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官家这么问,韩维没有立即回答道:“还请陛下先见过龙图阁直学士司马光后再说。”
官家不知韩维卖什么关子问道:“韩先生,为何要朕先见司马光后?”
韩维道:“陛下,举一事用一人,若依王先生所言最好。”
官家心想不过司马光是王陶举荐的,可能韩先生此意是让朕尊重王先生吧。
官家也听说过司马光的直名,当初在濮议之中,大行皇帝加几个宰执都没有斗赢司马光,如今虽被打发去书局修通志,但待遇丝毫不差。
书局力书用御笔,御墨和御用缯帛,膳食同御膳,还有几十名宦官伺候着,每个编书之人都可从皇家力领一笔薪俸,这待遇可千古以来修书人都没有的。
这一切都是因为司马光有恩于他们父子。
官家要先封司马光翰林学士,却为司马光拒绝,说是这翰林学士的职务比当初自己担任的知制诰职责更重大,臣无法出任。
司马光数度推辞,最后官家命宦官将圣旨塞入司马光手中。
司马光这才不得已上殿还诏。
对于与司马光的见面,官家是很有期待的,对方之忠贞学识都可称儒臣楷模,名望重于一时,而且他还是帮自己登上皇位的恩人。
司马光见了官家后还是要辞。
官家对司马光言道:“古之君子,或学而不文,或文而不学,惟董江都,杨子云兼之,今日爱卿兼有董,杨之长,不可推却。”
司马光言道:“然臣不为四六文。”
官家失笑道:“卿是进士第六人,如何不能为四六文。”
司马光道:“此确实非臣所长,固非愚臣所能堪任,还请陛下掩臣之所短,全臣之所长。”
官家对司马光正给予厚望,哪里肯答允。
官家接下来道:“朕刚登基,当遍访重臣,司马卿家修身治国皆为所长,不知有何要教朕的?”
司马光想了想道:“臣以为国之治乱,尽在人君,修身为治国之本。”
“臣以为修身有三要,仁,明,武。治国之要有三,官人,信赏,必罚。臣昔日为谏官曾以这六字献给仁宗皇帝,后又献给先帝,如今献给陛下。”
接着司马光又说如何仁,明,武
这一番长篇大论说下来,听得官家满心欢喜然后道:“朕如何能比仁宗皇帝与先帝,唯有勤勤勉勉学以致用。说实话朕作了这个皇帝,可谓战战兢兢”
说到这里,官家道:“如今国家岁入并非不够,实已数倍于唐朝,可民间百姓税赋已深,实无以再加征。可冗兵冗官冗费三冗至今犹存,朕听王先生(王陶)之言要裁减用度。王先生荐了司马卿家。”
“朕想请卿家置局,看详裁减国用制度,取庆历二年之数,比对今日支费不同者,开析以闻。”
司马光道:“陛下此举实是大善。如今国用不足,在于用度太奢,赏赐不节,宗室繁多,官职冗滥,军旅不精,这也就是陛下所言的三冗。”
官家听了大喜以为司马光答允了。
但司马光接下来却道:“但此事陛下与两府大臣及三司官吏商议就好,而非愚臣一朝一夕所能裁减,还请陛下另择贤能。”
司马光一句话如同给官家泼了一个透心凉。
此事你不是也赞同,但为何让你为之却不肯呢?
官家还要再劝,司马光却道:“臣却已老朽不堪任用,还请陛下让臣继续在书局修书便是。”
司马光言语间透着萧瑟,官家仔细打量见他不过四十岁,但此时已是须发皆白。
司马光如今连这翰林学士也不要了。
司马光走后官家可谓是满脸郁闷。
此刻司马光出殿门正见到群牧使王陶。
王陶本要为御史中丞,但有官员站出来反对,便改任群牧使。
王陶见司马光问道:“陛下可用君实否?”
司马光道:“愧对乐道兄举荐,我实已辞之。”
王陶吃惊地道:“裁减冗费,君实为何不肯爲之?”
司馬光道:“陛下實在是求治太过于心切修身为治国之本,修身的事没有具体,何谈治国。再说裁减冗费之事我也不适宜。”
“那君实可有将此事与陛下争之?”
司马光道:“我素来陈力就列,不能则止,官家既对修身提不起兴趣,我言再多治国之事也是无用。”
司马光心底还有一个顾虑,如果裁减各方面的用度,会遇到很大阻力。
范仲淹搞了一年便搞不下去了,自己为之怕是不能胜任。
王陶道:“我去与你说官家。”
王陶径直入殿,官家正与韩维议事,王陶一见即气势咄咄地问道:“陛下,监察御史刘庠弹劾执政欧阳修丧服下着紫袍,此为大不敬之罪,何不从重论之?”
官家解释道:“王先生,朕听说是欧阳执政入宫后骤聞大行皇帝归去,不及更衣,只好重之,此并非有意为之。”
王陶道:“此欧阳修狡辩之词也,陛下,之前濮议之事,欧阳修得罪的大岑众多,如今正好借此罢之。此人一去,如断韩琦一臂,还请陛下明鉴。”
官家闻言露出为难之色,他又看看韩维。
韩维一直劝他尊重执政大臣,王陶却让他打压执政大臣,两个意见自己到底听谁的。
官家觉得自己似提线木偶般,被王陶,韩维一左一右拉拽着,自己没有半点主意。
王陶又道:“那陛下为何不肯用司马光?”
官家心想明明是司马光不可干,王陶则道:“陛下对于这样的大臣当推心置腹,如此对方方肯尽心。”
官家温言安抚了王陶后又道:“朝廷用度紧张,司马光不肯为裁减用度之事,朕打算想办法开源理财。两位先生可有合适大臣举荐?”
王陶坐在一旁气呼呼地不说话。
韩维道:“臣荐二人给陛下,他们分别是如今闲居江宁的王安石,以及治平二年罢官的太常丞章越。”
说完韩维给官家献上一本书道:“这是章太常罢官后写的,臣与吾兄长看过后,以为可以进献陛下”
官家大喜正将书接过。
却听王陶却突然道:“陛下,章越此人不可用。”
官家疑惑问道:“章越是仁宗皇帝钦点的状头与敕头,为何不可用?”
王陶大声道:“陛下,章越得狀头是因欧阳修,得敕头是因韩琦,此人党附于韩琦,欧阳修,阿谀之辈不可用之!”
官家不知韩维卖什么关子问道:“韩先生,为何要朕先见司马光后?”
韩维道:“陛下,举一事用一人,若依王先生所言最好。”
官家心想不过司马光是王陶举荐的,可能韩先生此意是让朕尊重王先生吧。
官家也听说过司马光的直名,当初在濮议之中,大行皇帝加几个宰执都没有斗赢司马光,如今虽被打发去书局修通志,但待遇丝毫不差。
书局力书用御笔,御墨和御用缯帛,膳食同御膳,还有几十名宦官伺候着,每个编书之人都可从皇家力领一笔薪俸,这待遇可千古以来修书人都没有的。
这一切都是因为司马光有恩于他们父子。
官家要先封司马光翰林学士,却为司马光拒绝,说是这翰林学士的职务比当初自己担任的知制诰职责更重大,臣无法出任。
司马光数度推辞,最后官家命宦官将圣旨塞入司马光手中。
司马光这才不得已上殿还诏。
对于与司马光的见面,官家是很有期待的,对方之忠贞学识都可称儒臣楷模,名望重于一时,而且他还是帮自己登上皇位的恩人。
司马光见了官家后还是要辞。
官家对司马光言道:“古之君子,或学而不文,或文而不学,惟董江都,杨子云兼之,今日爱卿兼有董,杨之长,不可推却。”
司马光言道:“然臣不为四六文。”
官家失笑道:“卿是进士第六人,如何不能为四六文。”
司马光道:“此确实非臣所长,固非愚臣所能堪任,还请陛下掩臣之所短,全臣之所长。”
官家对司马光正给予厚望,哪里肯答允。
官家接下来道:“朕刚登基,当遍访重臣,司马卿家修身治国皆为所长,不知有何要教朕的?”
司马光想了想道:“臣以为国之治乱,尽在人君,修身为治国之本。”
“臣以为修身有三要,仁,明,武。治国之要有三,官人,信赏,必罚。臣昔日为谏官曾以这六字献给仁宗皇帝,后又献给先帝,如今献给陛下。”
接着司马光又说如何仁,明,武
这一番长篇大论说下来,听得官家满心欢喜然后道:“朕如何能比仁宗皇帝与先帝,唯有勤勤勉勉学以致用。说实话朕作了这个皇帝,可谓战战兢兢”
说到这里,官家道:“如今国家岁入并非不够,实已数倍于唐朝,可民间百姓税赋已深,实无以再加征。可冗兵冗官冗费三冗至今犹存,朕听王先生(王陶)之言要裁减用度。王先生荐了司马卿家。”
“朕想请卿家置局,看详裁减国用制度,取庆历二年之数,比对今日支费不同者,开析以闻。”
司马光道:“陛下此举实是大善。如今国用不足,在于用度太奢,赏赐不节,宗室繁多,官职冗滥,军旅不精,这也就是陛下所言的三冗。”
官家听了大喜以为司马光答允了。
但司马光接下来却道:“但此事陛下与两府大臣及三司官吏商议就好,而非愚臣一朝一夕所能裁减,还请陛下另择贤能。”
司马光一句话如同给官家泼了一个透心凉。
此事你不是也赞同,但为何让你为之却不肯呢?
官家还要再劝,司马光却道:“臣却已老朽不堪任用,还请陛下让臣继续在书局修书便是。”
司马光言语间透着萧瑟,官家仔细打量见他不过四十岁,但此时已是须发皆白。
司马光如今连这翰林学士也不要了。
司马光走后官家可谓是满脸郁闷。
此刻司马光出殿门正见到群牧使王陶。
王陶本要为御史中丞,但有官员站出来反对,便改任群牧使。
王陶见司马光问道:“陛下可用君实否?”
司马光道:“愧对乐道兄举荐,我实已辞之。”
王陶吃惊地道:“裁减冗费,君实为何不肯爲之?”
司馬光道:“陛下實在是求治太过于心切修身为治国之本,修身的事没有具体,何谈治国。再说裁减冗费之事我也不适宜。”
“那君实可有将此事与陛下争之?”
司马光道:“我素来陈力就列,不能则止,官家既对修身提不起兴趣,我言再多治国之事也是无用。”
司马光心底还有一个顾虑,如果裁减各方面的用度,会遇到很大阻力。
范仲淹搞了一年便搞不下去了,自己为之怕是不能胜任。
王陶道:“我去与你说官家。”
王陶径直入殿,官家正与韩维议事,王陶一见即气势咄咄地问道:“陛下,监察御史刘庠弹劾执政欧阳修丧服下着紫袍,此为大不敬之罪,何不从重论之?”
官家解释道:“王先生,朕听说是欧阳执政入宫后骤聞大行皇帝归去,不及更衣,只好重之,此并非有意为之。”
王陶道:“此欧阳修狡辩之词也,陛下,之前濮议之事,欧阳修得罪的大岑众多,如今正好借此罢之。此人一去,如断韩琦一臂,还请陛下明鉴。”
官家闻言露出为难之色,他又看看韩维。
韩维一直劝他尊重执政大臣,王陶却让他打压执政大臣,两个意见自己到底听谁的。
官家觉得自己似提线木偶般,被王陶,韩维一左一右拉拽着,自己没有半点主意。
王陶又道:“那陛下为何不肯用司马光?”
官家心想明明是司马光不可干,王陶则道:“陛下对于这样的大臣当推心置腹,如此对方方肯尽心。”
官家温言安抚了王陶后又道:“朝廷用度紧张,司马光不肯为裁减用度之事,朕打算想办法开源理财。两位先生可有合适大臣举荐?”
王陶坐在一旁气呼呼地不说话。
韩维道:“臣荐二人给陛下,他们分别是如今闲居江宁的王安石,以及治平二年罢官的太常丞章越。”
说完韩维给官家献上一本书道:“这是章太常罢官后写的,臣与吾兄长看过后,以为可以进献陛下”
官家大喜正将书接过。
却听王陶却突然道:“陛下,章越此人不可用。”
官家疑惑问道:“章越是仁宗皇帝钦点的状头与敕头,为何不可用?”
王陶大声道:“陛下,章越得狀头是因欧阳修,得敕头是因韩琦,此人党附于韩琦,欧阳修,阿谀之辈不可用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