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各方且试且探已有数日,魏塱到底掌控不了所有御林卫,又忌惮霍云旸还没死还有一个黄靖愢暗暗压着,故而不能大肆捉拿霍家余党。免得赶尽杀绝,有人狗急跳墙,到时候京中一呼,宁城大军在应,他的皇位着实不好坐。
而霍家党羽亦不敢高声反对皇帝,就恐霍家家主已死,霍云旸又脑子不够用。毕竟这种情况,不管是回京自投罗网,还是就地抗旨,都不是明智之举。
刚好又是秋收当时,胡人异动,还有个宋沧案等着处理,多的是民生国本要讨论,犯不着为了一个还没定罪的霍家闹的你死我活。索性皇帝也没说要立即砍人,在情况未明之前,朝堂上自是一派风平浪静。然暗地里,个个心如火燎,谢瑜更是热锅上的蚂蚁,几天都没睡个整觉。
他是霍准左臂右膀,霍家没了,自是要全权担起稳定军心的活儿。一面哄着皇帝,一面安抚霍家党羽,另一头还得想办法去探探霍准与霍云昇到底死了没。
可皇帝将人藏的严实,他又不敢急功冒进,几天下来,也没能探出个准话儿。唯一的好消息就是,遣去宁城的人回来了,且只回了一双眼珠子。
前往宁城给霍云旸递信的人,正是谢瑜派出去的。京中霍家一脉杯弓蛇影,雨谏登门,少不得遇到些盘查。他当然早有准备,霍云旸能授命他去找谢瑜,过往渊源都交代的详细,书信凭证也准备的妥帖。防着路上出什么问题,还特意找的是些唯有正主认识的物件。
只霍云旸对京中不甚放心,虽说谢瑜只要还有脑子就不可能投靠皇帝,可霍家祸事来的又急又巧,非又内应不能发生。这边大厦一倾,利之当头,谢瑜为了保命,甘愿帮皇帝诱捕霍家也未可知。
而谢瑜更怕来人不怀好意,皇帝虽还没明面动手,但近日各种动作,先以巡视为由近乎监视霍家党羽动向,几个叫的出名字的官员近在看守之列,上个早朝的路上,都能碰上三四波带刀的。
紧接着又道“胡人战事将起,霍家既有通胡之疑,定要严防有人趁机近京,接触在大狱的霍准,行里应外合之行”。因此近京层层关卡,随便来一人说是宁城回的,万一是宫中之人冒充,后果不堪设想。
是故与两人一碰面,开始几句话难免都不怎么客气。终归是雨谏占了上风,有了霍云旸事先叮嘱,他对谢瑜了若指掌,而谢瑜对来人一无所知。
寥寥说了几句,谢瑜便确认了身份。且不说证据确凿,由不得人不信,便是他不信,也无可奈何。如果来人是皇帝的狗腿子,就他口里说的那些事已经够自己砍十次八次的脑袋。信与不信都是大势已去,还不如假装信了,讨个乖巧听话。
所以到了后头,大家都客气的很。雨谏身份使然,一开始本就不该有所僭越,但霍云旸交代并非没到道理,他只能先声夺人,一经确定谢瑜无恙,又听说前往宁城的人是谢瑜派出去的,这才将自己回京目的和盘托出,说着又从身上包袱里掏了个盒子出来递与谢瑜。
谢瑜犹疑着接了,正打开了一条缝好奇往里瞧,里头灰白色只看了个大概,就听得雨谏道:“我家将近派我送副眼珠子给大人,托..”,话说一半就见盒子从谢瑜手里往地上跌,他只能伸手捞了一把,又假装没瞧出谢瑜失态,神色如常再次递到谢瑜面前道:“托大人引荐我往金銮殿走一趟。”
谢瑜是个文臣,非要往恶了说,杀人戕命的事儿七弯八拐没准也干过几桩,可血淋淋东西,确实没见过几回。只当霍云旸千里给自己带回来的是什么救命东西,哪能料到是一对死人眼,加之那会对雨谏身份存疑,本就紧张,故而一个激灵,手就滑了。
见雨谏又捧着盒子递给自己,只能正了正身子,再接过来,稳住心神道:“霍将军年少即多谋,小人不敢妄测其智计,但请先生示下,府上莫不依从。”
雨谏道:“不敢当,将军说京中诸事,都要仰仗大人。如今圣上对霍家有疑,将军若是奉旨回来,无异于蛾投烛火,而抗旨强留宁城,又是正中奸人下怀。进退皆是为难,不得不暂违背本心,另谋生路。大人与我家老爷同窗同僚,有手足之谊,而今霍家蒙难,还望大人不弃”。说着便躬身抱了一拳。
谢瑜岂敢真受了礼,虽雨谏看面相多不过二十来岁,与霍家的几个少爷年龄相差无几,可这这个关节处能被遣往京中的,必是霍云旸眼里举足轻重的人物。事不成,大家一死也就罢了,事成了,以后霍家就是霍云旸挑着,他哪能不识趣的开始就把人给得罪了去。
当下也顾不得那盒子里装了什么,一手揽在怀里,另一手慌忙扶起雨谏道:“先生客气,屋里说”,言罢对着一直在厅门处候着的人吩咐道:“看茶”,这厢又伸手请了雨谏进到里屋,算是真真正正认了他的身份。
官场你来我往,只言片语即能表其意。自雨谏进了谢府,二人说话虽有隐晦,会晤处却是在谢府正厅,门也未掩。分明是谢瑜故作坦荡,顺便提醒雨谏说话过过脑子。
雨谏心如明镜,却知谢瑜必不会真放任人偷听,倒没太过顾忌,而“违背本心另谋生路”一说,也不过是平时话留七分白的习惯使然。但谢瑜亦是做惯了八面玲珑事,一听即知霍云旸另有打算。
有什么打算且不提,但只要他是既不会回京,又不会蠢到抗旨,就说明这霍家的小儿子是个通透人,局势还有的救。且这个打算,显然不能在厅里头商议,即使谢瑜当真是安排了人丛丛把手,唯恐隔墙有耳。
他领了雨谏走到里屋,又按了暗阁,进到极隐秘的密室里,请雨谏坐下,这才赔礼道:“先生勿怪,近来之事,属实一言难尽。”
雨谏忙回了不敢,又宽慰了几句,正要说起霍云旸的打算,门口吱吖一声,下人来送茶水。他要说的,远比刚才在大厅里几句废话要命的多,只能瞬间噤了口。
谢瑜起身往门口接了,回来倒着茶水道:“无妨无妨,先生请讲”。桌上搁着的,是那个装眼珠的盒子。但听得霍云旸处变不惊,好似这东西也没那么可怕了。他举着茶碗递给给雨谏,道:“先生请”。都没问问,里头东西原来长在谁眼眶里。
雨谏也觉刚才惊乍有失分寸,不欲落了谢瑜的面子,起身接过茶碗,饮了一口,方坐回椅子上。谢瑜给自己也满了茶碗,撩了衣襟坐下,便听得雨谏道:
“至多三日,拓跋铣的马蹄便能到宁城城外。”
而霍家党羽亦不敢高声反对皇帝,就恐霍家家主已死,霍云旸又脑子不够用。毕竟这种情况,不管是回京自投罗网,还是就地抗旨,都不是明智之举。
刚好又是秋收当时,胡人异动,还有个宋沧案等着处理,多的是民生国本要讨论,犯不着为了一个还没定罪的霍家闹的你死我活。索性皇帝也没说要立即砍人,在情况未明之前,朝堂上自是一派风平浪静。然暗地里,个个心如火燎,谢瑜更是热锅上的蚂蚁,几天都没睡个整觉。
他是霍准左臂右膀,霍家没了,自是要全权担起稳定军心的活儿。一面哄着皇帝,一面安抚霍家党羽,另一头还得想办法去探探霍准与霍云昇到底死了没。
可皇帝将人藏的严实,他又不敢急功冒进,几天下来,也没能探出个准话儿。唯一的好消息就是,遣去宁城的人回来了,且只回了一双眼珠子。
前往宁城给霍云旸递信的人,正是谢瑜派出去的。京中霍家一脉杯弓蛇影,雨谏登门,少不得遇到些盘查。他当然早有准备,霍云旸能授命他去找谢瑜,过往渊源都交代的详细,书信凭证也准备的妥帖。防着路上出什么问题,还特意找的是些唯有正主认识的物件。
只霍云旸对京中不甚放心,虽说谢瑜只要还有脑子就不可能投靠皇帝,可霍家祸事来的又急又巧,非又内应不能发生。这边大厦一倾,利之当头,谢瑜为了保命,甘愿帮皇帝诱捕霍家也未可知。
而谢瑜更怕来人不怀好意,皇帝虽还没明面动手,但近日各种动作,先以巡视为由近乎监视霍家党羽动向,几个叫的出名字的官员近在看守之列,上个早朝的路上,都能碰上三四波带刀的。
紧接着又道“胡人战事将起,霍家既有通胡之疑,定要严防有人趁机近京,接触在大狱的霍准,行里应外合之行”。因此近京层层关卡,随便来一人说是宁城回的,万一是宫中之人冒充,后果不堪设想。
是故与两人一碰面,开始几句话难免都不怎么客气。终归是雨谏占了上风,有了霍云旸事先叮嘱,他对谢瑜了若指掌,而谢瑜对来人一无所知。
寥寥说了几句,谢瑜便确认了身份。且不说证据确凿,由不得人不信,便是他不信,也无可奈何。如果来人是皇帝的狗腿子,就他口里说的那些事已经够自己砍十次八次的脑袋。信与不信都是大势已去,还不如假装信了,讨个乖巧听话。
所以到了后头,大家都客气的很。雨谏身份使然,一开始本就不该有所僭越,但霍云旸交代并非没到道理,他只能先声夺人,一经确定谢瑜无恙,又听说前往宁城的人是谢瑜派出去的,这才将自己回京目的和盘托出,说着又从身上包袱里掏了个盒子出来递与谢瑜。
谢瑜犹疑着接了,正打开了一条缝好奇往里瞧,里头灰白色只看了个大概,就听得雨谏道:“我家将近派我送副眼珠子给大人,托..”,话说一半就见盒子从谢瑜手里往地上跌,他只能伸手捞了一把,又假装没瞧出谢瑜失态,神色如常再次递到谢瑜面前道:“托大人引荐我往金銮殿走一趟。”
谢瑜是个文臣,非要往恶了说,杀人戕命的事儿七弯八拐没准也干过几桩,可血淋淋东西,确实没见过几回。只当霍云旸千里给自己带回来的是什么救命东西,哪能料到是一对死人眼,加之那会对雨谏身份存疑,本就紧张,故而一个激灵,手就滑了。
见雨谏又捧着盒子递给自己,只能正了正身子,再接过来,稳住心神道:“霍将军年少即多谋,小人不敢妄测其智计,但请先生示下,府上莫不依从。”
雨谏道:“不敢当,将军说京中诸事,都要仰仗大人。如今圣上对霍家有疑,将军若是奉旨回来,无异于蛾投烛火,而抗旨强留宁城,又是正中奸人下怀。进退皆是为难,不得不暂违背本心,另谋生路。大人与我家老爷同窗同僚,有手足之谊,而今霍家蒙难,还望大人不弃”。说着便躬身抱了一拳。
谢瑜岂敢真受了礼,虽雨谏看面相多不过二十来岁,与霍家的几个少爷年龄相差无几,可这这个关节处能被遣往京中的,必是霍云旸眼里举足轻重的人物。事不成,大家一死也就罢了,事成了,以后霍家就是霍云旸挑着,他哪能不识趣的开始就把人给得罪了去。
当下也顾不得那盒子里装了什么,一手揽在怀里,另一手慌忙扶起雨谏道:“先生客气,屋里说”,言罢对着一直在厅门处候着的人吩咐道:“看茶”,这厢又伸手请了雨谏进到里屋,算是真真正正认了他的身份。
官场你来我往,只言片语即能表其意。自雨谏进了谢府,二人说话虽有隐晦,会晤处却是在谢府正厅,门也未掩。分明是谢瑜故作坦荡,顺便提醒雨谏说话过过脑子。
雨谏心如明镜,却知谢瑜必不会真放任人偷听,倒没太过顾忌,而“违背本心另谋生路”一说,也不过是平时话留七分白的习惯使然。但谢瑜亦是做惯了八面玲珑事,一听即知霍云旸另有打算。
有什么打算且不提,但只要他是既不会回京,又不会蠢到抗旨,就说明这霍家的小儿子是个通透人,局势还有的救。且这个打算,显然不能在厅里头商议,即使谢瑜当真是安排了人丛丛把手,唯恐隔墙有耳。
他领了雨谏走到里屋,又按了暗阁,进到极隐秘的密室里,请雨谏坐下,这才赔礼道:“先生勿怪,近来之事,属实一言难尽。”
雨谏忙回了不敢,又宽慰了几句,正要说起霍云旸的打算,门口吱吖一声,下人来送茶水。他要说的,远比刚才在大厅里几句废话要命的多,只能瞬间噤了口。
谢瑜起身往门口接了,回来倒着茶水道:“无妨无妨,先生请讲”。桌上搁着的,是那个装眼珠的盒子。但听得霍云旸处变不惊,好似这东西也没那么可怕了。他举着茶碗递给给雨谏,道:“先生请”。都没问问,里头东西原来长在谁眼眶里。
雨谏也觉刚才惊乍有失分寸,不欲落了谢瑜的面子,起身接过茶碗,饮了一口,方坐回椅子上。谢瑜给自己也满了茶碗,撩了衣襟坐下,便听得雨谏道:
“至多三日,拓跋铣的马蹄便能到宁城城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