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重重地松了一口气,旋即笑着说道:“此子名叫李慕风,家学渊博,出身名门,从小便有才名,为江南才子之首。”
“他对陛下也是极为仰慕,所以将自己的名字,都改成了李慕风。”
“微臣觉得,可堪状元之选……”
“不。”
赵麟摇了摇头,“这篇文章,文采飞扬,但实用不足,难当大任。”
这篇文章,通篇都在吹捧他如何英明神武,实际内容却十分有限,关于平定天下的具体策略,更是涉及得少之又少。
“不可为状元,可为探花之备选。”
赵麟将李慕风的文章放到了一边。
这个李慕风,或许是有些才学,但骨子里却是个马屁精。
既然是江南才子之首,那就先给一个探花吧,给天下儒林一些颜面。
“探花?”
礼部尚书和两位侍郎皆是愣了愣。
状元之才,直接就被赵麟一句话,变成了探花候选。
这名次降得也太多了点吧。
不过他们不敢质疑皇帝的决定。
稍后,赵麟又拿起了预定的榜眼文章,翻阅了起来。
这篇文章,让赵麟眉头大皱。
如果说李慕风的那篇文章纯属是拍马屁的话,那么这篇榜眼的文章,就完全是狗屁不通了。
此文,是一名不懂军国时政的门外汉所写。
最关键的问题是,这篇文章的主人,还在这篇文章中,将自己描绘得一副文武双全的形象。
他引用了各种兵法经典,但却是生搬硬套,纸上谈兵。
这样的人,要是用了,那必定是祸国殃民的废物。
“这个人,直接踢出三甲之列,列于末尾。”
赵麟直接将这榜眼的文章丢给了礼部尚书。
“是是。”
礼部尚书额头冒汗。
赵麟继续翻看下一篇文章。
原定探花的文章,同样被赵麟踢出了前三甲。
理由一样。
空有华丽辞藻,没有实质可行的策略。
接下来的文章,文采也很不错,能够通过乡试和会试的人才,无一不是饱读诗书,满腹经纶,文章差不到哪里去。
但是,他们却都入不了赵麟的法眼。
如此,直到赵麟翻阅到第十三篇文章时,方才有种眼睛一亮的感觉。
这篇文章的名字,叫做《纵横论》。
赵麟看后,倒是颇觉满意。
这篇文章,主要是从外交方面着手。
通篇讲述的是纵横之道,远交近攻,以及具体的实施策略,如和亲,离间,贸易等手段,来逐步地实施平定天下的步骤。
文章末尾,署名“崔涣”。
“这篇文章不错,可列入前三甲。”
赵麟点了点头,将这篇《纵横论》留在了桌案之上。
礼部尚书有些发愣。
在他看来,这《纵横论》上所写的手段,都是一些微末小道,有一些,甚至有辱国格。
比如和亲,就是很伤国家颜面,所以,他们才将此人放到了第十三位。
没想到,居然被赵麟列入了前三甲之中。
果然,皇帝的眼光,就是这么地特别啊。
在崔涣的《纵横论》之后,赵麟就再也没有看到过合适的文章了。
几十篇文章看下来,赵麟也是颇感疲倦。
后面的文章,质量越来越差。
通篇内容,乏善可陈。
赵麟的内心十分失望。
看来,这批贡士里面,并没有很惊才绝艳的人存在。
方才的崔涣,在赵麟的心里,也就是个榜眼的人选,要当他的状元,这篇文章还不够。
如此,直到赵麟翻到最后一篇文章。
他差不多已经放弃的时候,忽然间,他的眼角余光,却是瞥见了那文章的题目。
《平天策》。
“好大的口气。”
赵麟的眼神微微一动,倍感惊讶。
怀着有些不置可否的心思,赵麟翻开了文章。
“平天下之策,当先易后难。”
“先南后北!”
第一句话,便犹如惊雷一般,在赵麟的脑海中炸了开来。
如醍醐灌顶!
如雷贯耳!
赵麟眼神惊异,继续往下看去。
“当今天下,烈火强而安南弱。”
“如先攻烈火,必受两面夹击,首尾不能相顾,此乃自取灭亡之道。”
“必以强势之兵力,先灭安南,保后方无忧后,方可挥军北上,踏足中原。”
此时,赵麟轻吸了一口气。
人才!
写下这篇文章的的人,绝对是个人才!
简简单单的几句话,便已经清楚地阐述了平定天下之策!
没有任何的花里胡哨!
从这篇文章当中,赵麟仿佛能够看到,一位年轻的贡士,煮酒论英雄,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笑谈天下大事。
赵麟看完这篇文章,顿时有种茅塞顿开的感觉。
此人有大才啊!
这不正是他要找的状元人选吗?
“如此大才之人,你们为何将其放在最后一名?”
赵麟的放下文章,望向旁边的礼部尚书,眼神变得十分犀利。
礼部尚书吓得连忙跪下,“陛下有所不知,此乃狂生杨猛,素来放荡不羁,品行不佳,只是因为其文采尚可,所以才给予其殿试资格,经臣等商议,将其列为最后一名……”
“这杨猛如何品行不佳?”
赵麟的眼神微微一凝,淡淡地问道。
“杨猛此人,性情狂悖,不修边幅,在儒林中人尽皆知,最要紧的是,此人不尊师重道,曾经当众辱骂自己的老师,犯了儒林大忌。”
礼部尚书道。
“哦?”
赵麟的眉毛一挑。
辱师!
这可是读书人的大忌!
正所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尊师重道,是儒林士子的基本品德。
难怪,这杨猛被放在末位,倒也是情有可原。
“杨猛之才,可为状元。”
赵麟将杨猛的文章放在了第一的位置,“至于品行,虽然也重要,但并不是第一位的,此人有惊世之才,瑕不掩瑜,朕决定,将状元之位授予此人。”
“臣等遵旨。”
礼部尚书三人皆是拱了拱手。
看来他们的陛下,第一位看重的不是门第出身,也不是文采,人品,而是真才实学。
除此之外,其他的都不重要。
“让贡士们都进来吧。”
赵麟挥了挥手。
……
集贤殿外。
几十位贡士,都在殿外候着,等待着殿试的结果。
他们这些人,是整个大宋朝最优秀的士子。
能够参加殿试,就已经意味着他们即将进入官场,从此前途无量。
但是,他们都还想继续往前走!
若是能够进入前三甲,金榜题名,那无疑是能够光宗耀祖,名满天下。
而且,未来还将成为国之栋梁!
“他对陛下也是极为仰慕,所以将自己的名字,都改成了李慕风。”
“微臣觉得,可堪状元之选……”
“不。”
赵麟摇了摇头,“这篇文章,文采飞扬,但实用不足,难当大任。”
这篇文章,通篇都在吹捧他如何英明神武,实际内容却十分有限,关于平定天下的具体策略,更是涉及得少之又少。
“不可为状元,可为探花之备选。”
赵麟将李慕风的文章放到了一边。
这个李慕风,或许是有些才学,但骨子里却是个马屁精。
既然是江南才子之首,那就先给一个探花吧,给天下儒林一些颜面。
“探花?”
礼部尚书和两位侍郎皆是愣了愣。
状元之才,直接就被赵麟一句话,变成了探花候选。
这名次降得也太多了点吧。
不过他们不敢质疑皇帝的决定。
稍后,赵麟又拿起了预定的榜眼文章,翻阅了起来。
这篇文章,让赵麟眉头大皱。
如果说李慕风的那篇文章纯属是拍马屁的话,那么这篇榜眼的文章,就完全是狗屁不通了。
此文,是一名不懂军国时政的门外汉所写。
最关键的问题是,这篇文章的主人,还在这篇文章中,将自己描绘得一副文武双全的形象。
他引用了各种兵法经典,但却是生搬硬套,纸上谈兵。
这样的人,要是用了,那必定是祸国殃民的废物。
“这个人,直接踢出三甲之列,列于末尾。”
赵麟直接将这榜眼的文章丢给了礼部尚书。
“是是。”
礼部尚书额头冒汗。
赵麟继续翻看下一篇文章。
原定探花的文章,同样被赵麟踢出了前三甲。
理由一样。
空有华丽辞藻,没有实质可行的策略。
接下来的文章,文采也很不错,能够通过乡试和会试的人才,无一不是饱读诗书,满腹经纶,文章差不到哪里去。
但是,他们却都入不了赵麟的法眼。
如此,直到赵麟翻阅到第十三篇文章时,方才有种眼睛一亮的感觉。
这篇文章的名字,叫做《纵横论》。
赵麟看后,倒是颇觉满意。
这篇文章,主要是从外交方面着手。
通篇讲述的是纵横之道,远交近攻,以及具体的实施策略,如和亲,离间,贸易等手段,来逐步地实施平定天下的步骤。
文章末尾,署名“崔涣”。
“这篇文章不错,可列入前三甲。”
赵麟点了点头,将这篇《纵横论》留在了桌案之上。
礼部尚书有些发愣。
在他看来,这《纵横论》上所写的手段,都是一些微末小道,有一些,甚至有辱国格。
比如和亲,就是很伤国家颜面,所以,他们才将此人放到了第十三位。
没想到,居然被赵麟列入了前三甲之中。
果然,皇帝的眼光,就是这么地特别啊。
在崔涣的《纵横论》之后,赵麟就再也没有看到过合适的文章了。
几十篇文章看下来,赵麟也是颇感疲倦。
后面的文章,质量越来越差。
通篇内容,乏善可陈。
赵麟的内心十分失望。
看来,这批贡士里面,并没有很惊才绝艳的人存在。
方才的崔涣,在赵麟的心里,也就是个榜眼的人选,要当他的状元,这篇文章还不够。
如此,直到赵麟翻到最后一篇文章。
他差不多已经放弃的时候,忽然间,他的眼角余光,却是瞥见了那文章的题目。
《平天策》。
“好大的口气。”
赵麟的眼神微微一动,倍感惊讶。
怀着有些不置可否的心思,赵麟翻开了文章。
“平天下之策,当先易后难。”
“先南后北!”
第一句话,便犹如惊雷一般,在赵麟的脑海中炸了开来。
如醍醐灌顶!
如雷贯耳!
赵麟眼神惊异,继续往下看去。
“当今天下,烈火强而安南弱。”
“如先攻烈火,必受两面夹击,首尾不能相顾,此乃自取灭亡之道。”
“必以强势之兵力,先灭安南,保后方无忧后,方可挥军北上,踏足中原。”
此时,赵麟轻吸了一口气。
人才!
写下这篇文章的的人,绝对是个人才!
简简单单的几句话,便已经清楚地阐述了平定天下之策!
没有任何的花里胡哨!
从这篇文章当中,赵麟仿佛能够看到,一位年轻的贡士,煮酒论英雄,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笑谈天下大事。
赵麟看完这篇文章,顿时有种茅塞顿开的感觉。
此人有大才啊!
这不正是他要找的状元人选吗?
“如此大才之人,你们为何将其放在最后一名?”
赵麟的放下文章,望向旁边的礼部尚书,眼神变得十分犀利。
礼部尚书吓得连忙跪下,“陛下有所不知,此乃狂生杨猛,素来放荡不羁,品行不佳,只是因为其文采尚可,所以才给予其殿试资格,经臣等商议,将其列为最后一名……”
“这杨猛如何品行不佳?”
赵麟的眼神微微一凝,淡淡地问道。
“杨猛此人,性情狂悖,不修边幅,在儒林中人尽皆知,最要紧的是,此人不尊师重道,曾经当众辱骂自己的老师,犯了儒林大忌。”
礼部尚书道。
“哦?”
赵麟的眉毛一挑。
辱师!
这可是读书人的大忌!
正所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尊师重道,是儒林士子的基本品德。
难怪,这杨猛被放在末位,倒也是情有可原。
“杨猛之才,可为状元。”
赵麟将杨猛的文章放在了第一的位置,“至于品行,虽然也重要,但并不是第一位的,此人有惊世之才,瑕不掩瑜,朕决定,将状元之位授予此人。”
“臣等遵旨。”
礼部尚书三人皆是拱了拱手。
看来他们的陛下,第一位看重的不是门第出身,也不是文采,人品,而是真才实学。
除此之外,其他的都不重要。
“让贡士们都进来吧。”
赵麟挥了挥手。
……
集贤殿外。
几十位贡士,都在殿外候着,等待着殿试的结果。
他们这些人,是整个大宋朝最优秀的士子。
能够参加殿试,就已经意味着他们即将进入官场,从此前途无量。
但是,他们都还想继续往前走!
若是能够进入前三甲,金榜题名,那无疑是能够光宗耀祖,名满天下。
而且,未来还将成为国之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