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人就嫁羽林郎 作者:衣青箬
分卷阅读33
头,因此是她的心头好,平日里都郑重的收着,只有客人来时才会取出把玩。
因此一听清薇说是五彩攒珠绣,赵瑾之立刻道,“不必去找邱庭波,东西给我。不管什么事,我总替你办了。”
“那我去取。”清薇道。
赵瑾之连忙拦着,“不必着急,等我办完事再给不迟,只是千万给我留着,别再给人了。对了,你先说说,你手里的是个什么东西?”
“说来凑巧,是个抹额。”清薇抿唇笑道,“因此我才说邱大人会要。”邱老夫人正是用得上抹额的年纪,这份礼可不就是恰恰好么?
清薇一边说,一边笑睨着赵瑾之,显然也是明白了他的用意。
一个多月的时间,足以让清薇理清赵瑾之同邱庭波那点针尖对麦芒的关系,虽然历史渊源还未寻到,但这两人很难和平共处,事事都要争个先来后到,已是可以肯定的了。
赵瑾之要这抹额,也不会有别的用处,必然还是送给邱老夫人做寿礼。到时候,自然可以将邱庭波准备的东西压下去,狠狠出个风头。
平素倒看不出他有这样意气用事的时候。
可见人不管多大年纪,多稳重的性子,遇上了冤家对头,也是冷静不下来的。
倒更见得赵瑾之跟邱庭波的关系好了。此外无论是谁,可值得他如此一争?
赵瑾之被她看得尴尬,随口敷衍两句,便告辞了。临走时还不忘嘱咐她,“你的事什么时候要办了便同我说,也要抓紧些才好。”
他没问过清薇对皇帝的态度,但她既然出了宫,也就不必问了。
其实赵瑾之疑惑的是,即便只相处了很短一段时间的自己也能看得出来,这些手段对清薇不会有用,为什么皇帝还要这样做?
如果这个问题他问出来,那么清薇会告诉他,因为那是皇帝,他无需考虑别人怎么想,因为他要的,本来也只是屈服。至于为何屈服,是不是心甘情愿,他又岂会在意呢?
第23章 解决之道
赵瑾之让清薇抓紧些, 但清薇却还是不急不慢,每天守着她的摊子, 似乎根本不着急。
好在从马家果酱的生意黄了, 御街上又开了一家卤肉铺之后, 冯远就没有来过清薇这里了。而虽然那家新开的卤肉更便宜, 但总有人更偏爱清薇做出来的卤肉的口感和滋味,所以也不至于完全没有客人。
而且留下来的都是那种老餮, 每每来了,也不急着走,点了一碟子肉片,就坐在桌边, 细细享用,有时候还会带茶水烤饼之类的东西来佐餐, 十分怡然自得。对清薇来说, 这种气氛倒比之前要好得多。因为这些人是真的欣赏她的手艺。
挣得自然远没有刚开始时多, 但也不至于往里赔钱, 这就够了。
几天之后, 邱庭波也再次出现,却原来这一阵子方老大人心血来潮,要看他们修的书,结果意外的发现大家都在混日子,根本没将这差事放在心上,于是勃然大怒,勒令他们月内必须将手中的书校对完毕。
所以哪怕是邱庭波这种人精, 也只能老老实实夹着尾巴做人,在翰林院里安稳的坐了一阵子。不过他动作快,真下了功夫,手里的工作很快就做完了。于是又能优哉游哉的出来吃东西了。
清薇送了他一碟子卤肉,并没有立刻走开,而是在他对面坐了下来,“我有些事想问邱大人。”
“我就知道这卤肉不会白送。”邱庭波将手里的筷子搁下,含笑道,“赵姑娘还是先问完了,我才能安心的吃。”
“邱大人同赵将军的关系,似乎颇为微妙。”清薇说,“虽然总是针锋相对,但我自认眼力不差,你们对彼此都没有恶意,倒更像是……相交多年,爱揭对方短的老朋友。”
邱庭波笑着摇了摇头,“这话我不会承认,赵瑾之也不会承认。赵姑娘究竟想问什么?”
“只是想知道这份渊源从何而来。”清薇道,“毕竟文臣与武将极少会有往来,更不会将对方看作对手。”
邱庭波闻言看了清薇一眼,“你的眼力倒的确不错。但你难道以为赵瑾之一开始就是武将么?我问你,当今天下,说到姓赵的,你第一个想到的是谁?”
“自然是赵相公。”清薇回答了这个问题,然后自顾问道,“赵大哥是他的后人?”
赵相公赵训,是个颇为传奇的人物。魏高祖虞献起兵的时候,他才刚刚出生,在乱世中长成,十几岁便投身高祖帐下,做了个小小谋臣。当然,那时候英杰云集,他自然是排不上号的。但他运气好,正好赶上高祖称帝,便也得了个官职。其后高祖薨逝,武帝早亡,朝堂曾一度动荡不安,多少立国勋臣被卷入种种案件之中,几乎都不得善终,倒是赵训这样的年轻人得到了出头的机会。
当时年轻的文帝初登基,因为秉性柔弱,在政事上就更容易听取臣子们的意见。于是以赵训为首的文官集团手中掌握着的权力就越来越大,几乎可与皇帝分庭抗礼。——说起来,虞景现在面对的被臣子们辖制的困境,源头还在这里。换做是高祖和武帝年间,绝不会出现这样的事。
大概光顾着从皇帝那里抢权力,官员内部的党争倒是很少,精力都放在了治国理事上,加上那些年风调雨顺,于是大魏顺利过渡,进入了国泰民安的发展时期。
而赵训本人的官职和声望,也达到了他人生中的顶峰。其实那时候他的年纪还不算大,以他的影响力,继续把持朝堂是绝对没问题的。但赵训深谙为臣之道,急流勇退,以自己早年征战时落下暗伤为理由,辞去了丞相的职位,退下来养老。
虽然对朝堂的影响力还在,但他自己闭门不出,每天养花种草怡情,仿佛真的不在管这些事。文帝本来性情就弱一些,很重感情,见他这样识趣,自然不会有什么清算的念头,反而屡屡加恩。
到如今又是一二十年过去,朝堂上的臣子换了一拨,赵训的影响力没有那么大了。但若说提起姓赵的第一个想到谁,还是他无疑。
赵瑾之,是他的后人?以他的年龄算,应该是赵训的孙子辈。
而赵训身为文臣之首,他的孙子当然理所应当也是个文人才是,却偏偏去做了武将,这其中想必还有许多不足为外人道之事。不过,这不是清薇如今要追究的。反正知道了赵瑾之是后来才弃文从武,这就足够了。
因为她需要赵瑾之去办的事情,是一件需要耍弄笔杆子的活儿。所以之前才会想找邱庭波这个探花郎出手。但既然邱庭波承认赵瑾之曾经在这上头的造诣不逊于自己,甚至至今还将赵瑾之当做毕生之敌来看待,那赵瑾之自然也能做到。
不过,她虽然早知道赵瑾之的出身不会差了,却也没有想到会这样好
分卷阅读33
-
分卷阅读33
头,因此是她的心头好,平日里都郑重的收着,只有客人来时才会取出把玩。
因此一听清薇说是五彩攒珠绣,赵瑾之立刻道,“不必去找邱庭波,东西给我。不管什么事,我总替你办了。”
“那我去取。”清薇道。
赵瑾之连忙拦着,“不必着急,等我办完事再给不迟,只是千万给我留着,别再给人了。对了,你先说说,你手里的是个什么东西?”
“说来凑巧,是个抹额。”清薇抿唇笑道,“因此我才说邱大人会要。”邱老夫人正是用得上抹额的年纪,这份礼可不就是恰恰好么?
清薇一边说,一边笑睨着赵瑾之,显然也是明白了他的用意。
一个多月的时间,足以让清薇理清赵瑾之同邱庭波那点针尖对麦芒的关系,虽然历史渊源还未寻到,但这两人很难和平共处,事事都要争个先来后到,已是可以肯定的了。
赵瑾之要这抹额,也不会有别的用处,必然还是送给邱老夫人做寿礼。到时候,自然可以将邱庭波准备的东西压下去,狠狠出个风头。
平素倒看不出他有这样意气用事的时候。
可见人不管多大年纪,多稳重的性子,遇上了冤家对头,也是冷静不下来的。
倒更见得赵瑾之跟邱庭波的关系好了。此外无论是谁,可值得他如此一争?
赵瑾之被她看得尴尬,随口敷衍两句,便告辞了。临走时还不忘嘱咐她,“你的事什么时候要办了便同我说,也要抓紧些才好。”
他没问过清薇对皇帝的态度,但她既然出了宫,也就不必问了。
其实赵瑾之疑惑的是,即便只相处了很短一段时间的自己也能看得出来,这些手段对清薇不会有用,为什么皇帝还要这样做?
如果这个问题他问出来,那么清薇会告诉他,因为那是皇帝,他无需考虑别人怎么想,因为他要的,本来也只是屈服。至于为何屈服,是不是心甘情愿,他又岂会在意呢?
第23章 解决之道
赵瑾之让清薇抓紧些, 但清薇却还是不急不慢,每天守着她的摊子, 似乎根本不着急。
好在从马家果酱的生意黄了, 御街上又开了一家卤肉铺之后, 冯远就没有来过清薇这里了。而虽然那家新开的卤肉更便宜, 但总有人更偏爱清薇做出来的卤肉的口感和滋味,所以也不至于完全没有客人。
而且留下来的都是那种老餮, 每每来了,也不急着走,点了一碟子肉片,就坐在桌边, 细细享用,有时候还会带茶水烤饼之类的东西来佐餐, 十分怡然自得。对清薇来说, 这种气氛倒比之前要好得多。因为这些人是真的欣赏她的手艺。
挣得自然远没有刚开始时多, 但也不至于往里赔钱, 这就够了。
几天之后, 邱庭波也再次出现,却原来这一阵子方老大人心血来潮,要看他们修的书,结果意外的发现大家都在混日子,根本没将这差事放在心上,于是勃然大怒,勒令他们月内必须将手中的书校对完毕。
所以哪怕是邱庭波这种人精, 也只能老老实实夹着尾巴做人,在翰林院里安稳的坐了一阵子。不过他动作快,真下了功夫,手里的工作很快就做完了。于是又能优哉游哉的出来吃东西了。
清薇送了他一碟子卤肉,并没有立刻走开,而是在他对面坐了下来,“我有些事想问邱大人。”
“我就知道这卤肉不会白送。”邱庭波将手里的筷子搁下,含笑道,“赵姑娘还是先问完了,我才能安心的吃。”
“邱大人同赵将军的关系,似乎颇为微妙。”清薇说,“虽然总是针锋相对,但我自认眼力不差,你们对彼此都没有恶意,倒更像是……相交多年,爱揭对方短的老朋友。”
邱庭波笑着摇了摇头,“这话我不会承认,赵瑾之也不会承认。赵姑娘究竟想问什么?”
“只是想知道这份渊源从何而来。”清薇道,“毕竟文臣与武将极少会有往来,更不会将对方看作对手。”
邱庭波闻言看了清薇一眼,“你的眼力倒的确不错。但你难道以为赵瑾之一开始就是武将么?我问你,当今天下,说到姓赵的,你第一个想到的是谁?”
“自然是赵相公。”清薇回答了这个问题,然后自顾问道,“赵大哥是他的后人?”
赵相公赵训,是个颇为传奇的人物。魏高祖虞献起兵的时候,他才刚刚出生,在乱世中长成,十几岁便投身高祖帐下,做了个小小谋臣。当然,那时候英杰云集,他自然是排不上号的。但他运气好,正好赶上高祖称帝,便也得了个官职。其后高祖薨逝,武帝早亡,朝堂曾一度动荡不安,多少立国勋臣被卷入种种案件之中,几乎都不得善终,倒是赵训这样的年轻人得到了出头的机会。
当时年轻的文帝初登基,因为秉性柔弱,在政事上就更容易听取臣子们的意见。于是以赵训为首的文官集团手中掌握着的权力就越来越大,几乎可与皇帝分庭抗礼。——说起来,虞景现在面对的被臣子们辖制的困境,源头还在这里。换做是高祖和武帝年间,绝不会出现这样的事。
大概光顾着从皇帝那里抢权力,官员内部的党争倒是很少,精力都放在了治国理事上,加上那些年风调雨顺,于是大魏顺利过渡,进入了国泰民安的发展时期。
而赵训本人的官职和声望,也达到了他人生中的顶峰。其实那时候他的年纪还不算大,以他的影响力,继续把持朝堂是绝对没问题的。但赵训深谙为臣之道,急流勇退,以自己早年征战时落下暗伤为理由,辞去了丞相的职位,退下来养老。
虽然对朝堂的影响力还在,但他自己闭门不出,每天养花种草怡情,仿佛真的不在管这些事。文帝本来性情就弱一些,很重感情,见他这样识趣,自然不会有什么清算的念头,反而屡屡加恩。
到如今又是一二十年过去,朝堂上的臣子换了一拨,赵训的影响力没有那么大了。但若说提起姓赵的第一个想到谁,还是他无疑。
赵瑾之,是他的后人?以他的年龄算,应该是赵训的孙子辈。
而赵训身为文臣之首,他的孙子当然理所应当也是个文人才是,却偏偏去做了武将,这其中想必还有许多不足为外人道之事。不过,这不是清薇如今要追究的。反正知道了赵瑾之是后来才弃文从武,这就足够了。
因为她需要赵瑾之去办的事情,是一件需要耍弄笔杆子的活儿。所以之前才会想找邱庭波这个探花郎出手。但既然邱庭波承认赵瑾之曾经在这上头的造诣不逊于自己,甚至至今还将赵瑾之当做毕生之敌来看待,那赵瑾之自然也能做到。
不过,她虽然早知道赵瑾之的出身不会差了,却也没有想到会这样好
分卷阅读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