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设计一个类似大白那种外观的机器人,并不算难。
刨去需要的智能芯片、人工智能核心、以及软件编程上的难题之外,单单谈硬件,目前瑞康集团的技术储备绝对是够的。
机器人的骨架,完全可以使用动力外骨骼上有用到的碳纤维支架以及轻合金搭配使用,这样不但机器人能有不错的防护力,不容易损坏,在必要的时候还可以保护用户的人身安全。
至于动力源,瑞康能源研制的固态电池既然能驱动净重几十千克,并且还能负重一百千克的外骨骼,那自然也可以为机器人供能,甚至由于机器人还不像外骨骼那样要求高负重,所以同等大小的电池,续航能力还更加长一些。
而负担体外诊断功能的光谱摄像头,无非就是将一些红外传感器、光学摄像头以及核磁共振用到的光谱元件整合在一起罢了,这些技术都已经是很普及的技术了,各大医疗集团大多都掌握了。
瑞康虽然没有做过核磁共振之类的体外诊断产品,但是技术陈长安是有的啊。
甚至瑞康还拥有独一档的视觉感知设备技术,能让机器人拥有非常好的视力能力。
只要将机器人的头设计的稍微大一点,足够安装下如此多光谱元件就行,并没有什么太大的难题。
至于扫描用户之后的数据分析,那就是靠医疗芯片了,和硬件方面没啥关系。
至于最后的外观问题,如果要做的像大白那样柔软,那就必须需要用到一些特殊的材料,最好还能有很高的抗拉伸性和耐用性。
但是这也不是什么大问题,目前国际上普遍在使用的乙烯树脂,也就是各种高分子的塑料,不但柔韧、色浅、不易泛黄、耐磨损,耐化学腐蚀性良好。
而且含氟的乙烯树脂漆还有耐高温、耐候性好等优点。
如果再加上一些比较柔软的胶质填充物,完全可以为机器人打造一个柔软且耐用的外皮。
对李云彤来说,设计甚至试生产出一个合格的类人型机器人完全不是问题。
主要的问题是这款机器人的控制系统要怎么搞定,也就是中央处理器,以及陈长安口中的人工智能。
这两者才是整个机器人项目最重要的点,它们不但需要编程一套出色的机器人操控系统,还得有极高的智能水平,再加上一些额外加载的医疗芯片和厨艺芯片,才可以发挥完全的功能。
不过好在这些问题陈长安都有办法解决。
人工智能核心?
他有一个现成的人工智能算法逻辑以及编程语言,只需要让瑞康电子的程序员们一点一点的编写出来测试就行。
医学信息芯片?
现有的芯片制程工艺,不管是硅基芯片还是碳基芯片,只是用来记录信息绝对是绰绰有余的。
至于专业的医学信息?
现在可是大数据时代,各种专业的医疗咨询app已经使用十多年了,这些app平台记录了太多太多专业医生的诊断记录,以及一些治疗建议。
甚至如果把这些大数据整合起来,绝对要比单个医生掌握的知识还要多,还要深,而且还要更加专业。
仅仅只是用于体外诊断,那绝对是够用了,甚至搭载了这些医学信息的机器人,可能比一个普通主治的诊断能力还要强一些。
毕竟一个主治医生十年的医学生涯,问诊过的病人恐怕也就数千人。
但是一个医疗app十数年的数据累计,至少超过数百万病例。
虽然其中可能有很多误诊记录,但是在接收这么多诊断数据后,让一个医疗机器人判断用户有没有生病,那绝对不会判断错的。
又不是让医疗机器人给用户做手术,只是提醒用户身体状况,预防大病的滋生,对小病提供简单的医疗建议,完全没问题。
打个比方,在拥有医疗芯片中整合的大数据后,再借助体外诊断扫描,智能机器人完全可以在用户出现一些癌症早期症状,或者病前预示的时候就发出提醒,并且建议用户去医院做详细检查。
这样普通人等到癌症中晚期才被确诊的事情将会大大减少,身体出现不舒服的情况时也能得到有效直接的医疗咨询,小病完全可以自己处理,大病则在病情还没恶化之前就可以尽早去医院接受治疗。
其实很多大病,在出现的初期,都是以一些小病的形式的,比如流鼻涕,流鼻血,经常头晕,或者心跳频率有些不规律。
大部分普通人遇到这些情况,都会选择自己熬一熬,或者不在意。
等到病情拖延到更重了,可能才会去医院检查,可是往往到这一步的时候,病情都已经很危急了,治疗起来会很棘手。
医学上一直秉承着一个理念,早发现早治疗,早发现治愈率也高,也容易治。
而为机器人搭载一片医疗芯片后,机器人就能做到早发现,为用户的身体安全保驾护航,将病灶消灭于萌芽期,大大延长用户的寿命,也能减少被病痛的折磨。
医疗芯片的制作也并不难,只是会麻烦一些。
陈长安需要向中芯等芯片代工厂购买一批普通的存储芯片,然后再向大型的医疗app企业买数据,最后利用几个月的时间将这些庞大的医疗信息数据整合一下,剔除一些误诊和错误的医疗信息,把整合好的数据刻录到芯片中,一片医疗芯片就算制作完成了。
第一次制作可能会很麻烦,但是之后的第二片第三片就可以直接复制了。
而使用起来就像游戏机的卡带一样,只需要往机器人的芯片槽一插,就能激活医疗诊断模块进行工作。
这样做的好处是瑞康不但可以卖机器人,还可以建立起一个庞大的机器人生态圈,打造一个独属于瑞康的厚厚堡垒。
用同样的芯片制作方法,其实是可以制作厨艺芯片、家务芯片、安保芯片、育婴芯片、管家芯片等等各种模组芯片的,而且制作方法并不算难。
瑞康可以将机器人的芯片卡槽设计四到五个,出厂就只会自带医疗芯片和家务芯片,需要其他芯片则需要额外花钱购买。
这样不但瑞康可以靠卖芯片赚钱,而且还可以衍生出一堆围绕着瑞康机器人的第三方芯片制造企业,打造一个生态圈。
这就像目前几大主机企业任天堂、索尼一样,自己做主机,各种游戏公司则做第三方游戏,然后卖给买主机的人玩,打造了一个主机生态圈。
这样才有足够的抵御风险的能力,以及产品竞争性,和抗冲击的能力。
三家主机企业打了几十年,但是谁都没有消灭谁,就是因为他们的生态圈已经建立起来了,很难从根本上消灭对方。
如果瑞康也打造这样一个生态圈,会大大提高瑞康集团机器人的竞争力,以及影响力。
而且还能带动整个行业来支持自己,做生意嘛,就要团结大多数,打击一小撮,与世界为敌是不可取的。
当一个产品能影响几十家配套生态企业之后,这个产品将不会被任何人撼动。
因为一旦对瑞康集团的机器人发起对抗,那么敌人面对的将不会只是瑞康集团一家公司,而是面对整个瑞康机器人的附属生态上下游上百家企业。
最重要的是,瑞康的机器人配套产品可不只有芯片哦~
刨去需要的智能芯片、人工智能核心、以及软件编程上的难题之外,单单谈硬件,目前瑞康集团的技术储备绝对是够的。
机器人的骨架,完全可以使用动力外骨骼上有用到的碳纤维支架以及轻合金搭配使用,这样不但机器人能有不错的防护力,不容易损坏,在必要的时候还可以保护用户的人身安全。
至于动力源,瑞康能源研制的固态电池既然能驱动净重几十千克,并且还能负重一百千克的外骨骼,那自然也可以为机器人供能,甚至由于机器人还不像外骨骼那样要求高负重,所以同等大小的电池,续航能力还更加长一些。
而负担体外诊断功能的光谱摄像头,无非就是将一些红外传感器、光学摄像头以及核磁共振用到的光谱元件整合在一起罢了,这些技术都已经是很普及的技术了,各大医疗集团大多都掌握了。
瑞康虽然没有做过核磁共振之类的体外诊断产品,但是技术陈长安是有的啊。
甚至瑞康还拥有独一档的视觉感知设备技术,能让机器人拥有非常好的视力能力。
只要将机器人的头设计的稍微大一点,足够安装下如此多光谱元件就行,并没有什么太大的难题。
至于扫描用户之后的数据分析,那就是靠医疗芯片了,和硬件方面没啥关系。
至于最后的外观问题,如果要做的像大白那样柔软,那就必须需要用到一些特殊的材料,最好还能有很高的抗拉伸性和耐用性。
但是这也不是什么大问题,目前国际上普遍在使用的乙烯树脂,也就是各种高分子的塑料,不但柔韧、色浅、不易泛黄、耐磨损,耐化学腐蚀性良好。
而且含氟的乙烯树脂漆还有耐高温、耐候性好等优点。
如果再加上一些比较柔软的胶质填充物,完全可以为机器人打造一个柔软且耐用的外皮。
对李云彤来说,设计甚至试生产出一个合格的类人型机器人完全不是问题。
主要的问题是这款机器人的控制系统要怎么搞定,也就是中央处理器,以及陈长安口中的人工智能。
这两者才是整个机器人项目最重要的点,它们不但需要编程一套出色的机器人操控系统,还得有极高的智能水平,再加上一些额外加载的医疗芯片和厨艺芯片,才可以发挥完全的功能。
不过好在这些问题陈长安都有办法解决。
人工智能核心?
他有一个现成的人工智能算法逻辑以及编程语言,只需要让瑞康电子的程序员们一点一点的编写出来测试就行。
医学信息芯片?
现有的芯片制程工艺,不管是硅基芯片还是碳基芯片,只是用来记录信息绝对是绰绰有余的。
至于专业的医学信息?
现在可是大数据时代,各种专业的医疗咨询app已经使用十多年了,这些app平台记录了太多太多专业医生的诊断记录,以及一些治疗建议。
甚至如果把这些大数据整合起来,绝对要比单个医生掌握的知识还要多,还要深,而且还要更加专业。
仅仅只是用于体外诊断,那绝对是够用了,甚至搭载了这些医学信息的机器人,可能比一个普通主治的诊断能力还要强一些。
毕竟一个主治医生十年的医学生涯,问诊过的病人恐怕也就数千人。
但是一个医疗app十数年的数据累计,至少超过数百万病例。
虽然其中可能有很多误诊记录,但是在接收这么多诊断数据后,让一个医疗机器人判断用户有没有生病,那绝对不会判断错的。
又不是让医疗机器人给用户做手术,只是提醒用户身体状况,预防大病的滋生,对小病提供简单的医疗建议,完全没问题。
打个比方,在拥有医疗芯片中整合的大数据后,再借助体外诊断扫描,智能机器人完全可以在用户出现一些癌症早期症状,或者病前预示的时候就发出提醒,并且建议用户去医院做详细检查。
这样普通人等到癌症中晚期才被确诊的事情将会大大减少,身体出现不舒服的情况时也能得到有效直接的医疗咨询,小病完全可以自己处理,大病则在病情还没恶化之前就可以尽早去医院接受治疗。
其实很多大病,在出现的初期,都是以一些小病的形式的,比如流鼻涕,流鼻血,经常头晕,或者心跳频率有些不规律。
大部分普通人遇到这些情况,都会选择自己熬一熬,或者不在意。
等到病情拖延到更重了,可能才会去医院检查,可是往往到这一步的时候,病情都已经很危急了,治疗起来会很棘手。
医学上一直秉承着一个理念,早发现早治疗,早发现治愈率也高,也容易治。
而为机器人搭载一片医疗芯片后,机器人就能做到早发现,为用户的身体安全保驾护航,将病灶消灭于萌芽期,大大延长用户的寿命,也能减少被病痛的折磨。
医疗芯片的制作也并不难,只是会麻烦一些。
陈长安需要向中芯等芯片代工厂购买一批普通的存储芯片,然后再向大型的医疗app企业买数据,最后利用几个月的时间将这些庞大的医疗信息数据整合一下,剔除一些误诊和错误的医疗信息,把整合好的数据刻录到芯片中,一片医疗芯片就算制作完成了。
第一次制作可能会很麻烦,但是之后的第二片第三片就可以直接复制了。
而使用起来就像游戏机的卡带一样,只需要往机器人的芯片槽一插,就能激活医疗诊断模块进行工作。
这样做的好处是瑞康不但可以卖机器人,还可以建立起一个庞大的机器人生态圈,打造一个独属于瑞康的厚厚堡垒。
用同样的芯片制作方法,其实是可以制作厨艺芯片、家务芯片、安保芯片、育婴芯片、管家芯片等等各种模组芯片的,而且制作方法并不算难。
瑞康可以将机器人的芯片卡槽设计四到五个,出厂就只会自带医疗芯片和家务芯片,需要其他芯片则需要额外花钱购买。
这样不但瑞康可以靠卖芯片赚钱,而且还可以衍生出一堆围绕着瑞康机器人的第三方芯片制造企业,打造一个生态圈。
这就像目前几大主机企业任天堂、索尼一样,自己做主机,各种游戏公司则做第三方游戏,然后卖给买主机的人玩,打造了一个主机生态圈。
这样才有足够的抵御风险的能力,以及产品竞争性,和抗冲击的能力。
三家主机企业打了几十年,但是谁都没有消灭谁,就是因为他们的生态圈已经建立起来了,很难从根本上消灭对方。
如果瑞康也打造这样一个生态圈,会大大提高瑞康集团机器人的竞争力,以及影响力。
而且还能带动整个行业来支持自己,做生意嘛,就要团结大多数,打击一小撮,与世界为敌是不可取的。
当一个产品能影响几十家配套生态企业之后,这个产品将不会被任何人撼动。
因为一旦对瑞康集团的机器人发起对抗,那么敌人面对的将不会只是瑞康集团一家公司,而是面对整个瑞康机器人的附属生态上下游上百家企业。
最重要的是,瑞康的机器人配套产品可不只有芯片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