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反对王安石的声音一直没有停过,甚至两宫太后也站到了反对变法的一边。
曾布以三司的名义察市易司,几乎叛变了新法。加上干旱无雨,及郑侠上流民图的缘故,天子在韩维的怂恿下下了一道罪己诏,并向四方求言。
而闲居在洛阳的司马光居然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个契机,上疏批评新法,请求天子在全国范围内罢免新法。
这数月吕惠卿为变法的存续可谓是殚精竭虑。他既为了自己权位,同时也是为了此前无古人的事业。
自追随王安石变法以来,他从未如此坚信自己所为是一件正确的事,所以外人称他是护法善神。
如今熙河见功,收取了河湟,最大的受益的是吴充。吕惠卿不讨厌吴充,但看着吴充升任宰相,他不舒服了。
还有一人不舒服,那人就是冯京。文彦博去位后,他本以为他是很有机会的,特别是借助着这一次反对新法,他可以跻身枢密使,但章越在西北的大捷改变这一切。
至于王珪非常澹定站在一旁,十几年的翰林学士,对于他而言,早习惯了看见小辈们从自己头顶跃过,位居自己身前了。
吕惠卿突然感觉官家目光落到自己身上,他心底似意识到什么。官家对吕惠卿道:“王卿向朕荐了二人代之为相,一人是韩绛,一人则是卿,以后东府就仰仗韩卿,吕卿了。”吕惠卿大喜过望,朝堂上翰林学士,曾布,韩维,元绛,陈绎,还有一个御史中丞邓绾。
吕惠卿二月方拜翰林学士,‘四入头’中他的资历最浅,二月方拜翰林学士,如今还没两个月即拜参政。
其余人选中,邓绾口碑崩坏不用多说。韩维是旧党,陈绎新旧不靠,是天子的人,其中元绛,曾布和他吕惠卿都是新党。
元绛是老资历了,而曾布凭着这一次奉天子之意调查市易司备受青睐,而谁也没有料想到参知政事最后落在他吕惠卿身上。
吕惠卿明白其中最要紧是王安石,然后就是章越熙河大捷,全取河湟的影响。
这令天子意识到,没错,新法确实有种种的不足,但是没有王安石的变法,哪里有全取河湟的胜利。
不是怕付出代价,是怕代价付出了没有成果。胜利可以回应一切的质疑。
吕惠卿袖子轻微颤抖,面上犹自镇定地道:“陛下隆恩,臣肝脑涂地也无法报答。只是臣任翰林学士不过两月,不敢受赐。”众人见吕惠卿这番荣辱不惊的样子皆是心道,看来以往小看了此人。
曾布心底好似堵得一块巨石,脸都垂下了,任谁到这时都不好受。官家不肯,吕惠卿这才接受。
拜相诏书由翰林学士承旨韩维当殿书写,在场之人都要锁院。朝廷制度宣麻之前,书写的翰林学士必须锁院,加上天子这一次是在大庭广众下公布,所有闻知之人也必须锁院。
吕惠卿当夜独居在宫城东门小殿旁的一间宫室,看着一轮明月从宫檐上缓缓升起。
想起当初司马光骂自己闽人奸险之事,朝中不少大臣眼见自己官升得快,在背后指指点点。
吕惠卿眯起眼睛,袖袍下的拳头握紧了,又缓缓松开。昔日你们看不起的福建子,明日就要宣麻拜相了!
吕惠卿想到这里,默默道了一句,章度之此情我记在心底了。吕惠卿临轩站了一夜,直到东方大明。
吕惠卿宣麻之日,汴京城中突起大风霾,黄沙都覆了一寸。宣麻之后尘埃落定,文彦博代韩绛判大名府,韩绛则奉旨进京接替王安石。
吕惠卿接受其党人的拜贺后,从东华门而出,正撞见曾布带着元随,下人走入宫门。
吕惠卿看见曾布,心底的积怨忍不住爆发出。王安石对曾布器重不说,王雱还时不时通过夸奖曾布来敲打自己,之后又提拔曾布来制衡他。
吕惠卿生平最恨人胁迫自己。不错,王安石父子对自己有大恩,但恩情岂是拿来胁迫人。
有一句话‘大恩重提便是仇’!曾布得势之后,不经过他同意,便擅自修改他的新法。
一直到调查市易司事之前,吕惠卿一直被曾布压着。若非曾布‘叛’向天子,这个参知政事哪里轮到自己?
吕惠卿看见了曾布后,面上微微一笑,可心头却是恨极。吕惠卿看着他避让在一旁,弯下身子向自己行礼。
这等姿态已是如同认输了,可是他吕惠卿岂能如此轻易便放过他了。吕惠卿走到曾布身边道:“曾内制,三日后,重审市易司之桉,你当寻好行人,胥吏以备问答。”曾布低头称是。
吕惠卿冷笑两声,从曾布面前行过,见曾布元随中一人头稍抬高了。吕惠卿即在曾布面前噼头盖脸地喝骂这名元随。
吕惠卿骂之余,还指桑骂槐侵至曾布。曾布始终低着头,不敢与吕惠卿争辩。
吕惠卿见曾布几乎缩在墙角的样子,当即得意地负手而去,其元随皆对曾布面露讥笑而离去。
曾布被吕惠卿气得几乎站不稳,一旁被吕惠卿辱骂元随地言道:“老爷,小人被骂不足挂齿,但吕吉甫得势便张狂,实乃卑鄙小人!”曾布也是渐渐缓过来道:“他便是这般,又并非第一日知晓。”顿了顿曾布道:“我并非吕吉甫对手,但恶人自有恶人磨,日后收拾他的自有人在。”而身在大名府的韩绛接到了拜相诏书。
他在熙宁三年已被提为昭文相,回朝之后还是拜昭文相,而王安石虽牛也不过是史馆相而已。
此刻韩绛拿着拜相诏书对亲信子侄言道:“这一切全仰仗章度之为老夫谋划。”这话怎么说呢?
一年半以前天子欲启用韩绛入朝,却为章越以‘统一战线’的理由劝退。
如今王安石投桃报李地推举了韩绛入相。韩绛蛰伏这段岁月,正为他化解了最大的麻烦。
正如章越当初劝谏章衡的那句话。人想得到什么东西,其实只要沉着镇静、实事求是,就可以轻易地、神不知鬼不觉地达到目的。
但如果过于用力,闹得太凶,太孩子气,太不知世故,便在那哭啊,抓啊,拉啊,不仅一无所获,还把桌上的好东西都扯到地上,永远也得不到了。
曾布以三司的名义察市易司,几乎叛变了新法。加上干旱无雨,及郑侠上流民图的缘故,天子在韩维的怂恿下下了一道罪己诏,并向四方求言。
而闲居在洛阳的司马光居然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个契机,上疏批评新法,请求天子在全国范围内罢免新法。
这数月吕惠卿为变法的存续可谓是殚精竭虑。他既为了自己权位,同时也是为了此前无古人的事业。
自追随王安石变法以来,他从未如此坚信自己所为是一件正确的事,所以外人称他是护法善神。
如今熙河见功,收取了河湟,最大的受益的是吴充。吕惠卿不讨厌吴充,但看着吴充升任宰相,他不舒服了。
还有一人不舒服,那人就是冯京。文彦博去位后,他本以为他是很有机会的,特别是借助着这一次反对新法,他可以跻身枢密使,但章越在西北的大捷改变这一切。
至于王珪非常澹定站在一旁,十几年的翰林学士,对于他而言,早习惯了看见小辈们从自己头顶跃过,位居自己身前了。
吕惠卿突然感觉官家目光落到自己身上,他心底似意识到什么。官家对吕惠卿道:“王卿向朕荐了二人代之为相,一人是韩绛,一人则是卿,以后东府就仰仗韩卿,吕卿了。”吕惠卿大喜过望,朝堂上翰林学士,曾布,韩维,元绛,陈绎,还有一个御史中丞邓绾。
吕惠卿二月方拜翰林学士,‘四入头’中他的资历最浅,二月方拜翰林学士,如今还没两个月即拜参政。
其余人选中,邓绾口碑崩坏不用多说。韩维是旧党,陈绎新旧不靠,是天子的人,其中元绛,曾布和他吕惠卿都是新党。
元绛是老资历了,而曾布凭着这一次奉天子之意调查市易司备受青睐,而谁也没有料想到参知政事最后落在他吕惠卿身上。
吕惠卿明白其中最要紧是王安石,然后就是章越熙河大捷,全取河湟的影响。
这令天子意识到,没错,新法确实有种种的不足,但是没有王安石的变法,哪里有全取河湟的胜利。
不是怕付出代价,是怕代价付出了没有成果。胜利可以回应一切的质疑。
吕惠卿袖子轻微颤抖,面上犹自镇定地道:“陛下隆恩,臣肝脑涂地也无法报答。只是臣任翰林学士不过两月,不敢受赐。”众人见吕惠卿这番荣辱不惊的样子皆是心道,看来以往小看了此人。
曾布心底好似堵得一块巨石,脸都垂下了,任谁到这时都不好受。官家不肯,吕惠卿这才接受。
拜相诏书由翰林学士承旨韩维当殿书写,在场之人都要锁院。朝廷制度宣麻之前,书写的翰林学士必须锁院,加上天子这一次是在大庭广众下公布,所有闻知之人也必须锁院。
吕惠卿当夜独居在宫城东门小殿旁的一间宫室,看着一轮明月从宫檐上缓缓升起。
想起当初司马光骂自己闽人奸险之事,朝中不少大臣眼见自己官升得快,在背后指指点点。
吕惠卿眯起眼睛,袖袍下的拳头握紧了,又缓缓松开。昔日你们看不起的福建子,明日就要宣麻拜相了!
吕惠卿想到这里,默默道了一句,章度之此情我记在心底了。吕惠卿临轩站了一夜,直到东方大明。
吕惠卿宣麻之日,汴京城中突起大风霾,黄沙都覆了一寸。宣麻之后尘埃落定,文彦博代韩绛判大名府,韩绛则奉旨进京接替王安石。
吕惠卿接受其党人的拜贺后,从东华门而出,正撞见曾布带着元随,下人走入宫门。
吕惠卿看见曾布,心底的积怨忍不住爆发出。王安石对曾布器重不说,王雱还时不时通过夸奖曾布来敲打自己,之后又提拔曾布来制衡他。
吕惠卿生平最恨人胁迫自己。不错,王安石父子对自己有大恩,但恩情岂是拿来胁迫人。
有一句话‘大恩重提便是仇’!曾布得势之后,不经过他同意,便擅自修改他的新法。
一直到调查市易司事之前,吕惠卿一直被曾布压着。若非曾布‘叛’向天子,这个参知政事哪里轮到自己?
吕惠卿看见了曾布后,面上微微一笑,可心头却是恨极。吕惠卿看着他避让在一旁,弯下身子向自己行礼。
这等姿态已是如同认输了,可是他吕惠卿岂能如此轻易便放过他了。吕惠卿走到曾布身边道:“曾内制,三日后,重审市易司之桉,你当寻好行人,胥吏以备问答。”曾布低头称是。
吕惠卿冷笑两声,从曾布面前行过,见曾布元随中一人头稍抬高了。吕惠卿即在曾布面前噼头盖脸地喝骂这名元随。
吕惠卿骂之余,还指桑骂槐侵至曾布。曾布始终低着头,不敢与吕惠卿争辩。
吕惠卿见曾布几乎缩在墙角的样子,当即得意地负手而去,其元随皆对曾布面露讥笑而离去。
曾布被吕惠卿气得几乎站不稳,一旁被吕惠卿辱骂元随地言道:“老爷,小人被骂不足挂齿,但吕吉甫得势便张狂,实乃卑鄙小人!”曾布也是渐渐缓过来道:“他便是这般,又并非第一日知晓。”顿了顿曾布道:“我并非吕吉甫对手,但恶人自有恶人磨,日后收拾他的自有人在。”而身在大名府的韩绛接到了拜相诏书。
他在熙宁三年已被提为昭文相,回朝之后还是拜昭文相,而王安石虽牛也不过是史馆相而已。
此刻韩绛拿着拜相诏书对亲信子侄言道:“这一切全仰仗章度之为老夫谋划。”这话怎么说呢?
一年半以前天子欲启用韩绛入朝,却为章越以‘统一战线’的理由劝退。
如今王安石投桃报李地推举了韩绛入相。韩绛蛰伏这段岁月,正为他化解了最大的麻烦。
正如章越当初劝谏章衡的那句话。人想得到什么东西,其实只要沉着镇静、实事求是,就可以轻易地、神不知鬼不觉地达到目的。
但如果过于用力,闹得太凶,太孩子气,太不知世故,便在那哭啊,抓啊,拉啊,不仅一无所获,还把桌上的好东西都扯到地上,永远也得不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