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姐姐,你是说那位真的在宁栖庵出家?”
“嘘!噤声......”那人说着就将食指放到了嘴前,四下张望了一大圈后,才压低了声音继续说道:“舟妹妹,不可轻易提及那位,若有丁点泄露,你我二人可就都完了。记住,千万不能莽撞,如果你不想回去的话。”
一人对另一人严肃地提醒了半天,其中被称作舟妹妹的那人,低声嘟囔了一句“知道了”,但略有撅起的嘴唇,明显就说明了她认为说的这么隐秘,而且这种音量,根本就没有人能听得到的。
哦?那位,是哪位?
范仁悄悄听罢,心中暗道,他可全都听见了,这也算是已经泄露了吧。
从两人的语气中大概能听出,“那位”肯定是个不简单的人。
既然在宁栖庵中出家,想必应当是一位女子。
不过究竟是何人物,不如跟着去看看,不就知道了么。
反正他此行前往中州,也是想求得一些佛经,若是那座尼姑庵有些来头的话,八成也不缺佛经。
如今他也没有明确的目的地,跟着去一趟也无妨。
随后,两名分别身穿墨灰与青绿长衣,头戴方巾小帽裹得极为严实的女子,又窃窃私语了一阵后,就一同往北去了。
只是相较于前往凤临台前,她们离开的时候,身后有些距离的地方,已经悄悄多了一人。
一路上,两名女子在前,范仁跟随在后,只是这两名女子好似不认路是的,在山中行进,时而走大路,时而走小路,而且速度还十分缓慢,对于路况的变化也掌握不全。
有时踉跄,有时惊呼,身上的衣袍已经挂带了不少荆棘小刺,皮肤上也被蚊虫叮咬的又红又痒,两人虽有抱怨,不过也在坚持一直往下走去,并没有什么想要回返的意头。
范仁见状,也在暗中悄悄帮助一下,或提前移开些坚硬锐利的碎石子,或拔故意留下些痕迹,稍作指引,或对长满尖刺的花草略作收拢。
唯一不美的是,因为范仁也不怎么认路,在一次指引后,将两位女子也带进了沟里,回转了好一会,这才重新找到了路。
不过好在凤连峡全长只有一十二里,就算三人走的是峡旁山路,也最终顺利走了出来。
离开凤连峡之后,两名女子顺着山间小道往西北方走去,随着地势逐渐平坦,一段时间后,一条小河终于横淌在两人面前。
那位“潇姐姐”取出一张较为简陋的图纸,指向了视线内的一座小山。
二人犹豫一番后,最后选择了趟过小河,来到对岸,穿过一小片丛林后,来到一处岔路前,向右继续前行,不久之后,就已经能看到小山中露出的一角檐台了。
当然,在这其中,范仁对二人也是在暗中有所助力的,而两名女子一路上未曾喊苦叫累,也颇令人赞赏。
终于,在天色将暗之际,两位女子与范仁进入了到了小山之中,来到了一处朱墙、黑色漆木的建筑门前。
墙体木栏之上,有蓝、绿、白三色流纹雕刻,颇为美观,木门之上高悬牌匾金字黑底,仔细一看,正是“宁栖庵”三字,当真有些内敛不华的气派在其中。
只是令范仁颇为诧异的是,尼姑庵门前的那片青石地板上,竟然跪坐了一名年轻的和尚,不知是何来意,让人浮想联翩。
两名女子自然也是看到了这名和尚,在“潇姐姐”警告下,二人虽有好奇,但还是一前一后地绕过了这名和尚,然后走到宁栖庵的门前,力度适中地敲了三下。
咚咚咚!
大约十五个呼吸之后,只听门内一阵响动,大门随后就从里被拉开了一人宽的缝隙。
一个面无表情,眉眼低垂的尼姑,就露出了半个身子来,看向两名女子。
两人中那位“潇姐姐”当即取出一封书信,交到了尼姑的手上。
“还请这位师父将此信交与玄静师太,已有印章盖上。”那女子小心翼翼地说道。
尼姑接过书信,上下打量了一番眼前女子,她一看便看出了这两人皆是女子,心知她所在是什么地方,思虑之后,看了看其上盖印,也并未拒绝。
“两位施主稍候,容小尼入内相禀。”尼姑施礼说道,两名女子见状也回了一个并不十分规范的礼节。
随后尼姑就关上了宁栖庵的大门,只是在关门之际,多瞧了一眼青石板上跪着的那个和尚。
在那尼姑入内之后,“舟妹妹”那位激动地拽了“潇姐姐”一下。
“潇姐姐,这印章可是你偷着盖上的,待会应当不会出错吧?”
“你放心,只要能见到玄静师太,我就有办法让你我姐妹二人留下,只是想必今生就无法嫁娶了,舟妹妹,你不会后悔么?”
“比起嫁给那劳什子公子,在此中清淡一生,小舟也认了。”
大约过了两刻钟后,天色初见昏暗之时,门后忽然响起了些动静,黑色漆木大门再次被拉开一道缝隙。
从中出现的却是另一位尼姑,所穿僧袍服饰明显不同于前。
“禾潇,纪小舟。”尼姑平静而言道。
“是。”
“是我。”两名女子一前一后回应道。
“二位稍等,玄静师太要见两位。”
尼姑说完,便关上了正门,很快两旁右侧小门开启,尼姑就将禾潇与纪小舟二人接引进了宁栖庵中。
而宁栖庵门前,只剩下了那位孤零零在青石地上跪着的和尚。
“这位小师父在一处庵前而跪,是有何意?”
年轻和尚本来打定了主意,定要叩开宁栖庵大门,借取佛经,在门前入定跪坐,耳边却突然就毫无征兆的响起了一个声音,虽然他心性安定,但仍被这一声问得心中紧巴了一下。
眼看心思不静,他还是睁开了双眼,就在他的左侧,不知何时,却站着一名青衣男子,这男子手中还正剥着一种果子。
此人,正是范仁。
“阿弥陀佛,回施主,小僧受落慈寺高僧指点,来此处求取一部佛经。”和尚看向范仁,却只能看出些稀松平常,便回答道。
“小师父可是落慈寺中人?”范仁继续问道。
“家师已去,小僧承其宏愿,愿弘扬佛法,并无驻寺。”那和尚说完之后,自感略有平静,就再次闭上了双眼。
“在下愿对小师父相助一二,还望小师父事后能应下在下的一个请求。”
听到范仁的话后,和尚当即就睁开了眼睛。
“施主若是可以说动宁栖庵中人,小僧......”和尚话说了一半,才发觉到刚刚站在他身旁的那位施主不知何时已经消失不见了。
虽然心中略有失意,但想起师父的临终托孤,他还是下定了决心,就算跪死,也要坚定求取之意。
正当和尚正准备要闭上双眼之时,突有狂风四起,怒号不已,天晦云涌,本来已经有些发暗的天空,更加昏沉了起来。
周遭枝叶飞散,宁栖庵的黑色漆木大门震颤不断,只听一阵低沉的“呼”声,那两扇木门,“哐”的一声就被狂风吹断门栓,迎面大开。
“进去。”那位施主的声音,再次在和尚的耳边响起。
“嘘!噤声......”那人说着就将食指放到了嘴前,四下张望了一大圈后,才压低了声音继续说道:“舟妹妹,不可轻易提及那位,若有丁点泄露,你我二人可就都完了。记住,千万不能莽撞,如果你不想回去的话。”
一人对另一人严肃地提醒了半天,其中被称作舟妹妹的那人,低声嘟囔了一句“知道了”,但略有撅起的嘴唇,明显就说明了她认为说的这么隐秘,而且这种音量,根本就没有人能听得到的。
哦?那位,是哪位?
范仁悄悄听罢,心中暗道,他可全都听见了,这也算是已经泄露了吧。
从两人的语气中大概能听出,“那位”肯定是个不简单的人。
既然在宁栖庵中出家,想必应当是一位女子。
不过究竟是何人物,不如跟着去看看,不就知道了么。
反正他此行前往中州,也是想求得一些佛经,若是那座尼姑庵有些来头的话,八成也不缺佛经。
如今他也没有明确的目的地,跟着去一趟也无妨。
随后,两名分别身穿墨灰与青绿长衣,头戴方巾小帽裹得极为严实的女子,又窃窃私语了一阵后,就一同往北去了。
只是相较于前往凤临台前,她们离开的时候,身后有些距离的地方,已经悄悄多了一人。
一路上,两名女子在前,范仁跟随在后,只是这两名女子好似不认路是的,在山中行进,时而走大路,时而走小路,而且速度还十分缓慢,对于路况的变化也掌握不全。
有时踉跄,有时惊呼,身上的衣袍已经挂带了不少荆棘小刺,皮肤上也被蚊虫叮咬的又红又痒,两人虽有抱怨,不过也在坚持一直往下走去,并没有什么想要回返的意头。
范仁见状,也在暗中悄悄帮助一下,或提前移开些坚硬锐利的碎石子,或拔故意留下些痕迹,稍作指引,或对长满尖刺的花草略作收拢。
唯一不美的是,因为范仁也不怎么认路,在一次指引后,将两位女子也带进了沟里,回转了好一会,这才重新找到了路。
不过好在凤连峡全长只有一十二里,就算三人走的是峡旁山路,也最终顺利走了出来。
离开凤连峡之后,两名女子顺着山间小道往西北方走去,随着地势逐渐平坦,一段时间后,一条小河终于横淌在两人面前。
那位“潇姐姐”取出一张较为简陋的图纸,指向了视线内的一座小山。
二人犹豫一番后,最后选择了趟过小河,来到对岸,穿过一小片丛林后,来到一处岔路前,向右继续前行,不久之后,就已经能看到小山中露出的一角檐台了。
当然,在这其中,范仁对二人也是在暗中有所助力的,而两名女子一路上未曾喊苦叫累,也颇令人赞赏。
终于,在天色将暗之际,两位女子与范仁进入了到了小山之中,来到了一处朱墙、黑色漆木的建筑门前。
墙体木栏之上,有蓝、绿、白三色流纹雕刻,颇为美观,木门之上高悬牌匾金字黑底,仔细一看,正是“宁栖庵”三字,当真有些内敛不华的气派在其中。
只是令范仁颇为诧异的是,尼姑庵门前的那片青石地板上,竟然跪坐了一名年轻的和尚,不知是何来意,让人浮想联翩。
两名女子自然也是看到了这名和尚,在“潇姐姐”警告下,二人虽有好奇,但还是一前一后地绕过了这名和尚,然后走到宁栖庵的门前,力度适中地敲了三下。
咚咚咚!
大约十五个呼吸之后,只听门内一阵响动,大门随后就从里被拉开了一人宽的缝隙。
一个面无表情,眉眼低垂的尼姑,就露出了半个身子来,看向两名女子。
两人中那位“潇姐姐”当即取出一封书信,交到了尼姑的手上。
“还请这位师父将此信交与玄静师太,已有印章盖上。”那女子小心翼翼地说道。
尼姑接过书信,上下打量了一番眼前女子,她一看便看出了这两人皆是女子,心知她所在是什么地方,思虑之后,看了看其上盖印,也并未拒绝。
“两位施主稍候,容小尼入内相禀。”尼姑施礼说道,两名女子见状也回了一个并不十分规范的礼节。
随后尼姑就关上了宁栖庵的大门,只是在关门之际,多瞧了一眼青石板上跪着的那个和尚。
在那尼姑入内之后,“舟妹妹”那位激动地拽了“潇姐姐”一下。
“潇姐姐,这印章可是你偷着盖上的,待会应当不会出错吧?”
“你放心,只要能见到玄静师太,我就有办法让你我姐妹二人留下,只是想必今生就无法嫁娶了,舟妹妹,你不会后悔么?”
“比起嫁给那劳什子公子,在此中清淡一生,小舟也认了。”
大约过了两刻钟后,天色初见昏暗之时,门后忽然响起了些动静,黑色漆木大门再次被拉开一道缝隙。
从中出现的却是另一位尼姑,所穿僧袍服饰明显不同于前。
“禾潇,纪小舟。”尼姑平静而言道。
“是。”
“是我。”两名女子一前一后回应道。
“二位稍等,玄静师太要见两位。”
尼姑说完,便关上了正门,很快两旁右侧小门开启,尼姑就将禾潇与纪小舟二人接引进了宁栖庵中。
而宁栖庵门前,只剩下了那位孤零零在青石地上跪着的和尚。
“这位小师父在一处庵前而跪,是有何意?”
年轻和尚本来打定了主意,定要叩开宁栖庵大门,借取佛经,在门前入定跪坐,耳边却突然就毫无征兆的响起了一个声音,虽然他心性安定,但仍被这一声问得心中紧巴了一下。
眼看心思不静,他还是睁开了双眼,就在他的左侧,不知何时,却站着一名青衣男子,这男子手中还正剥着一种果子。
此人,正是范仁。
“阿弥陀佛,回施主,小僧受落慈寺高僧指点,来此处求取一部佛经。”和尚看向范仁,却只能看出些稀松平常,便回答道。
“小师父可是落慈寺中人?”范仁继续问道。
“家师已去,小僧承其宏愿,愿弘扬佛法,并无驻寺。”那和尚说完之后,自感略有平静,就再次闭上了双眼。
“在下愿对小师父相助一二,还望小师父事后能应下在下的一个请求。”
听到范仁的话后,和尚当即就睁开了眼睛。
“施主若是可以说动宁栖庵中人,小僧......”和尚话说了一半,才发觉到刚刚站在他身旁的那位施主不知何时已经消失不见了。
虽然心中略有失意,但想起师父的临终托孤,他还是下定了决心,就算跪死,也要坚定求取之意。
正当和尚正准备要闭上双眼之时,突有狂风四起,怒号不已,天晦云涌,本来已经有些发暗的天空,更加昏沉了起来。
周遭枝叶飞散,宁栖庵的黑色漆木大门震颤不断,只听一阵低沉的“呼”声,那两扇木门,“哐”的一声就被狂风吹断门栓,迎面大开。
“进去。”那位施主的声音,再次在和尚的耳边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