。”
李承乾的这个想法正中皇帝的下怀,都水监也是皇帝手下的情报部门,但发展还是缓慢的,这不仅仅是经费的问题,更是在地方上处处碰壁无法大展拳脚。
毕竟已经有了个百骑司了,再弄出这么个都水监来,那这日子也就不用过了,御史言官们也可以把他烦死,这不是放着消停的日子,没事找事嘛!
再说,李承乾这法子非常贴近实际,一块块的修,既不需要征发大量的劳役,花费过多的钱财,也不会招来百姓的怨恨。修好大坝水渠的州县百姓还可以享受到实惠,何乐而不为。
历朝历代都是注重治水,可他们和大唐比起来,那这诚心差远了,每修好一个县,那该县的百姓将世世代代的感念皇恩,永远的忠诚于朝廷,那李家的江山也就愈发的稳固了。
“是是是,陛下是思百姓之所思,忧百姓之所忧的圣明天子,您也是爱民如子的有道储君,臣这心中真是甚为感佩。此项工程也必定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唐的子民有福了。”
“同时臣也知道治水的财帛数目不是一个小数,朝廷虽然实力雄厚,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如此修缮,那可是会伤了国本的。道门是国教,多年来受朝廷的恩典,现在也是出把子力气的时候了。
臣这里有道门向朝廷贡献的治水的财帛账目,请殿下过目!”,话毕,又从袖子里掏出了个本子恭敬的呈给了李承乾。
恩,看过了上面的数字后,李承乾不由的点了点头,好,早这么干不就没这些事。
于是,李承乾放下了本子后,笑着言道:“道门的长者们不亏是道德高人,你们的心意,孤会上奏陛下的。这样吧,为了褒奖道门一脉对朝廷的忠心,治水修堤勘探的工作的人,就以道门的人为主,毕竟在这方面你们才是行家里手嘛!”
听到了李承乾的回答后,李淳风真是喜上眉梢,这可是项长久的工程,太子让道门的人来参与,这不就是变相的表示道门已经安然无恙了嘛!
不过,喜归喜,规矩还是得讲的,治水勘探是工部的活儿,道门以后和他们有交集的地方多了,可不能因为小利就把人家得罪了。
再说太子这话明显就是谦让之词,收了这么钱有些不好意思而已,这样的话那里能当得真呢!
想通了这一点后,李淳风拱手回道:“臣谢过殿下的恩典,为朝廷分忧是臣等应尽的本分,但朝廷毕竟是有法度的,各司其职才是能阴阳顺理,否则是会出乱子的,臣等还是在一旁协理的好。”
哈哈哈......,“淳风,你是个妙人,好,就按你的意思办吧,孤还有政务在身就不留你了。
走的时候把外面的东西都带走,和这份治水的供奉一起送到户部交给赵国公就行了。”.......
对于长孙冲的这种腔调,李承乾是抱着赞赏的态度的,道门这颗树太大,根也太深了,对于这样的教派只能小火慢炖,一点点的剥皮,能挤出点血来就挤出点,总比花国库的财帛强吧!
这不,仅仅过五天,李淳风就屁颠屁颠的跑到了东宫求见,名目就是给没出生小王子送典仪,看看人家多会来事,宗室勋贵们的礼还没到呢,人家就这真金白银的就送来了!......
看着道门给出的礼单,李承乾不由的轻笑一下,随即把单子又推了回去,淡淡说道:“淳风,道门的心意,孤领了,可这东西孤不能收,这不合规矩!”
开玩笑,李淳风玩的这一手,李承乾太明白了,先花点小钱把人的嘴堵上,然后再意思一下,把朝廷糊弄过去,这叫花小钱,办大事,用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利益,不仅减少了道门的损失,还在皇帝那露了一回脸,两全其美。
“太子殿下,这可是我家师叔特意吩咐的,他老人家说了,东宫添人进口不仅寓意着国祚绵长,更是天下稳定之兆,将来道门还要指望太孙多多去照顾呢!”
哦,送钱不行,就改戴高帽了,太孙的称谓都整出来,这话要是说给李恪他们听,那肯定是事半功倍了,可李承乾不吃这套。
大位的承继,光看诏书有什么用,杨勇和建成都是有诏书,他们的儿子继承大位了吗?自古以来,想要承继大统说到底都是要看实力的,说的再好听有什么用呢!
“淳风,话可不能乱说,什么太孙,不要说现在还不知道是男是女,就算是个王子,按照礼法最多就是个郡王。
至于说关照道门,那更是说笑了,道门是国教,受宗室和百姓的敬仰,即使孤也得敬着的,所以这话说的就有些过了。”
哎,油盐不进啊,早就跟那些老家伙说了,太子要是那么好解决的角色,这么多年来那些栽在他手上的世家大族,岂不是都是酒囊饭袋了。
再说了,东宫敢和户部、工部掺和这么大工程,就说明人家根本就不缺钱,没有那金刚钻,谁敢在这上头丢人现眼啊。
反而现在是咱们上赶着人家,想在皇帝那买个好,扭转这被动的局面,这么抠抠搜搜,别特么事没办好,再招了厌恶,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殿下就是殿下,依然是不肯接受臣子们的馈赠,大唐有殿下这样的储君,是社稷之福啊!”
这话还真不是李淳风故意拍马屁,除了面前这位爷外,其他的皇子,只要你给的“孝敬”到位了,那一准屁事没有,立马把事给你办了。
就拿吴王来说,前些日子礼部有个郎官犯了律法,虽然还不至于砍头,但降级使用那是肯定了。可人家呢,就是因为走了吴王的门路,让岑文本在皇帝那说了几句,什么事也都没有了,该怎么干还怎么干不是。
“殿下,其实今儿臣还是另有要事的,昨日,工部尚书阎立德拿着阁单到我司,调走了不少的精通风水之术的人员,说是您要主持修建一批永备的河堤大坝,因为范围太广,他们那里的人手不够,所以从臣这里借调一些。”
看,终于说道正题上了不是,说那些没有的干嘛,既然是来拍马屁的,那咱该是啥就是啥呗。
点了点后,李承乾随即正色道:“是啊,自贞观元年以来,各道州几乎每年都会因洪涝的问题,造成粮食减产,百姓流离失所。不仅给朝廷造成了沉重的负担,更是小民百姓们纷纷破家,苦不堪言。”
“孤已经上奏了陛下,并得到圣命,一点点的勘探,一点点的修,这不是一蹴而成的事,着急也是无济于事。……此项工程将成为我大唐的一项基本国策,永远的施行下去。”
李承乾的这个想法正中皇帝的下怀,都水监也是皇帝手下的情报部门,但发展还是缓慢的,这不仅仅是经费的问题,更是在地方上处处碰壁无法大展拳脚。
毕竟已经有了个百骑司了,再弄出这么个都水监来,那这日子也就不用过了,御史言官们也可以把他烦死,这不是放着消停的日子,没事找事嘛!
再说,李承乾这法子非常贴近实际,一块块的修,既不需要征发大量的劳役,花费过多的钱财,也不会招来百姓的怨恨。修好大坝水渠的州县百姓还可以享受到实惠,何乐而不为。
历朝历代都是注重治水,可他们和大唐比起来,那这诚心差远了,每修好一个县,那该县的百姓将世世代代的感念皇恩,永远的忠诚于朝廷,那李家的江山也就愈发的稳固了。
“是是是,陛下是思百姓之所思,忧百姓之所忧的圣明天子,您也是爱民如子的有道储君,臣这心中真是甚为感佩。此项工程也必定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唐的子民有福了。”
“同时臣也知道治水的财帛数目不是一个小数,朝廷虽然实力雄厚,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如此修缮,那可是会伤了国本的。道门是国教,多年来受朝廷的恩典,现在也是出把子力气的时候了。
臣这里有道门向朝廷贡献的治水的财帛账目,请殿下过目!”,话毕,又从袖子里掏出了个本子恭敬的呈给了李承乾。
恩,看过了上面的数字后,李承乾不由的点了点头,好,早这么干不就没这些事。
于是,李承乾放下了本子后,笑着言道:“道门的长者们不亏是道德高人,你们的心意,孤会上奏陛下的。这样吧,为了褒奖道门一脉对朝廷的忠心,治水修堤勘探的工作的人,就以道门的人为主,毕竟在这方面你们才是行家里手嘛!”
听到了李承乾的回答后,李淳风真是喜上眉梢,这可是项长久的工程,太子让道门的人来参与,这不就是变相的表示道门已经安然无恙了嘛!
不过,喜归喜,规矩还是得讲的,治水勘探是工部的活儿,道门以后和他们有交集的地方多了,可不能因为小利就把人家得罪了。
再说太子这话明显就是谦让之词,收了这么钱有些不好意思而已,这样的话那里能当得真呢!
想通了这一点后,李淳风拱手回道:“臣谢过殿下的恩典,为朝廷分忧是臣等应尽的本分,但朝廷毕竟是有法度的,各司其职才是能阴阳顺理,否则是会出乱子的,臣等还是在一旁协理的好。”
哈哈哈......,“淳风,你是个妙人,好,就按你的意思办吧,孤还有政务在身就不留你了。
走的时候把外面的东西都带走,和这份治水的供奉一起送到户部交给赵国公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