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块钱?靓仔你还没睡醒吧?我这些瓷器就算不是雍正仿宣德,那也是晚清事情官窑仿宣德。”胖老板脸色依然不好看,但也不是之前那种一言不合就要翻脸的架势。
见胖老板如此说,张俊平心里顿时淡定下来。
你不懂,那就好办了。
在国内收东西,他看似很大方,其实是因为国内当时的行价本来就低,他没必要压价。
还有一个意思就是,千金买马骨。
他要的就是通过金永顺等人的嘴,传出去一个名头,张俊平收东西大方,只要东西对,给的价格都比市场价高一两分。
这样,他才能不用出门,四处踅摸,就有人把好东西送上门来。
到了香江这又不一样了,就好像开饭店的,有的专门做回头客生意,有的是专门做过路客生意,宰一个是一个的。
在香江这边,那就是过路客,张俊平自然是能压就压,你打眼走宝,那是你眼力不济,怨不得别人捡漏。
所谓走宝,是古玩行里的行话,就是把好东西当成仿品低价卖出去。
“老板,你这句话实在,这些黄釉盘龙纹的瓷器,我看着也像是同治或者光绪年间物件。
而且,这些东西都是厂官釉。
老板知道厂官釉吧?”张俊平笑着问道。
“厂官釉?你说这些瓷器是厂官釉?”胖老板居然带着一点惊喜的意味反问道。
“嗯!这些应该就是咸丰或者同治时期的厂官釉。
众所周知,清朝历代君王都喜欢做一些官仿的器物,到了咸丰时期,因为国力衰减,更加喜欢仿前朝的器物,以致现在,市场上咸丰款的瓷器反倒少见。”
“靓仔……张生高见,真是让我大长见识啊!
这样,这些黄釉盘龙纹的瓷器,我也不要两万了,五千块钱一件,你全部拿走。”胖老板嘴里感谢着张俊平,手里的刀子却是一点不慢。
“老板,别着急。
这厂官釉是官窑不假,而且是专门为皇室生产瓷器的。
可,厂官釉在所有官窑瓷器里却是价格最便宜的。
因为,所谓厂官釉,就是古代的流水线生产出来瓷器。”张俊平也不着急,继续笑着忽悠道。
“那张生愿意多少钱收?”
“一件一千块钱,包括这件元青花大罐,我也要了。”张俊平伸出一根手指头道。
胖老板看着张俊平有些牙疼。
张俊平给的这个价,有些卡脖子。
这批瓷器,他是从一个破产英国佬那里打包收的,一共花了一万块钱。
张俊平给一千块钱一件,也就相当于两万多块钱,一倍多的利润了。
这要是其他行业,一倍多的利润,老板肯定兴奋的满脸通红,忙不迭的点头同意。
可这是古玩行,三年不开张,开账吃三年,一倍多的利润,显然不能让胖老板满意。
可是,拒绝吧,又有点舍不得,毕竟怎么着,也已经有了一倍多的利润。
“张生,你给的这个价格实在是让人难受,这要是给你,我等于白忙活,你再加点拿走。”胖老板索性实话实说。
“呵呵!老板你这些东西估计也就一万块钱左右收上来的,给你两万多可以了。
得!既然你说了,那就加点,打包三万块钱。”张俊平摇着头,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
这批黄釉盘龙纹瓷器,张俊平也不知道是不是真正的雍正仿宣德。
他不是真正的瓷器鉴定专家,只是感觉这批黄釉盘龙纹瓷器,器型周正,圆润自然,瓷器上描绘的龙纹也满是古韵,颇有神韵,不是一般仿品可以做到的。
之所以敢直接拿下这些瓷器,那是因为后世他在一次艺术界的聚会上,偶然间听到过一个消息。
当时,别人是当作传奇故事来讲的,他也只是随意听听。
没想到,重生之后,居然乱入到了那个传奇故事情节里。
前世那个故事里面,讲的是一个古董店的老板收到一批带有大明宣德年制底款的黄釉盘龙纹瓷器。
结果就是,成批出现的瓷器往往都是仿品,这个行里潜在的认知,让店老板打眼走宝。被一来自北京的收藏家以低价买走。
如今,张俊平只是重复了上一世的那个走宝的过程,自己当了一回捡漏的主人翁。
至于会不会只是巧合,这批黄釉盘龙纹瓷器就是晚清时期的官仿,这都无所谓。
总共三万块钱,哪怕只是民国时期的民仿,那也亏不了。
“行!就按张生说的价格!”胖老板一咬牙点头答应道。
“老板,找个好一点箱子给我包起来。”张俊平爽快的数出三万港币交给胖老板。
“张生,当初我收这批瓷器的时候,带了几个箱子,那可都是上好的海南黄花梨做的,您再给加点钱,我连箱子一块给您?”胖老板麻利的接过钱,笑眯眯的对张俊平说道。
“我说老板,你这也太会做生意了吧?
你那几个箱子,本来只是收瓷器的搭头,现在却问我要钱。”张俊平笑着摇摇头,扫了一眼胖老板说的箱子,又随手递给胖老板两张一千的港币,“给我包好一点。”
“这个……”胖老板没接钱,尴尬的冲张俊平笑了笑。
“怎么嫌少?”张俊平笑着问道。
“这可是海南黄花梨的箱子,您看着纹饰,单卖一个箱子我绝对少了五千不卖的,您再给加点!”
胖老板这绝对不是坐地起价,古玩行就这规矩,哪怕人家一分钱不花得来的,就是卖你一千万,只要东西值这个价,你也不能说人家不讲究。
古玩行,看东西定价,而不是看收上来的成本定价。
“好吧!”张俊平又数出五张一千的港币递给胖老板,“这样总成了吧?”
这几只木箱,确实漂亮,单卖五千块钱一只,绝对不高,所以张俊平才会爽快的掏钱。
“张俊平,这些瓷器都是好东西?”一直到离开胖老板的古玩店,黄雪才开口问道。
刚才在古玩店里,黄雪除了最开始说黄釉盘龙纹梅瓶漂亮之外,就没有再开口多说话。
一直到张俊平把东西买下来,离开了,才开口问出心中的疑惑。
见胖老板如此说,张俊平心里顿时淡定下来。
你不懂,那就好办了。
在国内收东西,他看似很大方,其实是因为国内当时的行价本来就低,他没必要压价。
还有一个意思就是,千金买马骨。
他要的就是通过金永顺等人的嘴,传出去一个名头,张俊平收东西大方,只要东西对,给的价格都比市场价高一两分。
这样,他才能不用出门,四处踅摸,就有人把好东西送上门来。
到了香江这又不一样了,就好像开饭店的,有的专门做回头客生意,有的是专门做过路客生意,宰一个是一个的。
在香江这边,那就是过路客,张俊平自然是能压就压,你打眼走宝,那是你眼力不济,怨不得别人捡漏。
所谓走宝,是古玩行里的行话,就是把好东西当成仿品低价卖出去。
“老板,你这句话实在,这些黄釉盘龙纹的瓷器,我看着也像是同治或者光绪年间物件。
而且,这些东西都是厂官釉。
老板知道厂官釉吧?”张俊平笑着问道。
“厂官釉?你说这些瓷器是厂官釉?”胖老板居然带着一点惊喜的意味反问道。
“嗯!这些应该就是咸丰或者同治时期的厂官釉。
众所周知,清朝历代君王都喜欢做一些官仿的器物,到了咸丰时期,因为国力衰减,更加喜欢仿前朝的器物,以致现在,市场上咸丰款的瓷器反倒少见。”
“靓仔……张生高见,真是让我大长见识啊!
这样,这些黄釉盘龙纹的瓷器,我也不要两万了,五千块钱一件,你全部拿走。”胖老板嘴里感谢着张俊平,手里的刀子却是一点不慢。
“老板,别着急。
这厂官釉是官窑不假,而且是专门为皇室生产瓷器的。
可,厂官釉在所有官窑瓷器里却是价格最便宜的。
因为,所谓厂官釉,就是古代的流水线生产出来瓷器。”张俊平也不着急,继续笑着忽悠道。
“那张生愿意多少钱收?”
“一件一千块钱,包括这件元青花大罐,我也要了。”张俊平伸出一根手指头道。
胖老板看着张俊平有些牙疼。
张俊平给的这个价,有些卡脖子。
这批瓷器,他是从一个破产英国佬那里打包收的,一共花了一万块钱。
张俊平给一千块钱一件,也就相当于两万多块钱,一倍多的利润了。
这要是其他行业,一倍多的利润,老板肯定兴奋的满脸通红,忙不迭的点头同意。
可这是古玩行,三年不开张,开账吃三年,一倍多的利润,显然不能让胖老板满意。
可是,拒绝吧,又有点舍不得,毕竟怎么着,也已经有了一倍多的利润。
“张生,你给的这个价格实在是让人难受,这要是给你,我等于白忙活,你再加点拿走。”胖老板索性实话实说。
“呵呵!老板你这些东西估计也就一万块钱左右收上来的,给你两万多可以了。
得!既然你说了,那就加点,打包三万块钱。”张俊平摇着头,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
这批黄釉盘龙纹瓷器,张俊平也不知道是不是真正的雍正仿宣德。
他不是真正的瓷器鉴定专家,只是感觉这批黄釉盘龙纹瓷器,器型周正,圆润自然,瓷器上描绘的龙纹也满是古韵,颇有神韵,不是一般仿品可以做到的。
之所以敢直接拿下这些瓷器,那是因为后世他在一次艺术界的聚会上,偶然间听到过一个消息。
当时,别人是当作传奇故事来讲的,他也只是随意听听。
没想到,重生之后,居然乱入到了那个传奇故事情节里。
前世那个故事里面,讲的是一个古董店的老板收到一批带有大明宣德年制底款的黄釉盘龙纹瓷器。
结果就是,成批出现的瓷器往往都是仿品,这个行里潜在的认知,让店老板打眼走宝。被一来自北京的收藏家以低价买走。
如今,张俊平只是重复了上一世的那个走宝的过程,自己当了一回捡漏的主人翁。
至于会不会只是巧合,这批黄釉盘龙纹瓷器就是晚清时期的官仿,这都无所谓。
总共三万块钱,哪怕只是民国时期的民仿,那也亏不了。
“行!就按张生说的价格!”胖老板一咬牙点头答应道。
“老板,找个好一点箱子给我包起来。”张俊平爽快的数出三万港币交给胖老板。
“张生,当初我收这批瓷器的时候,带了几个箱子,那可都是上好的海南黄花梨做的,您再给加点钱,我连箱子一块给您?”胖老板麻利的接过钱,笑眯眯的对张俊平说道。
“我说老板,你这也太会做生意了吧?
你那几个箱子,本来只是收瓷器的搭头,现在却问我要钱。”张俊平笑着摇摇头,扫了一眼胖老板说的箱子,又随手递给胖老板两张一千的港币,“给我包好一点。”
“这个……”胖老板没接钱,尴尬的冲张俊平笑了笑。
“怎么嫌少?”张俊平笑着问道。
“这可是海南黄花梨的箱子,您看着纹饰,单卖一个箱子我绝对少了五千不卖的,您再给加点!”
胖老板这绝对不是坐地起价,古玩行就这规矩,哪怕人家一分钱不花得来的,就是卖你一千万,只要东西值这个价,你也不能说人家不讲究。
古玩行,看东西定价,而不是看收上来的成本定价。
“好吧!”张俊平又数出五张一千的港币递给胖老板,“这样总成了吧?”
这几只木箱,确实漂亮,单卖五千块钱一只,绝对不高,所以张俊平才会爽快的掏钱。
“张俊平,这些瓷器都是好东西?”一直到离开胖老板的古玩店,黄雪才开口问道。
刚才在古玩店里,黄雪除了最开始说黄釉盘龙纹梅瓶漂亮之外,就没有再开口多说话。
一直到张俊平把东西买下来,离开了,才开口问出心中的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