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中的时候,囊聂等吐蕃降人被送到了长安。
对于近些年一直驻守在高地的囊聂,他的价值在率军投唐的那一刻起,就在急剧下降。
首先他是香雄人,无法左右吐蕃诸部的局势。
其次他是吐蕃边将,常年在外领兵的他对吐蕃内部发生的事情往往后知后觉,论起对吐蕃诸部局面的了解,他还不如之前出使大唐的松摩哈赤。
再有论起在吐蕃人中间的威望,嗯,过于年轻的他在吐蕃谈不上有太高的威望,登高一呼,应者云集的现象不会发生在他的身上。
范文进送到京师的奏疏就说明了这一点,一个很普通的吐蕃叛将。
甚至于以前那些内附的胡人部族首领都要比囊聂强上许多。
七八千人的吐蕃军旅,放在吐蕃国内,可能是一支不容忽视的力量,可一旦投唐,这点人马激不起一点的浪花。
所以总的来说,囊聂率军投唐,缺乏象征意义和实际作用。
像是已经把长安当家,不愿离开的阿史那泥孰,就要比囊聂重要的多,因为他出身西突厥王族,是有汗位继承权的那种。
而囊聂只是一个香雄贵族,一个颇为善战的将军,这样的人在中原,每隔几年就要死上一个两个……
这些都决定了囊聂在大唐得不到太好的待遇,他纯属是被程大胡子给忽悠了。
还是那句话,当他带人走下高地的那一刻起,他就失去了和大唐讨价还价的最大筹码,高地。
按照之前封德彝进言的策略,李破已经下诏给凉州总管范文进,从西北各郡县挑选官员,准备到高地就任。
同时在凉州地区的部族当中,挑一些人出来,带领西北的一些部族重返高地。
这一次,他们的头顶上飘扬的必定的日月星辰旗,也许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面,他们都将在高地上为大唐牧养牲畜。
而凉州和河西地区的郡县,会作为高地的后盾,给予他们一定的支持,并用粮草和大唐的律法来约束他们。
当然了,同化才是最重要的那部分策略。
想要把高地彻底纳入到大唐的版图,需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一个选择就是移民,这个现在还走不通,中原百姓谁又愿意去高地那样的荒芜所在定居?
嗯,高地如今倒是让大唐又多了一个很好的流放犯人的所在……
另外就是同化,中原文明兼收并蓄,有很强的包容性,用封德彝的话来说,就是改变高地人的信仰,教导他们学习汉话,以及中原礼仪等等,让他们服从于中原律法……
这个过程必定是非常漫长而充满波折的,需要无数人有意无意的为此付出努力。
当那些异族能够自豪的道上一声,我是唐人的时候,才算是大功告成。
但那也未必是什么好事,只是说明民族大家庭中好像是多出了一个成员而已。
……………………
大唐已经接待了不少外邦使节以及叛将,逃人之类的团队,渐渐有了经验,管理的层次性也建立了起来。
这个时候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觐见于皇帝陛下,想要见到皇帝,必须表现出你的价值,囊聂在这方面没有任何优势。
他以吐蕃边将,叛臣的身份来到长安,接待他的是鸿胪寺少卿刘善因,其他人正在忙着跟突厥人商议边市,疆界的细节问题,顾不上搭理他。
值得一提的是,新罗来的遣唐使留在了长安,其中一些人会在之后进入到国子监进学,另外一些据说是花郎徒的新罗贵族,则会被分散到羽林军,左右屯卫中任职。
当然了,在这之前还要进行一段时间培训,起码你得能流利的说好汉话才成。
很明显,作为大唐的第一个确定下来的属国,他们得到了一定的优待,就像是今年考出来的进士一样,会给后来人起到一个示范作用。
金春秋此时则已经带人赶回了新罗,他基本上达到了此行的目的。
一个是确立了新罗的藩属地位,求得了大唐的册封。
在这件事上,李破没怎么费心,只是按照新罗人的习惯,赐新罗女王金德曼为真我王。
而既然受到了大唐的册封,大唐将不再准许新罗有自己的年号,历法等。
无论是郡县的划分,官阶的制定,等等等等,一切都要依照大唐的礼仪规制来进行。
可以说因于大唐极端的优势地位,大唐对这个藩属国进行了严格的约束,一系列操作下来,新罗几乎已经相当于前汉时封赐的藩国。
这也是新罗求得大唐庇护的代价,忌惮于陈兵于东莱的十余万大军,金春秋等人不敢争辩,几乎是全盘接受了下来。
这也达成了他出使大唐的第二个目的,避免被大唐灭国之忧,结果对于新罗来说,算不上有多好,但也绝对不算糟糕。
新罗在经历了二三十年的困境之后,现在终于可以安心的喘口气了。
除了对大唐卑躬屈膝之外,他们完全可以在邻居面前耀武扬威一番,尤其是高句丽和倭国。
新罗人的狗腿子属性渐渐苏醒,抱上了一跳大粗腿之后,他们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去报复那些曾经欺负过他们的人了。
比如说金春秋在长安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屡屡提议,去攻打高句丽,大唐如果有意的话,他们甚至愿意放弃与倭国的仇恨,联合倭国一起行事。
高句丽一直以来就是悬在新罗头顶的一把利剑,弄的新罗人寝食难安,可以说新罗人立国之后,最大的一个目标就是能打到江北去,灭亡了高句丽。
与高句丽相比,百济,倭国都要放在后面,嗯,主次分的还挺清楚,却也将小国挣扎求存的心理表现的淋漓尽致。
………………
大唐元贞五年九月初的大朝会上。
李破诏朝臣初步总结了一下今年的诸多事务。
今年大唐的气象和往年又有所不同,开始全面转向于内政,战事不多。
各道的剿匪战事渐渐接近尾声,尤其是北边河南,山东,河北几个地方,该闹的都已经闹完了,该死的人也都死光了,和平时期的到来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大势。
最重要的则是和北方强邻的关系彻底缓和了下来,边境上的流血冲突几近绝迹。
那些游荡在两国边界附近的突厥部族,也不再敢于南下骚扰。
大唐的威慑力正在增强,当然最主要的应该还是那些草原部族受到了突厥王庭的约束。
从这里其实也能看得出来,两国君王都在国内有着权威,控制力也毋庸置疑。
于是两国漫长的边境线上,终于平静了下来。
而当各处边市建立起来之后,两国的人们还会增加许多相互交流的机会……
嗯,长长久久,和和美美对于南北两个帝国来说基本上不太可能实现,但现在他们确实有了些和平共处的模样。
两国的君王时不时的互通音信,只要他们都健健康康,活蹦乱跳,神智清明,想来不会让那些心怀叵测之人挑拨起两国的对立。
当然了,如果他们中间有一个人突然翻了脸,那就是另外一说了。
………………
由于北方没了边患,大唐元贞五年的战事主要集中在半岛之上。
百济人的反抗比较激烈,这是因为唐军兵少的缘故,让百济人发现了可乘之机,当十余万唐军陆续上岛,即便目标不是他们,半岛上的局面也会迅速得到控制。
再就是岭南地区的蛮族,在大唐不断进剿之下,已是元气大伤,统一之后的中原王朝,不是他们能够抗衡的了的。
可以说大唐在元贞四年与突厥会盟之后,大唐的战略环境空前优越了起来。
到了元贞五年,大唐在内政上也便出现了一系列的成就,为之后的兴盛逐步打下坚实的基础。
………………
这次大朝会开了有多半天,朝臣们回顾这一年,都是颇为欣喜。
大唐接手的是诸侯割据留下的一地烂摊子,经过几年的治理,终于让中原各处有了些复苏的模样。
朝臣们多数都觉得大家正走在康庄大道之上,前面不远就是阳光普照之地,没有人愿意在这个时候掉队。
………………
九月已是初冬,竟然还下了一场小雨,比起往年天气确实有点反常。
李破觉着肯定是有谁释放了过多的废气,于是他抬头看向了遥远的西方……
秋狩的阵仗比之祭祀天下可要大的多了。
事先散布在猎场上的各部京师驻军就有八千多人,几天前就已经把猎场清理了一遍,以免有什么刺客藏身其中,然后便不再许人进入猎场一步。
到了九月初十这一天,李破带着李碧为首的嫔妃们,在宫人以及羽林军的护卫之下,从宫中起行。
等到御驾走上朱雀大街的时候,人群便膨胀了好几倍。
这还只是一小部分,官员,贵族,凡是被准许参与秋狩的人们,大部分其实都已早早等在东城之外。
大唐立国之后的第一次秋狩就这么开始了。
对于近些年一直驻守在高地的囊聂,他的价值在率军投唐的那一刻起,就在急剧下降。
首先他是香雄人,无法左右吐蕃诸部的局势。
其次他是吐蕃边将,常年在外领兵的他对吐蕃内部发生的事情往往后知后觉,论起对吐蕃诸部局面的了解,他还不如之前出使大唐的松摩哈赤。
再有论起在吐蕃人中间的威望,嗯,过于年轻的他在吐蕃谈不上有太高的威望,登高一呼,应者云集的现象不会发生在他的身上。
范文进送到京师的奏疏就说明了这一点,一个很普通的吐蕃叛将。
甚至于以前那些内附的胡人部族首领都要比囊聂强上许多。
七八千人的吐蕃军旅,放在吐蕃国内,可能是一支不容忽视的力量,可一旦投唐,这点人马激不起一点的浪花。
所以总的来说,囊聂率军投唐,缺乏象征意义和实际作用。
像是已经把长安当家,不愿离开的阿史那泥孰,就要比囊聂重要的多,因为他出身西突厥王族,是有汗位继承权的那种。
而囊聂只是一个香雄贵族,一个颇为善战的将军,这样的人在中原,每隔几年就要死上一个两个……
这些都决定了囊聂在大唐得不到太好的待遇,他纯属是被程大胡子给忽悠了。
还是那句话,当他带人走下高地的那一刻起,他就失去了和大唐讨价还价的最大筹码,高地。
按照之前封德彝进言的策略,李破已经下诏给凉州总管范文进,从西北各郡县挑选官员,准备到高地就任。
同时在凉州地区的部族当中,挑一些人出来,带领西北的一些部族重返高地。
这一次,他们的头顶上飘扬的必定的日月星辰旗,也许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面,他们都将在高地上为大唐牧养牲畜。
而凉州和河西地区的郡县,会作为高地的后盾,给予他们一定的支持,并用粮草和大唐的律法来约束他们。
当然了,同化才是最重要的那部分策略。
想要把高地彻底纳入到大唐的版图,需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一个选择就是移民,这个现在还走不通,中原百姓谁又愿意去高地那样的荒芜所在定居?
嗯,高地如今倒是让大唐又多了一个很好的流放犯人的所在……
另外就是同化,中原文明兼收并蓄,有很强的包容性,用封德彝的话来说,就是改变高地人的信仰,教导他们学习汉话,以及中原礼仪等等,让他们服从于中原律法……
这个过程必定是非常漫长而充满波折的,需要无数人有意无意的为此付出努力。
当那些异族能够自豪的道上一声,我是唐人的时候,才算是大功告成。
但那也未必是什么好事,只是说明民族大家庭中好像是多出了一个成员而已。
……………………
大唐已经接待了不少外邦使节以及叛将,逃人之类的团队,渐渐有了经验,管理的层次性也建立了起来。
这个时候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觐见于皇帝陛下,想要见到皇帝,必须表现出你的价值,囊聂在这方面没有任何优势。
他以吐蕃边将,叛臣的身份来到长安,接待他的是鸿胪寺少卿刘善因,其他人正在忙着跟突厥人商议边市,疆界的细节问题,顾不上搭理他。
值得一提的是,新罗来的遣唐使留在了长安,其中一些人会在之后进入到国子监进学,另外一些据说是花郎徒的新罗贵族,则会被分散到羽林军,左右屯卫中任职。
当然了,在这之前还要进行一段时间培训,起码你得能流利的说好汉话才成。
很明显,作为大唐的第一个确定下来的属国,他们得到了一定的优待,就像是今年考出来的进士一样,会给后来人起到一个示范作用。
金春秋此时则已经带人赶回了新罗,他基本上达到了此行的目的。
一个是确立了新罗的藩属地位,求得了大唐的册封。
在这件事上,李破没怎么费心,只是按照新罗人的习惯,赐新罗女王金德曼为真我王。
而既然受到了大唐的册封,大唐将不再准许新罗有自己的年号,历法等。
无论是郡县的划分,官阶的制定,等等等等,一切都要依照大唐的礼仪规制来进行。
可以说因于大唐极端的优势地位,大唐对这个藩属国进行了严格的约束,一系列操作下来,新罗几乎已经相当于前汉时封赐的藩国。
这也是新罗求得大唐庇护的代价,忌惮于陈兵于东莱的十余万大军,金春秋等人不敢争辩,几乎是全盘接受了下来。
这也达成了他出使大唐的第二个目的,避免被大唐灭国之忧,结果对于新罗来说,算不上有多好,但也绝对不算糟糕。
新罗在经历了二三十年的困境之后,现在终于可以安心的喘口气了。
除了对大唐卑躬屈膝之外,他们完全可以在邻居面前耀武扬威一番,尤其是高句丽和倭国。
新罗人的狗腿子属性渐渐苏醒,抱上了一跳大粗腿之后,他们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去报复那些曾经欺负过他们的人了。
比如说金春秋在长安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屡屡提议,去攻打高句丽,大唐如果有意的话,他们甚至愿意放弃与倭国的仇恨,联合倭国一起行事。
高句丽一直以来就是悬在新罗头顶的一把利剑,弄的新罗人寝食难安,可以说新罗人立国之后,最大的一个目标就是能打到江北去,灭亡了高句丽。
与高句丽相比,百济,倭国都要放在后面,嗯,主次分的还挺清楚,却也将小国挣扎求存的心理表现的淋漓尽致。
………………
大唐元贞五年九月初的大朝会上。
李破诏朝臣初步总结了一下今年的诸多事务。
今年大唐的气象和往年又有所不同,开始全面转向于内政,战事不多。
各道的剿匪战事渐渐接近尾声,尤其是北边河南,山东,河北几个地方,该闹的都已经闹完了,该死的人也都死光了,和平时期的到来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大势。
最重要的则是和北方强邻的关系彻底缓和了下来,边境上的流血冲突几近绝迹。
那些游荡在两国边界附近的突厥部族,也不再敢于南下骚扰。
大唐的威慑力正在增强,当然最主要的应该还是那些草原部族受到了突厥王庭的约束。
从这里其实也能看得出来,两国君王都在国内有着权威,控制力也毋庸置疑。
于是两国漫长的边境线上,终于平静了下来。
而当各处边市建立起来之后,两国的人们还会增加许多相互交流的机会……
嗯,长长久久,和和美美对于南北两个帝国来说基本上不太可能实现,但现在他们确实有了些和平共处的模样。
两国的君王时不时的互通音信,只要他们都健健康康,活蹦乱跳,神智清明,想来不会让那些心怀叵测之人挑拨起两国的对立。
当然了,如果他们中间有一个人突然翻了脸,那就是另外一说了。
………………
由于北方没了边患,大唐元贞五年的战事主要集中在半岛之上。
百济人的反抗比较激烈,这是因为唐军兵少的缘故,让百济人发现了可乘之机,当十余万唐军陆续上岛,即便目标不是他们,半岛上的局面也会迅速得到控制。
再就是岭南地区的蛮族,在大唐不断进剿之下,已是元气大伤,统一之后的中原王朝,不是他们能够抗衡的了的。
可以说大唐在元贞四年与突厥会盟之后,大唐的战略环境空前优越了起来。
到了元贞五年,大唐在内政上也便出现了一系列的成就,为之后的兴盛逐步打下坚实的基础。
………………
这次大朝会开了有多半天,朝臣们回顾这一年,都是颇为欣喜。
大唐接手的是诸侯割据留下的一地烂摊子,经过几年的治理,终于让中原各处有了些复苏的模样。
朝臣们多数都觉得大家正走在康庄大道之上,前面不远就是阳光普照之地,没有人愿意在这个时候掉队。
………………
九月已是初冬,竟然还下了一场小雨,比起往年天气确实有点反常。
李破觉着肯定是有谁释放了过多的废气,于是他抬头看向了遥远的西方……
秋狩的阵仗比之祭祀天下可要大的多了。
事先散布在猎场上的各部京师驻军就有八千多人,几天前就已经把猎场清理了一遍,以免有什么刺客藏身其中,然后便不再许人进入猎场一步。
到了九月初十这一天,李破带着李碧为首的嫔妃们,在宫人以及羽林军的护卫之下,从宫中起行。
等到御驾走上朱雀大街的时候,人群便膨胀了好几倍。
这还只是一小部分,官员,贵族,凡是被准许参与秋狩的人们,大部分其实都已早早等在东城之外。
大唐立国之后的第一次秋狩就这么开始了。