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枪营的士兵涉水过河,因为河边这几米的距离里边儿淹下了不少高句丽士兵的尸体,他们踏过来的时候还算是平稳,5000士兵过河之后,其中部分背着木板、铁锁的就开始把桥的最后一段续上。
杨玄感把有些发烫的轻机枪放在地上,从怀里摸出了一个纸包,捏了里面的一个丸子出来含在嘴里。
丸子进口之后,跟唾液稍一接触就已经分散开来,变成了一团粉末,浓郁的炒豆香气在口腔中蔓延,冲入鼻腔,杨玄感翻来覆去的嚼了嚼,吞咽下去然后开始掐自己的指节。
先是左手掐右手,右手五根手指的每个第二指节处都细细的掐一会儿,感觉有些胀痛的时候再换手接着掐。
这是孙思邈偶尔提的一个小技巧,说是可以助消化。说不定对这种变异黄豆的粉末也有效果。
大杀四方,胃口大开的杨玄感自顾自掐着手的时候,一点点冰凉落在手背上。
抬头看去,乌云越聚越浓,雨,渐渐的落了下来。
辽东城上,几道身影眺望着辽水。站的最靠前的傅采林神色之间有些沉重。
时彼岸看他的样子,开口劝道:“咱们现在神通未成,还是要多忍耐。”
嘴上劝着别人,时彼岸自己心里的感觉也够古怪的。杨广、宋缺这些人的武力值,跟这个武林完全脱节也就罢了,毕竟是基于这个世界武道的特殊性,可是那步枪、机枪都拿出来了,用在这种公元七世纪的战争里……行吧,那个杨广绝对是有金手指的。
傅采林还不至于因为这点事情失去心理平衡,点点头,道:“我明白的。方才我动了杀意,对岸就有一股刀意与我牵制,真的出手恐怕也改变不了什么。”
他转过身来,不再去看辽河边上的事情,道:“既然已经大致感受过他们的气机,接下来我们还是回到王城,继续专心于那门神通。”
朱门摇头,道:“不能直接回去。”
“确实。”无相法王也说道,“虽然不能出手,但是我们还是要一座城,一座城的跟他们对峙下去。”
傅采林心里念头一转,也就明白过来了。
对方那些高手目前好像没有直接破开城墙,扫平阻碍的意思,而是任由军队士卒发挥。但是万一他们离开之后,没有了战斗余波损及自家兵马的顾忌,大隋那些人改了主意,那么高句丽的一座座城池,恐怕是翻掌之间就会被攻破。
虽然按照目前的态势发展,仅由两军对垒,高句丽的军队面对那些奇特的武器也没有多少反抗之力,却终究是能够拖延更多时间的。
“可是这样的话,你那门神通的要求能够满足吗?”傅采林说道,“你需要万民敬仰,而我们不在王城,倒在前线节节败退,消息传出去之后,纵使是我原有百年名望,又能剩下几分?”
“我们来去无踪,不主动现身的话,他们又怎么能知道我们在前线呢?”时彼岸摆摆手,道,“况且收获名望这种事情,不一定非要是从获取胜利这条途径。成为大家步步走向绝境时的最后寄望,才是积聚民心的最佳途径。”
其实按照时彼岸本来的想法。在他被册封成高句丽国师的消息传出去之后,大隋那边如果有人直接杀到王俭城去,那他就抢先把高句丽王还有王城中那些高官杀个干净,早早逃离,把黑锅扔给大隋那边的人。
高句丽子民好斗,民风彪悍,到时候朝野上下必定群情汹涌,仇视大隋,然后,被打个头破血流。
再然后,断流小队和傅采林就游走四方,再度激发国恨民怨,以反抗军领袖、唯一救国之人等等形象,收获高句丽民心。
从之前杨广的表现来看,他绝对不是那种人屠。只要不是乱搞几十上百万屠杀,杀得万众胆寒,那么就算展现出六星级的恐怖力量,在这种信息不发达的时代,也没有办法真正摧垮高句丽的民意,时彼岸这套计划就有很多可操作的空间。
只是没有想到,杨广居然是一开始就选择派大军来攻,仿佛攻下高句丽成了他的主要目标,而断流小队反而只是个无足轻重的借口了。
这样也好。时彼岸心中暗想:这样我们的时间更多,计划效果会更好。
大业四年九月二十一,如雷巨响中,辽东城门破碎,火炮首次于此世展露威力。火枪营为前锋,大军攻入辽东城。
高句丽东部大人、大对卢,位同首相,执掌军权的渊太祚得到前线急报,紧急调动白岩城,盖牟城,乌骨城兵马,三方汇聚,阻挡大隋兵锋。
此时,高句丽兵马已经有些适应火枪营的攻击,虽然对战时难挽劣势,但是却不会再出现一触即溃,士气败散的结果。
经过摸索,他们用骑兵对付火枪营,悍不畏死,近身拼战,略有成果。
杨玄感锐气稍阻,而宋缺指挥若定,用兵如神,攻心夜袭,奇正相合,仍然在半个月之内连下三城,破城杀敌五万有余。
三城溃兵后撤,宋缺三军兵马调换,疲兵在后,锐士乘胜追击。
又近三十日之间,卑沙、麦谷、银山、后黄诸城,接连被破。
大军过境,片刻不休,每每一城只留千人戍守,夹杂小股火枪营士兵。
杨广下令,涿郡再调五万兵马过辽水,分兵据守各城,明令城中商户百姓,闭门不出,安分守己者,秋毫不犯。鼓动作乱,祸乱人心者,严刑不饶。
前线连战连败,高句丽群臣震动,高元惶恐,朝中有求和派冒头,渊太祚慷慨陈词,集结十八万兵马于安市城,暗中请人向奕剑门,欲招募人手,刺杀杨广。
其时,已入十月,辽左早寒,土地冻结,草木干枯,宋缺下令停军休整。
隋军后勤充足,冬衣送至,又有禁卫军独孤统领亲率物资抵达前线,犒赏三军。
一月余,大隋军队已驱驰深入五、六百里,雪落时节,高句丽全境百姓笼罩于阴云之下,渐有流言,称当朝文武不力,前线为将者无能,民间有饱学之士向官府请愿,欲使傅采林领军。
喜欢大隋的万界远征请大家收藏:大隋的万界远征笔下文学更新速度最快。
杨玄感把有些发烫的轻机枪放在地上,从怀里摸出了一个纸包,捏了里面的一个丸子出来含在嘴里。
丸子进口之后,跟唾液稍一接触就已经分散开来,变成了一团粉末,浓郁的炒豆香气在口腔中蔓延,冲入鼻腔,杨玄感翻来覆去的嚼了嚼,吞咽下去然后开始掐自己的指节。
先是左手掐右手,右手五根手指的每个第二指节处都细细的掐一会儿,感觉有些胀痛的时候再换手接着掐。
这是孙思邈偶尔提的一个小技巧,说是可以助消化。说不定对这种变异黄豆的粉末也有效果。
大杀四方,胃口大开的杨玄感自顾自掐着手的时候,一点点冰凉落在手背上。
抬头看去,乌云越聚越浓,雨,渐渐的落了下来。
辽东城上,几道身影眺望着辽水。站的最靠前的傅采林神色之间有些沉重。
时彼岸看他的样子,开口劝道:“咱们现在神通未成,还是要多忍耐。”
嘴上劝着别人,时彼岸自己心里的感觉也够古怪的。杨广、宋缺这些人的武力值,跟这个武林完全脱节也就罢了,毕竟是基于这个世界武道的特殊性,可是那步枪、机枪都拿出来了,用在这种公元七世纪的战争里……行吧,那个杨广绝对是有金手指的。
傅采林还不至于因为这点事情失去心理平衡,点点头,道:“我明白的。方才我动了杀意,对岸就有一股刀意与我牵制,真的出手恐怕也改变不了什么。”
他转过身来,不再去看辽河边上的事情,道:“既然已经大致感受过他们的气机,接下来我们还是回到王城,继续专心于那门神通。”
朱门摇头,道:“不能直接回去。”
“确实。”无相法王也说道,“虽然不能出手,但是我们还是要一座城,一座城的跟他们对峙下去。”
傅采林心里念头一转,也就明白过来了。
对方那些高手目前好像没有直接破开城墙,扫平阻碍的意思,而是任由军队士卒发挥。但是万一他们离开之后,没有了战斗余波损及自家兵马的顾忌,大隋那些人改了主意,那么高句丽的一座座城池,恐怕是翻掌之间就会被攻破。
虽然按照目前的态势发展,仅由两军对垒,高句丽的军队面对那些奇特的武器也没有多少反抗之力,却终究是能够拖延更多时间的。
“可是这样的话,你那门神通的要求能够满足吗?”傅采林说道,“你需要万民敬仰,而我们不在王城,倒在前线节节败退,消息传出去之后,纵使是我原有百年名望,又能剩下几分?”
“我们来去无踪,不主动现身的话,他们又怎么能知道我们在前线呢?”时彼岸摆摆手,道,“况且收获名望这种事情,不一定非要是从获取胜利这条途径。成为大家步步走向绝境时的最后寄望,才是积聚民心的最佳途径。”
其实按照时彼岸本来的想法。在他被册封成高句丽国师的消息传出去之后,大隋那边如果有人直接杀到王俭城去,那他就抢先把高句丽王还有王城中那些高官杀个干净,早早逃离,把黑锅扔给大隋那边的人。
高句丽子民好斗,民风彪悍,到时候朝野上下必定群情汹涌,仇视大隋,然后,被打个头破血流。
再然后,断流小队和傅采林就游走四方,再度激发国恨民怨,以反抗军领袖、唯一救国之人等等形象,收获高句丽民心。
从之前杨广的表现来看,他绝对不是那种人屠。只要不是乱搞几十上百万屠杀,杀得万众胆寒,那么就算展现出六星级的恐怖力量,在这种信息不发达的时代,也没有办法真正摧垮高句丽的民意,时彼岸这套计划就有很多可操作的空间。
只是没有想到,杨广居然是一开始就选择派大军来攻,仿佛攻下高句丽成了他的主要目标,而断流小队反而只是个无足轻重的借口了。
这样也好。时彼岸心中暗想:这样我们的时间更多,计划效果会更好。
大业四年九月二十一,如雷巨响中,辽东城门破碎,火炮首次于此世展露威力。火枪营为前锋,大军攻入辽东城。
高句丽东部大人、大对卢,位同首相,执掌军权的渊太祚得到前线急报,紧急调动白岩城,盖牟城,乌骨城兵马,三方汇聚,阻挡大隋兵锋。
此时,高句丽兵马已经有些适应火枪营的攻击,虽然对战时难挽劣势,但是却不会再出现一触即溃,士气败散的结果。
经过摸索,他们用骑兵对付火枪营,悍不畏死,近身拼战,略有成果。
杨玄感锐气稍阻,而宋缺指挥若定,用兵如神,攻心夜袭,奇正相合,仍然在半个月之内连下三城,破城杀敌五万有余。
三城溃兵后撤,宋缺三军兵马调换,疲兵在后,锐士乘胜追击。
又近三十日之间,卑沙、麦谷、银山、后黄诸城,接连被破。
大军过境,片刻不休,每每一城只留千人戍守,夹杂小股火枪营士兵。
杨广下令,涿郡再调五万兵马过辽水,分兵据守各城,明令城中商户百姓,闭门不出,安分守己者,秋毫不犯。鼓动作乱,祸乱人心者,严刑不饶。
前线连战连败,高句丽群臣震动,高元惶恐,朝中有求和派冒头,渊太祚慷慨陈词,集结十八万兵马于安市城,暗中请人向奕剑门,欲招募人手,刺杀杨广。
其时,已入十月,辽左早寒,土地冻结,草木干枯,宋缺下令停军休整。
隋军后勤充足,冬衣送至,又有禁卫军独孤统领亲率物资抵达前线,犒赏三军。
一月余,大隋军队已驱驰深入五、六百里,雪落时节,高句丽全境百姓笼罩于阴云之下,渐有流言,称当朝文武不力,前线为将者无能,民间有饱学之士向官府请愿,欲使傅采林领军。
喜欢大隋的万界远征请大家收藏:大隋的万界远征笔下文学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